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闻导语写作

2011-08-15

科技传播 2011年3期
关键词:导语电视新闻要素

张 庚

洛阳广播电视总台电视新闻节目部,河南 洛阳 471000

按照经典的新闻学理论,导语是新闻(一般指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他是有最新鲜、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或依托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组成。导语的“导”字含有“开始、启发、引导”等多层含义。记者在写导语的时候,面临着如何把主要事实及其意义表达出来,以及如何吸引、诱导观众收看整条新闻甚至整组、整版(档)新闻节目的双重任务。

相对于报刊和广播新闻来说,电视新闻是一种较新的形式,但是电视新闻以其声,画效果必备,时效性强,传播面广等优势,很快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相对于报刊,电视新闻不能靠标题、版面吸引受众,而且电视新闻的传播方式决定了手中不能自主选择“快速浏览”,因此一条新闻的导语不能立即吸引观众,可能整条新闻就会被“抛弃”。在这种情况下,曾经被奉为新闻导语写作“金科玉律”的“六要素”导语,已经越来越难激起观众的收看兴趣。

电视新闻的导语总是跟主持人的风格联系在一起。央视的《新闻联播》和湖南卫视的晚间新闻播报风格不同,导语的写作也有别,根据不同的新闻栏目特点以及主持人风格,新闻导语在写法上虽有千变万化,精彩的导语也各有各的妙处,但是笔者以为,高质量的导语一定是能激起观众收看兴趣的,其写作也是有一些基本要求与准则的。下面就如何写好电视新闻导语谈点看法。

1 巧于开篇,突出最有新闻价值的那个新闻要素

新闻的特性决定了每一篇新闻报道必须在内容上“和别人不一样”。但是不能仅仅满足于这一点。因袭别人用滥了的表达方式,落入俗套,往往会使本来具有新意的新闻信息“明珠暗投”,达不到应有的宣传效果。因而我们在从事新闻报道的时候,不仅要注意发掘最新的新闻信息,还要注意表达方式上的可以求新,在电视新闻导语写作上尤其如此。一些好的新闻导语往往别出心裁,一开始就抓住观众,对整条新闻影响极大。

如:开车的朋友近期都有这样的体会,一到上下班高峰咱洛阳堵车越来越严重,然而在不到二百米的路上,却要整整堵上一个多小时,那是怎样的一种折磨?本台记者昨晚在芳林路就遭遇了这样的“大堵车”。(摘自洛阳电视总台《百姓直通车》栏目——《新闻特写:记者亲历“大堵车”》)

这条导语构思新颖,打破了平常热线新闻消息的传统格式,这条新闻导语一反常态,一开始就把观众的视线吸引住,这样一个具体的事,具体的情节,给人以生动、深刻的印象。

2 要抓住事件的核心和精华,突出新闻本身所具有的特点

任何新闻都有其特点,只有抓住了特点,才能使新闻导语具有鲜明的个性,脱出一般化、公式化、概念化的窠臼。我们有时候会听到这样的导语:“今天,某某活动在某某地方举行。”观众能从这样的导语上得到多少新闻信息呢?可以说微乎其微。观众所关心的往往不是举行了某某活动,而是活动中有哪些引人注目的内容,这些内容与观众有多少直接或间接关系。这才是具有新闻价值的东西,这才是新闻报道的重心所在,应该把这样的内容在导语中作突出处理。

3 要突出最新的内容和最新的时间要素

“新”是新闻的最重要特征之一。新闻的这个“新”字,其实有两重含义:最新鲜的事实和最新的要素。所以我们在新闻导语中要突出最新的事实和时间。

对于事件性新闻来说,新闻的时间因素是很好找的,因为新闻事实本身具有突发性和跃进性,变动明显,最新的时间要素明确,我们只要根据需要的新闻导语中把它写明就是了。

对于非事件性新闻来说,新闻的事件要素就不那么明确了。在构思新闻导语时要格外注意寻找新闻由头。通常记者在写作时,要尽量找一个可以作为由头的最新事实,由近及远,以新带旧。

另外一种方法是把记者在现场观察到的材料作为带动其他材料的新闻由头,让观众们从主持人的导语中或从开始出现的画面上就能知道每条新闻的大体内容。

如:遭遇歹徒,钱财被抢,到公安部门报案,却被告知元旦假期过后再说。伊川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的做法让出租车司机张女士很无奈。(摘自洛阳电视总台《百姓直通车》栏目——《节前遇抢劫 假期报案难》)

还有一种被称为“避旧出新法”的导语写作方法也被时常采用。这种写法力图避开陈旧的时间概念,突出有信念或容易受人关注的新闻事实。如:常听懂得居家过日子的人说,现在买肉要买肥肉的,买菜要买带虫眼的,都是让瘦肉精和农药残留给弄怕了,最近就有观众朋友打来电话问,今年天这么旱,听说蔬菜病虫害挺严重的,不知道菜农朋友是不是又拿那些剧毒农药来对付了。(摘自厦门电视台《特区新闻广场》栏目——《蔬菜基地:高毒农药未绝迹》)对于这样的非事件性新闻,时间、地点要素显然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所报道的内容新鲜、有现实针对性,新闻导语中自然就应该避开早已过去的时间概念,突出广大观众未知而又渴望知道的内容。

4 要吸引和诱导观众阅读新闻的其余部分

构思导语时,不仅要找准兴奋点,最大限度地激发观众的观看兴趣,同时一定要兼顾后面内容如何展开、发展。

如:作为河南省第二批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城市之一,我市已于元月1日起实施国家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制度。这项改革措施实施10多天了,效果如何?(摘自洛阳电视总台《新闻联播》栏目——《药品“零差价” 患者得实惠》)

这条新闻的导语写得好,下面的内容往往可以势如破竹、一气呵成,观众收看时,也会觉得自然流畅,随着记者的叙述,不知不觉地穿门入户、看完整条新闻。

我们有时候会听到这样的新闻导语:“某某单位今天在某某地方进行了某某演习。”这样的导语具体、完整,但是它的明显缺点是主次不分、重点不突出,给观众的第一印象不那么深刻,充其量不过如同“喝了一杯白开水”的感觉。

谁不想知道“怎么办”呢?从受众心理学的角度看,观众看到这样的导语还会摁动手中的遥控器吗?曾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美国记者亨利·费厄利说过:“每个认真研究过导语的新闻记者都懂得,为什么导语必须经过这么多努力才能写成。写作导语能够集中记者的智力,迫使记者决定新闻中什么是重要的,它想强调什么;同时,记者写作导语时就能最终确定新闻的其余部分是什么样子。”这确实是经验之谈。记者要从纷纭复杂的新闻素材中,挑选出最能打动人心、最有新闻价值的材料,以此作为新闻导语,并且在表达时又独具匠心,这就需要高度的新闻洞察力,又要有较好的文字表达功夫。因此新闻界公认“导语时记者展示其杰作的橱窗,读者和编辑以及新闻学教师都会自然地设想,如果记者未能在导语中表现出水平,那么他就是没有水平。”(威廉·梅茨《怎样写新闻》)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当记者写出让观众拍案叫绝的导语并把观众的视线稳稳抓住的时候,我们的新闻也就获得了成功。

猜你喜欢

导语电视新闻要素
导语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阳光
本期专栏导语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导语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