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溪板栗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2011-08-15撰文肖庆来蔡晓明
□撰文/ 肖庆来 蔡晓明
象溪板栗从1990年前后开始大规模种植,面积达2万亩,产值2500万元,2008年相继成立了象溪石马源板栗专业合作社、小槎板栗专业合作社、南坑源众利板栗合作社,通过板栗专业合作社指导开展板栗种植、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收购销售,提高了象溪板栗产业经营水平。板栗销售时间大约在8月下旬到10月中旬,时间比较集中,象溪依托板栗专业合作社,建立板栗贮藏冷库,实施错时销售,极大地提高了经济效益,促进了林农增收。
板栗是落叶乔木,属于山毛榉科栗属,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素有“铁杆庄稼”之称。板栗味甘、性温,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之功效。板栗为喜光性较强的树种,生育期间要求充足的光照。叶互生,矩圆状披针形,疏生锯齿为短状尖头,长7—15厘米。板栗为异花授粉植物,花单性、雌雄同株、雌雄异花,雄花序直立、细长,雌花序着生于雄花序茎部。栽植嫁接苗,在良好的管理条件下2—3年就开始结果,4—8年进入盛果期,盛果期可维持20年以上。
象溪板栗品种分早、中、晚,为提高板栗种植经济效益,应大力培育早熟板栗品种,注意早、中、晚的品种合理搭配。早熟品种(8月底前成熟)有处暑红,中熟品种(9月中下旬成熟)有魁栗、短刺毛板红、上光栗、油板栗,晚熟品种(9月底以后成熟)有长刺毛板红、毛板红、紫油栗等。其中松阳处暑红其果粒多大型,含糖量较低,淀粉含量高,肉质偏粉性,适于菜用。
栽植
板栗为深根性树种,根系发达,分布较深,对栽植土壤要求不严,山区的砾质土、滩地的沙壤土都极相宜,土层厚度60—80厘米最适宜。因板栗树是高锰植物,土壤pH5.6—6.5微酸性土壤最能满足板栗对锰和钙的需求。板栗断根后分生须根的能力较强,其根尖常和真菌共生形成菌根,增强了根系的吸收面积,活化土壤中的难溶性养分,有利于根系对养分的吸收。
板栗品种规划时确定主栽品种后,应选择配置与主栽品种花期、成熟期一致的授粉品种,数量为10%,以利于异花授粉,提高授粉受精率。在栗园放养土蜂,可以有效增加虫媒授粉。有条件时可接种菌根菌制剂,以利生长。
栽植时间春秋两季均可,株行距一般为4米×4米,定植穴40厘米×40厘米×50厘米,底层回填肥沃表土与有机肥的混合物后拌匀,经过雨季使土壤熟化。板栗苗放入栽植穴内要做到根系舒展,边回填表土,边轻提栗苗,使根系与土紧密接触。注意不宜栽得过深,以浇完定根水后,根颈略高出地面或与地面齐平为宜。栽植后及时灌溉,并用稻草或薄膜覆盖树盘,减少水分蒸发,提高栽培成活率。定植穴回填后边沿留高25—30厘米的土埂,以便拦截降水。
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一般以当年12月下旬至次年2月最为适宜,根据板栗生长发育的特点,幼树应培育自然开心形树冠,以增加有效枝量,实现早结果。通过修剪,调节树体养分的分配,使树冠内外枝条分布均匀,促进整个树体合理结果,达到高产、稳产。
