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胎儿窘迫的处理及护理

2011-08-15冯秀玲

科学之友 2011年9期
关键词:胎动胎心产程

冯秀玲

(介休市人民医院,山西 介休 032000)

1 胎儿窘迫病因

胎儿窘迫是胎儿宫内缺氧的表现。胎儿的氧气供应除依赖母体血液中充足的含氧量外,尚须有通畅的子宫、胎盘及胎儿自身的血液循环及正常的气体交换功能。以上任何环节发生异常,均可引起胎儿缺氧,导致胎儿宫内窘迫。

(1)母体血液含氧量不足,如妊娠合并贫血、高热、心脏病、肺炎、重症贫血、急性失血、妊娠高血压疾病等,或应用全身麻醉及镇静剂,均可使母体血液循环缺氧,造成对胎儿供氧不足,发生胎儿窘迫。

(2)胎盘、脐带血液循环受阻,血流量减少,使胎儿氧供应不足引起急性胎儿宫内窘迫。多发生于临产阶段,常继发于产科合并症(如:脐带脱垂、胎盘早剥、子宫收缩过强)。

(3)胎盘功能不全,使胎儿发育及生存所需的气体及物质交换功能障碍引起胎儿慢性窘迫,慢性胎儿窘迫常发生于产前阶段,多见于孕妇全身性疾病(如:心脏病、慢性肾炎),或妊娠期疾病(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过期妊娠)。

(4)胎儿因素,如:先天性血管疾病胎儿病毒感染、畸形、母婴血型不合也会发生慢性胎儿窘迫。

(5)产前使用了杜冷丁、安定等药物,抑制胎儿及呼吸中枢,使胎儿发生慢性宫内窘迫。

2 临床表现

胎儿窘迫是一种临床综合征状,主要表现在:

(1)胎心音的改变,急性胎儿窘迫主要表现为胎心率的变化,正常的胎心率在120~160次/min,而胎儿窘迫开始时胎心率为>160次/min,甚至>180次/min,心音高亢响亮,随后胎心率减慢,少于120次/min,甚至少于100次,心音低沉微弱且不规律。

(2)胎动变化,在窘迫初期,胎儿的胎动频繁,继而转弱并次数减少,早、中、晚各数1 h之和少于10次,每小时少于3次,进而消失。

(3)羊水污染:因胎儿缺氧及二氧化碳蓄积,引起肠蠕动增强及肛门括约肌松驰,使胎儿排便。如头先露破膜以后,羊水中混有胎粪而呈绿色,则提示胎儿有缺氧现象。但若臀先露出,系因腹部受压所致,与缺氧无关。

(4)慢性胎儿窘迫是在慢性缺氧的情况下发生的,可以出现胎儿发育及营养不正常,形成胎儿宫内发育迟缓,临产后易发生进一步缺氧。

3 及时诊断

(1)胎儿窘迫主要须通过细致的临床观察,特别是胎心音的变化,常被作为主要诊断依据,大力开展产前检查,对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及早采取预防措施,防止或减少胎儿宫内窘迫。

(2)胎动次数:孕妇于28周开始自数胎动,于每日早、中、晚固定的时间各测1次胎动,每次1 h,将胎动数相加乘4即得12 h的胎动数。胎动数>30次/12 h为正常,<20次12 h为异常,<10次/12 h提示胎儿明显缺氧。若胎动继续减少至消失,胎心也将在24 h内消失,应及时就诊,以免延误抢救时机,胎动过频则往往是胎动消失的前驱症状。

(3)加强胎膜早破的处理,严密观察胎心及羊水性质,必需卧床休息,抬高臀部,防止脐带脱垂,破膜超过12 h给予抗生素治疗,防止宫内感染。

(4)勤听胎心或用胎儿监护仪连续监测,注意其速率、强弱的变化。

4 护理要点

4.1 做好宣教

(1)指导家属掌握听胎心的方法,每日定时听胎心并记录。妊娠后期,产妇不宜仰卧位。因增大的子宫压迫腹主动脉,下腔静脉或盆腔血管,使子宫胎盘灌流量减少,引起胎心率不同程度的心动过缓,晚期减速等变化。因此,多采用左侧卧位休息,维持胎心率在正常范围内。

