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军海工装备市场的思考与对策*
2011-08-15张广钦
张 广 钦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北京 100861)
1 海工装备市场竞争态势的分析
海洋工程装备种类繁多,包括海洋资源科考、勘探、开采、加工、储运以及生活后勤服务、巡逻、保卫、救助、管理等各个方面的装备,还有这些装备的配套、原材料等等。正如国际上一些咨询机构的分析,未来全球油气产量增长的潜力主要来自于海上,未来5~10年内海洋油气开发的年均投资总量将会达到500亿美元的水平,与世界船舶市场的投资规模大体相当。所以普遍认为全球海工装备市场前景可观,但同时竞争也十分激烈。
首先,钻井平台的运营市场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目前全球钻井平台的利用率只有75%左右,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发生后,浮式钻井平台的利用率明显下降。2009年以来新承接的钻井平台只有19座,而2006、2007、2008这3年平均每年是60座的水平,下降幅度可见一斑。2010年上半年市场仍然低迷,仅承接了6座平台,其中大连重工承接了3座自升式钻井平台、南通中远船务承接了1座圆筒式钻井平台。
生产平台方面,2004~2008年全球浮式生产平台年均订单是24座,但是2009年才成交了7座,2010年上半年也是 7座。其中包括 5艘改装的FPSO,远远低于前5年的平均水平。这里包括大连中远船务承接的2座FPSO的改装合同。
分析目前平台市场的格局,设计领域仍然是欧美公司的天下,而且不少是占据了垄断地位,尤其是总体设计以及关键核心配套技术,如钻井系统、动力定位系统、水下生产作业系统、单点系泊系统等等都掌握在欧美公司的手中。
在平台的建造市场,亚洲地区的韩国、新加坡处于第一梯队。2009年韩国的三星、大宇、现代3家企业的海工装备业务销售额占到全球市场的20%,达 107.8亿美元;新加坡的吉宝和胜科销售额也有95亿美元。
这几年国内在海工装备市场上做得比较好的有中集的烟台来福士、中远船务、大连船舶重工、外高桥以及振华重工和中海油的海工企业。但是相比上述韩国和新加坡的5家企业,国内只处于二三流的水平。这几年两大集团的企业注意力大多集中在船舶市场的三大主流船型上,进军海工市场的力度不够,而中集来福士、中远船务和振华重工等在海工装备市场上已经走在两大集团之前。
2 我国造船企业进军海工装备市场的几点思考
2.1 市场进入门槛高,谨慎决策
综上分析,海工装备是能源领域的重要装备。世界人口不断增长,能源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海上油气资源的利用将是整个能源需求增量的主要来源,总的市场前景是好的。但是这一市场相对于海上一般货物运输的 3大主流船型的市场有极大差别。不同油气资源的地质构造都不同。平台类产品,个性化特征非常强,每一个产品都要根据所处的海洋地质情况、油气的本身实际情况进行单独地设计开发。另外随着浅海向深海发展,技术的难度、成熟度也有很大的变化,这类产品不可能大批量生产,都是单个产品通过招投标进行选择。有成熟的设计经验和丰富的制造业绩是业主考虑的主要方面,如今年6月份荷兰ALLSEAS公司一艘可用于拆除、安装、铺管的船体建造标,高达5.5亿美元,最终被韩国大宇夺得,击败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6家船厂。另外它还有上部模块、导管架、起吊系统等标,总造价 13亿美元,连大宇也没有获得总包。最近大宇又宣布夺得1艘FPSO的总包合同,价格高达 18亿美元,内容有基础设计、采购、建造、安装及调试等。国内的大连中远船务最近也获得了“大连开拓者”号的总包项目,合同价超过 5亿美元,这也是国内合同金额最高的设计、生产、调试交钥匙工程。
