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术的文化表达

2011-08-15王伟

武术研究 2011年1期
关键词:武术文化

王伟

(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上海200438)

武术的文化表达

王伟

(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上海200438)

武术的发展一直处于中国文化的浸润之中。历史让人们的经验不断积累,作为人们创造的一种技能,武术也随之拥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并酝酿出武术独特的前进目标:技术上的得意忘象,心灵上的宁静祥和。武术文化的核心层面是“天人合一”。在制度层面,作为追求天人合一的各种努力,武术的文化表达为:崇德尚礼、刚健无执、强身御侮、审美超越。

中国文化武术文化核心层面制度层面

前言

雅斯贝尔斯“轴心时代”的推出和源于马克斯·韦伯的“哲学的突破”的观念恢复了中国文化独立的地位。[1]作为中国文化内容之一的武术,在气质取向与整体发展上排除了西方文化可能存在的干扰。于是,对于武术文化表达的思考,从中国久远的文化传统中就可以得到梳理。我们从构成武术整体的气质与取向的思想根源以及与文化传统的关联来辨析。这里面的主要环节是作为传承主体的“人”。在中国文化环境中被熏陶塑造并不自觉散发中国文化气质的“人”是武术一代一代传承的根本。这样的“人”在创造或接触武术并融入其中发展的时候,其所带有的日用而不知的文化传统就不可避免地成为影响武术发展的因素。其中有许多精华的积淀,也有糟粕的残留。而历史的发展总是倾向于积累积极的成分,于是,对于武术文化的理解,我们认为是:与武术互动的一切积极的联系。

1 影响武术文化形成的力量

单从身体运动的角度,原始状态下武术是人与人之间搏斗的技能,这一点上,武术与国内外其他的搏斗技能一样,没有本质性的区别。真正使武术表现出中国特色的是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由于思维方式是一切文化的主体设计者和承担者,它是文化活动和发展中的控制因素,是已被社会程式化的思想,从而制约着人们遵循一定秩序、程式、框架进行文化活动。[2]而且这种思维的强大的惯性让人们日用而不知。所以,历史上,出现了多数拳家“以易理说拳理”;将中国哲学中的诸多元素应用到武术的理论体系之中。于是,有了“武德”;并且受儒家社群主义的影响,产生了师徒相传的体系;受中国整体观思维的影响——把宇宙万物视为一个生克制化的无穷过程,强调万物存在和变化不可分割的系统整体性——也自然而然地将宗教与武术相结合,将武术与舞蹈相结合,将武术与中医相结合;等等。因此,“可以说武术是中国文化的载体之一……以人体运动形式表现的中国文化形态。”[3]所以,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决定着武术文化的形成。

2 武术文化的核心层面

按照庞朴先生的文化结构论说,武术文化的核心层面是其精神层面。这种精神层面可以理解为某种信仰或是终极目标,武术期待达到一种什么样的终极目标呢?由于武术在中国文化中孕育发展,其信仰的设定与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是分不开的。

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之中,儒家的影响是巨大的。“没有儒家中国传统的文明可能是另一种精神状态。”[4]儒家思想起到重要的作用。儒家强调道德意识,孔子常常将立身处世“允执厥中”弘扬道德价值的中庸思想作为哲学方法论使用,并作为立身行事的指导原则和方法。“中庸”思想的原则和标准是“仁”与“礼”,[5]并强调:“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武术不可避免地受到这样的思想影响,武德条文都将这些思想体现的淋漓尽致。“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作为弘扬大道的工具在历史上一直以来备受人们赞许,而恃强凌弱的行为一直受到鄙视。

所以对初学者道德品质的严肃是任何其他体育类型所无法比拟的。武术家倡导处于集体意识中的个人价值,认为武术是一种为己之学。这个“己”与孔子所说的“古之学者为己”的“己”是一个己,“为己”之学就是靠自己本身所拥有的精神资源来发展和完成自我。而这个自我不是静态的、孤立的个体,是在人际关系网络中经常转化的过程,是每个人必须亲自经历的人生之旅。即是从感性的自然生命起步,通过理性的伦理世界而达到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的全部历程;是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指导方针,践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一贯之道。武术技艺成长在这样的文化素养之上并被约束在这样的思维模式之中发展,从而形成了具有深刻精神境界的目标:表现为技术上得意忘象,追求自然洒脱的境界,人格上明明德,止于至善。从而形成终极上的“天人合一”。孔子设定了看似简单实则永无尽头的人生目标,一如教导后学积水成渊而何为渊却没有界定一样,也一样成为了武术的目标,无限的努力只是向它无限的接近。然而,没有参悟人生的信念和坚持不懈的追求,缺乏对“不可须臾离也”的大道的尊重,即使试图在武术的技术上达到精深,也是不可思议的。同样,也无法感受到何为“天人合一”。