(2)孕妇在怀孕后期一般要进行定期产检、胎心监测及B超检查,对于发现慢性胎儿窘迫有一定帮助。

(3)指导孕妇自数胎动方法,及时发现异常。

4.2 及时处理

(1)左侧卧位,减少增大的子宫压迫腹主动脉,下腔静脉或盆腔血管的压迫,利于子宫胎盘循环,增加对胎儿的氧供。

(2)氧气吸入,改善对胎儿血氧的供应。常鼻导管吸入达不到要求,宜以面罩给氧,每分钟流量为10 L的纯氧可使胎儿氧分压自2.7 kPa升至3.3 kPa[3]。第一产程间断吸氧,每吸30 min停5 min。第二产程可持续吸氧,因产妇的屏气停止呼吸,自然形成了分段吸氧。

(3)积极寻找原因,宫缩过强时立即停用催产素,并给予单次静脉或皮下注射特布他林或派替啶100mg肌肉注射[2],可用抑制宫缩剂缓解。

(4)三联疗法50%葡萄糖40mg,维生素C 5mg,,维生素K1静脉注射。维生素C可以改善缺氧时血管的通透性和脆性,维生素K1可防止胎儿因宫内缺氧而发生颅内出血。

(5)产程中指导产妇正确运用呼吸气方法,避免过度换气,预防呼吸性碱中毒的发生。

(6)预防产妇代谢性酸中毒,临产后对产妇体内热量消耗大,易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故,要鼓励产妇进饮食,不能进食者,及时补充葡萄糖及电解质。

(7)做好孕妇的心理护理。由于担心缺氧会影响自己孩子的智力,或遗留某些后遗症甚至威胁生命,孕妇会出现焦虑、紧张、不安情绪,护士应及时进行心理疏导,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8)情况难以改善的慢性胎儿窘迫。接近足月妊娠,估计在娩出后胎儿生存机会极大者,可考虑剖宫产。急性胎儿窘迫,积极处理,尽早结束分娩,必要时剖宫产。

5 总结

在孕产妇的妊娠和分娩过程中,产科护士的护理工作是很重要的。凡高危妊娠者入院后,应在24 h内制定出完善的护理计划,确保高危因素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控制。室温要适宜,室内空气要流通,要注意调节好室内温度和湿度。注意孕妇饮食、睡眠、休息及大小便通畅,消除孕妇思想顾虑,避免母体衰竭,引起代谢紊乱而导致宫缩乏力,致产程延长及胎儿窘迫,指导其正确的听胎心数胎动的方法,必要时可用电子监护仪监测胎心、胎动。产妇在生产过程中应严密观察产程进展情况,注意胎心音变化,宫缩间歇时应注意胎心音性质、次数,有无杂音,是否规律及强弱等,认真观察阴道流出物量及性质,观察有无胎粪羊水,如有缺氧情况及时吸氧并汇报值班医师进行处理,及早结束分娩,并做好抢救新生儿的准备,便于及时抢救。及时有效地护理直接关系到胎儿的预后。做好各项护理记录,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工作、提高抢救技能。

[1]王子莲.妇产科疾病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2]乐 杰.妇产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3]苏应宽、江森、张志诚主编,《临床产科学》.514页.

猜你喜欢

胎动胎心产程
胎心监护仪的多发故障解析与日常维护
胎动怎么数
基于联合聚类分析的单通道腹部心电信号的胎心率提取
新、旧产程标准在低危初产妇进行产程管理中的应用对比*
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在产程中的应用及满意度分析
数胎动
胎宝宝动在告,诉你什么?
镇痛分娩会影响产程吗
胎心监护:胎儿健康早知道
胎心监护,聆听宝宝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