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儒家修身论对加强领导干部道德修养的作用
2011-08-15魏苏
魏 苏
(南京大学 江苏南京 210093)
浅议儒家修身论对加强领导干部道德修养的作用
魏 苏
(南京大学 江苏南京 210093)
道德修养是做人为政的基本问题,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执政党的生死存亡。儒家修身思想博大丰厚,如何吸取其精华,科学合理地继承儒家修身论中的有益因素,对于加强领导干部道德修养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
儒家思想 修身 领导干部 道德建设
加强党的建设,关键在于从严治党,从严治政。而这一切,要必须把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建设放在首位。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威信,关系到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好坏,以至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儒家修身论底蕴深厚、哲理深邃、意境深远,有着丰厚的理论资源,汲取其中的营养,加以分析、鉴别、总结并赋予其时代内容,对于促进当代领导干部道德建设是很有意义的。
一、儒家修身之理论与方法
儒家的修身论是中国古代伦理思想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蕴含在儒家修身论中的价值是巨大的。儒家经典 《大学》指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并提出了以“三纲领”“八条目”为核心的道德修养体系,融修身与治国为一体,体现了儒家思想蕴含的“内圣外王”之道。“三纲领”即“明明德”、“亲 (新)民”、“止于至善”,“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三纲领”指出了修身的努力目标和奋斗方向,彰明天赋的美德,亲爱天下民众,进而达到完美的道德境界,并由此提出了实现“三纲领”具体途径和步骤,由小及大、由近及远、内外兼修,以修身为核心的紧密相扣的层次和环节。在这“八目”中,修身是核心,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之本,后四者只是修身的方法,从属于修身的目的。修身又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尽管三者是修身的理想,但为了实现这些理想,则又必须从修身做起,“修身”被儒家看作是进行社会管理的逻辑起点。儒家认为,修身是要求人们依靠自己的主观努力,涵养德行,实现理想人格,提高理想境界的活动。自我修养,存心养性,这是个人积聚自身实力的过程是“内圣”,同时又指出修己与“敬”、“安人”、“安百姓”是密切相关了。修身并不是目的,修身还要为齐家、治国、平天下奠定基础,通过修身,实现以德治国、平天下的社会思想,达到“外王”。“内圣”与“外王”是缺一不可的。既注重了修身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又说明了修身与社会政治生活的联系,并且把“内圣”与“外王”的合一作为修身的最高目标。儒家学说还精心设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自我修养理论与方法,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方法论体系,这些方法既是修身的必要途径,也是进行修身的基本要求。推崇的修身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立志、省克、慎独、忠恕、力行。
二、儒家修身论对领导干部道德修养之借鉴
1.立志高远,心存理想。儒家思想重视立志,认为人贵有志。孔子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这就是说,不愁没有事做,愁的是没有志向。立志就是志于道,就是培养自己真、善、美的道德情操,就是通过“学”而修己,铸就君子品格。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在这个儒家设计的人生修身过程中,“志于学”正是道德境界沿着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这样的阶梯不断上升的基石和前提。《中庸》第二十章中说:“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这也是儒家精神刚健有为、积极进取,在克服困难和挫折的过程中坚定乐道的集中体现,可见有无远大的志向是能否取得完美人格的关键。每一个人都具有独立意志和独立人格,不管外界环境如何变化,都能做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孟子对于意志的培养有独特的见解。他说:“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只有身心经历种种挫折和磨难,克服重重艰难险阻,意志才会得到磨砺。王阳明也非常重视意志的作用,认为,“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源不浚则流息,根不植则木枯,命不续则人死,志不立则气昏,”(《示弟立志说》),把意志比喻成人之命,木之根,水之源。
