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说图书馆环境建设与美化

2011-08-15闫雪松

黑龙江史志 2011年21期
关键词:装饰图书馆环境

闫雪松

(林口县图书馆 黑龙江 牡丹江 157600)

浅说图书馆环境建设与美化

闫雪松

(林口县图书馆 黑龙江 牡丹江 157600)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远程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信息资源在人们的生活中变得日渐重要,也给图书馆的环境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图书馆必须要营造一个可以刺激和提升读者的求知欲望及探索热情,创建提高学习和研究效率的优雅环境,使读者在舒适的环境中完成对信息的收集,从而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

公共图书馆;环境建设;美化

图书馆是人类几千年来文化知识的宝库,它不仅拥有丰富的藏书,还为读者提供了最佳的学习环境。拥有优美环境的图书馆,在视觉感官上给读者的帮助将有助于发挥图书馆的功能,对文化知识的传播、对科学深层次的开发创造,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图书馆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

1.社会发展的需要。图书馆建筑是一个有机整体,无论室内室外,其气氛要协调,布置要合理。只有这样才能为读者提供优美的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环境美化在人们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图书馆作为提供科技信息的窗口,更应该做好环境美化。

2.事业发展的需要。随着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要,各项工作及整洁优良的环境,都要符合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图书馆的宗旨是为读者服务,所以在以往的工作中,领导们的心思都放在开馆时间、优质服务、读者人数、藏书量等方面上。这种传统的管理方式在新时代中再丰富一些,多一点人情味,多一点情感投资,多一点艺术欣赏方面的知识。

3.现代化图书馆呼唤绿色环境的到来。过去图书馆虽然室内干净、肃静,是个无可挑剔的、充满学习气氛的好场所,但在图书馆呆久了都会有头晕的感觉,简直就觉得透不过气来。而图书馆的现代化又给我们和读者增加了许多电子尘埃,这也要求我们通过绿化、美化环境来改变这些由于高科技对人体带来的危害。

二、图书馆环境建设的原则

图书馆的环境建设,直接关系到图书馆的功能是否能够充分发挥,是否能够与时俱进、在新时期找到自己的位置。这需要系统地设计和塑造图书馆的整体形象,将知识殿堂形象、没有围墙的大学形象、信息中心形象、精神文明建设基地形象、优质服务形象、环境整洁舒适形象有机融合,培育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品牌,增强自身的形象和综合竞争力,从而提高图书馆的社会地位。

1.实用性原则

图书馆的环境建设,必须适应图书馆的各种使用功能,以实现图书馆功能发挥的最佳程度为目标来考虑。选址,应选择交通便利、读者集中、地势较高、地面广阔,且具有一定自然景色的地点。造型,应做到美观实用,形式新颖,具有时代性。内部设施,一定要从图书馆的内涵功能要求出发,充分考虑它的使用价值和空间使用率。

2.人文性原则

图书馆的环境建设,应充分考虑图书馆具有的幽静、典雅、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不仅要让读者有书可看,有地方可看,还要让读者看得舒服,其实质就是为读者营造一个幽雅、清新、恬静的学习环境。在空间布局上,要有流通大堂、研讨区、小组学习间、培训中心等;书库和阅览室要采用连贯而宽敞的大开间,内部无固定的隔断墙,给读者营造一个宽敞、自由的空间。

3.特色性原则

特色馆藏和特色服务,是图书馆环境特色建设的基本内容。在创建过程中,要注重多样化,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图书馆应有不同的特色。在设计时,应根据图书馆建筑的外观、内外大小及具备条件,因地制宜地创造各种文化气息景观,使图书馆建筑的典雅风格与设计者的创作构思相统一,创造出富有个性的文化意境。

三、图书馆的环境建设

1.馆藏结构

藏书建设是图书馆的一项基础工作,藏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图书馆的未来发展。在藏书建设中,图书馆必须遵循按需藏书的原则,考虑文献内容的健康性、实用性、增值性,突出特色,注重纸质文献与电子出版物的相互补充,及时更新剔旧。图书馆技术部门应建立文献信息的绿色通道,同时,对网络信息进行严格筛选,坚决拒绝低级、庸俗、盗版文献进入图书馆网站。在增加馆藏时,应在深入调查、广泛听取读者意见的基础上,从注重文献资料内容的全面性、新颖性、知识性、实用性出发,多渠道地收集、采购学科门类多样、品种丰富的优秀书刊及电子信息资料。

