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体育竞赛表演产业的宏观发展环境分析
2011-08-15张海峰
张海峰
(洛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2)
洛阳市体育竞赛表演产业的宏观发展环境分析
张海峰
(洛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2)
本文采用调查法和个案分析法对洛阳市体育竞赛表演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分析,从社会发展、经济、文化、人口和体育角度分析了洛阳市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发展的优势,同时指出了其潜在劣势和不足,并提出了相关建议,旨在为洛阳市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健康、有序、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洛阳;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发展;环境
1 前 言
改革开放30年来,洛阳市体育事业有了较大发展,整体技术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特别是随着《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的贯彻实施,洛阳市在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体育产业的开发,尤其是作为体育本体产业的体育竞赛表演产业也有一定的进展,但与沿海省份和发达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通过调查访问了解洛阳市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发展的现状,总结经验,找出差距,并探索和研究洛阳市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发展的趋势,为洛阳市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健康、有序、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2 洛阳市体育竞赛表演产业的宏观发展环境分析
2.1 社会发展对竞赛表演产业具有促进作用
2.1.1 国家发展规划为洛阳市体育竞赛表演产业指明了方向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关于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方面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体育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现代体育是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必将带动文化产业及体育产业的开发,体育竞赛表演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既发展了体育产业,又促进了社会文化产业的发展。
2.1.2 奥运争光和全民健身计划有益于洛阳市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市场主客体的培养奥运争光计划的目标是为了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及竞技运动水平能够处于世界先进行列,争取在奥运会上多得奖牌,为国家和民族争光彩。要在奥运会上创造佳绩,必须全面提高我国竞技运动水平。运动水平的提高和运动成绩的增长,在社会中产生良好的宣传和激励效应,既鼓励了运动员努力训练、提高成绩。又可以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为竞赛表演产业培养了市场的主客体[1]。竞赛表演市场的发展,既宣传了奥林匹克精神。又可以从经济上获得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经费,促进奥运争光计划的实施。
全民健身计划在全国己经宣传开展了多年,洛阳城市及居民生活区都建设有健身设施。通过全民健身计划,增强了全民的健身意识,导致体育健身娱乐市场兴起。对普及竞技运动知识、增强对竞技体育的兴趣和培养基本观众等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1.3 北京奥运会促进行业规范的建立经国务院第5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2002年2月10日发布的《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于4月10日正式实施,中国工商管理部门被确定为行政执法部门。该条例从国家立法上对奥林匹克标志专属权的主体和客体、权利的内容,同时促进了洛阳市竞赛表演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开展。洛阳市也于2006年1月1日颁布实施了《洛阳市体育经营活动管理条例》,其中第17条规定体育竞赛和体育表演的名称、徽记、旗帜及吉祥物,按照国家规定予以保护。体育活动经营者利用上述标志从事经营活动的,应当征得权利人同意。这无疑都对洛阳市体育竞赛表演产业规范的建立和良性发展起到了保障作用。
2.2 洛阳市宏观经济形势对体育竞赛表演产业的影响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洛阳经济继续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势头,全年生产总值2321.2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7.6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1396.2亿元,增长16.1%;第三产业增加值737.4亿元,增长9.1%。三次产业结构为8.1:60.1:31.8,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4%、77.4%和20.2%。2010年,全市接待入境游客45.79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20%; 全市旅游创汇达1.3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拉动全市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继续提高。市委、市政府把福民工程摆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切实推进建设“全面小康”的进程,城乡居民收入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39元,比上年增长10.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069元,增长9.3%。农民人均纯收入5680元,增长14.5%;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635元,增长12.7%。
经济增长活力趋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在工业和投资领域分别取得新进展。2010年利用境外市外资金大幅增加,全年新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3家;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108911万美元,增长21.7%;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20475万美元,增长31.6%。
方达儿的研究表明欧美发达国家体育竞赛表演产业从20世纪80、90年代起快速增长,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经济全球化发展,家庭收入快速增长和个人消费力持续上升是其经济动因[2]。洛阳市的宏观经济形势使得快速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具备外在的基本条件。
