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1-08-15肖秀显李伙强

运动 2011年2期
关键词:体育课院校职业

朱 波,李 茹,肖秀显,李伙强

(广州松田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1370)

广州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朱 波,李 茹,肖秀显,李伙强

(广州松田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1370)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广州地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并根据目前广州地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设置的现状,提出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未来创新发展的思路及对策。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分析;创新试改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职体育课程的实践教学也随之产生一系列的问题有待解决,其中日益凸显的体育教学设置不合理的现实问题,亟待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一线的老师们所重视。以学生专业需求为本,实际教学应用为基础,抓住体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分析与对待,提出创新性教学设置试改的对策,势在必行。

1 现行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的主要特征

1.1 现代体育教学在整个高职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

现行的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不同于普通类本科教育中的体育教学,其有着自身特有的特征。现代高职教育的兴起与发展虽离不开特色专业的强力支撑 ,但体育教学的基础性作用对日常教学的顺利开展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据调查,广州地区除体育专业类高职院校以外的其他普通高职院校都是在新生第一学年开设了大学体育课程,按照学分设置在2~4个学分不等,课时在60~72学时之间。

1.2 高等职业教育中体育教学与其他专业教学之间的关系

体育教学和专业课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其一,辅助专业课教学,体育课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缓解专业课程学习所带来的压力,更可以促进放松身心,扩展学生学习的思维思路,培养学生们创新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去学习专业课程。其二,体育课中一些精神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运用到专业学习当中去。如体育课中对学生个体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永不放弃精神的培养,同样也为学生在其专业课学习过程中提供精神支持与动力,大大促进了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形成,为专业课教学助一臂之力。

1.3 高等职业教育中体育教学自身特别的功能

第一,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指导的功能。近些年来,面对大学校园里的屡次跳楼自杀事件,不难看出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当今高校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体育教学中也体现着心理卫生健康教育的影子,体育课对学生缓解各种压力,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还是很有效的一种途径。第二,体育教学对学生优良思想道德品质培养功能。增强学生克服种种困难、战胜任何困难的信心,锻炼学生的刚强意志,培养学生刻苦耐劳、机智敏捷、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体育教师可利用练习的内容,巧妙地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第三,体育课对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培养的功能。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居多,大多都很自私、自立,凡事不知道配合与协作,无组织与纪律性没有团队的概念。体育教学中的各种球类等集体项目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通过体育活动,使学生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是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

2 高等职业教育中体育教学环节设置存在的问题

2.1 体育教学自身内部设置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广州地区16所高职院校体育资源的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和统计分析,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场地资源合理配置方面,从师资资源的合理分配等方面,总结广州地区高职院校体育资源现状。

2.1.1 场地器材的硬件设施影响 在被调查的16所学校中共有体育场地247个,其中400米标准田径场18个,占总数的7.28%;篮球场地176个,占总数的71.25%;足球场地15个,占总数的6.07%;排球场14个,占总数的5.66%,网球场13个,占总数的5.26%。其他的场馆数量较少, 其中健身房4个,乒乓球室6个,游泳馆1个, 共计11个,占总数的4.45%。人均场地利用率很低。另外,有的校园的操场有时竟有高达15个班级同时上体育课,硬件的严重不足直接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效果与质量。

2.1.2 师资力量的投入情况 据调查,从总体上来说,广州地区16所高职院校体育师资资源,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85.3%,35岁以上的占14.7%,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居多。硕士研究生学历或拥有硕士学位的仅有9.6%,本科学历者竟高达90.4%,教授人数为0,副教授人数占总人数的8.2%,讲师人数占总人数的32.4%,助教占总人数的59.4%,高级职称比例达不到国家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合格标准要求。广州地区高职体育师资高学历人才偏少,学历层次结构不容乐观。

2.1.3 高职院校对体育教学重视情况

现如今高职教育中学校领导的体育意识不强,把更多经费投资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对体育的重视程度并不够。调查得知,所有院校体育经费主要来自于学院的年财政预算拨款,体育经费能够满足需要的学校只占10%,每年的体育经费占教育经费的比率小于0.3%,多数学校体育经费一般在1~3万元之间,学生年平均体育经费支出普遍小于8元/人。对学生的参加体育赛事活动的支持力度也不够。有的学校就直接不参加校外体育赛事。

2.1.4 现有体育教学教材编写情况不容乐观 现有高职院校体育教材编写不合理,缺乏职业针对性。现行高职体育教材与其他普通本科教材并无太大差异,主要是篮球、足球、排球以及田径等内容,缺乏专业职业针对性,这些项目确切地说并不能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工作服务。首先,这些项目的开展需要特定的场地或器械,这对他们工作以后来说,不太容易实现。其次,这些内容对学生今后在工作中预防某些职业病缺乏针对性,并不能使他们通过这些运动达到预防职业病的目的。

