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轮新志书告竣后该做的一件要事——上海市《奉贤文史》主编丁惠义、执行主编姚金祥访谈录

2011-08-15邵长兴

黑龙江史志 2011年17期
关键词:奉贤长兴史志

邵长兴

丁惠义是中共上海市奉贤区委办公室副主任、奉贤区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奉贤区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主任,中国地方志协会年鉴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2007年版《奉贤县续志》主编、《奉贤文史》主编。

姚金祥是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原副主任、上海地方史志学会副会长、上海年鉴学会原副会长(常务),退休后不久应聘担任《奉贤文史》执行主编。

邵长兴原是辽宁省鞍山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离休干部,《当代中国志坛群星集》主编,1988年起主撰《中国地方志十件大事》,从2000年始逐年由《中国地方志》首发。从2005年始,应邀任《中国地方志年鉴》特约撰稿人至今。他先后出版有《邵长兴方志文存》、《志域求索》等文集。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交往,20年来邵长兴与丁惠义、姚金祥之间结下了浓厚的情谊。《奉贤文史》的编辑印行,引起了邵长兴的关注。最近,他与丁惠义、姚金祥间,围绕二轮志书出版后编印文史(方志)资料进行了一次颇为深入的访谈。

长兴:上海市包括区县的志事活动,为各地所瞩目,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我有幸浏览了创刊以来印行的5期《奉贤文史》,不胜惊喜,感到这是一本非常好的文史资料刊物,对修志同行颇有启迪作用。有几个问题想与两位编者进行交流。

惠义、金祥:长兴先生是方志界的老前辈,您的著述在方志界有着很大的影响。《奉贤文史》能够引起长兴先生的关注,十分欣喜,欢迎批评、指正。

长兴:作为首轮修志的排头兵,由金祥先生主编的《奉贤县志》于1987年出版,由惠义先生主编的《奉贤县续志》于2007年出版。两志出版后,皆分别征求各地专家学者的评论,汇编梓行了论文集。之后,两位主编又先后出版了个人文集《志海学泳集》和《惠音集》,对两轮新志书的编纂进行了反思,旨在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明确得失。此等做法,堪称比较完美。不过,在二轮修新志工程告一段落之后,下一步工作除不间断地编纂综合年鉴之外,还应该做些什么事情,却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按照国务院颁布的《地方志工作条例》,地方志书每二十年左右续修一次,则离开第三联单轮新志书的编纂还有相当长的时间。在此期间,地方志办公室应该怎么办?两位主编一向具有远见卓识,请直率相告。

惠义、金祥:根据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的规定,地方志工作机构有五大项职责,除组织、指导、督促、检查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编纂等主要任务外,还应“搜集、保存地方志文献和资料,组织整理旧志,推动方志理论研究”和“组织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这些任务是贯穿地方志工作全过程的,不能看作只是志书编纂时需要做的,同时也是志书编纂完成后需要不间断地做的。编辑、印行刊物《奉贤文史》,也正适应了这些任务的需要。

长兴:任何一项或一件文化产品,都是一个地方软实力的体现。创办一种高水平的史志刊物并非轻而易举。请问《奉贤文史》的创办,是怎样从动议、筹备到具体实施的?

惠义:奉贤地方志工作机构编辑史志刊物,始于1981年首轮新方志编纂之时。按创办时间,当时先后编有《县志修编通讯》、《奉贤县志资料》、《奉贤县志资料(油印活页)》、《奉贤县志资料(增刊)》等4种。除《奉贤县志资料》是32开铅印本之外,其余均为油印刊物。其中,《县志修编通讯》主要刊登修志动态,其他三种则为了刊登、保存资料。《县志修编通讯》从1981年11月开始到1985年7月结束共编40期;《奉贤县志资料》铅印本从1982年初开编到1985年底共编16辑,每辑8万~10万字,共计约140万字;《奉贤县志资料》(油印活页)从1982年1月起到1983年6月止共编60期,约35万文字;《奉贤县志资料》(增刊)从1982年7月到1983年7月止共编48期,约38万文字。这几个刊物,后来都因为编纂工作的繁忙而先后停编,但它们积累的210多万文字的资料却为首轮新方志的编纂立了很大的功劳,甚至后来各个乡镇编纂镇志、村志时也都大量予以摘引。

