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自制在提升自我修养中的意义和作用
2011-08-15勾瑞波
勾瑞波
(广东药学院 广东 广州 510006)
认真拜读亚里斯多德 《尼各马可伦理学》的 《自制》卷后,我们发现:亚里斯多德并没有从正面来回答什么是自制,而是通过对与自制密切相关的概念进行阐释来达到对自制及与其对应的不自制等相关概念的理解。虽如此,我们仍然能对其自制等相关思想在宏观意义上较清晰地把握。我们认为,亚里斯多德之所以没有从正面回答什么叫自制,主要在于问题本身非常复杂、难以直接对其界定。深切认识此点,故而他采取了相对弱化的论证策略。于此,有必要首先让我们看一看亚里斯多德对相关自制问题有哪些思想以及又是如何论证的,进而探究其对我们自身修养等有哪些启示。
一、亚里斯多德自制相关思想及其论证
亚里斯多德在论证自制相关思想时,对自己所采用的论证方法做了简要说明。“讨论这个问题的恰当方式,和讨论其他问题时一样,也是先摆出现象,然后考察其中困难,最后,如有可能,就肯定所有关于这些这些感情的意见,如不可能,就肯定其中比较重要或最重要的意见。[1]P192于此,“这个问题”自然指自制问题。他首先从自制、不能自制和关于它们的流行意见开始,进而列出不能自制方面的疑难,然后逐步分析论述。
《自制》卷中,他事先列出六种品质——超越、德性、自制、不能自制、恶、兽性,进而给出六种流行意见。 “首先,人们看来是认为,自制和坚强是好的和可称赞的,不能自制和软弱是坏的和可谴责的。其次,人们认为,自制者是遵守他经推理而得出的结论的人,不能自制者则是放弃此种结论的人。第三,人们认为,不能自制者总是出于感情而做他知道是恶的事情,自制者则知道其欲望是恶的,基于逻各斯而不去追随它。第四,人们认为,节制者都是自制的和坚强的。但是,有些人否认自制者都是节制的,有些人则肯定这点。肯定这点的人认为不能自制者就是放纵者,放纵者就是不能自制者,这两者不分;否定这点的人则区分这两者。第五,人们有时说明智的人不会不能自制。第六,人们在怒气方面,以及在对荣誉或财富的追求方面,说一个人不能自制。 ”[1]P193
按其所述论证方法,我们可推断,这六种流行意见有些是为其所认可,有些不是和不全是。同时,这里牵涉到许多与自制及与其相关的重要概念,当然最为核心的是自制和不能自制。在认识过程中,当很难从正面回答一个问题或界定一个概念时,我们往往可从其反面探究使问题深入。在此意义上讲,他提出的论证方法其实并不为我们所陌生。与自制相对的概念是不自制,关于此,罗斯(SirDavidRoss)在其 《尼各马可伦理学》英译本中用的是incontinence。但尼古拉斯.布宁、余纪元编著的《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词典》,将“incontinence译为意志薄弱。此词条对从反面理解自制大有裨益。“incontinence源自希腊文akrasia,由a(不)和kratein(控制,掌握)构成。它指未能控制自身,尤其是未能控制自己非理性欲望的状态。一个意志薄弱的人是一个做他知道他不应该做的事的人,或一个未能做他知道他应当做的事的人。”[2]P486在提出有关自制、不能自制和关于它们的流行意见后,他列出了有关不能自制的六大疑难。比如, “如果自制意味着有强烈的、坏的欲望,节制的人就不是自制的,自制的人也不是节制的。”[1]P195针对此问题文后有较明确的回应, “我们说节制的人的自制就是在类比意义上说的。因为,自制的人和节制的人都不因肉体快乐而违背逻各斯。