达到这样的境界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历史上可以称为具有这样境界的人也屈指可数。一如儒家文化漫长的历史中,何止千万人向往并不懈追求着孔子的境界,而影响后人的唯有不多的一样,由超我与本我的博弈中达到动态的贝叶斯均衡并走向天人合一这一自我的路曲折而漫长。所以,武术文化之所以能够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就在于拥有同质的心理,或者说,具备同样的“精神感召”。

3 武术的文化表达

对武术技艺的巧思妙悟及努力遵循道德规范不逾矩去探寻一天人、合内外的过程是一个对人性的长期的考验,是期待将各种不同的人生目标最后合而为一的一次次锤炼,达到的目标是如孔子所说的“随心所欲不逾矩”,在太极拳技艺里的体现是“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达到这样的层面,快乐不啻为“顶峰体验”,[6]克服了本我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所设置的层层障碍,疏导了社会负面给人带来的压抑与思虑,能够以自信与快乐的心境面对一切,是一次心理的荡涤。这是我们对于“天人合一”从人本主义心理学角度的解释。然而试图体验到这种境界不是轻松就可以达到的事情,需要把组成其的各个方面的价值充分体认并达到标准后进行运化,由于武术文化已不再是单一的技术体现,已将自身置于社会网络之中并自觉地承担社会责任,所以,与其较为密切的联系武术都进行了规制,而文化意义,则体现在这些规制之中。

3.1 崇德尚礼

“未曾学艺先习礼,未曾习武先习德”。武术先辈们的谆谆教诲以及各门各派的清规戒律,都表达了武德的重要性。武德是武术人的行动纲领,细细研究武德的内容,不妨说是中国文化的部分缩影,教导着从武的人们尊师重教、爱家爱国、团结友爱、见义勇为、刻苦学习、持之以恒,体现着儒家所积极倡导的社群主义,并在精神上进行感召。武术家们非常痛恨行为不端、欺行霸市、卖师卖友求荣之徒,对此等之人总是划出严格的界线并想一切办法给予惩戒。武术家们穷毕生之力钻研拳法,一定程度上是为了自己和家人安全的需要,另一方面,在国家和民族危难的时刻,尽一份责任。戚继光、程冲斗、陈王廷,这些武术史中有名的人士都曾经是叱咤一时的将领。对“仁、礼”这些信条的恪守使武术有了精神的皈依,“忠、信、义、勇”就曾经是侠客的标识。崇德尚礼,是武术人的第一认知要务。

3.2 刚健无执

试图随心所欲应用武术的技能并彰显个体的社会价值,不经过一番刻苦的努力是达不到的。这个努力的过程不仅是天资是否聪颖领会技能要领的效率问题,更多的是考验意志品质能否持之以恒耐受辛劳和寂寞的对自我的战胜。传统武术的训练方法中,有的老师就要求学者先练上几年的桩功,然后考虑下一步的学习问题。且不论这样的训练方法是否科学,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及个体生活条件,也凸显了选人用人的谨慎。急功近利者、行为不端者往往被师父淘汰或自行淘汰。这种方式,对于塑造武术人对抗外部压力的能力,塑造一种对付来自本身弱点的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两方面结合起来,也就是《周易大传》所谓的“敬以直内,义以方外”。[7]“敬以直内即使心专一不放逸,就是控制自己对外来刺激的反应并加以抉择,义以方外就是使行为皆符合道德原则。”[8]这与《周易大传》提出的刚健有为的思想是一致的。张岱年先生指出,“刚健有为的思想包括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两个方面”,[9]“自强不息是自立之道,厚德载物是立人之道,自立是立人的前提,立人是自立的引申。”[10]据此,武术人这方面的性格我们总结为:刚健。不过,《周易大传》还提出“能止健,大正也。”[11]即强健不妄行,不走极端,可止则止,是大正即最合乎中道的品德。《文言》还指出,乾的品德就是这样。“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乾的品德是刚健而又不过刚,是最理想的品德。[12]这与老子的无为思想不谋而合。老子倡导“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说,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了,这里没有什么都不做的意思,阐述的是适中。老子要求人不要妄为、不要贪、不违背规律。它要求人们树立一种超脱的忘我的思想境界,以中正的态度去对待人生,无私无欲,达人达己。这也是佛家的一种心态,佛家引导人们无为无待、无执无痕,不要执著于自己所做事情的方式与结果,不要让自己所做过的任何事情都在心理上留下任何的痕迹,不要对他人他物进行任何的干涉,去除一切思想包袱以保心灵的宁静放松。[13]对人的本能欲望的膨胀起到抑制的作用。结合这些内容,在武术人刚健的性格基础上,我们认为还体现有“无执”的意志。所以,综合来看,武术对人的个性发展表现的是“刚健无执”。

