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角下的新农村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构建
2011-08-15孟明亮倪京帅
孟明亮,倪京帅
(忻州师范学院体育系,山西 忻州 034000)
文化视角下的新农村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构建
孟明亮,倪京帅
(忻州师范学院体育系,山西 忻州 034000)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等方法,从文化学意义上审视新农村健身服务体系,认为其包含了文化的3个层次结构,同时新农村建设和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在共同的需求目标下相互结合,指出了农村健身服务体系面临的3个文化层次的缺失,并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方面论述,依托学校优势构建农村健身服务体系,开展农村体育的可行性。
文化;新农村;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体育文化
1 新农村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内涵的文化学分析
1.1 新农村健身服务体系的含义
在新农村健身服务体系中,新农村具有“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的本质特征。所谓全民健身体系,就是一个能够不断为全体国民提供体育健身的基本环境和条件,满足全体国民体育健身的基本需求,使全体国民身体素质得到明显提高的服务和保障系统。在新农村建设中,有一项重要的内容是促进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它包括农村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逐步适应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求。而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目的是满足全体国民,其中包括广大农民的体育健身需求,所以新农村建设和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需要在共同的文化需求目标下相互结合。
1.2 新农村健身服务体系的目标
新农村全民健身体系既要增强人民体质,丰富乡镇人民体育生活,又要为广大群众参加体育健身提供组织、设施、活动和指导等服务,以取得最大的体育健身服务效能,实现农村的乡风文明建设。从新农村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结构来看,它既有技术方面的层次,也有社会组织制度的层次,还有内在的价值观念等,这正与文化结构的物质、制度、精神3个层次相吻合。
文化是一个比较宏观的概念,不同的时代、国家、制度,文化的含义与服务的对象也会有所不同。新农村健身服务体系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农村建立的体育健身和服务的保障系统,健身服务的对象是广大农村的农民,与此相关的主要是当代中国的农村体育文化的变化。
从1950年开始,新中国便将体育工作建设目标明确定位为:“为了增进国民的健康,为了发展新中国的建设和巩固新中国的国防。”体育要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这个时期当时开展农村体育的基本思路是“服从生产,坚持业余、自愿原则,开展简单易行的体育活动”,注重的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体育文化。
20世纪70、80年代后,中国人由原来的生物意义的体育文化向社会意义上的体育文化转变。国家对体育赋予了更多的政治功能,1975年《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条例》提出的体育目标已不再仅仅是“增强体质”的问题,还提出了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及一系列相关体育政策和法规的出台,更加促进了社会体育文化的实现,我国农村体育取得了全面发展。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人在体育认知上又开始发生新的变化,即更多地开始从文化的角度去认识体育,出现了文化体育观。2002年12月,中共中央8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2002年12月国家体育总局发布《农村工作暂行规定》, 这些文件的出台对我国农村体育建设工作做出了重要部署,同时随着“文化扶持”战略和“体育三下乡” 活动的开展,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希望工程”“西部开发助学工程”“万里边疆文化长廊建设”和“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等活动的开展,表现出了文化体育的人性化、快乐化。
近50多年来,国家的法律、法规在认识体育以及农村体育的发展时,均强调了体育的文化属性,深刻体现出了文化的传承和教化功能。由此可见,发展当前我国农村体育,要兼顾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和农村的时代背景,更要突出农村体育的文化内涵。因此,新农村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目标是实现健身服务体系的构建和促进农村的乡风文明建设。
2 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学理解
我国学术界对乡村文明的认识,大多来自于马克思的精神文明发展观。所谓文明,是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人类所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达到一定程度后,社会对人的自身要求也很高。马克思、恩格斯从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关系出发,认为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决定着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同时,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对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又有巨大的反作用。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规划。乡风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范畴,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农村文化,不断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撑。
