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思考
2011-08-15彭洋
彭 洋
(南京大学 教育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03)
对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思考
彭 洋
(南京大学 教育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03)
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环境的极大变化对大学生产生了重要影响。新时期应从多方面加强高校德育工作,即注重网络资源、强化实践环节、筑造新型模式、利用校园活动。
德育教育;大学生;对策
一、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现状
(一)高校德育工作环境的新变化
目前,在校大学生绝大多数出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乃至90年代,独生子女居多,父母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经济上存在着明显的贫富分化。总的来说,他们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情感丰富,意志薄弱,自我意识增强,耐挫能力弱;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分析判断能力弱;小团体参与意识强,集体观念弱;依赖性强,独立操作能力弱;成才意识强,学习主动性弱。虽然,在思想品德方面,在校大学生热爱祖国,政治上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认同主流价值观,但同时也存在种种问题。比如,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脱节,基础文明行为习惯较差,由于心理问题、品行问题和社会不良影响,部分学生的违纪违法行为和漠视生命现象时有发生。
在政治上,当代大学生主体上忠于祖国,有献身于祖国的责任感和坚强意志,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对社会问题的非简单判断也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理性思维和较为成熟的价值观。但是也应看到,他们尊重国家利益,但并不希望以牺牲自己的利益为代价;他们愿意为社会、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服务,但也要看自己从中有无实惠。
在对于生活的态度上,一方面,他们已经全方位地走进了网络时代,一部分大学生成了“数字化”人,他们逐渐放弃与现实生活中复杂善变的人打交道,对于虚拟世界里简单善良的“人”越来越依赖,出现了封闭自我的趋势;另一方面,他们逐渐放弃了传统的神圣爱情观和责任婚姻观,在对待婚姻爱情的观念上呈现出“物质化”趋势和“游戏化”味道,爱情由传统的“爱情独占”发展到“爱情多元”。
在道德认识方面“知行不一”,突出表现为严以律人,宽以待己;重个人利益,在实现人生目标的具体行动上存在着实用主义倾向;追求物质享受,攀比消费和盲目消费现象比较严重。道德品质缺失,突出表现为诚信缺失,如考试作弊、论文剽窃、抄袭他人作业、买假证书、恶意拖欠助学贷款、简历注水等不良行为。缺乏责任感,如部分学生沉迷网络乃至荒废学业。
面对德育对象的变化,高校德育工作遭遇了队伍建设的“瓶颈”问题。一是队伍结构不合理。“两课”教师中专职人员偏少,兼职偏多;中级职称者多,高级职称者少;女教师多,男教师少。有的学校总是将一些所谓“专业上发展有困难”的教师安排在德育工作岗位上,造成总体素质难以提高。二是缺乏工作热情。政工队伍中,虽然整体队伍年轻,学历层次高,但真正毕业于思政教育专业的教师不多,专业素养和理论知识缺乏,同时,受到就业压力影响,新引进的毕业生大多数将辅导员作为择业的“下下签”,随时准备“跳巢”,缺乏应有的工作热情和工作动力,不能很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情况。新形势下,部分从事德育工作的教师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育人观念淡漠、奉献精神淡化、敬业精神和责任感缺乏。三是师生比严重失衡,几乎所有高校思政师资和专职学生政工干部的配备都远没有达到教育部的规定数量。加之一些高校政策、待遇没有落实到位,德育工作者队伍流失现象较为严重。
二、高校德育工作新变化的原因
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环境发生了极大变化。一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世界多元经济和多元文化不可避免地对我国高等教育产生重要影响,使部分大学生淡化民族意识,淡忘国家观念,失去对传统的认同。二是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使人们获得前所未有的改造外部世界的能力,因此对德育的作用有所忽视。整个社会的功利化倾向影响到了大学,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取代“教育功能”越来越占主导,社会对大学的评价也越来越多元化。
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因素对德育主体产生重要影响。
家庭方面。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状况大都较好,家长们除了传统的追求智育成绩,还盲目不惜“代价”地进行“美育投资”,以提高孩子“素质”。因此,“做人”方面的“德育教育”更加被边缘化。一些家长对孩子的奖惩也是重物质而轻精神,使孩子产生道德方面的错觉,其典型表现就是“富二代”、“官二代”等负面现象。特别是,当前城市学生中单亲家庭和不完整家庭所占比例上升。根据2009年10月26日《广州日报》对中学生的一项调查显示,十年来单亲学生比例由20%增至30%。家庭的破裂导致学生心灵的创伤,造成他们自卑不满,甚至性格扭曲等不良心理特征,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和矛盾越来越尖锐和突出。
学校方面。一是评价体系不科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高校评定优秀学生,甚至在“入党”、选拔学生干部等问题上,只看或主要看是否“学习好”,忽视“德”和“体”的考察 ,而评奖评优、政治面貌、社会任职又是就业时的法宝,因此相当多的大学生不是为了某一门课程本身,而是为了这门课程的成绩才费心学习。二是教学内容不与时俱进。“两课”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没有紧跟时代步伐,抓住时代脉搏,围绕时代主题,也没有很好地解决学生在生活中的道德困惑和思想迷惑。三是德育载体不丰富。学校德育工作往往滞后于社会变革,加之教育方法简单,渠道单一,因此收效甚微。四是教师的道德修养也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有些教师不注意自身修养,在学生面前表现出十足的世故和俗气;有的不注意为人师表,在学生面前说话粗俗、着装随便;有的只“言传”不“身教”,对学生说的是一套,自己做的是另一套等。五是德育经费投入明显不足。比起学术建设的经费投入,对德育的投入明显偏少,经济上的软肋使德育工作提襟见肘。