作为党的领导干部,要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树立明确的努力方向,要有为实现自己的志向、理想而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领导干部对事业的热爱和全身心的奉献,是成功的起点。越是在困难的条件下,越应该体现出意志的坚定性,看准目标决不放弃。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各方面的任务繁重而艰巨,领导干部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面临着许多选择和挑战,只有立定远大志向,执著地追求自己的理想,真正树立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才能克服人生征途和事业上的艰难险阻,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实现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2.涵养省察,慎独自律。人容易失去自觉,往往来自于与自己太近,甚至与自我完全认同。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这山中。"诊治这一毛病的方法,是将自己对象化,对自己进行观照。儒家内省法即是一种把自我对象化的观照法,主要包括自省和自讼。所谓“自省”,就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内省也”(《论语·里仁》);意思是说,当看到别人的优点就要向别人看齐,当看到别人的缺点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这方面的缺点,如果自己有这方面的缺点就要改正,如果没有这方面的缺点就不需要担心了,“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自讼”,就是“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论语·公冶长》)。自省主要是看到别人的过失而自我检查,看看有无这方面问题;自讼则是对自己的过错作自我批评。自省和自讼都是自我约束的心理机制,即通过反思,从思想意识、情感态度、言论行动等各个方面去深刻认识自己、剖析自己,知过必改,调节自我行为,不断强化自我的道德意识和伦理品格。关于自省曾子有一段著名的论述:“吾一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每日三省即三个方面去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言行;一是反省对自己所承担的工作是否忠于职守;二是反省自己与朋友交往是否信守诺言;三是反省自己是否知行一致,是否把学到的内容身体力行.通过不断的“反省内求”,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荀子对此也有详细的论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君子广泛地学习,每天多多反省自己,就会聪明智慧,行为没有过错了。又说“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揪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荀子·修身》),在这里,荀子认为见到善行要检查自己有没有这方面善行,见到不善的行为要反省自己是不是也有此不善,自己身上的善,一定要固守,身上的不善,一定要畏恶它如同灾祸。克己是指自我克制、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象》曰: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损卦》)君子由“损下益上”体认了修养的方法,就是“惩忿窒欲”。愤怒最易使人冲动,因而失去理性,做出各种后悔的事。孔子主张以礼驭情,以礼约束自己言行,特别说到:“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论语·颜渊》)指出不能克制一时冲动往往会干出伤害自己和亲人的蠢事,这是非常不明智的。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每个人都应克制自己不正当的欲望、冲动情绪和不正确的言行,努力作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无言、非礼勿动”,使自己的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
慎独是在“自省”和“克己”基础上,对个人内心深处比较隐蔽的意识、情绪进行管理和自律,使自我修养达到更高境界而提出的一种修养方式。儒家把 ‘‘慎独”看成是“立诚之始”、“成德之基”。《礼记·中庸》篇中写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在个人独处,没有别人看见的场合也要严格要求自己,警惕内心深处尚处于萌芽状态、尚未引起旁人注意的错误意识、不正当的私欲或不正常的情绪,并自觉地用礼 (社会道德规范)加以约束,使之回复到正常状态,作到防微杜渐,防患与未然。《大学》中说:“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然后厌然,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人即使是在独处的情况下,也应该真诚如一,表里如一,这是因为别人看自己就像看见自己的心肺肝脏一样,小人即使在独处的时候做了坏事,也是掩盖不了的。可见,慎独是一种主体对于道德的高度自觉,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慎独,就会以一种高度的理性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行为无论何时何地都符合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要求,从而做到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今天的社会比古代更为复杂,各种不良引诱因素也更多了,为了防微杜渐,筑牢思想防线,尤需这种自我省察、慎独自律的精神。领导干部要勇于自我反省,严于解剖自己,经常开展自我批评,找出自己的缺点、错误和不足,采取措施克服缺点、纠正错误,弥补不足,向更高的目标努力。自省的过程是一个自我批评、自我监督、与自身不良观念和行为作斗争的过程,领导干部通过这个过程自纠、自律,打扫洗涤头脑中的“灰尘”和“污垢”,就可以少犯错误,使自己的道德品质日臻完善。对于领导干部而言,无论是人前人后、大事小事,都应当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光明磊落、“暗室不欺”,“慎独”作为一种修养方法,体现着领导者的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克制、自我完善的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作为一种道德境界,体现着领导者内在的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的坚定性。只有这样,才能在道德修养中达到较高的境界。