另一方面,作为对刚健无执的延伸,武术人也在践履着“和谐”的社会向往。冯友兰先生说,“中国的传统,研究哲学不是一种职业。每个人都要学哲学,正如西方人都要进教堂。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14]他还强调指出,学哲学不单是要获取这种知识,而且要养成这种人格。为此,他还引证金岳霖先生的话说,中国的哲学家必须是“知识和德行在他身上统一而不可分。他的哲学需要他生活于其中;他自己以身载道。遵守他的哲学信念而生活,……对于他,哲学从来就不只是为人类认识摆设的观念模式,而是内在于他的行动的箴言体系……”。[15]在这样文化思维模式影响下,中国的每一个人都在不自觉地践行着知识和德行统一而不可分割的人生理念。中国的武术人亦不例外,努力恪守仁与礼、重视社会和谐。这一点马可波罗进行了体认,他说在他来到中国之后惊异地发现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却也惊异地发现这支军队是用来防守的。中国的武术人亦是一位普通的中国人,中国文化的力量亦然约束着其行为,也约束着武术的发展,不能认为这种普遍的力量不是武术特有的约束力量而否认其作为武术的特点,其实恰恰是这种普遍的力量的约束而使武术之所以为武术。限于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对中国的文化内涵有所思考并有所领悟,所以让大多数人感觉到的是武术被笼罩在一片神秘的东方文化雾霭之中,并让他们产生好奇和向往。有人说武术人争强好胜,好争斗,扰乱社会规则。我们认为并不是这样,扰乱社会规则的打斗事件只是普通人的一种本能,是所有修为不深的人都具有的,也包括外国人。武术技能不过只是对于打架的胜率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证,但同样在捍卫国家和民族利益方面也提供支持,其实不仅是武术的技能能提供这样的保证,国外所有的武技都能提供这样的保证。但武术在道德方面的再三要求一直在规制这样的事情发生,这是国外在职业的要求方面所没有的。还有人指出有一些武术人为人处事并不是中正和谐的。我们需要指出的是,“中正和谐”是武术发出的感召,能不能做到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努力程度,如秦桧官至宰相,饱读诗书,却通奸卖国,应该不是儒家文化教育使然。这不在于它的职业归属。“中正和谐”是武术提出的一种导向,在动荡的封建社会,只有少数人能做到。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武术人将体现出这样的特征。

3.3 强身御侮

武术在健身强体、养生方面效果突出。历史也多有强调武术健身作用的记载。如“搏刺强士体”。在西方,一些医疗机构将练习太极拳作为疗养治病的处方之一,长期练习对心血管系统、运动系统、呼吸系统、神经一内分泌系统都能产生有益影响,在治疗慢性病方面有独到之处。等等这些例子很多,不需要一一例举。这些武术对于身体机能的改善所起到的作用是获得公认的。其技击作用应用的更是广泛和深入,冷兵器时期是战士的基本技能。戚继光指出:“若不学武艺,是不要性命的呆子”![16]武术技能事关性命。同时也是民间人们自保的主要手段,如三元里人民的抗英。等等这些翻开历史很多。现在则应用于部队擒敌、防身自卫、竞技、娱乐等等。按照这些功能在社会历史及现实的影响面大小区分,及这里面一些功能的从何引申,我们概括武术的基本社会功能诉求为:强身御侮。

