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报纸新闻编辑中的舆论引导探析

2011-08-15孙新峰

科技传播 2011年19期
关键词:报纸舆论受众

孙新峰

郑州日报社,河南郑州 450007

报纸新闻编辑中的舆论引导探析

孙新峰

郑州日报社,河南郑州 450007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群众的基本素质得到了整体性的提高,而在这一过程中,报纸新闻的舆论引导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从报纸新闻编辑中引导艺术的角度进行简要分析。

.报纸新闻编辑;舆论;引导艺术

报纸新闻编辑要讲究引导上的艺术性,报纸舆论引导的自由性很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受众的思维走向,可以说作为报纸媒介来说,我们的责任是十分重大的。因此,我们必须要通过提高舆论引导的艺术水平来建立更广泛的受众基础。提高报纸新闻编辑中的引导艺术性就是在进行正确导向的前提下,提高其舆论传播的吸引力,努力扩展群众基础,争取受到更多读者的喜爱,才能达到我们所预期的宣传效果。

1 新闻编辑中的针对性与艺术性

新闻编辑首先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其次才是引导的艺术性。舆论引导的针对性,简单的说就是不要发表假大空的理论,在引导上要具有目的性[1]。通过多年的实际编辑工作我们发现,广大读者所共同关心的问题通常都关系到百姓的切身利益。这些问题所涉及的人物与事件很容易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和传播兴趣。我们如果抓住了群众所关心的焦点问题及时的进行引导,就会在第一时间与受众产生心灵上的共鸣。而如果我们背道而驰,去选择那些远离公众生活的焦点去进行报道,只能是事倍功半,收效不大。此外,报纸新闻的舆论引导要善于抓住媒介与社会公众的契合点,抓契合点的目的在于使媒介与公众产生共鸣。

2 报纸新闻编辑中要重视引导性的意义

报纸新闻编辑的引导性对于社会发展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性意义,我们总结其存在的必然性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国家政策宣传的需要

我国的新闻媒介可以说是连接政府与人民的桥梁,代表的是政府与老百姓的心声。因此,报纸的职责就是向受众传递国家在新时期的方针政策,让人民群众了解当前国际国内的宏观政治环境。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许多新政策、新纲要出台之后在推广与下达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而且在逐级传达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传达有误的情况,这时候就迫切的需要报纸新闻媒介积极地发挥其本身的受众广、传播快的优势,对国家政策进行及时而明确的宣传,使受众更好地领会和理解。

2)集合状态下需要报纸新闻加以澄清与疏导

集合状态下,群众对于周围的环境会抱有防备心里,信息的传递具有匿名性、感染性、情绪性等特点。[2]这样一来,就使得一些虚假、非理性的信息迅速传播,群众由于这些虚假信息的不良影响极易出现恐慌的心理状态,会直接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此外,由于网络媒体的巨大影响力,很多谣言得以借助互联网迅速蔓延,影响范围迅速扩大。而报纸媒体的形象通常是正面、严肃的,因此具备一定的权威性和震慑力。在集合状态下良好的发挥报纸新闻强大的舆论引导作用,还原事件的本来面貌,对疏导群众内心恐慌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3]。

3)发生重大事件后需要报纸新闻进行事后舆论引导

一些重大的社会事件发生之后,往往会引起群众高度的关注,然而人有百态,对于同一件事情的看法也各不相同、褒贬不一,有些时候我们会看到明显的错误舆论占据了上风,群众由此被深深的误导。因此,在重大事件发生之后需要报纸进行舆论的引导,帮助受众看清事件的真实面貌,客观的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提高群众的思想认识。

3 报纸新闻编辑中的引导手法

3.1 明确认识主旋律与多样化的关系,注重综合效应

时代的发展需要一个鲜明的主旋律,主旋律是一个时代的典型标志。报纸新闻的职责就是要唱响主旋律,用正确的舆论去引导和鼓励群众,调动起大家的时代使命感和主人翁意识[4]。所以作为报纸新闻,我们编辑的内容必须要以宣传我党的最新政策、治党方针以及基本路线等内容为主,推广和谐社会理念,加强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宣传,要时刻弘扬那些人民群众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朴素思想、典型事例与表现出来的艰苦创造精神,宣传我国千百年来不断代传承的中华美德。努力形成一股促进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精神文明正气。形成有利于政治稳定、民族团结、安居乐业的舆论导向。形成有利于我国法制社会建设以及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正面舆论,形成有利于振奋人心继而为创造更多社会财富、提高群众思想素质和社会进步的开创性舆论。此外,报纸新闻舆论还要侧重反映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所编辑的新闻内容要丰富多彩,满足各领域读者的阅读需要。可以说,报纸新闻不单单是一种思想观念以及政治主张上的引导和刺激,更加是社会道德、思想情操、人文价值、审美情操的自然、客观体现[5]。

