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调·研·一·下·调·研

2011-08-15李乃全吴建平

支部建设 2011年12期
关键词:工作作风调研同志

■李乃全 吴建平

调·研·一·下·调·研

■李乃全 吴建平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客观翔实的调研能够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撑;错误偏颇的调研则极可能影响到转型跨越发展的大局。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反观时下,调查研究工作存在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深入调研得实情,走马看花是浮云。实际工作中,一些领导机关的同志带着事先策划好的“剧本”下去,需要的东西往里装,不需要的就弃如敝屣,目的是为了写总结、出经验。调研内容有些是众所周知,非常明了的,在选题上则或紧跟当前形势,或紧贴领导关注工作,或为了让自己负责的工作出彩挂号,而不是为了解决问题,破解难题。

有的同志缺乏深入细致的工作作风,一下基层便板起脸来听汇报,居高临下搞座谈,关起门来想情况,东拼西凑整材料;有的还习惯在会议室里听、在招待所里谈、在酒桌上聊,很少走进群众、深入一线。

个别领导干部喜欢坐在办公室里搞“调研”,不是让部下替自己跑腿,就是让下级上报数据,如此隔山摘桃,怎么能听到真实情况?一些单位或部门,干部下基层后不是甘当小学生,而是到处指手画脚、发号施令,说这也不行、那也不中,俨然把调查研究当成了检查督导……

一些机关的同志缺乏创新意识,所撰写的调研报告似乎是从一个模子里出来的,有的调研报告修修补补可以用上好几年;有的调研一个问题下去几个小组,回来后形成的调研报告除了一些数字和人员名字不同外,报告的框架结构和观点甚至惊人地一致。

从深层次上寻找问题的症结,离不开思想作风的范畴。工作作风漂浮是主因,有的领导总以工作繁忙为借口,调研不愿亲力亲为,而是乐当“二传手”;有的即使下乡也沉不到底,不愿做艰苦细致的原始调研;有的还存在着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只想得到乡村干群的认可和称颂而不愿接受批评和建议,基层干群对此的态度也大都是“你要什么情况,就有什么情况,往好里说,往大里说”。

调研方式方法不科学,也是导致调研报告虚假的一个直接原因。过于强调工作效率而忽视客观规律,半个月才能搞完的调研非要三五天出成果,反映的就是工作作风不扎实,政绩观出现了偏差。

如何开展调查研究?在这方面,省市领导干部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比如省委书记袁纯清来山西后,深入城乡一线进行深度调研,深度体察民情,深度掌握情况,尔后省委向全省人民提出了“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的战略目标。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思想路线,同样也是调查研究的根本指导思想。

毛泽东同志告诫全党,要“眼睛向下,不要只是昂首望天。只有虚心向群众学习,让群众了解你,把你当做朋友看,然后才能调查出真情况来。”

这就告诉我们,调查了解情况时,既要向意见与我们相同的人做调查,又要向意见与我们不同的人做调查;既要解剖典型,又要了解全局,这样才能获得全面的信息。

时下,转型跨越发展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要想摸清实情,就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和基层干部群众打成一片,进而掌握丰富翔实、客观全面的第一手材料。

从实际出发,还要充分考虑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所处的环境,防止凭经验、想当然、拍脑袋去办事;学会辨别真伪虚实,做好耐心细致的考察工作,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为决策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提倡“微服私访式”调查,拒绝调研对象“被事先安排”、“被统一口径”等等。这也是毛泽东同志一贯倡导并多次论证的“典型性”调查方法,也就是“解剖麻雀”的调查方法。

猜你喜欢

工作作风调研同志
同志
『大元帅』与『小同志』
FOR YOU, O DEMOCRACY
同志关系
“三注重”扎实做好调研工作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任弼时:培养正确的领导方法与工作作风是一种艺术
任弼时:培养正确的领导方法与工作作风是一种艺术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结合“三严三实”探索职业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