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沿江城市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以合肥、芜湖、池州三市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为视角

2011-08-15方临会

运动 2011年2期
关键词:指导员安徽省农民

娄 旭,方临会

(1.安徽省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41;2.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安徽省沿江城市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以合肥、芜湖、池州三市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为视角

娄 旭1,方临会2

(1.安徽省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41;2.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通过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安徽省沿江城市合肥市、芜湖市、池州市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影响和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并提出改革与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现状调查

2010年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被列入安徽省33项民生工程项目,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农村体育工作的重视。本文重点对安徽省沿江城市带的合肥、池州、芜湖3个城市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从而为安徽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以沿江城市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为研究内容,以沿江城市合肥市、池州市和芜湖市近两年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项目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对健身工程的建设工艺、技术标准、资金使用、发挥作用等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并根据研究需要进行分层随机抽样。本文所涉及的相关数据除作者调查统计部分外,均来源于安徽省体育局群体处及安徽省全民健身体育工程办公室数据库。

本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实地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沿江城市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现状调查

2.1.1 沿江城市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资金投入及设施规模情况 按照安徽省“十一五”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十一五”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规划,加快新时期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改善农村基层体育设施条件,努力实现到2010年全省1/6的行政村建有标准体育场地设施的目标,到2010年全省要完成4000个行政村农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并形成一定规模的农村体育组织网络和体育骨干队伍,促进当地农民体育健身活动经常开展,使农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显著增加。截止2010年,全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总共投资4000个项目,投资总额为12000万元。合肥、芜湖、池州三市共建设482个项目,投资总额为1446万元。其中国家配套723万元、省级配套433.8万元、市县配套289.2万元。各级财政将落实民生工程资金作为重中之重,采取有力措施积极筹措和拨付资金,确保民生工程的顺利实施。

2.1.2 沿江城市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设施类型和数量情况 没有农民的全民健身,就不是真正的全民健身。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实施,为广大农村人口,健身、健心、健康的需要,提供了平台和保障,是提高农民健康素质和幸福指数的惠民工程、实事工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主要内容是在具备条件、有建设积极性的行政村,利用村级公共用地,建设1片硬化的标准篮球场,并配置1副篮球架和2张室外乒乓球台。截止2010年8月已确定工程验收的项目中,沿江合肥、芜湖、池州三地的已完成工程的总数为482个,各地具体数量分别为合肥市203个,芜湖市115个,池州市164个。

2.1.3 沿江城市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设施面积覆盖情况 开展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项目建设,是为了进一步完善农村体育设施,推进全民健身活动开展,提高广大农村群众的身体健康水平。项目建设是农村社会全民健身工作的基础,关键还是要落实管理应用,只有建管结合,才能发挥最大作用,科学发展,如合肥市出台了《合肥市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各村委会、居委会应制订并公开健身设施管理办法。芜湖市政府2006年就出台了《芜湖市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五年规划》,以确保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顺利实施。池州市政府制定下发了《池州市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后管护制度》,以保障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项目能持久发挥效益。目前,合肥市村、镇工程覆盖率已达到21.2%;芜湖市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覆盖率已达到25.7%;池州市的工程覆盖率也达到了27.8%。

2.1.4 沿江城市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体育设施开放时间情况 农民体育健身活动离不开必要的体育场所。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提出的“情绪三因素说”认为,情绪是由外界刺激、机体的生理变化和认识过程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体育健身的氛围作为一个外界刺激因素,氛围越浓,对人们所引起的认识过程也越深,生理变化相应地增加,产生积极的情绪感受,从而主动地投入于体育锻炼之中。[1]由此可见,适宜的健身环境有利于提高参与者的锻炼热情,为农民体育健身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规定:到20世纪末城市公用体育用地要达到1~2平方米。我国现有60多万各类大型体育场馆,其中,占国土而积16.5%和人口39%左右的城镇占全部体育场馆的比重为9.8%,而占国土面积83.5%并拥有61%左右人口的农村却只占有20%的体育场馆资源。

在调查的482个沿江城市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体育设施中,全天开放的有415个,占全部体育设施的86%,部分开放的67个,占全部体育设施的14%。可以说绝大部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都是全天开放的,但也存在着部分开放的现象。

2.1.5 沿江城市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体育活动组织情况 《全民健身一二一工程》指出:倡导全民做到每人每天参加一次以上体育健身活动,学会二种以上体育健身方法,每人每年进行一次体质测定。[2]各地结合当地的地理位置和基层实际需要,因地制宜地进行工程建设。如合肥市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整合各类资源,将项目建设与新村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体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各方面资源的作用,完善新村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和谐农村建设。芜湖市与池州市在项目建设中注重两个结合。一是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与自然资源相结合;二是与所在地学校、文化站等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相结合。统一管理、共同使用,发挥综合效益。在加快项目建设的同时,各市都组织开展了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如合肥市长丰县举办了首届农民运动会、芜湖市开展的“送体育下乡”活动、池州市推行的“小手拉大手”活动等。通过项目的建设,加强了农村体育活动引导,丰富了农民文体活动,促进了农村体育骨干培养,积极培育了农村体育品牌。

在对沿江的合肥、芜湖、池州三市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引导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调查中显示,有85.6%的居民参加了体育组织,只有14.4%的人没有参加体育组织。其中,参加自发组织的居民占到13.9%,参加街道组织的49.3%,参加体育团体组织的占36.8%。这些情况体现了沿江城市农民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参加体育组织更好的形势,同时也表现出体育的组织和管理者对居民体育活动的组织力量还有待加强,还能使农民体育活动更有效地走向他们的组织中来。

