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视角下我国农村节能灯的推广研究
2011-08-15张小龙周渲涵赵子蘅
吕 翔,张小龙,谭 斌,周渲涵,赵子蘅
(1.南华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2.南华大学 电气工程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
1 引言
节能减排是当前国民经济最重要的议题之一,世界任何发达国家也不能在经济发展中回避这个现实问题。“既要发展经济,又要节能减排”这是所有国家达成的共识。从全球范围来看,逐步“淘汰白炽灯、推广节能灯”已成为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之一。我国实施的绿色照明工程,其中推广高效照明产品和技术、淘汰低能效照明产品的相关举措,为淘汰白炽灯、推广节能灯奠定了良好基础。近些年来,尽管家用电器已走入寻常百姓家,但在农村地区,普通灯具白炽灯依然是主要照明灯具,所以大力提倡与推广使用节能灯,开发节能新市场是挖掘节能潜力的好办法。
“淘汰白炽灯、推广节能灯”其目的就是要进行节能减排。然而,现实出现了“淘汰难,推广难,节能减排也难”的纠结。当前国内外就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进行了广泛实践和理论探讨,但是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流通体系不完善,效益不明显,政府往往处于两难,使得通过照明设施的科学使用来实现节能减排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本研究小组通过实地考查湖南省部分农村地区,对比国内外其他地区,以分析其“淘汰白炽灯、推广节能灯”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农村节能减排事业的发展。
2 节能灯概述
随着照明技术的发展与照明器具的广泛使用,人们的生活水准得到了普遍提高。与此同时,对照明设备需求的日益激增,也使得耗电量不断扩大。世界上第一支节能灯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荷兰的飞利浦公司,正式名称是稀土三基色紧凑型荧光灯。其中,EEFL灯管非常常见,即外部电极荧光灯(External Electrode Fluorescent Lamp)的简称,其结构特点是玻璃管内没有电极,内充有惰性气体及内表面涂有三基色荧光粉,EEFL玻璃管的外表为导电涂层,形成外电极对灯管产生放电作用,由高频电压经过外电极激发产生等离子,等离子运动产生可见光。EEFL灯管有节能、发光均匀、寿命长、表面温度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广告灯箱和背景照明[1]。
节能灯的发光效率是白炽灯的5倍,电光转换效率可达到80%以上,即如果一个空间要用200W的白炽灯来解决照明问题,只要用30W的节能灯就可以达到相同的照明效果。以高品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不仅能提高照明效果,还能节能减排[2]。以11W节能灯代替60W白炽灯,每天照明4h来计算,1支节能灯1年可节电约71.5kW·h,相应减排CO268.6kg。按照全国每年更换1亿支白炽灯的保守估计,可节电71.5亿kW·h,减排CO2686万t[3]。经过了近40年的发展,节能灯的质量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并逐渐在全世界得到普及。我国的节能灯在20世纪80年代被国家纳入863推广计划,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节能灯的市场推广取得一定的成就,特别是在一些发达的城市地区基本上得到普及[2]。然而,由于节能灯的制造成本、销售成本都比白炽灯贵,市场对其反应呈现出一定的冷淡,居民更换节能灯的积极性不高,经济性理智更强。因此,节能灯的推广目前不得不由政府主导,高补贴生产企业和用户,诱导市场。
3 节能减排与照明灯具的应用实践
3.1 国内外推广节能灯的实践与探索
欧盟于1992年9月就颁布了欧盟统一能效标识法规,要求在欧盟销售的电器产品必须标出产品的能源效率等级、年耗能量等信息。为保证标识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权威性,营造鼓励使用节能灯和节能电器的良好市场环境,欧盟各国家均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标识质量检验与市场监督体系,并规定了严格的实施措施。英国为鼓励家庭照明节能在各地都设有节能中心,宣传节能政策,并指导民众如何从地方政府申领节能补贴。英国政府设立了家庭节能奖,每户可申请的奖金高达2700英镑,以鼓励家庭安装高效节能的灯具、电器、锅炉、门窗及采取墙体保暖措施。对于领取社会福利的残疾人、老年人、单亲家庭等,如果他们安装节能灯还能向政府申请专项补贴。德国的补贴主要是在研发方面,德国国家科研经费占整个研发经费的40%左右。由于节能灯的研制开发属于节能项目,所以在产品的研发阶段,企业或生产厂家完全可以申领国家的科研经费。
在美国,普及荧光灯的条件已经成熟,尽早普及的捷径是政府采取法律程序和市场杠杆,敦促厂家逐步关闭白炽灯生产线。美国联邦政府有两个主要负责激励人们广泛使用荧光灯的部门:能源部制定相关的节能效益标准,评判包括荧光灯在内的各类耗能产品的节能效应,并为购买节能产品的消费者提供税收减免或优待;环保署在荧光灯的普及使用方面,侧重宣传和教育民众,通过提高民众的节能意识来普及荧光灯的使用[3]。
在我国,节能灯在20世纪80年代被国家纳入863推广计划,最早在山东的胶东半岛推广,其中最早响应的两家工厂为威海北洋和栖霞灯具厂。但是由于早期成本比较高,推广难度比较大,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我国节能灯在城市地区基本上才得到普及,在广阔的农村地区的推广举步维艰。为推广节能灯,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与措施。