在苗木离地0.5米处,选择饱满芽的上方短截,促使苗干自剪口以下发生分枝,形成自然开心形树冠,选留3—4个生长健壮、分布均匀、角度适中的枝干培养为主枝。主枝须向外斜生,随后再从各主枝的分枝中,选留有一定间隔距离、生长强健的分枝2—3个,各留60—70厘米短截,培养为副主枝,3—4年后,树形即可基本形成。
幼树夏季进行修剪时,以摘心控梢为主。新梢长到30厘米以上时摘心摘梢2次,以促进新梢分枝,提早成形。培养骨干枝、结果母枝,其骨干枝的延长枝可1年缓放,2年短截。
进入结果期以后,应以维持健壮树势、延长盛果期年限为主,主要采用回缩顶端枝的方法疏除细弱枝、交叉枝、重叠枝,清理膛内病虫枝等,以集中有效营养,维持健壮树势,并且注意选留内膛壮枝培养成结果母枝,实现全树冠立体结果,以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而对于生长过旺的结果树,应适当多留枝,少短截,以分散树体营养,缓和生长势,增多结果母枝和结果枝,以果压冠。
高接换种
在春季树液流动的3月中下旬,选择无风晴天,对劣质低产的板栗树进行高接换种,嫁接优质高产的特早熟板栗品种,一年可基本恢复树势,二年即可挂果投产。
一般5—10年生的树嫁接15—20个芽。接芽应均匀分布在树冠内5—10个直径为3—5厘米的主(侧)枝上,并将交叉枝、重叠枝和多余的大枝从基部剪(锯)除掉。嫁接时,在砧桩预留的主(侧)枝上,选其平滑处,用锋利的嫁接刀由上至下开一个长约3—4毫米的嫁接口,深达木质部,露出形成层,并将接口皮层切去1/3。削芽嵌芽时,左手稳持穗条基部,右手持嫁接刀,选1个饱满叶芽,先在芽苞下约1厘米处横切一刀,再在该芽上方约2厘米处下刀,深达木质部,并由上往下推芽至斜切处,即可取下长约3厘米的接穗芽,迅速将其插入已开好的嫁接口中,将其与砧桩上一边的形成层对准。最后,用一根宽约3厘米的农膜条,自下而上逐圈缠紧接芽。早春嫁接可露芽捆扎,包平嫁接口,加快接穗和砧桩愈合,提高嫁接芽的成活率。
嫁接约10天后检查成活情况,没有成活的立即补接。若接穗的新梢长到25—30厘米时,要划破包扎农膜,以利于其生长发育。春梢和夏梢萌发时,各施一次促梢肥。在板栗树的树盘外(滴水处)开一条深、宽各30厘米的施肥围沟,每株施腐熟人畜水肥20公斤,加尿素0.1公斤。及时抹除砧桩上陆续萌生的萌芽,当春梢和夏梢抽发到40—60厘米时,各摘心一次,促发分枝,增加枝条数量,并用木棒互绑抽发的新梢,以防被风雨刮断。在春梢和夏梢萌发抽梢期,各喷1—2次40%氧化乐乳剂1500—2000倍液防治蚜虫、金龟子、黄毛虫等。在喷药防治病虫的药液中,加入0.2%磷酸二氢钾、0.1%硼肥和10.3%尿素的混合肥液,有利树势恢复或提早花芽分化、结实。
土肥水管理
板栗树虽然比较耐旱,但在早春萌芽、开花前及新梢加速生长、果实迅速膨大期,需水量多而重要,是确保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板栗单产较低,同土壤贫瘠、养分严重不足和管理粗放有关。加强土、肥、水等综合管理,增产潜力很大,板栗需要适量的钙、镁及锰、锌、硼等微量元素,缺乏微量元素会造成板栗减产。开挖小水池、引入山涧水对贫瘠山地种植板栗非常适用,不仅方便防治打药,还可以在干旱少雨时进行喷灌、滴灌。
