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江县糖料蔗生产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2011-08-15元江县种子管理站653300刘建辉杨菊琼
□元江县种子管理站 653300 刘建辉 杨菊琼
元江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位于云南省中南部,热区土地资源丰富,较适宜甘蔗生产。甘蔗产业是元江县培植40多年的主要经济支柱产业,是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要经济来源。
1 基本情况
元江是云南省乃至全国糖料基地生产重点发展县,也是滇东南蔗区年种植甘蔗面积1万hm2以上,年产糖料甘蔗70万t、产糖8万t的重点县之一。2010年全县糖料甘蔗种植面积7 666.7hm2,在种植生产中受综合因素的影响,导致种植面积逐年减少的趋势。元江素有“天然温室”之美誉,年平均气温23.8℃,≥10℃积温平均为8 716℃,年均无霜期364d,年平均降水量786.9mm。元江县特有的热区资源最适宜甘蔗等热带经济作物的生产和发展。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1)糖料甘蔗生产成本不断增加,导致糖料甘蔗的种植面积逐年减少。近年,土地租费、劳动力工时费、农资等成本不断增加,而甘蔗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增加不明显,严重挫伤了农民种植甘蔗的生产积极性,导致甘蔗的生产种植面积呈下滑趋势。
2)糖料甘蔗生产的自然风险频繁发生,间接影响到蔗糖产业的经济效益。近年天气持续高温干旱,降雨量减少,局部冰雹、大风等自然灾害发生日益频繁,加之病虫害加剧,严重影响了甘蔗的生长,导致糖料甘蔗产量和品质下降。
3)受比较价值效应的影响,糖料甘蔗的生产种植面积受到减少的威胁。
4)长期单一使用化肥,土壤板结,地力下降,严重影响甘蔗的生产质量和产量的提高与增长。
5)热区作物争地矛盾突出,导致甘蔗种植面积减少。随着热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产业的培植及土地流转速度加快。在有限的土地上,热区各种经济作物品种小而全,各种经济作物面积的扩大生产与糖料蔗生产争地矛盾十分突出,导致糖料蔗生产面积减少。
6)甘蔗品种退化与双高甘蔗糖料生产技术落后。甘蔗科技试验投入力度较小,甘蔗品种改良与更新速度缓慢,大面积生产上仍然以闽糖69/421、台糖系列等品种为主,因种植年限长,存在种性退化,抗病虫害能力减弱。社会化服务体系薄弱,农户种植甘蔗品种随意性大,成熟期不一,造成单产低(全县甘蔗平均亩产仅4.4t,近70%的山区旱地蔗区平均亩产不到4t),含糖分低,总产上不去,原料品质差,效益低,严重制约了糖料蔗生产的发展。
3 对策
3.1 加大吨糖田建设的投资力度,树立糖料蔗生产增收的信心
在种蔗条件好的区域,集中优势资源、优化投资,实施“吨糖田”建设,通过加大建设的投入力度,实现“优地、优种、优化管理和优品质、高产量的生产”模式,创造甘蔗增产效益,带动农民种植甘蔗的积极性,增加甘蔗种植面积,提高生产水平。
3.2 推进糖料蔗的集约化生产,降低能耗
在糖料蔗种植密集的村镇,组织成立甘蔗生产专业合作社,实施组织化、规模化、专业化的甘蔗生产和管理,通过集约化生产的组织形式,一方面为蔗农提供甘蔗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甘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逐步提高甘蔗生产操作的机械化作业程度,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甘蔗生产工效,降低生产成本,促进蔗农增收,促进蔗糖产业的持续发展。
3.3 推广示范糖料甘蔗的有机化操作和栽培模式,降低生产成本
有计划、有目的地实施无公害和有机甘蔗生产战略。通过逐步加大使用有机肥种植甘蔗,可以逐步改善蔗田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提高甘蔗的生长和抗逆能力,改善提高甘蔗品质增加产量;避免因使用化肥而带来的土壤板结、地力下降和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从而促进糖料蔗生产的提质增效。
3.4 搞好服务
充分发挥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大糖料蔗生产办公室的服务、协调、监管作用,从多个不同方面调动和鼓励农民种植甘蔗的生产积极性,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在甘蔗生产上的应用,综合全面地提高甘蔗生产的经济效益,科学进行作物布局区划,缓解作物间相互争地的矛盾,维护和巩固糖料甘蔗的生产面积,保证蔗糖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3.5 推进双高糖料生产基地建设,促进蔗糖产业可持续发展
在元江建设双高糖料生产基地,进一步完善科技体系和蔗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种蔗科技含量,加速甘蔗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及推广应用,提高甘蔗单产和含糖量,促进元江县糖料蔗生产由“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型”生产转变,有利于制糖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快元江蔗糖产业发展。
3.6 推广示范甘蔗生物多样化
因地制宜,开展蔗畜结合、蔗间套种结合等多样化生产经营,以种代管,以短养长,扩大甘蔗种植户的收入来源,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蔗农的生产经济效益。同时加大各级政府出台各项惠农扶持政策,引导蔗农间套种玉米、黄豆、大白豆、蔬菜等作物,提高广大蔗农田间套种各种短期作物的生产积极性。在目前糖料蔗收购价偏低的情况下,对稳定和发展糖料蔗面积将起到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