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功能视域下的慈善事业及其在我国的战略性推进
2011-08-15周明宝浙江外国语学院浙江杭州310012
◎周明宝(浙江外国语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2)
社会功能视域下的慈善事业及其在我国的战略性推进
◎周明宝(浙江外国语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2)
慈善事业是一种基于社会文化发展形成的公益事业,也是一项政策性强、惠及面广的民生工程。现代慈善事业形成了综合性、反哺性、普惠性的社会功能,在新时期,推进发展慈善事业是体现我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宗旨的发展战略,是社会财富第三次分配的调节阀和和谐社会的润滑剂,也是通过发展慈善事业优化社会救助模式,有机推进公共福利体系和社会保障事业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慈善文化;慈善事业;社会转型;社会调节;社会和谐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脚步,从科学的战略发展定位出发,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积极的改革探索中不断深入发展,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迈出新步伐,各项事业综合协调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从低水平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并实现升华。
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时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同时又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由于主客观的原因,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部分社会弱势群体,与此同时,台风、地震、冰雪和大旱等一些巨大的自然灾害也在近年考验着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慈善事业是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它在助力社会公平、润滑社会和谐、抗拒和救助巨大灾难过程中的巨大功能,改革开放尤其是九十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慈善事业快速发展,社会慈善意识和慈善文化不断普及,慈善环境逐步优化,慈善组织在探索中发展,慈善功能、相关政策法规和运作机制不断健全,职业化、专业化慈善工作队伍建立,慈善公益活动在具体实践中全面地践行和传播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国家和社会越来越深入地认识到,在经济社会推进发展的过程中,慈善事业作为一项全社会参与、有效反哺社会建设、全面反映大爱至诚价值观并不断推进道德社会化的事业,将不断给人以温暖、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力量,慈善也将成为文明社会人们一种自然的生活方式。
一、慈善文化的缘起和发展
慈善是什么?在古希腊语中,慈善本意为“人的爱”。近代则把慈善解释为“怀有仁爱之心谓之慈,广行济困之举谓之善”,慈善是仁德与善行的统一。以“博爱”为核心的基督教文化传统是西方慈善文化的主要渊源,它主张“爱上帝”和“爱人如己”两个方面,以爱上帝为生命伦理基础,上帝赋予人之身心存在,从信仰上帝出发,以“上帝”绝对的“爱”演绎为人间之爱,以爱人如己为伦理张力,达成博爱的社会角色关系状态。
一般认为,西方慈善事业的现代格局形成于美国,白手起家的“钢铁大王”、大慈善家卡耐基被公认为现代慈善事业的开创者,其呕心创立的卡耐基基金会是最早的一批现代慈善组织,“一个人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的卡耐基名言,注入并激活了整个西方社会的财富价值观。在这一典型财富观的影响之下,在政府相关政策法规、制度体系(尤其是税收制度改革)的驱动及社会文化机制触动之下,西方许多富豪阶层和公民个体纷纷倾心建立个人基金会等组织体系,推动着社会慈善事业蔚然发展。
从仁德慈爱出发,以共享发展福祉和人的幸福感谋求为皈依,中西方慈善文化的形成有着相对的同一性。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慈心为人、善举济世的优良传统。“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早在几千年前,孔孟就提出了“仁者爱人”的思想和精神价值倡导,认为人在得志显达之时,就要造福百姓苍生。千百年来,不同社会时期的推己及人、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种种善举义行不仅践行和弘扬了仁善价值观,作为社会文化的一股支流,也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遗产。与此同时,中西方两种慈善文化又存在渊源和发展脉理上的差异性。中国慈善文化源远流长,其思想主流源自儒家思想,它主张从道德情感上的“仁爱”出发并由此上升到“仁政”,主张“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从“善道”以达“善治”,这为我国慈善理论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为此,历代中国社会都存在着慈善者群体及其丰富的相关慈善生活实践;官方慈善与民间慈善相得益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繁荣时期体现得更为明显。如唐宋明清时期统治者兴办或扶持慈幼局、养济院、普济堂、惠民寺等各类慈善机构,不同社会时期官办机构通过财物赈援、谷粟调遣、米粥施济等规避自然灾害和民生灾难,对灾难流民和乞丐群体给予部分的收养改造。反映在民间,深受儒家仁爱思想洗礼的一些商人个体(如胡雪岩)和区域性商帮(晋商、徽商以及宁绍、洞庭等商帮是为代表)也在不同时期做出慈善行动。
由此可见,慈善是一种社会文化,它是一种基于“大爱”的社会行为模式和心理积蕴。而从发展社会学的意义上说,慈善更是一种事业,一种由基于慈爱文化自觉驱动,经由官民共进和民间推动发展的社会公益事业。遗憾的是,我国古代乐善好施的一些社会行动案例并没有形成全面持久的社会慈善风尚,大多数社会个体的慈善文化自觉尚未完整地达成。进而言之,比照西方发达国家现代慈善事业的发展格局和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状况,当前我国的慈善文化尚未深入人心、慈善行动尚未成为社会惯习,慈善风骨尚未成为公民的心性常态,整个慈善事业尚处于起步发展的浅层阶段。
二、现代慈善事业的社会功能
从本体意义上说,在不同社会时期,慈善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惠及面广的民生工程,在我国它还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发展宗旨的具体体现,是财富分配和社会公器的有效调节手段。现代慈善事业形成了其综合性、反哺性、普惠性的社会功能:
(一)慈善事业的发展促进优化着社会文明的尺度
社会文明的意涵深深内嵌于发展事业的方方面面,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社会文明的核心都集中体现在公民的道德品行、人际互爱和人性关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作为优化和提升社会文明的重要机制,适度普惠的社会保障体系纳入到国计民生的发展战略。在实践和探索中,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四个方面逐渐成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慈善工作有着较强的源于民间、反哺社会、普惠大众的事业属性,在营造浓厚的慈善文化氛围、广泛的社会动员的基础上,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慈善公益活动和各类慈善救助活动,充分发挥着社会利益的第三次分配作用。慈善事业的这种主要基于民间和第三部门的底层力量的社会调节,在市场调节、政府调节之外有力地推动了社会财富的新型流动,消弭了社会发展的两级分化,促进了社会公平;这种基于道德力量和公众参与所激活的社会公业,极大地提高了社会文明的尺度。
(二)慈善事业是是社会和谐的润滑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成份