2.1.6 沿江城市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情况 为了加强农民体育的指导工作, 2009年上半年,省体育局成立了安徽省全民健身工程办公室。同时,全省17个市也明确了民生工程管理机构,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工作。但是在调查的沿江合肥、芜湖、池州三地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多,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远远达不到体育健身者的需求,业务水平低、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研究城市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发展存在一定的阻力。从安徽省体育局获得的数据显示,沿江合肥、芜湖、池州三地现有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总人数为4287人,其中国家级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人数为23人,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人数为379人,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人数为1108人,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人数为2787人。其中,国家级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所占的比率几乎为零,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所占的比率之高竟达到了68%。

而这些登记在册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占到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的18.10%;而大专以上体育专业毕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仅占到社会体育指导员的13.87%;学过体育专业(包括大学、大专、中专等体育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占28.57%;在各种文化程度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中,占比例最高的是高中非体育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为39.46%。

2.2 沿江城市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现状分析

2.2.1 地方体育行政部门对健身工程建设缺乏指导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项目建设所在地,在使用政策配套资金进行建设的同时,为了进一步做好工程建设,提高建设标准,筹集资金,完善场地周围基础设施建设。但是由于缺乏建设指导,项目建成后,离标准要求仍有差距。

2.2.2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资金匮乏由于工程材料成本上涨,建设成本逐步增加。由于钢铁、建筑材料等生产材料价格上涨,场地器材建设成本逐步增加,每个项目3万元的建设资金,较为有限,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民生工程的统筹协调能力。如池州青阳县乔木乡凌塘村中心小学建设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由于山区地陡,场地建设是将学校门前洼地,填平后建设,增加了建设成本,总造价就达6万多元。

2.2.3 工程建设总量相对较少,不足以满足广大农村社会需要 按照安徽省“十一五”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方案,全省截止2010年要在全省15906个村、镇建成4000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覆盖率要达到25%。截止2010年8月,在调查的沿江三地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成的总数为482个,虽然有个别的地方还没有达到工程覆盖率的要求,但大部分都已经达到并且超过了“十一五”的计划要求。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从无到有,健身工程项目从投资到建成使用,使得农民体育健身活动得以广泛开展,有力的宣传了全民健身运动,深受农村群众的喜爱,但是由于建设项目总量较少,该工程目前还不能全面满足广大群众的需要。

2.2.4 基层体育指导人才数量少、层次低,亟待加强培育 目前,安徽省农村社会仍然缺乏专业体育教师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场地建设完成后,活动的开展,全民健身计划的落实,亟需专业人员。从沿江城市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情况的调查中发现,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学历层次都比较低。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低学历层次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学习掌握和传授体育健身知识方面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何使社会体育指导员能更好地来指导社会体育实践,如何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学历层次,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2.2.5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体育健身器材类型单一 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体育器材方面,按照标准仅有一副篮球架、两张室外乒乓球台,两样的运动器材只能满足部分青少年这两方面的运动健身需求,更没有根据爱好对健身运动的可选性。在中国已经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的环境下,适宜老年人的健身器材或健身路径更没有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中有所反映,老年人的健身还多限于无场地器材限制的健身走或老年舞蹈方面。

2.2.6 社会资源及健身工程的利用率有待提高 由于资金和场地的原因部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是与各级的中小学合建的,受学校学生作息时间的限制,有近14%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是部分开放的,这也从另一面说明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因此,各地的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协调和推动各类企事业单位的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工作,提高体育场馆利用率。

3 结论与建议

3.1 加强管理和指导,抓制度建设完善建设工作

相关体育行政部门应继续结合工作实际,完善各类制度,使制度建设更加合理,让制度建设发挥应有的管理作用,进一步规范工程建设、验收、考核、使用,促进全民健身工程从建设、管理到开放、使用都能有序推进和健康运行。加强对项目工程建设的指导,按质按量建设符合标准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杜绝豆腐渣工程的出现。

3.2 加大经费投入,多方筹措资金,不拘一格培育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经费困难是群众体育工作的共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推广也不例外,仅靠则政拨款也不是工作开展的唯一依托。因此,各级各部门均应充分认识体育运动对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用,并共同努力,为实现最终实现社会办体育的良性运转做出自己的贡献,做到不拘一格培育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3.3 做好管理机制创新工作,充分整合社会资源

政府鼓励城市社区体育设施走社会化和产业化的道路的同时,仍需继续加大对社会体育设施建设的公益性宣传,社区内企业工厂、学校等在不影响正常工作教学的情况下,鼓励面对周边社区居民无偿开放。

3.4 进一步合理配置体育健身器材

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一些中老年人的健身器材或者配备健身路径,满足不同年龄农村群众健身的需求。在人口相对较多的社区附近集中建立大型体育公园或者全民健身广场,充分利用社区环境,确保社区体育设施的利用率,利用各类型社区宣传并引导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

3.5 加快培育基层体育人才,满足广大农村社会需要

充分发挥基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积极作用,增加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农民体育健身人群中所占的比重,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在专业技术、思想、讲解和示范方面的能力。

[1]李相如.群众体育实践探索与研究—来自北京体育现状的报告[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1-6.

[2]舒其伟.中日大众体育现状的比较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7(6):88-90.

G812.7

A

1674-151X(2011)02-133-03

投稿日期:2010-11-12

娄旭(1983~),助教,在读体育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体育管理。

10.3969/j.issn.1674-151x.2011.02.068

猜你喜欢

指导员安徽省农民
耕牛和农民
成长相册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滑雪社会体育指导员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研究
农民
同江市 严把三关 促“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员作用发挥
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