二轮新方志编纂期间,因忙于编纂志书,除编有简报性质的《奉贤史志》(八开单页)外,没有顾上编辑史志资料性刊物。2007年12月《奉贤县续志》出版时,区委、区政府根据奉贤地域特色,提出了“敬奉贤人、见贤思齐”,建设“贤文化”的要求。于是,也就有了成立奉贤区史志学会,创办一份史志刊物的设想。2009年6月,奉贤区史志学会正式成立,《奉贤文史》第一期也正式面世。奉贤区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在编人员较少,但党史、方志工作任务繁重,以在职人员为主办刊难度甚大,所以重要的是要设法物色到理想的执行主编人员。而姚金祥先生是奉贤首轮修新志的主要角色之一,以后上调到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工作后又一直关注着奉贤的方志事业,续志出版时正巧已经退休,也乐意承担《奉贤文史》的编辑任务,于是,《奉贤文史》也就应运而生了。

长兴:刊物的品位高低,往往取决于办刊宗旨。贵刊的办刊宗旨,在《创刊词》中已有所涉及,可否再做些详细介绍?

惠义、金祥:《奉贤文史》的办刊宗旨,一定要服从、服务于客观的需要。归纳起来有这样几点:首先,正如中共奉贤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袁晓林为《奉贤文史》题词所言:“挖掘人文历史,传承尚贤精神,把《奉贤文史》办成贤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也就是说,《奉贤文史》要积极配合区委、区政府建设“贤文化”的要求,大力宣传敬贤、重学、求进、奉献这样一种具有奉贤地域特色的精神和传统。第二,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再造平台。已经编竣的县志、乡镇志、专业志,为地方保存了弥足珍贵的史料,但毕竟篇幅有限,而且由于时间仓促,难免有这样那样的遗憾之处。《奉贤文史》的创办,就可以让粗疏者变得详尽,让遗漏者得到补充,让舛误者加以纠正,让新资料能够保存。对已经出版的志书来说,它是一种延续;对爱好文史和方志工作者来说,它是一块园地;对一般读者来说,它是文史方志资料的一种普及;对下轮修志来说,它也是一种资料的积累和准备。第三,在魂牵梦萦的家乡与海内游子、海外赤子之间连起情感的纽带,对新奉贤人来说,是熟悉第二故乡的钥匙。随着改革开放的愈益深入,奉贤人走出去、外乡人到奉贤愈来愈成为一道道经常性的风景线。《奉贤文史》的印行,恰巧可以书写他们的行踪、业绩和追求。所以,地方志工作机构编辑、印行史志(文史)资料性刊物,实在是二轮新志书告竣后应该做的一件非常有意义,也非常重要的事情。

长兴:在沃圃佳苑中,栏目的设置至关重要。贵刊颇有独到之处,彰特色,显地情,表人物,话古今,鲜活生动,引人入胜,你们是怎样设计栏目的?

惠义、金祥:我们认为,栏目的设计必须服从宗旨的需要。目前方志界常见的刊物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专门反映方志工作动态,发表方志论文的;一类是专门刊登当地文史方志资料的。奉贤史志工作,在《奉贤文史》创办前所编的《奉贤史志》简报以前者为主。《奉贤文史》创办后,《奉贤史志》就不再编印,而将其内容纳入《奉贤文史》之中。所以,《奉贤文史》实际上是集两大类内容于一身的刊物。从2009年6月创刊至2011年4月,《奉贤文史》已印行6期,104万文字,平均每期17万多文字。已经印行的6期《奉贤文史》中,已经设置的栏目有28个,大致包括4个部分:以配合中心工作、反映改革开放后新面貌、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建设“贤文化”为主的,有《贤文化建设》、《区情调研》、《国庆60周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 90周年》、《红色足迹》、《古华春色》、《知识竞赛》等栏目;以存史、纠误为主的,有《专记》、《往事钩沉》、《古今人物》、《书苑一瞥》、《文献集粹》、《珍档赏析》、《集藏天地》、《杏坛春秋》、《乡土特产》、《人生回眸》、《艺苑撷英》、《异闻奇事》等栏目;以反映文史、方志工作动态为主的,有《史志短讯》、《志鉴论坛》、《“地方志在我身边”征文获奖作品》、《编读往来》等栏目;以沟通家乡与在外工作的奉贤人为主的,有《赤子情深》、《游子风采》、《海外家乡人》等栏目。此外,还在封二、封三上辟出了以保存照片资料为主的栏目。

长兴:《奉贤文史》已经印行到第六期了,以内容而论,你们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呢?

