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荷式篮球”引入高校篮球课的探究性研究
2011-08-15马文彪
马文彪 李 然
(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体育部,天津 宝坻 301811)
将“荷式篮球”引入高校篮球课的探究性研究
马文彪 李 然
(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体育部,天津 宝坻 30181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求找出合球与篮球的契合点,将合球规则引入到篮球运动当中,形成一种全新形式的球类游戏——“合式篮球”,并探讨将其引入到高校体育课堂的可行性,为高校体育课堂改革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学校体育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合球 篮球课程
1 合球运动简介
合球又名“考夫球”,其英文名称为Korfball。korf源自荷兰文,意义等同于英文的basket,所以合球可以说是“荷兰式篮球”。一百多年以前(1903年)荷兰体育教师尼克·布鲁克豪森(NicoBroekheuysen),基于男女两性共同参与的理念发明了合球。合球运动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男女混合同场竞技的运动项目,参与人不受性别、年龄、运动水平的限制;其器材简便,易于安置和搬运;规则简单,易于理解,游戏和比赛方法多样化,作为休闲体育项目和竞技项目都很适宜。
2 合球与篮球的融合
2.1 合球运动的特点
合球运动本身强调的是队员之间的配合,更注重团队的配合。在进行一场合球比赛时,每队上场4名男运动员、4名女运动员,分成进攻与防守2组,每组男、女运动员各2名。进攻组在进攻区活动,防守组在防守区活动,进攻区与防守区的划分等同于篮球场地中前场与后场的划分。比赛双方以将球投中对方球篮为进攻目的,以限制对方投中本方球篮为防守目的,每投进一球得1分。当两队得分之和为2的倍数时(如2:0、1:1或3:1),两组球员必须换区并且交换攻守角色。比赛进行中,不能持球走,不能运球,只可以通过传球使球从后场进入前场。进攻队持球队员只有在摆脱对方的防守时(即处于“自由位置”时)才可投篮,攻防双方不允许有身体接触。
从合球运动规则可以看出,攻守组的划分使得合球运动本身更加强调队员攻守能力的全面性。持球方要通过传球的方式将球过渡到进攻区,这样便加大了球从防守区过渡到进攻区的难度。同时,合球又是一项无身体接触的运动,球的移动完全通过传球的方式进行,并限定投篮时需在完全摆脱防守人的前提下进行,这种比赛形式更强调场上队员的无球跑动:进攻方通过传球和移动来获得合理的投篮机会,防守方则通过移动来限制对方的传球以达到防守目的。在攻守的整个过程中不能有任何身体接触,且只能进行一对一的盯防,不能换防或夹击防守。这种比赛形式的优点在于加强了整个比赛过程中攻守双方的对抗密度,同时也极大限制了攻守方的身体接触,但由于不能进行运球、夹击等比赛环节,这也使得场面过于死板,投球入筐的成功率也大大降低,不利于提升学生参与比赛的热情。
2.2 将合球规则引入篮球运动当中
篮球运动作为当前普及率比较高的体育项目,有其自身的优点,但目前校园篮球比赛中又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本方过多的失误导致对方过多的快攻;在球从后场过渡到前场阶段往往没有遇到阻拦,影响比赛观赏性;明星球员的作用限制了本队其他球员能力的发展等,而这些不利因素恰恰是合球运动的优点。因此,可以将两项运动融合到一起,发挥各自的长处,形成一种全新的比赛形式——“荷式篮球”。
根据教学实践,可以将合球与篮球作如下融合:首先,在篮球比赛中采用攻守分组、分区对抗的方式,每队进攻组与防守组各4人,双方攻守组在各自的攻守区域内活动,不能越区活动;其次,为了加大球在从一方防守区过渡到进攻区的难度,在一方防守区内的球只能通过传球方式过渡到进攻区,且对方队员不能击打持球队员手中的球,边线球需通过防守区的过渡方能传到进攻区;第三,为了提升比赛观赏性,进攻方在进攻区域内持球后,比赛采用与篮球规则相同的方式进行;第四,比赛的分数计算采用篮球计分方式,当某一队的分数首先超过十分或十分的倍数时(此分值可根据学生自身情况另定),两队的攻守组转换,达到攻守平衡的目的;第五,比赛中球出界、违例情况的判定与篮球规则相同;第六,比赛时间为上、下半场各30分钟,中场休息10分钟。可以预见,通过这种融合,能够加强比赛的观赏性,促进学生攻守能力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
3 将“荷式篮球”引入高校篮球课的可行性
3.1 场地设施
大学体育课堂普遍都有篮球选项课程,每所高校都具备一定的篮球基础设施。针对“荷式篮球”是将合球规则引入到篮球运动当中的特点,在进行“荷式篮球”的比赛时,可以采用篮球场地,使用篮球进行比赛。同时,日常的教学活动也可以在篮球场地中进行,这样为此项运动在高校体育课教学中的推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2 学生基础条件
目前,篮球运动在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群众基础。普通高校大学生对于篮球运动本身都有一定的接触与了解,具备一定的技战术基础。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只要给予适当的教学引导,学生便会很容易理解“荷式篮球”这项运动本身的运动特点与规律,加之运动本身所具有的趣味性与观赏性,则更能提升学生参与此项运动的兴趣,使其在强健体魄的同时体会到运动带来的乐趣,进一步促进学生参与到这项运动当中。
3.3 教学内容设置
由于“荷式篮球”是在篮球运动的基础上融入了合球的规则,因此在运动特点上总体遵循篮球运动的规律。这样一来,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完全可以引用篮球中运、传、投等教学内容,只是在如何进行比赛方面进行一些规则与战术方面的讲解,加强摆脱、传球后的移动等教学环节,增强学生战术意识的培养,更强调注重团队配合的重要性。由于这项运动比赛的趣味性更强,因此可以在整个学期当中始终贯穿教学比赛的环节,让学生在比赛中领会运用各项技战术,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并从中体会团队配合带来的乐趣。
