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高等师范院校体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方法探讨
2011-08-15何杰
何 杰
(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2)
理论与方法探索
培养高等师范院校体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方法探讨
何 杰
(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2)
针对高等师范院校体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指出培养教学能力的重要性,并对学生讲解能力、示范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提出了具体的方法和途径。
体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
1 前 言
学校体育课的质量如何,关键取决于体育教师的素质。其中,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直接影响体育课的教学质量,高师体育系是培养体育师资的摇篮,学生毕业后大部分要从事体育教学工作,因此如何提高高等师范院校体育专业学生的教学能力,就成为体育系科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文化课教学,它是一种动态教学。体育教师要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通过体育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并得到全面的身体锻炼。这种课堂上的教与学是在运动形式中进行的,不仅仅是讲讲理论、讲讲技术。如果学生没有在运动技能和身体机能上得到发展,也就没有达到体育课教学目的。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就是在运动中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提高身体机能体现出来。当前体育系科学生的学习中不难发现,学生对专业基础理论和技术的学习非常重视,而忽视体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容易导致高分低能的现象出现。这就要求体育系科学生学习中应加强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 培养教学能力的方法
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可分为一般教学能力和特殊教学能力。一般教学能力是指在教学中容易掌握和提高,对教师的技能要求不高的一些能力。例如,仪态、口令、组织方法等能力,这些都属于外在表现的教学能力,可通过强化得到提高;而特殊教学能力是指教学中难以掌握和运用,对教师的技能要求很高的一些能力,包括讲解表达、示范、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是建立在牢固的专业知识上的,但又难以掌握和提高,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能力,靠短期强化是难以提高的,必须通过长期锻炼、潜移默化、总结积累经验而得到提高。
我们在教育实习中观察到,很多实习生的仪态、口令和组织方法都相当出色,可一上到课的基本内容也就是关键内容时,就感到非常吃力,讲解要不词不达意,要不繁琐、条理不清;示范动作不规范或动作环节示范不合理;错误的技术动作难以发现,发现了又难以分析原因找出解决的方法。这些现象说明师范体育专业学生平时特殊教学能力的培养不够,到了实习时想突击抓一下,也只能将一般教学能力提高一些,而特殊教学能力则相形见绌,很难得到提高。如果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采取措施加强学生整体教学能力的培养,学生就会在几年的学习中不断积累提高,从量变到质变,逐步提高教学能力。
2.1 讲解表达能力的培养
讲解表达能力是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能力之一。好的讲解表达要正确有序、简明、易懂、易记和有趣。讲解易犯的毛病是繁琐、层次不清、词不达意、浪费课的有效时间,学生难以理解和记忆,甚至产生厌烦情绪,不愿听讲和开小差。
讲解技术要领语言应该正确简练、有层次,利用日常生活中有趣的现象来说明技术原理。例如,竞走的技术要领,讲解应该从头到脚依次讲明动作要领,每个技术环节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这样容易使人产生完整联想利于记忆,而不能身体讲一下,又讲头,再讲脚,这样杂乱无章容易使技术概念紊乱;还可通过讲述日常生活中的走与竞走的不同动作,进行技术原理对比,使人产生兴趣,有助于理解和记忆。
在体育课的技术教学中要经常锻炼学生的讲解能力。首先让学生复述教师讲解的技术要领,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解技术要领,并通过做技术动作检验讲解的是否正确和全面,令同学之间相互讲评。经过反复的锻炼,讲解能力定会发生质的变化。
2.2 示范能力的培养
示范是体育教学中最形象直观采用最多的教学手段,它是通过规范动作向学生展示所学动作和技术要领。好的示范必须是正确的技术动作,符合运动力学和运动解剖学的原理,会合理分解技术动作并掌握合理的示范面。
培养示范能力,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是关键。一般来说,影响技术动作形成的基本因素有3个,一是对技术动作的理解,二是身体素质,三是身体协调性。因不理解技术动作而影响其形成的,要加深对技术要领的理解;因身体素质影响技术动作形成的,就要在教学中通过提高身体素质掌握技术动作。其中,身体协调性是掌握各种技术动作最基本的因素,协调性好的学生学习技术动作比较快而轻松,协调性差的学生掌握技术动作就比较困难。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动作到位”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也就是在教学中强调身体各部位在技术动作各环节中空间位置的到位。像舞蹈教学一样,舞蹈教师指导演员训练时,特别强调动作到位,所以演员跳起舞来非常优美,而正确的体育技术动作也是非常优美的,所以体育技术的动作也要到位。常常发现协调性差、技术动作差的学生其动作很难看,仔细观察错误的根源基本上就是动作不到位,身体各部位的空间位置感差。有了“动作到位”的概念,体会身体各部位在空间的位置感,技术动作就容易掌握,身体协调性可以得到改善,则示范能力也会得到提高。在教学中采用“动作到位”的教学手段也是提高教学示范能力的有效方法。
2.3 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综合体现,不但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丰富而灵活的教学手段。这也是高师体育专业学生最难掌握又必须掌握的教学能力。
在体育系科技术教学中,经常遇到这种情形,某学生做示范,请其他学生讲评其动作的正确与否,大部分学生的回答只有好与不好几个字,很难具体分析出好与不好在哪。其原因,一是对完整技术动作理解不透;二是大部分体育动作是快速完成的,学生在很短时间内观察技术动作正确与否的能力差。为了提高观察能力,首先要求学生熟悉掌握技术动作;其次要教会学生如何观察问题,提高他们的观察力,但一开始就要求学生观察完整技术动作正确与否是不现实的,可先让学生观察技术动作的某一环节,如某学生做示范动作,要求其他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其身体的某一部位进行观察,并分析动作是否到位和技术正确与否,这样观察相对集中也就比较容易观察仔细、发现问题,等到局部观察能力提高后,再让学生观察完整技术动作,就会逐步提高观察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建立在观察问题能力基础之上的,因此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先能发现问题。但问题发现出来,却不知该怎样解决,这就是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要求学生牢固掌握专业知识,丰富教学方法手段,尤其要学会判断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要“对症下药”。对于出现的技术动作错误属于身体素质方面的,就要提高身体素质,属于身体协调性和动作不到位的,就要加强协调性和动作的规范性,属于思想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就要采取有效的思想教育和正确的心理诱导。
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经过较长的教学实践才能积累经验逐步提高。因此要尽早在教学中加强高师体育专业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培养,让学生苦练基本功,经过几年课堂上的锻炼,走上体育教学工作岗位后,就能尽快熟练自如地运用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结束语
加强高师体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是体育系科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讲解、示范、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难以掌握和提高的教学能力,必须在学生的学习阶段中经常锻炼和强化才能提高;学生只有牢固掌握专业理论技术知识并具有较强的体育教学能力,才有可能成为全面合格的体育教师。
[1]贡娟,李晓红.试论构建高校体育教学创新体系[J ].体育科学,2000(3).
[2]杨乐.高校体育教学方法的变革[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6).
[3]王晓明,雷玲.素质教育下对体育专业学生技术考试办法的探析[J ].四川体育科学,1999(1).
[4]徐刚.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田径课中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2(2).
G807.4
A
1674-151X(2011)11-112-02
投稿日期:2011-06-10
何杰(1959 ~),副教授,本科。研究方向:田径教学与训练。
10.3969/j.issn.1674-151x.2011.1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