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权不谋一己之私

2011-08-15闻学良

中华魂 2011年11期
关键词:人杰用权权力

文/闻学良

近日,杭州市原副市长许迈永和苏州市原副市长姜人杰因犯受贿罪,分别被执行死刑。这充分表明了我们党反对腐败的坚强决心和鲜明态度,举国上下,拍手叫好。许迈永、姜人杰这两个受贿过亿元的巨贪同时伏法,既印证了“多行不义必自毙”的古训,也给我们各级领导干部一个深刻的警示:用权不谋一己之私。

我们党是执政党。各级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我们党坚持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执政的宗旨,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行使权力就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决不能把权力变成牟取个人或少数人私利的工具”。这是如何用权的根本所在。许迈永、姜人杰的问题,说到底是用权弃守了底线,用权为自己谋利,用权出了大问题。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杀不足以严党纪。

权力是领导干部在职责范围内可以支配和指挥的力量,是履行职责的需要。但权力具有双重性,它可以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也可以用来为个人谋私利;权力可以造就人,也可以毁掉人。秉公用权,可以造福人民;以权谋私,就会祸害人民。“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是党和人民对领导干部的根本要求,也是个不可逾越的红线。为谁用权,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每一名领导干部都要经常想一想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从哪里来的、掌握权力的目的、行使权力的方式、权力应为谁所用这个重要问题。

我们的权力是人民给的。谁授权,就要为谁服务,就要对谁负责,这是权力运行的一条基本法则。当官是一种责任。官位越高,权力越大,责任越重,越要谨慎用权,恪尽职守。应像孔繁森、郑培民、牛玉儒、任长霞、杨业功、杨善洲那样,有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想追求,有大公无私、先人后己高贵品质,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工作态度,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这才是共产党人当官、掌权、用权的正确态度、正确选择。

用权不谋一己之私,必须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许迈永、姜人杰犯罪堕落的事实表明,领导干部一旦解除“用权不谋一己之私”的思想武装,就会降低甚至丧失拒腐防变的能力,最终走向堕落、走上不归之路。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真正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用私不谋一己之私,必须自觉遵守党纪国法。“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职务越高,权力越大,越要牢固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越要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自觉增强法律意识纪律观念,筑牢党纪国法防线。时刻警惕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不为财所困,不为物所驱,不为色所动,守得住清贫、把得住小节、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防止手中的权力商品化、庸俗化。否则,早晚是要出大事的。

用权不谋一己之私,必须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公私分明。汉人刘向说过:“治官事则不营私家。”黄公石也说过“败莫败于多私”。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利益的博弈正在考验着每一个党员干部,中国的传统人情关系总是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共产党人必须摆脱人情的困惑,认真处理好亲情与党性的关系,不仅要管住自己,还要管好家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同时,要防止别有用心的人从他们身上打开缺口。各级领导干部都不能为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谋取不正当利益,更不能为他们的违纪违法行为充当保护伞。

用权不谋一己之私,必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当前国情下,要做到用权不谋一己之私,必须从源头上根除“病灶”,既要建立“不愿为”的自律机制,也要建立“不敢为”的惩戒机制;既要有“不能为”的防范机制,也要建立“不必为”的保障机制,让这些制度互为制约、互为支撑。只有构建起“内部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如果止于见一个、查一个,而不去反思、封堵体制上的漏洞,那么,许迈永、姜人杰就不会是最后的“绝唱”。因此,我们要加强反腐败制度建设,用完善的制度管权、管钱、管人和管事,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腐败分子失去生存的土壤。当然,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观念,认真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要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规范权力的运行,最大程度地减少权钱交易的机会,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为民所用。

猜你喜欢

人杰用权权力
陈人杰的诗
不如叫《权力的儿戏》
走向死亡的副市长
道法(外一首)
广东海事局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权力的网络
浅谈党员领导干部的“四事为政”观
领导者要树立正确的用权观
与权力走得太近,终走向不归路
唤醒沉睡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