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徽州民俗中的传统体育文化
2011-08-15王国凡薛二剑
陈 林,王国凡,王 波,薛二剑
(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3)
探析徽州民俗中的传统体育文化
陈 林,王国凡,王 波,薛二剑
(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3)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从民俗文化的视角对徽州民俗中的传统体育文化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徽州民间尚武之俗历史悠久,其中蕴含着优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徽州戏曲歌舞、岁时节日等民俗活动,也有着丰富的传统体育文化内容,而这些民俗多以体育文化交流的形式实现了民众之间的思想沟通与和谐相处以及自身文化的更新与发展,并在文化的现代化变迁中传承与发展着。
传统体育;徽州;民俗;文化
20世纪80年代,徽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蔚然兴起。目前徽学研究进展迅速,成果丰硕。作者拟以徽州民俗中的传统体育文化为研究对象,从徽州民间武术、戏曲歌舞和岁时节日等民俗活动方面,以及徽州民俗中传统体育文化的交流与现代变迁方面,对流传徽州民俗中的传统体育文化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旨在深化和拓展徽学研究领域,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徽州民俗中的传统体育主要指由徽州民众在漫长的历史实践活动中创造并积淀而形成的,依附于岁时节日、戏曲歌舞和游艺杂耍等民俗文化中传承与流变,并为民众所享有的稳定的一种身体运动文化形态。它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1 徽州尚武之俗历史悠久
武术属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徽州民俗自古以来就有尚武的风俗。徽州武术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属于徽州民俗传统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徽州古属山越文化圈,歙县等地向有“山越古邑”之称。历史上的山越人具有崇尚武风,性刚好斗的传统。《越绝书》载:“锐兵任死,越之常性也。”据史料记载,秦汉时期,山越人身材短小,袒胸露臂,尚武好战。这一重武尚武的民俗,后来成为徽州诸多社会民俗中较为突出的一种[1],如民国《歙县志》载:“尚武之风,显于梁陈;右文之习,振于唐宋。”[2]说明徽州尚武的习俗形成以来已久,同时也说明自唐宋以来武风渐弱、文风昌盛。事实上,徽州民俗中的尚武风俗一直沿续到晚清、民国时期,受文风盛行思想的影响总体而言较小,民众在习文之外还间以习武,尤其在徽州有些村子清以前还尚无儒士,多以侠自奋,如程胤兆在《〈少林棍法阐宗〉跋》指出:“吾族自晋、梁、唐、宋以来,理学文章之外,间以武功显。即有未显,而不乏其人……”另外,在明清时期,徽州地域还出现过许多武功典籍,如具有代表性的《少林棍法禅宗》《长枪法选》《峨嵋枪法》以及武术大师程宗猷、陈真如、许国等,这与徽州自古以来的习武尚武之风也是密不可分的。[3]诸多例子皆说明,在徽州这个封闭的山区,尚武之俗历史悠久。
2 戏曲歌舞民俗中蕴含的传统体育文化
徽州地域,存在着大量流传至今的戏曲歌舞活动。徽州戏曲多起源于祭祀性活动中的各种娱神活动以及各种歌舞演出等,如祭祀土地神的春祈秋报、祭祀祖先的祭祖仪式等。徽州民俗中的传统体育成分深深融于这些戏曲歌舞之中,例如,在徽戏、目连戏、傩戏等戏曲中的舞蹈、武艺动作的表演本身就是一种体育活动。因此,徽州戏曲在其诞生那天起就包涵了传统体育运动的特征,拥有丰富的传统体育文化内涵。
徽州民俗中的舞蹈主要以身体运动为主,有些项目对演员的力量、耐力、技巧与胆识要求极高,如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歙县叶村表演叠罗汉舞蹈游戏,演员如果没有扎实的体育基础是很难胜任的。它由24人组成,表演时分别作出不同的造型,如“仙人桥”“金鸡独立”和“六柱牌坊”等难度动作,多达60余种,其中叠六柱牌坊时,罗汉与罗汉手拉手,上层罗汉坐于下层罗汉的肩膀上,一层、二层……直至六层,每叠好一层,便在舞台上旋转一周,最上一层以体轻年少的一位小罗汉叠成,屹立顶峰,向观众合掌祝福吉祥如意,表达了众多罗汉对村民的救火之恩的感激之情。[4]叠罗汉的动作由易到难,形神兼备,险象环生,惊险优美,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它体现出了力量、技巧、耐力与胆识等体育特征。在徽州民间,像叠罗汉这样既具有体育特征又具有文化意义的舞蹈还有很多,如傩舞、舞龙、跳五帝、跳钟馗、麒麟舞、扑蝶舞等。可以说,徽州舞蹈具有鲜明的体育活动特征,极具地域特色,是饱含传统体育成分的徽州民俗。