3.2 遵循贴近百姓的原则

报纸新闻要想受到群众的关注与爱戴就必须要遵循贴近百姓的建报原则,就是所编辑的新闻内容要时刻贴近群众的生活实际,站在群众的利益和视角去发现问题。尽量要多报道群众所共同关心的社会民生热点以及市井百态缩影,在内容的编辑上要时刻考虑情感道德的宣传,以与受众达到心灵的共鸣为目标。在语言的使用上要尽量接近大众,通俗易懂,要尽量选择较为生动的语言,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广大人民群众的目光,受众只有对报纸新闻产生亲切感才能喜欢阅读,继而认同我们的工作,才能使报纸新闻更好的发挥服务群众和引导舆论的作用。此外,对于那些经济类、军事类等题材的报道,为了避免以往刻板、生硬、严肃、枯燥以及抽象的编辑行文,我们必须要适当的从群众角度出发,钻研怎样行文才能让普通百姓读通、读懂,用更人性化的方式去诠释专业术语,从而调动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他们能更多的了解除柴米油盐以外的活动领域,要时刻增强报纸新闻的可读性,讲究写作的艺术,才能获得更好的报道效果。

3.3 分析受众的心理动态与需求

在信息传播媒介多样化的今天,受众可选择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多,思维更加开阔,对新闻与信息的鉴别力增强,时至今日,群众已经不再接受“灌输”式的文字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在新闻编辑中学会怎样在舆论自由的前提下进行新闻舆论的有效引导。此外,报纸新闻要加强对舆情的分析和调查。舆情分析,就是从政治上估量人们的意愿、信息需求、精神需求以及社会心理。[6]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务必要用高度的政治鉴别力与责任心做好舆情分析,以加强舆论引导的艺术性与说服力。

3.4 要与宣传对象进行平等的交流

我们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务必要用事实说话,用真实的面貌去引导受众,第一在宣传形式上不能是高高在上的说教形象;第二是要挖掘那些能够与读者产生心灵感应的宣传内容,寻找最具有时代特色的新闻、最为读者所关心的话题;第三是在宣传手法上要讲究编辑的引导艺术,杜绝打官腔和八股风,最后是要实事求是,以理服人。事实是新闻报道的基本前提,是新闻事业得以长久发展的根基[7],因此,我们必须要从具体的事实中挖掘出珍贵的新闻价值,而不能不负责任的依靠炒作与编撰来虚构新闻价值。

综上所述,报纸新闻媒体作为政府与人民的喉舌,其对推动社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的新闻工作者们必须要不断的探索新闻编辑的新方法、新途径,讴歌光明,宣传新生事物,不断提升舆论引导的艺术水平,并最终为群众营造一个安定团结、宽松和谐的社会氛围。

[1]刘尚明.报纸编辑组稿的创造意识[J].新闻三味,2009,4.

[2]李良荣,李彩霞.2007年中国新闻学研究回顾[J].新闻大学,2008,3.

[3]檀津生.浅谈报纸编辑的几项现代意识[J].新闻世界,2009,6.

[4]吕德生,梁冰.网络舆论特点及其引导方案[J].云南社会科学,2010,6.

[5]吴丰军.黄基秉.主流舆论的概念辨析[J].成都大学学报,2007,5.

[6]丁伟.如何做好报纸编辑工作[J].青年记者,2009(23).

[7]殷凤春.公众舆论对公共政策的影响述评[J].行政与法,2008(5).

G23

A

.1674-6708(2011)52-0001-02

孙新峰,编辑(中级),工作单位:河南省郑州日报社

猜你喜欢

报纸舆论受众
报纸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