温家宝总理明确指出,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大历史任务,“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增加全社会的物质财富;一是逐步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极大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和促进社会和谐。”[1]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与此同时,城乡、区域和群体间的收入差距等不和谐现象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作为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慈善工作的价值在于通过经常性的形式多样的扶贫济困活动,实现群体交流、推动阶层互助、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润滑剂。实践证明,在社会转型期,大力发展慈善事业,是调动社会资源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对于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促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民族之间的和谐发展,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推动先富帮未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2]
(三)发展慈善事业是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体现
高度文明的社会是荣辱分明、阶层共生的高级社会形态。近年来,慈善事业作为一种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核心的、融合时代精神且广泛群众性的道德实践,不断传播着诚信友爱,净化了社会风气;其所倡导的博爱、平等、利他、济世的社会价值观,有效链合了社会关系,凝聚和整合着社会的综合发展。社会慈善文化普及、慈善精神弘扬、慈善典型的示范,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注入了坚实的精神脉动和先进的文化意涵。
三、我国现代慈善事业的战略性推进
如前所述,从慈善文化发展和慈善事业的社会促进功能出发,我国发展慈善的氛围还不够浓厚,发展环境还不够优越,发展制度还不够健全。笔者认为,这种发展现状在当代社会现实中也体现得较为明显,比如慈善捐赠资金在GDP中的比例依然非常之少,公民中自发、自然、经常性的从事慈善捐助的社会个体占人口比例还较小,专业化职业性的社会工作者队伍规模小且其社会地位、社会待遇依然较低,慈善基金的设立不够普遍,捐赠资金中“劝捐”甚至“迫捐”成分较多,“乐捐”、“好捐”者依然偏少,社会对慈善运作的诚信认可度依然有待提高。
溯源探之,这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的。郑功成认为[3],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奉行的是典型的由内及外的圆心定理,它以亲亲为起点,也多是以亲亲为终点。在大多数情形下,中国人的仁爱与慈善通常限于家族内部或亲近之人,虽然也有帮助非亲非故者的诸多事例,但总是遵循着由亲及疏、由近及远的潜规则,确实还缺乏西方社会那种无论亲疏与远近均推崇“爱人如己”的“博爱”理念。他认为,现在不是夸耀所谓乐善好施的民族传统的时候,而是需要立足现实并理性思考慈善事业发展的路径与方案之时。当然这并不是说中国人都是自私自利的,因为中国人的亲亲文化传统中,亦确实同时并存着推己及人的慈悲与怜悯意识,并确实有相应的助人与互助行动。的确,长久以来,中国社会关系是一个基于“差序格局”特质的熟人社会。在这一社会中,人们的社会认同是内卷化的。而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是一个集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的社会变迁。在这一过程中,居住格局,社会流动等革新着社会个人关系,也离差着人们的心灵状态。随着现代化发展的有机推进,社会发展出现了局部的失调甚至是“成长的代价”,由于自我、家庭、社会、职业、不可抗力灾害等原因,社会一部分弱势群体出现了新的生存和发展困境,发展弱势羁绊着他们的健康成长。
值得欣慰的是,现代性的发展也同时赋予了慈善事业现代性发展的内在张力,市场经济的繁荣促进了慈善社会化的发展。随着民生建设的不断深入,党和国家对慈善发展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断深入,慈善事业在新时期我国科学发展战略尤其是社会建设发展战略中的位置不断提高。在社会建设的实践中,党和国家深刻地认识到,慈善事业是作为一项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民生发展之所需,是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润滑剂和调节阀。
基于慈善的社会功能效应,慈善事业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发展慈善事业”的要求,民政部和中华慈善总会共同举办了中华慈善大会,公布了《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06-2010)》,对期间的5年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总体要求、目标原则和政策措施。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将慈善事业第一次写入了中共中央的文件;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更加明确地提出了“支持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等社会扶助活动”,“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由此,慈善事业已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党和政府把慈善事业战略性地定性为社会保障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从大社保的发展实践出发,把慈善事业作为政府主导下的社会救助工作的重要补充。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明确指出“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十七大还详细论述了改善民生工作的大计,提出了“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慈善事业发展的战略性演进,充分表明了党和政府对慈善事业的重视,这为慈善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越来越有利的条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战略性发展政策的指引下,当前我国慈善事业的社会功能在由“兜底式”保障的社会救助向适度普惠型的社会公共福利转变;在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爱心企业家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下,在慈善机构自身规范建设的基础上,我国现代慈善事业得到了空前发展,反哺和谐社会建设的能力和效果不断增强,逐渐探索形成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慈善发展之路,并在实践和探索中不断前行。
[1]温家宝: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R].人民日报,2007-02-27.
[2]习近平:在浙江慈善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sjcs.songjiang.gov.cn/news,2007-6-19.
[3]郑功成.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与方向[J].北京观察,2006,(11).
责任编辑:陈学明
D632.1
A
1008-9187-(2011)01-0046-03
周明宝,浙江外国语学院讲师,浙江省青年研究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