在徽州民俗中,戏曲歌舞的表演非常频繁,几乎每个月都有戏,“徽俗最喜搭台观戏”[5]。而且,常常表演的场面都非常盛大,如迎春赛会习俗,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徽州府举行盛况空前的迎春赛会,三十六座戏台,一百多个戏班聚天下名优献艺[6],足以见证当时民俗中传统体育文化的繁荣了。
3 岁时节日习俗中表现的传统体育文化
徽州的岁时节日文化历史沉淀深厚。在民众的精神文化领域里,徽州民俗中另外最为突出的就算岁时节日习俗了。这些习俗主要包括小年、春节、上元节、元宵节、清明节等,它们大多与祭祀、庆贺、娱乐、农林生产等生活习俗密切相关。每逢这些节日,便有大量的含有体育成分的民俗活动表演,如武术、戏曲歌舞、游艺杂耍等。“儿童谁不喜端午,要带花花好包肚。雄黄涂脸跳钟馗,髻扎红绳摇玺虎。”[1]就是对徽州岁时节日习俗中的传统体育活动的一个真实写照。因此,岁时节日民俗也是徽州民俗中传统体育表现的重要形式之一。以绩溪县的元宵节为例,从正月十五到十八日,各地祭祀土地神,“张纸灯,或演剧,或扮童戏,驰火马,舞青狮,游烛龙,遍巡衢巷,名日‘闹元宵’……”[7]查阅有关徽州文献资料发现,类些的活动非常流行,一年中几乎每个月都有。
徽州地处皖南山区,历史上经历过多次移民大潮,民俗主要来自吴、越、闽、粤多源[8],直接结果就是古中原文化与土著山越文化的冲击与碰撞、渗透与融合,再经过历史的积淀逐渐形成了既具有全国普遍性,又有徽州地域特色的岁时节日文化,如元宵节、中秋节等。因此,就不难看出徽州民俗中含有的传统体育文化历史之悠久、内涵之丰富了,而且这种文化也从侧面进一步地反映了徽州民间民俗活动内容频繁,民众交往频繁。
不过,岁时节日因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不同,而所表演的活动内容也不一样,如元宵节主要表演欢快的戏曲舞蹈,而像清明节、中元节等祭祀类节日则多表演傩舞之类祭鬼舞蹈,在这里并不是所有的项目都可以在任一节日里表演。如歙县洪琴村的“舞香龙”,只限于中秋之夜。因此,从某种程度上看,徽州民俗中的文化对徽州传统体育的发展有一定的限制作用。
4 其他民俗活动中显现的传统体育文化
徽州地域,除了武术、戏曲歌舞、岁时节日民俗外,还有很多其他民俗活动,也包含有内容丰富的传统体育活动。在徽州,庙会活动非常普遍,有庙会活动便要搭台唱戏,如休宁每年的五月初一的“五猖庙会”、万安镇农历正月十六日的“水龙庙会”,都必唱《目连救母》,其中的武术、杂技、舞蹈等与体育运动相关的内容更是深受观众的喜爱。此外,徽俗“重社祭,里团结为会,社之日,击鼓迎神,祭而舞以乐之。”[9]如花朝日会社活动,“东南乡十八社,按年轮祀汪越国公(华)。张灯演剧……”[10]在徽州类似的民俗活动举不胜举,正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但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在整个活动期间,戏曲歌舞表演络绎不绝,而在戏曲歌舞表演中的体育成分总是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徽州,可以说传统体育活动已通过多种形式深深地融入了徽州人的平常生活,成为了他们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从具有多重综合意义的文化活动中显露出来,鲜明地显现了传统体育文化特色。
5 徽州民俗中传统体育文化的交流
“徽州的山是闭锁的,徽州的水却是开放的。闭锁的山容纳着乱世避难的人民,开放的水又载着山地难以容纳的治世求生计做生意的人民走向平原,走向市镇。”[11]从唐力行先生的话里我们可以看出,徽州社会是一个内外双向流动的移民社会。历史上中原战乱频繁、中原官僚士绅、世家大族和普通平民等大量的民众为躲避战乱带来的毁灭性打击而陆续迁入理想中的“世乱则洞壑,溪山之险,亦足以自保,水旱、兵戈所不能害”[12]的徽州之地。随着移民的陆续增多,本来就人多地少的矛盾更加突出,迫于生计许多人不得不外出谋生。这种大量的人口内外流动,改变了徽州原有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促进了包括传统体育在内的各种文化的交流融合,从而使徽州社会呈现出流动性、交融性,互补性等特征。这种特征充分地体现在徽州民俗中的传统体育活动对文化交流的结果上。
一方面,体现在徽州民间民众通过参加或观看传统体育活动,增加了相互交流的机会,促进了彼此之间思想的沟通,从而达到了人际间关系的和睦相处,使具有不同背景的思想文化相互交流、融合、补充,进而合一。
此外,徽州地域宗族制度严密,等级森严,加上特殊的地理环境等原因给各种文化的交流带来了障碍。但是,体育因其自身的特色是一种最容易沟通人们的思想,促进文化交流的社会文化形式,它可以穿越社会意识形态、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等差异的障碍。因此,徽州民俗中的传统体育活动对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沟通、文化交流以及和谐相处等,起到了其他文化所不能替代的桥梁作用。