惠义、金祥:《奉贤文史》虽然编的期数还不多,但我们已经感受到,对于地方志工作而言,编辑文史方志资料是很有益处的。比如第三期上刊登的《奉城东街徐氏家族》一文,介绍了徐家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从浙江嵊县迁徙到奉贤奉城至今,一百五六十年间从开始经商到后来舍得投资教育培养出一批甚有名望之人,如教育家、石油开采家、文艺评论家、电影作曲家等等。第四期上刊登的《中国雕塑、指画大家滕白也》,全文一万数千字,大大弥补了首轮所编《奉贤县志》对他记载的不足。滕白也1924年起留学美国,1928年在华盛顿大学举办画展,时人称赞其“是中国全国闻名的仅三位指画家之一”,他完成的一件铜塑,被“永久性地放置在华盛顿大学麦恩斯学院的大厅门口”(1928年5月18日《西雅图时报》载)。又如第五期刊登的《一张旧照片的解谜》,考证了1949年5月奉贤县解放时地方游击队与解放大军汇合所拍的一张照片上的一位人物姓名,从而不仅使该照片更显珍贵,而且也纠正了有的人对他的穿凿附会。再比如第五期所刊《我为“韩琨事件”写内参》一文,对三十年前《光明日报》组织的关于“星期日工程师”一次长达两个月的大讨论说清了事情的原委。此事原来都以为是《光明日报》一名记者最先报道,但实际是奉贤县政府办公室的一位同志首先为《解放日报》的《情况简报》写了文章(刊1982年第175期),当时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陈国栋、汪道涵等都作了批示(基本同意作者看法)。《光明日报》记者看到这一内参材料后,才以自己的名义在《光明日报》发了头版头条报道。

长兴:一种刊物,除了内容精彩,还要版面优美,装帧古朴大方,几者媲美,方能令读者赏心悦目,爱不释手。请问这方面主编是如何处理的?

惠义、金祥:目前,方志界的一些刊物,常见的都是16开或大16开月刊性编印。这样开本如果每期收齐再合订成册,当然很好。但如果仅以月刊性质保存,既上不了书架,又往往东丢西放,难以长久保存。为此,我们采用了大32开本的书籍形式,一期就是一本书,上书架很容易。一般都选用当地有特色的建筑或人物、事物作封面、封底,刊名题签,也选用当地的书法高手的字,每两期一换,这样假以时日,我们就可保存下一大批地方书法家的墨迹。而在正文之中,我们也充分利用照相术普及的长处,大量运用随文照片。目前已经印行的6期,共计录用的照片已达500帧,平均每期80多帧。照片,对于今后修志来说,同样也是备料对象。

长兴:贵刊的读者群、作者群,是由哪些方面人士构成的,编辑部如何与之互动?他们有哪些反映?每期的发行量可否见告?

惠义、金祥:《奉贤文史》是一本公益性的刊物,不以赚钱为目的,故《奉贤文史》的发行实际就是赠阅,当然也有许多人知道后自己上门索要的。每期的印行量是2000册,目前开头几期已经所存无几。《奉贤文史》的作者群,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首先自然是参加过首轮和二轮新志书编纂者,因为他们热爱史志工作,手上也有各种各样的素材。其次是文史爱好者,他们见到这本刊物,可以说是爱不释手,投稿的积极性非常高,比如有一位作者,他每期都有文章。还有许多作者,他们是编辑部的常客,经常会讲出各种各样的素材,问《奉贤文史》感不感兴趣。第三是在区外的游子。有一位教授一年多来,已经给《奉贤文史》写来了10多篇文稿,其桑梓深情深深地打动了我们。对于作者,编辑部每隔半年左右就开一次座谈会,听取他们的意见,组织文稿。2011年我们已经组织和准备组织修志工作者、文化广播系统工作者、政协文史委员会等3个组稿会,拓宽作者群的面。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能读到这本刊物,除给各级领导、图书档案部门发送外,方志办还多次举办赠书活动。如最近一次就在辛卯年春节之前,有关社区、图书馆、学校、部队、驻奉部门代表都来参加,一次就送出区方志办编印的图书20多种200多册。平时,也经常会有读者通过各种渠道,向编辑部索要《奉贤文史》,我们总是有求必应。同时向全市各区县、外省市有合作交流关系的友邻市县区寄送,以促进同行间的友情交流。

长兴:尽管立足奉贤,却展示出了大刊的风采。祝贵刊云蒸霞蔚,科学性、可读性与史料性并重,妙思与妙笔齐飞,为“贤文化”增辉添彩!

谢谢两位主编的精辟谈话。

猜你喜欢

奉贤长兴史志
上海师范大学奉贤校区内植物与鸟类共生关系探究
红嘴蓝鹊
为全球城市建设奉献奉贤新高度
对长兴茶文化旅游发展的探析
推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
省委史志研究室领导参加黑河市史志工作座谈会并调研指导基层史志工作
我的家乡叫奉贤
长兴推进林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省级试点
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用磁铁治病,由不信到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