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教学法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运用

2011-08-15

运动 2011年2期
关键词:分层篮球素质

谢 冰

(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体育部,山西 阳泉 045001)

分层教学法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运用

谢 冰

(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体育部,山西 阳泉 045001)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分层次教学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运用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针对高校体育教学面临的两大难题,对传统教学模式与分层教学模式进行了比较,并对分层教学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实际运用进行了理论分析。

分层教学;高校篮球;传统教学

“分层次”体育教学模式立足于素质教育,是在“终身体育”“全民健身”“娱乐体育”的体育教育思想和《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的指导下,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针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基础和体育专长基础所存在的个体差异,以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为出发点的体育课教学模式。进行区别对待,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为高等院校篮球选修课目标的达成奠定基础。对于分层次教学在高校篮球教学中具体运用的探索对于实现高校篮球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 高校篮球教学改革面临的两大难题

1.1 学生的篮球基础水平参差不齐

“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与CUBA影响力的扩大,促使篮球运动在高校迅猛发展,越来越深入人心。但是,在各高校普遍向完全学分制过渡的形势下,公共体育篮球课作为选项课由学生自由选课,由于学生篮球水平参差不齐,对篮球技术掌握能力强弱不一,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一个篮球班。加上个人的原有篮球基础不同,同一个篮球班的学生接触篮球时间长短不一,对篮球爱好程度有别,身体素质差异显著等多方面原因,一定程度给公共体育课的篮球教学带来压力。

1.2 教学组织形式陈旧单一

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是一致的。陈旧的教学形式结合单一的教学方法,势必造成教师对待学生“一刀切”的不良后果。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掌握的差异性又不一致,篮球授课过程循规化、求同化,使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所学的技、战术知识,不能充分发挥其创造性思维,不能创造性地、主动积极地学习。往往在授课的过程中造成学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限制了学生个性发展。久之,容易导致学生对篮球课产生逆反心理,师生矛盾、教学矛盾越来越尖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学生在心理上表现为上课只是为了拿学分,这样势必造成教学质量降低的一种恶性循环。

2 传统教学模式与分层教学法的比较分析

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方法在每个学生面前都是一致的,忽略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不能考虑到学生个体之间在专项技能和身体素质方面的差异。这种教学方式、方法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缺乏对学生主观努力和技能提高的考虑。在高校篮球选项课中实施分层次教学,不搞一个模式、一个标准,在教材设置上强调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使不同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特长都得到充分的发挥。能够根据学生不同的个体差异、心理和生理特点采用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这也是因材施教原则在篮球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同时,注重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各尽其能,消除由于运动水平的差异给学生造成的心理上的压力,为实现自己的锻炼目标而努力。

3 分层教学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理论分析

分层教学模式的开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宗旨是“面向全体,全面发展”,是当代素质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合理规划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教学原则的具体体现,需要在对学生实现知识教育的同时实现人文关怀。既有利于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又有利于学生篮球水平的提高和学习兴趣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运用分层教学可以促使教学的个别化,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是高校篮球教学的需要,也顺应了时代的潮流。

探讨高等院校篮球分层教学,有利于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和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实现了有差异发展的指导思想。在篮球选修课教学中,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均衡发展的同时,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特长,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完全的确立,对于高等院校篮球选修课教学模式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4 发展对策

4.1 教学层次的科学划分

教学层次的科学划分是分层次教学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如果仅简单地划分为两三个层次,那么在同一层次班内,学生的差异仍然较大。由于受教学条件,如学生多、教师不足、场地匮乏等课程资源的制约,目前,在高等院校实施分层教学模式有一定的局限性,这样势必对教学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我们认为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从学校、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科学划分教学层次,才能更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合理性和高效性。

4.2 提高教师素质

思想品德素质是体育教师一般素质的基本要求。在分层教学模式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这样势必会促使教师备课的层面拉宽、拉大,教师授课的跨度和深度增加,工作量增多,教学的管理难度增加。因此,对教师的一般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层教学同时又需要教师必须具备和熟悉基本教法和学生的具体实际以及本专业的内容,这也是分层教学模式开展和实施的基本保障。因此,篮球普修课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相关专业素质,以精湛的教学艺术和渊博的知识来满足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进而满足分层次教学的需要。

4.3 合理规划教学内容

作为篮球普修课教师来说,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合理规划教学内容是实施分层教学的根本目的,这就需要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实现分层教学的目标要求。各个学校应该适应素质改革的基本纲要,结合本校的具体实际,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学内容体系,以适应不同层次水平学生身体机能的发展和提高,让学生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同时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刻苦努力完成教学要求。

4.4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具备一定的篮球教学课程资源的设计能力、开发能力和整合能力。应尊重学生的差异,认识到学生个体内存在的差异性,探索有利于分层教学模式开展的理论体系,制订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标准,把因材施教提高到可操作水平,为学生创设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从而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这样才能在篮球普修课的学习过程中享受运动的快乐。

5 结 论

高校篮球教学面临的两大难题,即学生的篮球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教学组织形式陈旧单一;传统教学模式没有考虑到学生个体之间在身体素质和专项技能上的差异,忽略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分层教学模式能够根据学生不同的个体差异、心理和生理特点采用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使不同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特长都得到充分的发挥;通过科学划分教学层次、提高教师素质、合理规划教学内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最终实现理想的篮球分层教学效果。

[1]李跃年.层次化体育教学机制的选拔与实践[J].体育学刊,2001(3):21.

[2]鲍庆君.篮球普修课实施分层教学的实验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2.

[3]丁锦宏.“分层一协作”教学模式是对个别化教学模式的超越明[J].上海教育科研,1999(4):37-38.

[4]张清.普通高校篮球课分层次教学的实验研究明[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2).

G807.4

A

1674-151X(2011)02-084-02

投稿日期:2010-08-13

谢冰(1971~),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10.3969/j.issn.1674-151x.2011.02.043

猜你喜欢

分层篮球素质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有趣的分层现象
快乐篮球进山乡
雨林的分层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素质太差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