2.2 学生对体育教学的要求与现实存在的问题

目前,多数院校的体育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存在着一种通病,照搬本科层次的体育教学模式,没有创意与拓展,达不到学生的要求。不仅学生上起课来不感兴趣,连老师也反感这种照搬的教学模式,许多学生也是应付体育教学与考试,这样持续下去后果不堪设想。体育教学目标也没有与专业学生未来职业需求相互结合。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复合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工作在生产第一线,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具备特定的职业身体素质。而当今很多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目标并没有体现出这一特点,体育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和普通本科高校毫无差别,完全脱离了高职院校学生未来职业的需求。

2.3 体育教学与其他专业教学设置的搭配问题

目前,尤为表现在学习与实践的安排方面上,如有的学校教务处竟然把体育课排到上午第一二节去上。这个时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黄金时间,理应安排更为重要的专业理论课才是。还有的院校竟把体育课和专业实践课安排到一起,试想学生刚上完激烈的体育课哪有精力再去动手去上实践操作课。

3 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的相应的创新对策

3.1 进一步肯定巩固体育教学的基础性地位,得到多方面的大力支持

学校应进一步巩固体育教学的基础性地位,各部门紧密配合大力支持体育教学,一要受到学校高层领导的重视,这样在政策的制定上就有利于体育教学地位的提高,进而巩固其基础性地位;财政方面对体育经费的增加;学校校园文化对体育活动的重视;课余学校工会对教师体育活动的积极组织和学生会对学生体育活动的大力组织;学校有关部门对学生积极备战和参加校外体育赛事的鼎力支持等方面都能对巩固体育教学的基础性地位产生积极的影响。

3.2 体育教学与其他专业教学的合理搭配

科学地按照各专业学生的职业特性合理地编排与搭配也尤为重要。另外,我们还需要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意识,并使学生真正掌握从事科学锻炼身体的有效方法,提高到思想的层面。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独立自主地、坚持不懈地进行体育锻炼,终身受益于体育锻炼获得的能力储备,以适应以后社会职业工作、生活的需要。

3.3 体育教学教材的更新与体育师资的大力提高

各高职院校应加强体育教材的编写、更新,重点突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特色。高职院校的体育教材再也不能简单复制照搬普通高等院校的体育教材,同时也不能完全脱离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材之外,在编写教材之前,应该去寻求高职院校与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学之间存在的共同点,同时也要不断发掘,高职院校在体育教学中存在的独特性,从而编写出适用于高职院校学生身心发展的体育教材。

各高职院校还应大力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各种途径提高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加强新体育教学师资的引进,从而使教师与学生比例符合国家教育部门所规定要求。同时,还应优化教师专业结构,职称层次,努力帮助提高现有体育教师的职业水平,创造各种培训机会,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另外,学校还应通过多种途径,如直接经济奖励、教学能手比赛等提高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加强体育教学师资队伍现有的教学观念的更新。

3.4 创新体育教学自身的多思维教学模式

扩展教师队伍主体的创新思维模式,根据具体专业学生的职业实际需要制定适合他们体育课教学大纲,使体育教学很好地辅助于学生的专业教学,进而提高学生职业素养。这就要求广大体育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创新所带班级专业的具体教学途径,采取多角度、多层面的教学新模式,大胆创新,积极开展符合学生未来职业需求的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3.5 积极汲取有利试改经验、努力落实创新试改的成果

抓住当今高度发达的信息途径,积极汲取同行们的有利试改经验,努力落实创新试改的优秀成果也是最有效的捷径。同时汲取好的经验也只是一方面,作为教师个体也应大胆的尝试创新模式,总结汲取他人优秀经验的同时也应创找出自己的试改成果,为其他同仁提供更新的经验成果。

[1]胡振浩,张溪,田翔.职业体能训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杨文轩.当代大学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3]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4]王玉扩,陈庆合,李会增.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7).

[5]徐志刚.改进高职体育教学[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0(10).

[6]牛洪涛.山东省高等职业学校学校体育现状及其对策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6.

[7]刘建.山东省高职院校体育资源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

[8]焦眸子.“三自主”选课与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8).

[9]张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5).

[10]吕建伟.体育与健康[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G807.4

A

1674-151X(2011)02-091-03

投稿日期:2010-11-01

广州松田职业学院科研项目(GSZK2009C002)。

朱波,助教,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学校体育、社会体育指导。

10.3969/j.issn.1674-151x.2011.02.047

猜你喜欢

体育课院校职业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体育课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