3.4 审美超越

马斯洛发现,人类有成长、发展、利用潜力的需要——并称之为自我实现。他指出,当一个人对爱和尊重的需要得到合理满足之后,自我实现的需要就出现了。而“美”,作为存在价值的重要内容是走向自我实现的不可或缺的成分。他还指出,从最严格的生物学意义上说,人需要美正如人的饮食需要钙一样,美有助于人变得更健康。他认为审美需要的冲动在每种文化、每个时代里都会出现,这种现象甚至可以追溯到原始的穴居人时代。[17]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看来,对美的追求是人类存在于潜意识中的需要。从这一点出发,可以理解,武术在发展历程中,从古至今,也一直在一种集体无意识中进行美的创造和表达。这一点文献中可以得到相关证明,之中比较经典的要数中国唐代诗人杜甫在其《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一诗里惊叹的描绘:“……见临颍李十二娘舞剑器,壮其蔚跂……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把武术美展现的颇为淋漓。如果说公孙大娘及其弟子具有舞蹈家的底蕴,表达的不完全是武术的内容,那么,从基本功的训练里面,对初学者的要求我们也不难看出武术人对武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强烈趋向。比如武术长拳训练要求:动如涛,静如岳,起如猿,落如雀,站如松,立如鸡,转如轮,折如弓,轻如叶,重如铁,缓如鹰,快如风。再如,对于器械:枪似游龙,棍如旋风。刀似猛虎,剑如飞凤。钩走浪势,戟扎戳势。刀走黑,剑走轻。鞭舞一堵墙,镖发似流星,枪扎一条线,棍扫一大片。无一不是在描绘着某种意境,并没有残酷的目的。看似以胜负强弱、你死我活为武术水平高低的评价指标却在文献的记载中很少被渲染,荆轲刺秦王失手却没有妨碍历史对其作为豪侠的评价。这之中我们可以看出,打倒对方或者试图凌驾于某些关系之上不是武术的真正取向。武术人的审美感受始终贯穿其中,所谓“外应于器”而“内得于心”。在套路的演练中,一些老武术家一辈子练一套拳,这一遍一遍,并不是简单的重复,每一遍都要来考虑每一个动作的意义,可以说是一种再度的审美创生;在这种审美创生的过程中,在坚持的岁月中,也是不断地对套路的价值进行估量的过程,否则也没有坚持的意义,从这方面可以说演练者同时在进行审美观照;其全身心地投入练习,细致地揣摩动作意义,也可以说同时是审美参与。那么,作为演练者既是“审美的创生者”、“审美观照者”,也是“审美参与者”,是审美三类型的统一体。[18]刘悦笛曾提出审美的全流程:得其曲、得其意、得其人、得其类,[19]也都可以在武术中得到比照。这四个层级对应的中国美学观念分别是:“外应于器”而“内得于心”、“得意忘言”或“得意而忘曲”、“随物以宛转”和“与心而徘徊”、“意境”。[20]在武术的审美中,观公孙大娘及其弟子舞剑器的感受属于第一层级;“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有真意”,练习到这一地步属第二层级;太极拳论:“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感悟属第三层级;第四层级是一个超脱的概念,六祖慧能的偈语很好地表达了这一概念:“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它是一种“顿悟”的结果,是德国心理学家沃凯尔特所说的“突然显现”。在这一层级上,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如“庭前柏树子”一样,都是“祖师西来意”。武术的审美过程其实也是从无极复归无极的过程,终点也是起点。武术是一种生活,武术从其诞生就一直进行着艺术生活化的努力,可以说,武术人的经验即艺术。这种艺术,表达的是一种普世的“美”的需求,是对生活艺术化与艺术生活化反思的结果,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里的雕塑,所以对于武术不经意表达的艺术内涵,我们总结为:审美超越。

4 结语

综上所述,武术人所向往的技术上的随心所欲不拘泥与人格素养上的洒脱飘逸是天人合一的外在表达,统一于个体的价值体系之中,亦统一于中国文化精神之中。“天人合一”是武术文化的核心层面。在制度层面,作为如何追求天人合一的各种努力,武术的文化表达为:崇德尚礼、刚健无执、强身御侮、审美超越。

[1]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3.

[2]刘进田.文化哲学导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275-278.

[3]邱丕相.中国武术文化散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4.

[4]卢风.人类的家园:现代文化矛盾的哲学反思[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6:77-78.

[5]商国君.“中庸”思想辨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70.

[6][17][美]弗兰克·G·戈布尔,吕明等译.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60-63,47.

[7]《文言·坤卦》.

[8][9][10][12]张岱年,等.中国文化论争(第一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16,17.

[11]《彖传》.上海古籍,1986.

[13]乔凤杰.武术哲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3).

[14][15]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10.

[16]《纪效新书》.

[18][19][20]刘悦笛.生活美学与艺术经验:审美即生活,艺术即经验[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7:159-160,161-165.

Cultural Expression of Wushu

Wang Wei
(Wushu School,ShanghaiUniversity of Sport,Shanghai200438)

The development of Wushu has long been soaked in Chinese culture,which has made Wushu accumulate thick cultural context and moulded its unique goals,namely"obtain spirit and ignore figures"in skills and"pursue quietness and peace in mind"."Uninimity of nature and men"is the core of Wushu culture.As an effort to pursue the core,Wushu's cultural expressions are valuing morality and courtesy,keeping hard-working and neutral,body-building and self-defence and aesthetic transcendence.

Chinese cultureWushu culturecore aspectsystem aspect

G85

A

1004—5643(2011)01—0017—04

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教育2009创新项目,编号:yjscx2009b13。

王伟(1973~),男,副教授,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武术理论与方法。

猜你喜欢

武术文化
文化与人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中华武术
武术
对外武术专门人才培养初探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