4 将“合式篮球”进行推广的优势
4.1 有助于加强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
“荷式篮球”比赛中,攻守组的划分使得场上队员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特长——进攻时全力进攻、防守时全力防守、攻守转换时要求配合默契,这样对于那些即便没有很好进攻能力但愿意付出努力进行防守的“防守型”队员来说,在攻守对抗中同样能够发挥其防守的作用,而当攻守转换之后,这些“防守型”队员又有机会在实战中提升自身的进攻技战术水平;同样,针对那些只愿意自己进攻而不愿意分享进攻或不愿承担防守任务的“进攻型”队员来说,这种强调攻守转换与团队配合的比赛模式,则更能促进其改善自身的弱点,取长补短,达到发展全面素质的目的。因此,这种模式的比赛有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进而大幅提升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为其树立终身体育观念奠定良好的基础。
4.2 有助于提升学生在运动中的主体意识
“荷式篮球”相对于篮球运动本身更加注重队员之间的配合,场上的每一名队员对于比赛的胜负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攻守贯穿于比赛中的每一个环节,攻中带守、守中带攻,为了能够赢得比赛,场上的每一名队员都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比赛中去,这样使得队员能够更加认识到自身对于全队战术体系的重要性,加强了队员在比赛中主体意识的培养,真正使场上的每一名队员都主动成为比赛的主体。
4.3 有助于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荷式篮球”相对于篮球来说攻防转换速度更快,队员需要根据场上形势迅速作出相应的调整,运用合理的进攻或防守技术,达到一定的攻守目的。这种既强调进攻也强调防守的特点,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攻守能力的全面发展。同时,高强度的攻守对抗对于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也起到很大促进作用。而当球从一个半场过渡到另一个半场之后,又能够使无球一侧半场的学生得到适当的休息,做到身心上的调整。这种强度适中、攻守平衡的比赛模式,对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4.4 有助于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荷式篮球”比赛中,持球方在防守区域内只能通过传球的方式使球过渡到前场,队友间配合的默契在这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球的移动完全依靠队友间的配合才能达成,这就需要更加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更完美的团队合作组织形式以及更完善的全队战术体系;而在进攻时,半场“四对四”的比赛,同样需要团队的共同努力方能达到进攻目的。这种对于全队配合能力的高要求,无疑更加有助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使他们能够在这种形式的运动中体会到团队配合带来的无限乐趣,对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吴志超,刘绍曾,曲宗湖.现代教学论与体育教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
[3]普通高校开展合球运动的可行性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2).
[4]张国庆. 体育课开设合球项目对大学生身体素质及体育态度的影响[J].体育学刊,2009(5).
On the Feasibility of Introducing Korfball into Universities
Ma WenbiaoLi Ran
(Zhujiang Campus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y,BaodiTianjin 301811)
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observation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the paper tries to find the joint points of introducing Korfball sport into Chinese universities to form a new sport content of basketball,probes the feasibility of introducing Korfball into university P.E.classand find some reform referencesfor university basketball teaching.
school P.E. university P.E.reform Korfball Basketball course
G841
A
1004—5643(2011)10—0116—02
1.马文彪(1984~),男,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作者简介:2.李 然(1981~),女,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