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党务公开工作的实践和思考
2011-08-15中共沁县县委常委纪委书记韩晓红
■中共沁县县委常委、纪委书记 韩晓红
关于开展党务公开工作的实践和思考
■中共沁县县委常委、纪委书记 韩晓红
今年5月份纪委换届以后,沁县在搞好纪检监察全面工作的基础上,突出抓了党务公开和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探索出一些贫困县开展党务公开的基本经验,同时也对如何进一步搞好此项工作作了一些粗浅的思考。
在开展党务公开和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中,沁县严格按照“积极动员、稳步推进、规范操作”的原则,采取“示点先行、以点带面”的方式,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做到既抓全面,又抓重点,点面结合,整体推进,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以点带面,为全县党务公开奠定了坚实基础。将基础条件较好的5个乡镇党委、10个县直单位党组及10个农村支部作为全县推进党务公开示范点,县纪委、县委组织部联合派出专人下乡蹲点指导。一是帮助确定公开内容,将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转化成党务公开的“亮点”。公开栏主要公布本年度党建目标和廉政建设重点工作、党委成员分工及联系点、上年度发展党员情况等七项内容。二是指导制定工作程序:填写《党务公开事项申报表》;呈报单位支部、党委审核;按照批准的公示形式,通过公示栏、阳光农廉网、文件等形式公开;公示期满后收集汇总民众意见;有意见的写出书面报告呈报支部、党委进一步商定;公示底簿分类归档。三是在总结示范点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工作方案。根据示范点工作情况,边干边学边总结,并根据每次公示的党员群众提议,逐渐完善工作,探索规范化、制度化的党务公开模式。
强力推进,确保党务公开工作全面有序开展。把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和“阳光农廉”工程有机结合起来,克服了资金不足等重重困难,投资100多万元公开招标采购了电脑等设备,并制作相关版面、发放《党务公开征求意见卡》,督促全县各相关单位和部门把党务、政务、乡务、村务输入电脑,实现了县、乡、村三级联网公开。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注意了认识上高度,措施上力度,手段上硬度,坚持三包同上抓落实,即县委政府班子成员包乡镇、包部门、包联系点,一杆子插到底,一把尺子量到边,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率先垂范,县委权力公开透明工作运行良好。县委率先把班子成员的各自职权、运行流程及全县干部群众密切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重大事项决策等,都及时“晒”在党务公开栏及新闻媒体上,接受群众监督,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从5月份开始,我县在召开县委常委会研究干部、确定表彰对象等重要工作时,均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并由县有线电视台进行了全程录播。特别是为了充分发扬民主,拓宽干部选拔任用渠道,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力度,县委面向全县干部“公推直选”空缺的次村乡党委书记、乡长,为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其程序分发布公告、民主推荐、资格审查、廉政谈话和承诺、公开演讲及专家评分和票决、直接推选等六步,确保全程公开、公平、公正。目前,此项工作已顺利完成了前五个环节,进入直接推选阶段。
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从总体上看,我县党务公开和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由于领导重视程度不同和经济实力强弱不等,公开的质量参差不齐;二是部分单位存在应付现象,公开的内容不够深入、广泛、及时;三是公开的途径不够宽广,手段比较滞后。针对以上问题,今后我县将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真抓实干,进一步扩展党务公开内容。按照“党员有所呼,组织有所应”的原则,对党员群众普遍关心的敏感性问题,只要不违反保密规定,都要最大限度实行公开。一是重大决策要及时公开。对于地方党委作出的关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大决策,党委全委会、常委会讨论决定可以公开的重大事项等,及时向社会公开。二是基本情况要长期公开。对于地方党委领导和工作机构设置、职责分工及联系点、党建工作规划、基层党组织与党员基本情况等,坚持长期公开。三是重要工作要全程公开。重要干部的提名、考察结果、票决结果、任免的理由,党员评先表彰,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行政与事业编制情况,党费收缴及管理、使用情况等,都应严格按照程序全程公开。
结合实际,努力拓展公开的形式。进一步探索贫困县党务公开工作方法。在党务公开的形式上,要突出科学、节约、快速、全面、方便、明了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以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党务公开的内容公之于众。一是媒体公开。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及时发布党务工作信息。二是专栏公开。在各单位和乡镇、村以建立和完善党务公开栏、黑板报、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将日常事务进行公示。条件较好的地方和单位还可以设立电子触摸屏,方便群众查询。三是文件公开。将党委及其工作部门适宜公开的现行文件集中向社会公开,让群众免费查阅“红头文件”。四是会议公开。主要是通过党委会、党代会、形势通报会、听证会等多种会议形式向党员群众公开党委决策及工作进展情况。
加强监督,完善党务公开的长效机制。一要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由各级党委主要领导牵头、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各司其职、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二要健全考评机制。将党务公开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年度工作目标考核范畴,通过量化标准进行考核奖惩和责任追究。三是加强监督。纪检机关应当充分履行监督职责,切实加强监督检查;完善党员群众意见反馈处理机制,充分发挥党员群众的监督评议作用;发挥各种新闻媒体的作用,强化舆论监督。通过多种渠道督查,促使党务公开及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逐步走上常态化、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