(1)政府补贴差价。如今在国内的一线城市只要花费1元钱(相当于1只白炽灯的价钱),就能买到1只原本价值10元的节能灯。中间的差价则由政府提供补贴。
(2)实行以旧换新政策。天津市规定:市民可凭3只废旧灯兑换7W新节能灯1只,5只废旧灯兑换10W新节能灯1只。
(3)政府补贴更换。北京市为112万户乡村家庭更换节能灯泡,共560万盏,其中自镇流荧光灯334万盏,直荧光灯223万盏。每盏灯北京市政府分别补贴9元和6元,农户交1元钱。
3.2 国内淘汰普通白炽灯上存在的障碍
在国家发改委发布的《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中,“照明器具”被列入节能重点领域,其主要内容就是引导消费者将家用照明从白炽灯切换到节能灯。但实际执行过程中遇到了始料未及的障碍,相应的效果并不理想,存在以下问题。
(1)政府缺乏有效的产品研发激励政策。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一些推广节能灯、禁止使用低效照明产品的产品目录和政策措施,但是可操作性不强。
(2)市场监督机制不健全。优质照明产品难以与质次价廉的产品抗争,影响了公平、合理、健康的市场竞争机制的形成。一方面,现有税收和出口退税机制导致国内不少大企业放弃国内市场,加之国内流通领域的“高门槛”,影响了国产优质照明产品在国内市场的推广普及。另一方面,优质高效照明电器产品的市场价格偏高,抑制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阻碍了高效照明电器产品市场的扩大。
(3)缺少逐步淘汰普通白炽灯的路线图和分阶段淘汰的时间表,更缺乏鼓励企业限制或停止生产普通白炽灯的激励措施,以及推广高效节能灯的专项规划。因此,全球逐步淘汰普通白炽灯为世界最大的节能灯生产大国既提供了机会,也无疑地将对我国的照明电器产业带来重大的风险和影响。
3.3 农村减排和节能灯推广的困境
(1)节能灯不节能。据新闻媒体报导,根据省质量技监局公布的市场上电子节能灯产品的质量抽查报告,近八成节能灯不合格。电子节能灯产品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有灯功率偏差大、谐波电流限值不合格、机械强度不达标、产品的外接引线横截面积偏小。不仅劣质灯具光流量达不到标准,而且寿命短[4]。这些情况严重影响了节能灯的“节能形象”。
(2)节能灯节电不省钱。节能灯企业之所以迟迟打不开市场局面,是因为节能灯市场被先进者搅浑了。据了解,大约10年前,节能灯就已经进入部分农村市场,但由于大部分企业的产品质量存在问题,如一只9W的节能灯,价格在8~10元之间,但仅使用2~3个月就报废,这就使得消费者形成了“节电不省钱”的消费意识。这些企业败退农村市场给后来者制造了很大麻烦。让消费者重新找回使用节能灯的信心,成了当前知名品牌进入农村市场之前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要改变消费者已经形成的节能灯的“市场形象”,就不得不付出高昂的营销成本。这就使众多节能灯企业只能望“市”兴叹。
(3)节能灯的宣传与推广遭遇尴尬和质疑。节能灯存在耗用国家战略资源稀土、汞污染、电子垃圾污染等弊端。用过的节能灯具基本没人回收,随意丢弃,大规模推广会把“汞污染源”带到千家万户,也有人怀疑闪烁的荧光灯会导致偏头疼和癫痫病。实地调查发现,有不少水平程度稍高的消费者存在这样的顾虑而放弃使用节能灯[5]。
(4)在广大农村地区,节能灯具的市场流通机制并不完善,导致购买不便利,普通灯具在周边商店或镇上的五金店里就可以买到,很多农民需要进城才能买到节能灯,所以部分居民宁愿就近购买普通白炽灯。
4 结语
(1)进一步做好相关宣传引导工作,提高全社会对使用节能灯重要意义的认识,通过多种渠道让消费者了解节能灯,不断提高消费者对节能灯的认知度和使用节能灯的积极性,扩大节能灯市场需求。
(2)支持和鼓励节能灯企业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节能灯生产技术设备改造,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加快技术进步和品牌营销。
(3)严格市场准入,加强照明节能产品认证,规范认证行为,强化监督管理,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4)通过示范带动,促进节能灯的使用和推广,提高节能灯的普及率,从而更为充分地挖掘照明领域的节电潜力。
灯具生产企业应该自觉提高社会责任意识,在法制允许的范围内,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自主研制创新能力,进行节能灯生产技术设备改造,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有效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加快技术进步和品牌营销,增强销售渠道,扩展直销方式以降低运营成本。销售商也应该在产品售后服务上做足功夫,成为生产企业顺利将优质产品和服务送达消费者的良好渠道,势必会扩大产品的销售,提高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在我国农村地区,淘汰白炽灯、推广节能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政府、企业以及用户之间的利益博弈,将决定节能减排工程的实际成效。
[1]刘松凯.电子节能灯概述[EB/OL].[2011-05-05].http://baike.baidu.com/view/8413.htm.
[2]陈大华.绿色照明与环境保护[J].灯与照明,2002(6):1~3.
[3]李 德.部分国家推广普及节能灯的经验和做法[EB/OL].[2007-09-06].http://info.lamp.hc360.com /2007/09/06084837812-4.shtml.
[4]刘静茹,郁 聪.我国逐步淘汰白炽灯政策进展现状及障碍分析[J].中国能源,2009(1):27~29.
[5]张中杰.节能产品为何不受宠[EB/OL].[2006-09-08].http://old.jfdaily.com/gb/jfxww/xlbk/jiefang/node4559/node4571/userobject1ai1438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