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论十大关系》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2011-08-15冯庆芳
冯庆芳
(通辽职业学院 内蒙古通辽 028000)
浅析《论十大关系》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冯庆芳
(通辽职业学院 内蒙古通辽 028000)
毛泽东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在《论十大关系》以及后来的一些著作中,对社会主义经济结构、管理体制、分配原则、对外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可贵的探索,为今天的改革埋下了伏笔。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社会主义建设
(一)
《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在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有两个重要时期,一个是民主革命阶段,在延安批判王明“左”倾教条主义时期,一个是在社会主义建设阶段,20世纪50年代批判斯大林教条主义时期。
毛泽东在延安总结了历史经验,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式的无产阶级革命道路。这是在任何一部共产主义书本里都寻找不到的马克思主义的东方模式。由于20世纪中叶,中国人民民主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震撼了世界,从而使毛泽东思想被世人所公认。
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鉴于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总结了国际和国内的经验教训,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一系列新的发展战略和方针政策,对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新的探索。
对苏联的革命和建设道路采取教条主义态度,曾经是20世纪前中期,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中的普遍现象。我国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仍保持着自己独特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方针,在短短七年中便取得了巨大成功。不过当时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经验,也曾经强调学习苏联。但是,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对苏联走过的道路缺乏分析,因此我们也存在某些照搬照抄的教条主义倾向。对此,毛泽东觉得不满意,心情很不舒畅。这就是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所要解决的问题。
《论十大关系》是在苏共二十大以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生了历史性转折的关头发表的。1956年对斯大林的批判,揭露了个人迷信的危害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错误,引起人们的警惕,这是积极的一面;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贬到地下九千丈”引起资本主义世界的反共浪潮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混乱,这是消极的一面。1956年4月5日,我党发表了《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一文,对斯大林时期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苏联的无产阶级专政道路以及斯大林的个人功过和历史地位,作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分析,在国际范围内回击了反马克思主义者的挑衅,澄清了人民内部的思想混乱。接着,4月25日,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提出要在吸取苏联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重新考虑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道路。可是,毛泽东在这个时期的创造性的探索,被他后来的错误思想和做法所淹没,未能象民主革命和三大改造时期的思想那样,在实践中取得成功。因此,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的这个时期,也未引起人们高度的重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共中央纠正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从遭受挫折到走向胜利的转折。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实力已经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但是,我们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又出现了种种不和谐的因素。今天,重新研究50年代毛泽东提出的那些未能实现的战略构想,使它与当代新的实践相结合,这对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
毛泽东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在《论十大关系》以及后来的一些著作中,对社会主义经济结构、管理体制、分配原则、对外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不同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传统观点的新构想,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可贵的探索。
关于经济结构,毛泽东从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牺牲农业和轻工业而引起的“市场上货物不够,货币不稳定”的教训中,深刻认识到农、轻、重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提出要“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和轻工业”[1](P269),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业所需要的粮食和原料,才能使我们的民生日用品比较丰富,才能使资金更多些,积累更多些,才能使重工业的发展基础更加稳固。他批评苏联用剥削农民的办法来积累重工业的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侵害,主张我国对农民采取“缩小剪刀差”、‘“等价交换或近于等价交换的政策”[1](P274),以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业的发展。同时,毛泽东还从重视民生日用品生产,保障人民生活需要出发,提出了正确处理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关系的方针。他指出,必须更多地利用和发展,依靠沿海这个“老底子”来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他主张“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并指出:“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更大地进步。”[1](P271)
关于经济管理体制,毛泽东提出了权力下放的主张。他反对像苏联那样,把什么都集中到中央,把地方卡得死死的,一点机动的余地也没有的做法,提出要扩大一点地方权力,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情。他说,各个生产单位都要有一个与统一性相联系的独立性,才会发展得更加活泼。他还强调指出:“有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对我们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比较有利。”[1](P271)
关于物质利益关系,毛泽东针对国家、集体、个人三者,提出了物质利益兼顾的原则。他指出:国家和工厂、合作社的关系,工人、合作社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都要处理好,不能只顾一头,必须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既反对把个人物质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又反对不关心群众生活痛痒的官僚主义。在国家和生产单位之间,在保证国家利益的前提下,也要给地方一点权力,一点机动的余地,一点利益。随着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工人的工资,农民的收入都要逐年有所提高。但是,“不能只顾局部和个人利益,为了扩大再生产,也必须有积累,不能希望一年把好事都做完”[1](P272)。
在对外关系方面,毛泽东提出了向外国学习的口号。他指出,一切民族的好东西,我们都要学习,而且要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学的方面。但是,必须有分析地学,不能“盲目照抄,机械照搬”。要立足于本国的实际,结合别人的经验,加快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对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济结构、管理体制、分配原则、对外关系等问题,进行的深入研究和理论分析,指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应遵循的原则和努力的方向。
(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总结了以往的经验教训,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思想,使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在长时间的中断之后又得以继续。
在经济结构方面,毛泽东虽然在《论十大关系》中就有了轻、重工业平衡发展的清晰认识,不幸的是被后来的“大跃进”“以钢为纲”的阴影所笼罩,因而事与愿违,最终未能找到一条正确的途径使之兑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在对以往的历史重新审视的基础上,沿着毛泽东探索的正确途径,进一步调整了农、轻、重的比例,对农业的基础作用更加重视。党中央反复强调要增加农业投入,提高农业生产力。在农业内部,正确处理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关系,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开创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局面。而今天,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我党又采取了从千方百计减轻农民负担到“小取、多予、放活”,再到取消农业税和补贴种粮农民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不但使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使工与农、城与乡的关系也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在工业内部,从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的关系出发,使日用消费品的生产得到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有了大幅度的改善和提高。
在经济管理体制方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及时重申了改革问题,他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革命。这场革命,既然要大幅度地改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就必须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2](P125—126)。1982年,党的十二大进一步提出把进行机构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作为以后20年要抓紧的四件工作之一。从此,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从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到城市的国有企业、教育、科研体制改革;从允许个体经济的存在,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从经济特区的开发到世贸组织的加入;从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原则,到采取一系列措施防止两极分化,注重社会公平……我国的经济体制经历了从“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到“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中共十四大确立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以及今天对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发展历程,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卓越成就。这是我党的几代领导人,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并将之付诸实践的结果。
在对外关系方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我国对外交往有了较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在国内,经过了思想上的拨乱反正,纠正了“左”的错误,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了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为对外开放这一大政方针的确立奠定了基础。而对外开放方针的确立,使我国对外贸易、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利用外资和建立经济特区有了根本保障,并使其长足发展。今天,我国的对外开放已经形成了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的开放格局,从经济特区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水平显著提高。
总之,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中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是毛泽东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改革理论的先河,它与当代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的必然的联系。当前的改革大潮使这一理论在中国式的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得到了完善和发展。
[1]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2]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冯庆芳(1968—),女,通辽职业学院公共教学部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中国现代史研究。
责任编辑 张荣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