根据板栗树的吸肥规律,可进行环状沟施肥。在萌芽前后,以施氮肥为主,能明显促进雌花的形成,增加每枝总苞数和每苞果实数,并加速新梢生长。板栗花期和总苞迅速发育期,氮磷钾合理搭配施用,比例以6∶1∶5较为适宜。同时需配合适量的钙、镁及锰、锌、硼等微量元素。花期施用0.1%—0.2%的硼肥和钾肥溶液可提高坐果率,能显著提高结实率和增加板栗百粒重。秋季采收后即施基肥,结合树盘深翻扩穴时施入农家肥、有机肥、复合肥等,每株用有机肥10—25公斤并配以少量的化肥。同时结合施加基肥,根部施硼砂,用量为大树0.2—0.3公斤/株,小树0.1公斤/株。
生产上经常会出现总苞内坚果不发育或仅存种皮的空苞现象。原因主要与品种配植、当年花期温度及树林营养有关。凡自花授粉或花期天气长期阴雨,影响授粉受精的,均易产生空苞,土壤瘠薄缺氮、缺硼的也多空苞。可根据不同原因采取如喷硼、施肥、人工授粉、壮树壮枝环剥和疏雄等综合措施进行防治,以降低空苞率。
病虫害防治
板栗炭疽病。板栗炭疽病主要危害果实,也危害新梢和叶片,引起栗苞早期脱落和贮藏期种仁腐烂,是板栗主要病害。发病初期在幼苞上形成病斑,发病部位的苞刺和基部的栗苞表皮开始变成黑褐色,并逐渐扩大至整个栗苞。果实发病比栗苞迟,多从果顶或侧面及底座边缘开始,发病部位果皮变黑,并有灰白色菌丝。种仁染病后呈黑褐色,干腐萎缩,产生空洞,内部充满灰白色菌丝。病菌以菌丝或子座于芽鳞和栗树枝干上越冬,通过风雨传播。防治方法是保持树体通风透光良好。注意清洁果园,冬剪时剪除病枝病芽,刮除病老树皮,清理病叶并烧毁。同时加强管理,增强树势。控施氮肥,增施“海状元”海藻有机无机肥与“海状元”海藻微生物菌肥。春季开花前嫩芽刚破绽时,喷“海状元”植物卫士800倍液+25%粉锈宁可湿粉剂1000倍液,开花后10天再喷一次。
桃蛀螟。桃蛀螟也称桃食心虫、果斑螟蛾,成虫鲜黄色,腹部背面和侧面有成排黑斑。幼虫于树皮裂缝或干燥的总苞处越冬,羽化成虫后约于8月产卵于总苞,孵化后从总苞柄蛀入,常引起严重落果。板栗生长期间仅少数老龄幼虫蛀入栗果,但采收后大量蛀食,常可使栗果被蛀空,而以虫粪和丝状物相粘连,使未蛀空的栗果失去食用价值。在幼虫孵化期喷洒80%敌敌畏1000倍液能有效防治。9月在板栗山及家中堆板栗的地方放养鹊山鸡,让鸡啄食桃蛀螟虫,总苞采回后5—6天内及时脱壳取栗果,以减轻危害。
采收与保鲜
早熟品种处暑红8月下旬开始成熟,在板栗开苞前要清除地面杂草。坚持每天早、晚拾一次,采收时先振动一下树体,然后将落下的板栗、板栗苞全部捡拾干净。拾板栗法的好处是栗实饱满充实、产量高、品质好、耐藏性强。可以适当捡、钩结合。用杆子敲打,则容易出现大小年。由于敲打板栗,会将栗果上的尾枝连同栗果一起打断,该枝条次年就不能再结果。因此,一定要采用捡、钩结合的方法采收。
采收的板栗苞应进行“发汗”处理,因为当时气温较高,栗实含水量大,呼吸强度高,大量发热,如处理不及时,栗实易霉烂。处理方法是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将板栗苞薄薄摊开,厚度以20—30厘米为宜,每天泼水翻动,降温“发汗”处理2—3天。开裂后及时进行人工脱粒,依托板栗专业合作社,建立板栗贮藏冷库,实施错时销售。农户自己食用可以采取沙藏保鲜,还可以将板栗苞采收回家后不进行人工脱粒,整体放在柑橘箱中,堆放在通风干燥处自然保鲜。此方法简单实用,板栗保存率高,可以有效保鲜到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