社会方面。大众传媒为追求所谓的票房价值,用许多思想内容极不健康的作品吸引观众,宣传暴力、凶杀、色情等;有些所谓的纪实篇,把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细加描述;有的报刊不仅是众多非法出版物,而且包括许多所谓的正规出版物都在传递一些不健康的内容;社会现象形形色色、纷繁复杂,特别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各种不良的社会风气不断出现。此外,网络也给道德教育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例如,电脑“黑客”及病毒制造等不道德行为不断产生,使合理的个人隐私受到了空前的挑战,改变了人们传统的交往方式和情感方式;西方发达国家将自己的意识形态、世界观、价值观、伦理道德等观念通过网络传播等。当然,就业难和就业体制的不完善也对大学生造成巨大的压力,侵蚀着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果,导致大学生产生失落感、挫折感,扭曲他们的人生目标追求,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缺失。
三、新形势下解决高校德育问题的对策
当前,我国高校的德育主要分成两块:一块是理论教育,由政治理论教学部门负责;另一块是行为教育,由学生管理部门负责。这两个部门基本上不存在交叉,从而使高校德育工作理论教育与行为教育相分离,理论教育的效果在学生的道德实践和日常行为中难以得到验证。目前高校德育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德育实效的实质性低迷。要做好德育工作,就要积极改变现状,紧密结合德育工作发展的实际,探索新途径、利用新技术、开辟新平台、探索新方式、开拓新路子,真正实现德育工作的教育效果。
注重网络资源,让德育“动”起来。一要创造条件建立内涵丰富、深受学生欢迎的“红色网站”。紧跟国内外重大时事和热点问题,开展旗帜鲜明的讨论,引导学生参加。以“指导性、生动性、可读性”为原则,丰富校园网络的信息内容,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信息中修养品性,完善人格。要充分利用交互性网络平台,通过多层次的讨论交流,加大学生的话语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做到因势利导,正面教育。通过飞信等方式定期编制发送“红段子”,开展主题鲜明的网页设计活动,设立网上心理信箱,开通心理聊天室及时疏导学生的心理障碍等等。二要完善网络管理制度。学校应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岗位责任制和网络信息管理制度,以保证网络德育工作正常开展。要加强网络的法纪法规教育,及时监控防止盲目模仿“黑客”的违法行为和不健康的信息传播,以免产生误导作用,趋利避害,使高校德育的手段向现代化高科技发展。
强化实践环节,让德育“活”起来。高校德育工作要坚持把说理教育法、情感陶冶法、实践锻炼法、科学管理法、榜样示范法、自我教育法、品德评价法等互相有机结合,综合运用,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在德育实施中,应把德育工作者与学生之间的单向关系,转变为互为主客体的互动关系,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启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辩证的思维方式。比如,对于敏感性或社会热点问题可以从多个角度细化,鼓励同学们各抒己见,进行辩论,使参与者、旁观者都能从中获得启示;引发学生的道德思考,增强其道德性思维能力,提倡课堂内教师、学生平等对话,交流思想;重视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建立相应的激励政策,建立多种类型的德育教育基地,让学生通过社区访问和社会调查,参加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活动等,增加社会的了解和对道德的理解。
构筑新型模式,让德育“实”起来。一是要实施隐形模式。强化全程育人、全面育人、全员育人意识,做到五育人的结合,即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的结合。二是要实施氛围型模式。德育不能仅靠说理,要营造育人的优良环境和浓厚氛围。学校全部工作就是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去思考、感悟、理解,以实现“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己”的德育目标。三是要实施系统型模式。要围绕“尊重、动情、示范、实践”开展德育工作。“尊重”,就是要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合理合法要求。“动情”,就是对大学生施加情感影响,动之以情,以情感人。教师的体贴、关心、帮助、爱护,可以使学生内心建立起亲切感和温暖感,使他们产生趋向正确的目标和动机,并在和谐愉悦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正确的观念。“示范”,就是通过能体现品德准则的人和事作为样板,影响和教育学生。教师是每位学生品德发展最直接的榜样,在日常工作和与学生的交往中,要表里如一,率先垂范,使高尚的师德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要发现和宣传大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典型,开展学习和讨论,使这些典型身上体现出来的良好品质对大学生起到表率作用。“实践”,就是要坚持“知行统一”,让大学生多关注社会,多关注时事,使社会正在发生的事件成为德育的最好教材,使学生面临的道德困境成为德育的最好案例,让德育回归生活,让学生走向社会,使德育密切联系学生生活。
利用校园活动,让德育“效”起来。要加强校园内的文化环境建设,从行政干部“讲一身正气”到科研人员“讲实事求是”,从任课教师讲“爱岗爱生”到学生班级讲“发奋成才”,让全校都追求一种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要针对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并将德育贯穿在这些文体活动之中,借助文体活动这一载体和形式,增强德育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做到寓教于学,寓教于乐,体现出德育教育的渗透性特点,以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事半功倍效果。
总之,高校德育工作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织部分,也是一个科学的系统工程。当前高校德育工作所面临的新情况已构成对德育工作的挑战,同时又给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我们要敢于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实现从突击型向建设型,从经验型向科学性,从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把高校德育工作推向更高的层面。我们要与时俱进,更新理念,改进方法,拓宽渠道,把新时期高等学校的德育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责任编辑:黄 杰
G641
A
1004-1605(2011)05-0089-03
彭洋(1974-),女,山东济南人,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南京邮电大学机关党委干部,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