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求民生类新闻的新突破

2011-08-15莉,鲁

科技传播 2011年4期
关键词:百姓民生受众

袁 莉,鲁 颖

吉林省辽源人民广播电台,吉林 辽源 136200

近几年,从国家到地方“关注民生”成为重中之重的大事,随之应运而生的民生类新闻节目也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在各级新闻媒体中。然而,民生类新闻视角低、内容琐碎、雷同严重、突出抄作等问题也一天天、一点点显现出来。如何改变这一状况,寻求民生类新闻的新突破,成为新闻工作者追求的新目标。

民生类新闻是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容的一种新闻表现形式。平民视角、民生内容、人文叙事是其根本核心,他的亲和力使百姓更容易接近,这也使得民生类新闻在各级媒体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应该说,形式多样的民生类新闻既能丰富新闻节目,又能为百姓排忧愁、解难事,是件好事,但好事要办好也并非易事,它需要不断地破解的瓶颈,不断地创新、发展、突破。

1 民生类新闻需要破解的瓶颈

1.1 节目形式雷同、题材相同、同质化竞争严重

相同题材,省级台做、市县级台也做,甚至同一个台的几个频道做同一个题目、同一个现场。内容形式大同小异、主持风格没有太多差别。

1.2 世俗化、庸俗化充斥其中

民生类新闻大多与百姓生活有关,有些节目把关不严,邻里纠纷、夫妻矛盾、被盗被骗等一些日常小事,挖掘不深、浮于表面,导致内容肤浅、庸俗。

1.3 内容琐碎,连篇累牍

不管是较长时间的专题报道节目,还是较短的民生新闻报道,停水停电、环境卫生、噪声扰民等内容,每天频繁无休止地在同一城市不同媒体上重复。

1.4 为吸引受众,导致产生负面效应

一些民生新闻大篇幅展现现场冲突,不骂不过瘾不掲短不够味,甚至为吸引受众,不惜夹杂色情、暴力、犯罪等负面话题。

1.5 拘泥形式,做表面文章

过分强调“民生类”节目的媒体“帮”、主持人“说”、和记者“助”,导致与挖掘出有特色的新闻失之交臂。

2 民生类新闻的创新突破

2.1 在新闻内容深刻化上下功夫,寻求新突破

现在,无论是广播还是电视的民生新闻,多少都存在着朝世俗化、庸俗化方向发展的问题,民生类新闻追着观众口味跑,长此以往,会使节目陷入尴尬境地。民生新闻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新闻题材广泛,百姓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及所思、所想、所感、所惑,都可以成为民生新闻的内容,可是这并不代表所有的题材都可以拿来做民生新闻,新闻还是要有选择性,不能偏离抢占第一时间、独家报道、独特角度、独特视点等要素。我们还要尝试着将民生新闻与时政新闻相融合,“国计”从来都是与“民生”水乳交融的。以百姓关心、关注的角度进行报道,给百姓以贴心的服务,比如说百姓关心的房价问题,农民关注的土地相关问题,可以从民生类新闻报道的角度,使其进一步了解国家政策、方针、法规等。国家大政方针、地方政府的举措动作无不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媒体有义务有责任从民生新闻的角度为民众及时提供资讯并释疑解惑。

2.2 在民生新闻深度上下功夫,寻求新突破

对于一个新闻事件的全方位解读和剖析,乃至观点的提供,是绝大多数受众的愿望,即使你的新闻报道中没有那些打仗口角、噪声扰民等琐碎事件,只要你以“民生”为蓝本做新闻,做深入报道,形成厚重的东西,也不失称为一个好的民生类新闻作品。民生类新闻不应该只报道事件的表面,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事件的深刻内涵多角度、多侧面的深入报道,挖掘事件中,更深、更广的内容。把民生新闻做深、做透、做强,最大程度地满足受众探求新闻真相、探究新闻背后故事、思考时间影响和发展趋势的需求。如果你这样做了,你一定会赢得受众。

2.3 在表达形式多样化上下功夫,寻求新突破

近年来,民生类新闻在采访、编辑、制作过程中,存在着采访提问缺乏技巧、后期编辑粗糙等许多缺点,或多或少地导致受众“审美疲劳”,为此,创新思维成了增强民生新闻吸引力的重要任务。民生新闻既可以采用疏导的方法,也可用群众参与的方法,亦可以用发扬民主的方法;还可以从体裁、结构等许多形式来传播,采取新闻特写、系列报道、追踪报道、纪实报道等形式,以独特的视角赢得人们的关注、喜爱。增强现场感,提高参与性,让受众引起共鸣,拓宽报道视野,拉近媒体与受众的距离。这在很大程度上,能提高节目的品格和品位。

2.4 在强化正面宣传影响力上下功夫,寻求新突破

民生节目涉及到百姓难事、愁事较多,需要把握好宣传尺度。要主动宣传政府和职能部门在亲民、爱民、惠民方面不断出台的新法规、新政策;生发的新观念新思维;采取的新措施新办法。让受众在困扰中看到希望,抛却失望;感到温暖,消除怨气。可以引导受众关注和参与社会热点问题及相关决策的讨论,鼓励百姓建言献策。增加政府工作透明度和满意度,促进互相了解,从而收到群众、政府双满意及社会和谐运转的最佳效果。这种作法,会有效提高民生类新闻节目自身的吸引力、影响力和社会公信力,从而提升节目档次和权威性。

[1]闫柏薇.民生新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地方广电媒体实务解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2]刘保全.像她们那样采写新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00.

猜你喜欢

百姓民生受众
不让百姓撇嘴骂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百姓记着你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百姓看家“风”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