2.3 文化环境分析
洛阳素称“九朝古都”,是文化资源大市,有着深厚丰富的文化资源,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但昨日的荣耀并没有变成今日的辉煌,其根本的症结是洛阳文化产业还没有真正进入工业化时代,文化产业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文化的自然经济阶段和计划经济阶段,严格意义上的市场经济文化产业成分还比较少,没有形成产业链,更没有大规模的产业化发展。但经过近几年的科学布局和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机构逐步趋向合理。
按照文化活动的延伸性,文化产业可分为3个层次,一是核心层,主要包括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4个大类;二是外围层,包括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3个大类;三是相关层,包括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2个大类。从文化产业的三大层次来看,2009年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分别实现增加值8.5亿元、10.2亿元和15.4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24.9%、30%和45.1%,核心层和外围层占比首次超过50%,达54.9%,比2008年提升了9.2个百分点,产业结构逐步趋向合理。所以,进一步优化洛阳市文化环境,充分发掘和利用现有的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洛阳的竞争力,为洛阳市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凝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势在必行。
2.4 法制环境分析
2000年11月16日洛阳市人民政府曾发布了《洛阳市体育经营活动管理办法》,但是随着我国申奥成功和加入WTO,其局限性也彰显出来。因此,洛阳市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新的《洛阳市体育经营活动管理条例》。虽然对洛阳市体育产业起到了一定的规范作用,各体育经营管理单位都能在条例的框架下,依法经营、照章纳税,但是对如何鼓励、引导和保护个人、社会团体积极投资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却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所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河南省体育经营活动管理规定》的框架下结合洛阳市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加快和完善洛阳市体育市场的法规体系建设,从战略高度制定一个长远的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加强体育市场的立法管理,制定《洛阳市健身娱乐市场管理办法》《洛阳市社会赞助体育事业管理办法》等,把体育产业的发展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2.5 人口环境分析
洛阳总面积约20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63千公顷,城市建成区面积121平方公里;总人口641.7万人,其中乡村人口483万人,现辖6区l市8县。其中体育人口情况如下。
2.5.1洛阳市体育人口年龄构成,可以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是18 ~ 40岁年龄段,这一年龄组体育人口比重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第二部分是41 ~ 65年龄段,这一年龄组体育人口比重的特点是趋于平均;第三部分是66岁以上年龄段,随着年龄增加体育人口比重减少。
2.5.2洛阳市体育人口性别结构按5类分组的性别比趋势为:在18 ~ 45岁年龄段,男性比重均明显高于女性;在46 ~70岁年龄段,男性比重略高于女性;在71岁以上年龄段,随着年龄增加女性人口比重急剧减少。另一个特征是波动幅度大,最低的是56 ~ 60岁年龄组,性别比为81.82%,最高的是76岁以上年龄组,性别比为300%[3]。
2.5.3洛阳市体育人口职业结构职业以体力型为主,其中农民占40.7%,居第1位,这是因为农业人口基数大。这与我国体育人口职业以体力型为主相吻合。
2.5.4洛阳市体育人口文化结构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6%,为低水平结构;洛阳市体育人口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为10.85%,为中等水平结构。洛阳市区体育人口高等和中等文化程度的比重大大高于总人口的高等和中等文化程度比重,其中尤以高等教育的比重尤为突出。
从洛阳市体育人口组织形式看,市区群众体育的社团发展还不够健全,与朋友同事一起、个人锻炼、与家人一起的比例和序位排在第一位。
2.6 体育环境分析
洛阳的竞技体育,总体看发展状况处于全省前列。2010年洛阳市成功举办河南省第11届运动会,洛阳地区体育代表队取得了团体总分第3名的好成绩。尽管较上届运动会总成绩有所下降,但整体表现出均衡发展态势。其中,高校竞技体育发展势态良好,近年来洛阳市高校先后有多人参加世界大学生射击比赛、全运会、全国健身气功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以竞技体育培训为工作中心的洛阳市体校、老城体校等体育专业学校,常年坚持训练,为国家队、省队输送了大批体育人才,保证了洛阳市竞技体育的动力和活力。市体育局为扩大洛阳竞技体育在国内的影响力,利用洛南新区体育馆建成之际,承办了中美篮球对抗赛、CBA篮球联赛季前赛、四国女篮邀请赛等多项重大体育赛事,吸引了众多体育爱好者。这些竞技体育活动的开展,不仅提高了洛阳市的城市知名度,也刺激着新时期洛阳市体育经济事业的发展。
与市区体育及体育经济相比,洛阳县域体育发展严重不足。究其原因,除了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高考制度有待改善外,市县乡领导、中小学领导思想观念上重视不够,也是一个原因。
3 结束语
洛阳市社会发展状况和宏观经济形势良好,具备较强的城市竞争力,文化环境处于国内、省内领先水平,政府能够为体育竞赛表演产业提供一定的法律政策上的制度保证,市民全民健身的热情较高,体育人口基础和比例较高,竞技体育水平较高,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发展已走在省内前列。但是仍然存在着观念滞后、有效需求不足,不能充分利用文化、体育等资源上的优势、法律制度和优惠政策建设相对滞后等方面的不足。政府在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产业的过程中应予以高度重视潜在劣势,力争使这些不利因素趋于最小化,并进行相对的改革和调整。
[1]陈云开,俞继英.我国竞赛表演业宏观环境分析[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7-9.
[2]方达儿.欧美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快速增长的经济动因及其启示[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12):40-44.
[3]宁青.洛阳市区体育人口现状及体育动机的调查与分析[J ].科技咨询,2007(10):220-221.
G812.7
A
1674-151X(2011)10-141-03
投稿日期:2011-05-24
2009年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编号:092400450042)。
张海峰(1977 ~),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和体育社会学。
10.3969/j.issn.1674-151x.2011.1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