3.忠恕任事,推己及人。“忠恕”一直是儒家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忠恕”要求根据自己内心的体验来推测别人的思想感受,达到推己及人的目的。何为“忠恕之道”,可以简单的用两句话概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是指尽己之力为人谋事,忠于职守。自己成功,同时也把这种成功的希望推及到别人的身上,成己成人,这叫忠道。朱熹在 《四书集注》中说:尽己之谓忠。又说“中心为忠”。因此,“忠”是一种责任心表现,是一种诚恳笃实、负责任、尽心力的态度,是一种有始有终、恪尽职守的精神。恕道强调在人与人相处的社会,推己及人,能够彼此宽容,彼此谅解,和谐相处。子贡曾问:“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有没有可以终身奉行的一句话?。孔子回答:“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论语·卫灵公》)孔子门生曾子认为“忠恕之道”是孔子学说“一以贯之”的主线。后世儒家对忠恕的解释不尽相同,但都有推己及人,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之意。用现代的说法,要有“换位”的思考方法,善于从对方的位置去思考,根据自己内心的体验来推测别人的思想感受,达到推己及人的目的,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忠恕”至今对于领导干部道德修养及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领导干部只有做到以度己之心以度人,设身处地地为老百姓着想,“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才能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做一个爱民如己的好领导。孔子讲:“躬自后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领导干部应该以此为鉴,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就可以在社会生活中做到“和而不同”、“群而不党”和“成人之美”。
4.躬身践履,知行统一。儒家强调身体力行,躬行践履,通过实践在严酷的环境中去锻炼成长,去完善自己的人格。《易经》讲:君子以果行育德。《古文尚书·说明中》:“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孔子在言和行的关系上,十分注重行,要“听其言而观其行”。他告诫学生,衡量人的品德不能只听其言论,重要的是看其实际行动。并要求其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强调对伦理道德原则躬行实践之后,待有余力,便去学习文化知识。王阳明讲:“日用之间,见闻酬酢,虽千头万绪,莫非良知之发用流行,除却见闻酬酢,亦无良知可致矣。”(《传习录中》,《全集》第71页)道德修养不能只停在口头上,必须在事上磨练,不离“微、近、纤、曲”, 致良知必须在事上磨练,与事业、举业联系起来,否则就会落于虚浮,形成空言道德性命的弊端。
道德包含着知与行两个方面,是知与行的矛盾对立统一,需要主体通过实践活动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判断。领导干部道德,应该是领导干部个体实际所履行的行为规范,而不是口头上的一种表白。如果领导干部个体掌握了道德知识、道德理论,但是不去付诸实施,那也也毫无用处。刘少奇在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所言:“古代许多人的所谓修养,大都是唯心的、形式的、抽象的、脱离社会实践的东西。他们片面夸大主观的作用,以为只要保持他们抽象的 ‘善良之心’就可以改变现实,改变社会和改变自己。这当然是虚妄的。”领导干部个体在道德修养的过程中,必须要杜绝那种“只用心想”,“不用心做”,甚至把道德当作说教和装饰的恶劣作风,真正做到将学习思索得来的道德理论知识、观念和信念,切实加以践行,学以致用,身体力行,不断地接受实践的检验和考验,以形成完善的品格。
总而言之,如果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能从儒家修身论中汲取营养,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在道德修养上作出表率,必定会引导整个社会形成讲道德、重修养、尚清廉的良好风尚,推进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提高,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1]四书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2]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
[3]王守仁.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4]李承贵.德性源流——中国传统道德转型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2004.
[5]刘绍明.领导者道德建设论[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
[6]李承贵.当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发展方[J].探索与争鸣,2002(2):46—47.
[7]梅焕庭.论儒家的修身思想及其现代意义[J].现代哲学,1996(1):100—104.
[8]杨仁忠.中国传统的修身之道与现代领导者的成长[J].领导科学,2005(22):46—47.
魏苏(1977—),男,南京大学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生,主要从事宋明理学研究。
责任编辑 马永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