但是自制的人有坏的欲望,节制的人则没有。”[1]P194“出于信念与选择而追求快乐的人,可能比全无推理、因不能自制而追求快乐的人好些。”[1]P196这里所说的追求快乐应该是过度追求快乐,这与在第七章中的相关论述吻合 “……一个人如果追求过度的快乐或追求快乐到过度的程度,并且是出于选择和因事物自身,而不是从后果考虑而这样做,便是放纵。”[1]P209他在第八卷中又对自制与放纵作了区分 “前已说明,放纵者都不存悔恨,因为他所做的是他选择要做的事。然而不能自制者则总是悔恨。所以前面所举出的那种困难并不是那样一种困难。相反,倒是放纵者不可救药,不能自制者则能改正。”[1]P211心存悔恨意味着想改过自新,自然有救。这合乎我们的道德直觉。更多地基于此,我们认为他的自制相关思想对个人修身具有重大启示作用。
二、亚里斯多德自制相关思想对自我修身的意义
通过对以上亚里斯多德有关自制思想的论述,我们认为他的自制相关思想对我们加强自身修养,培养自身德性进而对于和谐社会建设 (包括自我和谐)都有重大启示意义。
1.不自制要受道德律令惩处。
按前述,不能自制者不能控制自己的非理性欲望,或应当去为而不为。一个不自制的人往往容易为我中心欲念所牵、不可避免地去伤害他人,而最终也会伤及自身,起码会使自己受到道德律令甚至极端情况下的牢狱之灾的惩处,故而使自身幸福感大打折扣。无论从心理学维度,还是从社会统计学等维度都证明了此理。我们以为,一个人在追求幸福之前首先应该追问自己是否配享幸福。可大胆地讲,在我们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道德法庭,在夜深人静之时它会对我们清算。康德提出:在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足以引起我们的敬畏——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我们认为,康德提出的心中的道德律是他真切感受到的。如果不是发自内心,那么一个大思想家的思想将不能成为一种经典甚或永恒。康德的道德哲学之所以那样具有时空穿透力,想必更大的原因就在于他的真诚,在于他对问题的真心投入和因对问题的真心投入而达到对问题的深入理解和把握。我们相信,每个人无论他都做过什么,最终他的心灵都会回归向善。 “人之将亡,其言也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一个人的心灵向善回归往往并非延宕于将亡之时,而是随时都有可能)。固然,我们也决不能否认,《了凡四训》中云谷禅师所说到的例外:大奸大恶之人,非受良心的谴责,不受因果轮回的阈限。但我们更相信大多数人是没有那样的 “福分”和资格去做大奸大恶之人的。换句话来讲,做大奸大恶之人自需 “大奸大恶”的条件,比如在智力的维度要有要求, “贼是小人,智过君子”说的就是此理。当然,我们于此更要强调的是做大奸大恶要过自己的心坎。我们常人若做了伤害他人的事情会心里不安,会有佛家所讲的颠倒梦想。换句话来讲,我们常人是没有大奸大恶的心理素质,甚或说那样的 “福分”,那么我们最好就要首先培育自己自制的品质,维护自己的道德底线。为了别人,也是为了自己。否则,在道德律令面前我们将会失去对人来讲最可宝贵的财富——心灵的自由和受其重大影响的幸福感。
2.自我反省——培养自制品格、上达节制德性。
上文已说过,每个人在一生中都难免会由于种种诱惑而身不由己地去做不合道义的事情,那么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如何作为呢?
