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民营经济发展的“清道夫”
2011-08-15本刊评论员
本刊评论员 黔 风
当好民营经济发展的“清道夫”
本刊评论员 黔 风
“十一五”期间,我省民营经济累计上缴税金1549亿元,占全省税收总额和财政总收入的52.7%和45.2%,累计新提供60.1万个城镇就业岗位,占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的62.9%,在城镇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有一半左右在民营企业就业。
纵向比,改革开放30多年来,民营经济已成为我省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和增加就业的重要渠道。但横向比,2010年我省非公有制经济占全省经济总量比重为35%,远远落后于全国其他地区。
我省民营经济发展之所以落后,既有民营经济自身的问题,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文化思想观念落后的综合反映。归根结底,是民营经济发展道路上的“障碍物”太多——行政管理“越位”、“错位”、“缺位”,权利交叉制衡,既得利益盘根错节,行政效能低下;官本位思想,“长官”经济,封闭保守,法治不完善,信用不足,对新生事物、新生力量排斥……民营经济夹缝中生存,地位不高门槛高,空间不大风险大,创业艰难。
“党委、政府一定要当好民营经济发展的‘清道夫’。”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栗战书指出,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一定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使命感,拿出坚定的勇气和行动除旧布新,搬掉一切民营经济发展道路上的“障碍物”。
当好“清道夫”,要更新观念。实践已经证明,民营经济是富民经济,是增加就业、稳定社会、提升经济活跃度的重要经济方式。但我们的一些地方和部门依旧对民营经济不是“高看三分”,而是“低看一眼”;不是鼓励发展,而是打击压制。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及部门一定要树立起“富”民营就是富省、富民的观念,打破观念束缚,大力宣传和弘扬创业光荣、平等准入、公平待遇的观念,消除对私营经济和私营经济从业人员的歧视,营造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推动民营经济飞速发展、成倍增长。
当好“清道夫”,要敢破敢立。管理好民营企业,绝不是控制民营企业。当前,有些地方和部门不是思考怎样才能服务好民营企业,而是琢磨如何“控制”,如何“束缚”。中央和省里已经有了明确的规范制度,他还要搞“土政策”,增大自己的自由裁量权,搞“模棱两可”。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及部门一定要变控制为服务,该“简”的就要简化事项,该“优”的就要优化流程,该“限”的就要限时办理。在自己的行政服务领域中动真格,大胆地去破,大胆地去立,“土政策”该砍的统统砍掉,该放权的绝不抓着不松手,不能再让民营企业在“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的环境中战战兢兢的做事了。
当好“清道夫”,要敢于担当。民营经济的发展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及部门一定要认清形势、把握大局,遇见问题不绕道、碰到困难不缩头,要敢于承担、勇于担当,为民营企业做主、替民营企业“撑腰”,出政策、想办法。让能成大树的成大树,能成小草的成小草,即便不能成树、成草的也可以成青苔,让大树小树、藤蔓青苔、花花草草都能够健康成长。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实现经济总量5年翻一番的目标,民营经济是要扛大梁的,这是贵州经济发展历史进程决定的,也是民营经济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的地位作用决定的。关键之时,当有非常之举。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及部门一定要在全社会全方位形成大力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良好机制和氛围,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扫清一切障碍,让民营的力量撑起贵州幸福的未来。
(执笔:陈 岗 编辑/喻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