另一方面,还体现在徽州民俗中传统体育文化在交流、融合与互补的过程中实现了自身的更新与发展。以明清时期独占商业鳌头的徽商为例,徽商为徽州民俗中传统体育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提供了机遇和途径,同时徽州民俗中饱含传统体育文化的戏曲歌舞也为徽商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活动提供了交流服务平台。徽商足迹遍及天下,时常往返于大、小徽州之间[8],沿江区域向有“无徽不成镇”之谚”[5]。这种大、小徽州之间的互动,内、外双向流动的社会,为文化的交流与创造提供有利的条件。随着徽商在全国范围内影响力的增大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交流的需要,徽商通常蓄养戏班[12],而徽州戏班中演员的共同的特点之一就是武技高超,身手敏捷[13]。其中,徽戏是戏班表演的主要戏种之一,其剧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表演特点之一是武艺突出,动作性强,惊险刺激,富有生活性,并集艺术、美学于一体的特点在徽州广泛流传,深受民众的喜爱。
6 徽州民俗中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变迁
传统体育文化不是一种单一的文化,而是各种文化综合体中不可分离的一份子。因而其依存的环境的变迁也必然导致其文化本体的变迁[14],从而产生新的传统体育文化事象。在西方竞技体育的冲击下,在改革大潮的影响下,在科技信息化、生活节奏快速化等时代因素推动下,徽州民俗中的传统体育文化正在从传承的文化内涵、传承方式,由娱神、娱人到娱已,以及祭祀性、庆祝性转向娱乐性、竞争性等方面发生巨大的变革,在与现代化的不断碰撞中推陈出新,丰富与发展。以傩舞为例,它是汉族最古老的一种祭神跳鬼、驱瘟避疫、表示安庆的娱神舞蹈。早在明代初叶就有婺源傩舞外出表演的记载。徽州傩舞节目多为神话和民间传说故事,表演时,不说不唱,全是舞蹈,动作非常古朴、粗犷、夸张、简练。但是,由于受到明未盛行的目连戏的影响,有的节目逐渐发展为戏曲形式,除用锣鼓伴奏,还增加了弦乐和高腔曲调,别具特色,发展到后来,成了健身娱乐性的节目。2005年6月还参加了中国江西国际傩文化艺术周中外傩艺术展演,荣获金奖和优秀表演奖。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化的变迁、艺人的创作,徽州傩舞已由那种祭神跳鬼、驱瘟避疫带有迷信色彩的舞蹈发展为一种具有健身、娱乐等功效的综合艺术性的现代舞蹈戏,是中国古代舞蹈艺术史研究的“活化石”,深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所注目。
7 结 论
徽州民俗中的传统体育文化成分较多,如徽州武术以及在徽州戏曲歌舞、徽州岁时节日等民俗活动中多有显现。而且,徽州民俗中传统体育文化也在不断交流,以及随着现代的变迁而发生着变化。在文化现代化变迁的过程中,各文化体系共同繁荣、共同进步的同时,保持徽州民俗中传统体育文化的特色,使其优秀的文化成分得以继承和发展是十分必要的。目前的现状是徽州文化的某些亚文化已经被逐渐淡化。一些传统的节日正在被淡忘,融合在民俗文化中的一些传统体育活动随着时间的流逝也在逐渐流失。因此,挖掘、整理、继承、发展徽州民俗中的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迫在眉睫。
[1]卞利.徽州民俗[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4-9,195,300.
[2]民国.歙县志[M].卷一:與地志·风俗.
[3]卢玉,王国凡.明清时期徽州武术发展特点辨析——兼论徽州武术与徽商的关系[J].体育与科学,2010,31(3):73-75.
[4]歙县文化局编纂委员会.歙县民间艺术[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
[5](明)傅岩.歙纪[M].卷八:纪条示.
[6]安徽省徽学学会.众耕集——安徽省徽学学会理事论文选粹[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20.
[7](清)刘汝骥.陶甓公牍[M].卷一二:法制科·绩溪县风俗之习惯·岁时.
[8]叶显恩.徽州文化全书总序—徽州文化的定位及其发展大势[J].黄山学院学报,2005(2).
[9]民国.婺源县志[M].卷四.疆域志七·风俗.
[10](清)刘汝骥.陶甓公牍[M].卷一二:法制科·绩溪县风俗之习惯.
[11]唐力行.明清以来徽州区域社会经济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81.
[12]王井洲,王国凡.明清徽商与武术[J].中华武术,2009(6):70-71.
[13]道光徽州府志(卷三)[M].合营建志·学校.
[14]田祖国,白晋湘,钟海平.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化变迁与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3,10(4):11-13.
G812.7
A
1674-151X(2011)02-128-03
投稿日期:2010-11-11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AHSK07—08D102)。
陈林(1982~),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武术理论与实践。
10.3969/j.issn.1674-151x.2011.02.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