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变废为宝 去患为安

2011-08-15

浙江人大 2011年5期
关键词:绍兴县溃坝镇政府

变废为宝 去患为安

■吕富君

绍兴县伟氏水泥制品公司新型墙体建材——尾矿渣烧结多孔砖项目,经过近两年时间的筹建、试产,日前终于正式投产。这样一来,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可彻底消除尾矿库安全隐患,也为当地百姓去除了一块积压多年的心病。

这一切,离不开绍兴县漓渚镇人大代表的持续关注,以及漓渚镇人大的有力监督。

尾矿库危情四伏

位于漓渚镇牛角岙的绍兴县矿冶厂尾矿库,存放了选矿过程中产生的33.2万立方米铁石尾矿渣。

该尾矿库始建于1974年,2002年企业停产倒闭。由于使用年限较长,长期处于病库状态。

尾矿渣是一种流动性较强的矿沙,随时有诱发重大险情的可能,是省级重点“安全隐患源”。说起尾矿库的危险性,一位业内人士形象地比喻说:尾矿库就好比是一座水库,不同的是,水库里蓄积的是水,而尾矿库内储存的是被废弃的尾矿或工业废渣。水库溃坝后,大水可淹没房屋农田。而尾矿库溃坝后,如同泥沙一样的尾矿则能覆盖一切,溃坝后造成的损害会更大。2008年,山西一尾矿库发生特大溃坝事故,导致260多人死亡。

长期以来,该尾矿库犹如一把达摩克里利剑高悬头顶,直接威胁着漓渚社区6000多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1999年11月4日,由于连续下雨导致库沙渗漏、尾矿渣大量外泄,致使下游绍兴县顺大环境绿化公司的120多亩花木基地受到严重影响。2008年4月26日,尾矿库再次出现重大险情,大坝下25米左右的水渠旁发现一泥沙喷孔和一道宽18厘米、长约5米的裂缝,而且在库区原塌陷处又出现了新的塌陷,塌陷处积水达2米以上。值得庆幸的是,经当地县委县政府积极采取抢险措施后,险情得到了控制。

目前,尽管该库已处于闭库状态,但安全隐患依然严重,始终是当地党委、政府的一块“心病”。

为尾矿库觅得一条生路

2008年5月22日,尾矿库发生险情后没多久,漓渚镇人大便组织了20多名在漓渚镇的市、县、镇三级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视察。

当天清早,视察组一行先到尾矿库下游的九板桥村了解情况。村民陈来大激动地说:“尾矿库安全问题不彻底解决,我们就睡不上安稳觉,尤其是每年六七月的梅雨季节,村民们总是担心尾矿库溃坝。”“这一带虽然地租便宜,但我从不敢在这里种植名贵苗木。”在尾矿库附近种有30多亩花木的花卉大户徐彩娟不安地说。

随后,代表们又沿着山路来到尾矿库,一边仔细检查坝体、溢洪道,一边不时地向政府陪同人员了解情况。

视察结束后,代表们充分肯定了镇政府尾矿库险情处置预案的科学性、规范性,但也希望镇政府能加快整治步伐,建立健全动态监管措施,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一旦发生事故,能迅速转移人员,把损失降到最低。与此同时,代表们还建议,政府部门应通过运用新技术、新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尾矿渣的出路,从而彻底摘除这把达摩克利斯剑。

对代表们提出的意见建议,漓渚镇政府高度重视,当月便召开了尾矿库综合治理工作会议,并多次与省建科院、南京工业大学和东南大学等单位取得联系,计划依托绍兴县伟氏水泥公司研究开发一项可以合理处置尾矿渣的新项目。

近年来,无论镇人大主席团主要成员怎么变,尾矿库安全问题一直是该镇人大始终不变的重要监督议题。镇人大每年都会组织代表进行专项视察,积极为尾矿渣寻找一条安全出路。其间,代表们先后从安全隐患的巡查排查、坝体加固整治、应急演练机制建设、尾矿渣变废为宝等方面,提出了14条富有前瞻性、针对性的意见。

2011年3月14日,该镇人大再次组织了10多名镇人大代表到绍兴县伟氏水泥公司视察。

这几年,该公司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和实验,终于掌握了尾矿渣的制砖生产工艺,成功研发了尾矿渣烧结多孔砖。2010年,该公司先后投入6000多万元,安装了两条流水生产线,于2011年初全面投产运营。

当代表们得知通过尾矿渣烧结砖项目,不仅5年内就可全部回采利用尾矿渣,公司每年还能赢利300多万元后,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不过,代表们也提出,希望公司在开采利用尾矿渣时,高度重视尾矿库和采挖人员安全,而镇政府应在尾矿渣没有开发利用完前,继续加强安全监管,确保尾矿库不再出现新的安全隐患。

猜你喜欢

绍兴县溃坝镇政府
陈尚富诗歌欣赏
婉拒拾荒者“倾家荡产”式捐赠
镇政府:拖欠赔偿失诚信
镇政府欠债要还200多年
徐家河尾矿库溃坝分析
溃坝涌浪及其对重力坝影响的数值模拟
溃坝波对单桥墩作用水力特性研究
基于改进控制方程的土石坝溃坝洪水演进数值模拟
江南水乡森林可持续经营研究——以绍兴县森林可持续经营为例
我帮妈妈来破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