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基层要[三思]而行
2011-08-15刘建明
■刘建明
下基层要[三思]而行
■刘建明
前不久,一位领导同志谈到“如何下基层”的问题时说:“凡事要三思而行,下基层也不例外。下基层前要思民生、思服务、思成效,这样才有利于提高指导服务基层的能力和水平。”听后,笔者禁不住要为这种“下基层要‘三思’而行”的提法叫好。
下基层,是领导干部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近年来,领导干部下基层已蔚然成风,这既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领导干部深入调查研究、了解社情民意、指导服务基层、破解发展难题的重要途径。基层是各项工作落实的具体承担者,所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领导干部只有深入基层、抓好基层,才能提高基层建设的质量,从而才有利于搞好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全面建设,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领导干部在下基层前“三思”而行。
要思民生,带着感情下基层。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领导干部肩负着振兴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的重任,理应把改善民生作为自己工作的重中之重,下基层前要多想想百姓的期待和需求,多考虑群众的冷暖和安危,真正做到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和问需于民,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自觉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置,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在深入实际、深入一线、深入基层的过程中,把群众当亲人、当朋友,积极培养与群众之间的感情,融洽干群之间的关系,把对群众的深情厚谊转化为改善民生的不竭动力,真心实意为基层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做群众的贴心人。
要思服务,强化责任下基层。领导干部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明白“领导就是服务”的道理,在下基层前不妨多问问“我下基层做什么,基层要我干什么”的问题,如此,方能端正思想,牢记职责,明确任务,找准下基层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把精力用在干事业上,把心思用在谋发展上,经常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到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了解社情民意,倾听群众呼声,及时发现问题,真正拿出不抓到底不回头、不解决问题不撒手、不达目的誓不休的毅力和决心来,对于发现的问题,要盯住不放,直至问题彻底解决,让群众心悦诚服。
要思成效,转变作风下基层。在实际工作中,经常看到,少数领导干部虽然也下了基层,但作风漂浮、走马观花、身入而心未入,只满足于听汇报、看材料,习惯于坐在车里察民情、隔着车窗看基层,显然,这种做法实不足取,只会导致下基层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对于领导干部而言,下一次基层就要有一次收获、有一定成效,下基层前充分考虑此行的目的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心入基层,不虚此行,实现下基层的“效益最大化”,才能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坚持轻车简从,不搞形式、不走过场、不做表面文章,真正做到情况在一线了解、问题在一线解决、矛盾在一线化解,实实在在地为基层做一些顺民意、解民忧的好事、实事,努力用实际行动和实在效果取信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