APP下载

科技

2011-08-15

种业导刊 2011年9期
关键词:高低温沙化飞虱

植物采用“节能”方式适应温度快速变化

温度是影响植物地理分布、生长发育和作物产量的重要环境因素。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博士郑国伟和田波在研究员李唯奇的指导下,提出并验证了在持续高低温快速变化的环境中,植物采取快速而低耗能的方式来适应温度变化的假说,从而提出了一种植物适应温度变化的新机制。

郑国伟和田波提出假说认为,在高低温快速转换的环境中,植物将保持膜脂的饱和度不变,同时以一种其他的快速而低耗能的方式调整膜脂组成来适应温度变化。他们用脂类组学方法,检测了在横断山海拔4500米高山流石滩昼夜巨大温差的条件下,植物水母雪兔子和线叶丛菔的膜脂分子变化,并设置了高低温快速变化的室内控制实验,在排除了紫外辐照等其他野外因素的条件下,检测了高山植物须弥芥以及模式植物拟南芥的膜脂分子变化。

野外和室内两个实验的结果均显示,在持续高低温快速变化的环境中,植物保持细胞膜饱和度不变,而采取交换膜脂头基团的方式来变化膜脂组成。这种变化方式快速而省能。

(科学时报)

中国科学家宣布耐除草剂杂交水稻研究进展

中国科学院肖国樱研究员近日报导了耐除草剂转基因杂交水稻研究方面的进展。他们利用这种抗性基因鉴定杂交种子的纯度,并力争实现杂交种子机械化生产。大多数重要的恢复基因属籼型品种,对其进行转基因操作往往很难成功,因此科学家们利用籼稻、粳稻杂交的方法获得了具有耐除草剂性能的近等基因恢复系。

他们还利用耐除草剂雄性不育品系或恢复系获得了具有耐除草剂性能的一些杂交组合。科学家们目前正在研究具有抗虫、耐干旱等优良性状的亲本水稻。

(农博网)

农业废弃物炭化技术有望治愈土壤“肌无力”

近日一项称为“农业废弃物炭化还田”的技术眼下正在新疆南部的沙化土地上进行试验,这项技术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保水保肥性能,从而治愈土壤“肌无力病症”。

这一消息是从此间在新疆举行的“天山南北院士行”主题科技活动中透露出来的。新疆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农业节水研究所副所长徐万里介绍,废弃物炭化还田技术将秸秆、果树修剪枝条等农业废弃物转化为生物黑炭,存储于表层土壤,从而快速提高沙化、盐渍化土壤的有机质,是土壤培肥领域的重大突破。

在塔里木盆地南缘的和田市吉亚乡,科研人员在沙化土地进行了一系列废弃物炭化还田试验。结果显示,沙土的土壤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保水、保肥性能明显提高。

“随着研究成果更加成熟,这一技术有望在土地沙化和盐渍化地区得到广泛应用,仅在新疆,就有望让1000公顷(1.5亿亩)宜耕荒地逐步变成良田,并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徐万里说。

(新华网)

我国专家破解水稻抗虫世界难题

国家杂交水稻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朱英国院士团队近日发布新的研究成果:所选育的“红莲型新不育系珞红4A”,对水稻危害最严重的害虫之一褐飞虱具有显著抗性。

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温福等专家认为,珞红4A对水稻褐飞虱具有显著抗性,而且开花习性好,制种、繁种产量高,是国内外首个红莲型抗褐飞虱三系不育系。

在位于武汉市花山镇的武汉大学水稻实验基地里,同一块试验田里的不同水稻品种命运迥异:其他品种已被褐飞虱啃食殆尽、稻叶枯萎,而珞红4A新品种依然青翠、长势正旺。

据悉,武汉大学朱英国院士团队早在1972年开始进行水稻不育和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并于1974年育成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其与袁隆平的野败型以及日本的包台型,被国际公认为杂交稻三大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

猜你喜欢

高低温沙化飞虱
2.82亿亩
50%吡蚜酮WG对水稻褐飞虱田间药效试验
单体锂离子电池高低温放电性能研究
褐飞虱体内共生菌多样性研究进展
三种稻田常见螯蜂对半翅目害虫的寄主偏好性及控害作用
分体对开式高低温发生装置研究
高低温条件下力传感器校准装置研究
应答器高低温动态测试系统设计
土地沙化面积年均缩减1980平方公里
我国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缩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