可见平台类的海工装备产品是真正的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进入的门槛很高,而且总体上数量也很有限,我国众多船企都想进入这个领域是不现实的。因此不少地方政府都要以进入这个领域而要求国家批准新建大坞等设施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国内已有的和想上海工项目的企业已经超过30家,最近九院又接到大量要求进行前期设计的项目。其实现在应该强调降温。事实上一些造船企业利用已有的船坞、船台,甚至是一些平地,进行适当的技术改造,增添一些专用的设备和工装,就可以建造不少海工装备。在造船能力已经过剩的情况下,再动员一些没有涉足过这方面的企业只搞硬件投入,去进军海工装备市场是不可取的。地方政府对海工装备市场知之甚少,专家们有责任向他们进行宣传和介绍市场行情。对于要承担投资风险和经济责任的企业家和投资者,必须对这个市场冷静分析和谨慎决策。
2.2 船舶制造企业与油气用户业主合作联手
正是基于对海洋油气装备市场的分析和对这类产品具有技术难度大、个性化特征明显等特点的认识,提倡生产企业与油气用户业主合作联手。因为这类产品是属于用户主导型的产品,从设计到制造,再到安装调试、投产使用需要系统性很强的项目管理经验,用户业主对这类装备的性能、特殊要求和关键技术了解比较清楚,生产企业能与他们合作联手,共同开发、共同攻关、共同参与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将极大地提高联合体的竞争能力。大型骨干造船企业和我国的油气开发企业,多数是国有企业,应该在体制上和运行机制上进行创新,从技术上,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管理上探讨合资合作的具体途径。油气资源企业投入巨资兴建海工装备制造基地,从事钢结构件的建造也是重复建设,浪费资源。我国推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内的企业之间可以有适度的竞争,但应该提倡各有所长的企业联合起来,实现共赢。从长远着想,进军海工装备市场这一点会越来越重要。
2.3 海工装备辅助、特种船舶和配套产品应成为关注的重点
海工装备种类繁多,不仅仅局限在海上油气资源的勘探开采和生产平台。进军海工装备市场应该把目光放开阔些,开发海上油气田的辅助船舶和特种船舶的市场也是很大的一块,不少造船企业都曾经涉足过,而且其中不少也是高技术、高附加值船。如海上包括极地的科学调查船、物探船,海上作业的铺管船、重型起重船、半潜运输船,油气田的三用工作船、供应船、大功率专用拖船、支援船、施工作业船、风电场工程船,还有穿梭油气运输船,油气田的交通船、巡逻守护船等等。
同时还应该结合船舶工业的配套情况,关注海工装备的配套。海工装备的配套与传统的船舶配套有共性的部分,如动力、甲板机械、舱室机械、通信导航自动化、仪器仪表是通用的,同时海工装备有许多配套又是特有的。尤其各类平台上的配套,技术、质量要求比一般船舶上的高得多。高可靠性、易维修甚至是免维护、防油漏等等都是平台的作业环境所决定的。目前我国船舶工业缺乏这些装备配套的核心技术,使承接的许多任务还停留在钢结构的阶段。今年2月份,韩国现代重工与埃尼挪威公司签订的一个圆筒型FPSO总承包合同,现代重工负责这个项目的工程设计、采购、制造、陆上调试和运输工作,总承包价高达 11亿美元。这与我国国内承接的同类产品由于分包项目少,价格相差甚远。所以在海工装备配套领域,我国应从两方面入手。配套企业要当好配角,利用国家支持船舶配套发展的已有政策,走出去,请进来,与国外知名的配套研发机构和制造厂商合作;同时在国内联合学校、研究机构自主研发逐步掌握这些配套的关键核心技术,并在本土上实现产业化。另外,海工装备制造企业要不断提高工程承包的水平,只有把许多工程总承包到自己的手中,才有可能更多地采用本土化的配套,逐步培养国内自己的配套供应能力。对国内已有的配套产品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平台制造企业更多地了解、选用这些产品。
2.4 瞄准深海技术的科研、创新开发
要进入海工装备市场,需要加大科研、技术开发的投入、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作用。要充分发挥“管、产、学、研、用”结合的模式,向船舶工业目前最薄弱的深海技术进军。我国有辽阔的蓝色海洋国土,但是属于我国领海的油气资源正不断地流失。缺少深水海工装备,特别是>3000m深水的技术要求更为复杂的各种装备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应抓紧时机宣传“海洋意识”,没有海洋意识的民族,不能成为有强盛未来的民族。无法去开采利用海洋资源,捍卫海洋权益。今天,我国经济实力有了很大的增强,有必要,也有可能在开发海洋方面给予更多的投入。“十一五”期间,“深海空间站”没有被列入国家重大工程是一个很大的遗憾。不少部门的领导对开发海洋的认识还没有提高到国策的高度,东部要发展,老工业基地要振兴,西部要崛起,向蓝色国土进军同样重要。