按照佛家的思想,如果一个人做错事之后内心深处存有懊悔之意,那么证明他善根犹存。通过忏悔,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消除罪业,使自身的修养得以提升。 《坛经》中有一章 《忏悔品第六》专门谈及忏悔之功和忏悔之法。生活中的我们每个人往往都有苦感,或大或小,或多或少。其实佛家早已总结出了人生的五厄和八苦。趋乐避苦是人的天性,然而,在痛苦面前,如果我们总是选择对问题逃避,那么痛苦将会不依不饶。前文说过,在种种欲念面前我们更多人难以总是拿捏准确,因此人生在世难免会因不自制而错做事情。但是,是否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知错后采取怎样的行动却是十分关键的。按照亚里斯多德前面的说法: “……放纵者都不存悔恨,因为他所做的是他选择要做的事。然而不能自制者则总是悔恨。所以前面所举出的那种困难并不是那样一种困难。相反,倒是放纵者不可救药,不能自制者则能改正。”[1]P209人难免有各种欲望,但是,一个人在去满足自己欲望时,最起码应该采取彼此不伤害的原则。按照康德话——不能把别人仅仅当作工具,而更应当作目的。但人生——恰有人坦言——非常吊诡:当我们可以选择的时候我们不知怎样选择,当我们知道怎样选择的时候,我们又没有了选择。由于年龄的限制、阅历的不足、天性善的欠缺,一些行为事后回想起来,有无限的荒唐感甚或罪恶感。因为时光不能倒转,我们多少都难免在属于自己的时空阈限中存有遗憾、悔欠甚或折磨感,为这个宇宙制造不和谐的正熵。但反过来想一想,吊诡的人生恰恰可以被看作一面镜子,当我们因不自制而被欲望恶念牵制的时候,我们决不可借口于道德运气的作祟。其实,恰恰在能够选择但又不知怎样选择的时候可以拷量、检验、印证自己的道德天性如何。我们相信,懂得向自己内心深处发问,有助于一个人自身修养的提升。我们要经常经常提醒自己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其实,只有经过了对自己不轻易宽恕的反省过程,真正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最终才更有助于一个人对别人的宽恕,也才有资格得到别人的宽恕。直到现在,自身间或也会察觉有恶念闪过——或出于嫉妒,或出于报复心理,或不知出于什么——但自己时刻警醒自己,决不能被这种恶念牵着走,否则自己一定会做错事情,做出不道德之事,但有时依然难以完全控制得住。也许,这就是自身存在着的自制和不自制两种力量的抗衡。
说道这里,不难认为自制问题直接关系到我们的个人修身进而关乎自身素质的提升。可以讲,自制品格的培养是一个人步入节制等美德境界的不二法门。有这样的见解,“在亚里斯多德伦理学体系中自制仅是一种好的品质,还称不上美德。它是出于德行和恶之间的中间品质。然而自制理论在亚里斯多德伦理学中却具有重要的地位,它在整个体系中起桥梁和枢纽的作用,离开了自我控制和坚持,其它一切美德都无从谈起。不能自制是应该避免的一种品质,而自制者是坚持自己的选择而没有在感情的影响下放弃的人,如果坚强的人意味着抵制能力强,而自制则意味着主宰,是比坚强更好的品质,自制是人逐渐达到节制和其他美德不可跨越的品质。”[3]至此,我们知道,自制对我们的修身具有重要的作用。甚至我们可以更强一点说——自制品格的培养是我们上达节制等德性的必要条件,它起到一种不可或缺的桥梁接引作用。有必要指出的是,亚里斯多德把自制看作上达德性的关键环节,但他本质上并不是禁欲主义者,他是承认人的欲望的,把欲望看作人的真实存在。比如他认为营养、性爱等与放纵和节制相关的那些肉体活动就是必要的。但是如果过度地追求快乐和逃避痛苦,那无疑就是一种放纵。
要言之,自制虽然不是一种美德,但表现为人之为人的重要品质,是通向节制等美德的必要和有效通道。同时,节制相对于自制更是一种道德境界:孔夫子的 “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是这样一种境界,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斯——无论何时,当别人问他在想什时,他能够毫不迟疑地回答出来——也是这样一种境界。笔者认为,能够达到节制境界的人,除了他们自身的天性外,与他们注重自身的修养,首先培养自制品质紧密相关。经过长时间磨砺和培养,使自制的品质成为一种习惯,成为我们的第二天性,使我们的坏的欲望销声匿迹于萌芽之中,到最终甚或恶念不起以遁入节制等道德境界。那样,在逻辑上显然十分有助于使人与人之间达到一种真正的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的和谐境界。
[1]亚里斯多德.廖申白译.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尼古拉斯.布宁、余纪元编著,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词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楚恒体、刘泽军.论亚里士多德自制[J].宜宾学院学报,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