2.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图书馆的服务职能就是满足读者需求,读者需求不仅是对图书馆藏书质量的要求,还是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知识结构的挑战。图书馆工作人员不仅要工作责任心强、身体健康、精通图书馆管理业务,还要知识渊博,善于沟通,乐于服务。因此,图书馆工作人员要积极、努力学习,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1)更新知识,适应社会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理论、新技术手段的提出,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及时更新知识,继续学习深造,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对在日常工作和服务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管理学、信息学、计算机网络、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补充。及时更新业务知识和服务手段。

(2)注重职业道德的培养

服务是图书馆工作的核心,图书馆的服务性质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应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及无私奉献精神和敬业精神,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对知识的需求,创造和谐的信息服务及学习氛围,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

(3)馆员再教育

因工作原因,图书馆工作人员大多没有机会接受继续教育。这就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在日常的宣传、导读、咨询等工作,总结经验,检索文献信息,学习通过网络等方式获取、传递信息的技巧,将文献知识与读者需求有效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对各种知识和信息的需求。

3.绿化装饰

(1)植物装饰应因地制宜

图书馆室内植物装饰要因地制宜,空间的多样性呈现出不同功能和特点,应对其加以合理规划和设计。出入处通常选用耐阴植物,设计时要尽量体现植物的色彩与室内墙面的对比,墙面如果是暖色色调,应配以偏冷色的植物;环境如果是冷色的色调,则应配以暖色色调的植物。内部装饰要整洁、舒适、典雅、庄重,既要避免毫无装饰,又要避免装饰过乱。室内绿化应以盆花和观叶植物为主。大厅是读者小思、驻足交谈的场所,应当宽敞明亮,与图书馆的文化格调相一致。植物装饰应典雅气派而不失轻松活泼。走廊是连接各个建筑空间的通道,是读者的必经之路,装饰效果应达到使读者很自然地融入宁静、轻松的学习氛围中。阅览厅和书库是体现图书馆使用功能最明显的场所,植物装饰应满足宁静、和谐、舒适的要求,不仅要避免枯燥、单调,还要突出浓厚的学习氛围,使空间充满活力,调节读者视觉、缓解疲劳。植物装饰应以雅为主,突出清新、明快的特点。

(2)阅览环境应轻松、愉悦

图书馆的阅览环境应该是通畅明亮、安静优雅、富于文化气息、赏心悦目的,以利于读者潜心书海,收获知识。装饰材料必须符合生态要求,不能含有不利于读者身体健康的成分。色彩也有讲究,如橙黄色装饰材料,用在门庭走廊,桌椅用黄色材料做成,能使读者产生振奋的情绪。图书馆内的家具样式与布置要协调,色彩搭配要和谐,体现生态化,进而体现一种人文底蕴。室内的通风采光、墙壁的颜色、地面铺设的材料以及室内布置等,都应追求健康、环保。

四、图书馆环境建设的远景规划

绿色图书馆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它是一种新型的办馆模式。从多方面强化了读者对绿色理念的认识。

21世纪的今天,绿色已经不只是单纯地表示一种颜色,而是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成为—个广义的概念,它蕴含着一种健康、和谐、清新,焕发着浓浓生机,对自然与社会无任何副作用的生态关系,同时也昭示着一种趋势。绿色图书馆是指以绿色理念为指导,以传播绿色信息为途径,以绿色服务为宗旨的追求自然、健康、和谐的低耗能、无污染的图书馆。

目前,学术界比较趋同的绿色图书馆的定义是:自然环境清洁静雅,文献内容健康,服务方式便捷文明,信息传递畅通无阻,自然生态、文化生态、精神生态和信息传播生态高度净化的图书馆。

当前,图书馆正处在转型与变革时期,图书馆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作为图书馆工作者,应该与时俱进,以实际行动彰显绿色精神,强化服务效能,优化环境氛围,为推进图书馆环境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1]高家茂.李明淮.图书馆制度环境、服务环境及其对读者的影响[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6年03期.

[2]张廷川.图书馆“软环境”建设刍议[J];图书馆建设;2005年05期.

[3]姬肖丽.高校图书馆环境建设的教育职能[J];河北科技图苑; 2006年04期.

猜你喜欢

装饰图书馆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鲤鱼旗装饰坠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装饰或空间/堆砌或创造
图书馆
DIY装饰沙漏
漫观环境
DIY节日装饰家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