向 3000m和更深的水下装备市场进军,核心还是技术。载人潜器,海底生产、生活系统,海底管线系统,水下的探测、感知、传输、生命保障等等技术的难度不亚于太空技术,许多领域还有不少空白。所以更需要政府主导,产学研用多方面联手攻关,共同开发,争取早日突破,去抢占争夺深海资源的制高点。
呼吁业内人士共同努力,在国家初步已经认定海工装备作为新兴战略性产业的基础上,把“深海空间站”作为重大科技工程,能够列入到“十二五”发展规划中。
2.5 加大投入海上应急救援装备的力度
从墨西哥湾事件以及最近频发的一系列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中得到了启示,要进军海工市场,应急救援装备也是必须抓紧研发的重点之一。英国BP石油公司造成的事故,美国人是不会善罢甘休的,经济账远没有算清。设想中国制造的船舶或是海工装备出了这么大的事故,经济账和政治账加在一起后果将更加严重。何况我国自己有漫长的海岸线,近海已经有不少油气田,深水的也在建设之中,还有海上风电场正在加紧论证和发展,海上应急救援能力的提升成了当务之急,而这些就更依赖于装备。
普通的救援船只和一般的救援装备需要加大投入增加数量,特种的救援装备还有许多空白。全天候的救援直升飞机,各种深度的深潜器,尤其是载人的深潜器,水下作业机器人都需要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投入开发。海上还应该建立固定的或是可以流动的支援基地、海上飞机场、可以停靠大型供应船只的浮动码头、能够有足够支撑能力的生活后勤居住点等等,这些都是海工装备领域应该考虑的问题,也是船舶工业可以有作为的方面。韩国的造船企业在研究海底城市的构想,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2.6 进军海工装备市场的人才队伍建设
30多年船舶工业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加上自己培养已经造就了一批海工方面的专业人才。但是这些专业人才相对当前的发展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高端的设计人员、熟悉海工市场的经营人员、善于运用系统理论的项目管理人员,还有与之配套的法律、金融人士等等。做成一项工程单靠几位领军人士是不够的,要组成一个有层次的团队,直到有相当数量的基层干部,优秀的班组长和熟练的高级技术工人。当前船舶工业战线的现状,是不能满足海工装备建设的要求的。近几年来,船舶工业每年增加1000万t产量,发展速度过猛,不断暴露出方方面面跟不上的情况。海工装备比普通船舶无论是技术要求还是质量标准都要高得多,有心进入海工装备市场的企业必须从最基础的管理抓起。据用工方面的调查,有的企业其外包工的数量占到全厂总人数的一半,有的甚至高达75%。人事、劳动工资、质量、安全都面临着调整、整顿的课题,如不加以改革,就连普通船舶的生产任务都会面临困难,进军海工装备又谈何容易。
当前的确有一个不值得提倡的倾向,就是无序挖人,哪方面需要就高价引入,甚至不惜天价。这实际是一种恶性竞争的不良行为。好像一时占了点便宜,实际上即伤害了别人,长远来讲对自己企业,对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都是不利的。
提倡进军海工装备的企业要有长远谋划,在团队建设和各类人才的培养上要把眼光放长远,要把企业建设成学习型企业,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创造一个和谐的用人、留人的环境。要用体制和机制上的创新联合其他方面的力量为我所用,步伐才能稳妥一些。
3 结 语
呼吁社会各方面支持船舶工业的发展,当前高等院校要多设海工装备市场急需的专业,包括船舶工业需要的特色专业。职业院校能加快培养高级技术工人,像焊工、自动化设备的操作调试工等等。
由于海工装备发展的特殊性,因此主张有序发展,不赞成一哄而起,盲目进军搞新一轮的重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