如果说生产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那么乡风文明应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它要求的是精神层面的境界,反映的是农村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我们所要建设的农村健身服务体系也应使每个农民享受基本、平等的体育服务,这也应是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
3 新农村健身服务体系的现实窘境与问题成因
3.1 农村全民健身服务体系面临的现实问题
3.1.1 文化初级层次——物质层的缺乏农村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物质层主要表现在体育设施和运动器材方面,根据第5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的统计看,我国拥有符合第5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要求的各类体育场地850080个,但乡(镇)村只有66446个,仅占总数的8.18%。农村的体育设施、运动器材仍然比较缺乏,全民健身路径和景观工程很少惠顾农村,农民的体育锻炼受到场地缺乏的限制,农民难以从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中获得优质的体育设施资源,体育场地设施的缺乏仍然是影响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
3.1.2 文化中间层次——制度层的缺乏农村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制度层缺乏主要表现在农村社会体育的管理系统不健全,没有文体体育专干以及管理水平较低已经成为限制乡镇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调查中发现,大多数镇、乡建立的文化体育站、村建设的文化大院由于受多方面条件的限制,没有很好地担负起领导、协调健身服务体系的功能,很多农村文化大院开展的体育活动“有名无实”,影响了农村体育的发展。
3.1.3 文化里层——精神层的缺乏农村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精神层缺乏主要表现在农民体育思想认识上的欠缺,农民的体育锻炼意识不强、体育知识欠缺、体育组织不力等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由于农民体育意识的薄弱以及健身意识的缺乏,造成农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高,不能形成系统的文化理念。
3.2 问题的成因
全民健身体系的基本理念主要体现在它的服务体系,提供相对平等的体育服务,要兼顾城乡、区域、不同人群,使所有人都能享受基本的体育服务,提高全体国民的健康素质。但在构建农村健身服务体系的操作层面上,还有相当学者总结政府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投资,缺乏管理,需要加大对农村体育事业财政投入,用于农村文化事业建设。这种认识带来的结果无非是要政府加强政策干预,实现体育自身发展目标,但在政府职能越来越淡化的今天,这种操作和行为未免行政色彩太浓,不利于发挥农民自主性的乡风文明建设。由于我国各省市地域环境、经济发展状况各有差异,如何利用现有的农村社会资源,构建符合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成为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4 以学校为依托的新农村健身服务体系的比较优势
农村拥有数量众多的中小学,是广大农村重要的文化阵地,构建以学校为依托的新农村健身服务体系,可以实现农村学校文化建设和农民体育文化建设的双赢局面。
4.1 物质文化层次保证
4.1.1 两组数字截止到2005年,目前我国有300多万个自然村,65万个行政村,农村中小学53万所,村均拥有0.82所中小学。全国共有85万多个体育场地,而其中属于大、中、小学等教育单位的比率最高,为65.6%。从以上两组数据看出,我国行政村中基本达到了村均一校,而大部分体育场地又都集中在学校中,因此农村学校拥有较完善的场地设施,这也为利用学校场地设施开展农民体育活动创造了条件。
4.1.2 两个条例2007年9月,教育部推行了中西部农村中小学阳光体育器材计划,推出一个大约有10亿元的第一批向中西部农村小学配送阳光体育器材的计划,极大地丰富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小学的体育设施。于2009年10月1日施行的《全民健身条例》,第28条明确规定,学校应当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向学生开放体育设施。公办学校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这为农民利用学校场地器材开展体育活动提供了制度保障。
4.2 制度层次保证
一直以来,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不足是我国农村体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在现有条件下,拓宽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和来源渠道,是发展农村体育的当务之急。而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师和学生可以成为指导农村体育主体力量,二者可以起到宣传指导纽带的作用,为农民开展体育活动提供健身管理者和指导者。同时,大学生村官队伍作为农村一支新兴的知识力量,可以根据他们的学科专业背景进行强化培训,指导农村体育工作。
4.3 精神层次保证
学校体育是全民健身活动的基点和起点,作为农村文化中心—中小学在营造体育健身氛围方面有着独有价值,农村学校一般建立在农村村落之中或者附近,农村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对农村群众性体育活动具有一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实现学校体育文化和农村体育文化的结合,促进乡风文明建设,对新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农村体育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农村体育发展的核心在于科学的行政体制与方法,科学的健身设施,专业人员的科学指导。有学者提出发展农村体育的必由之路是农村学校体育,笔者颇为赞同。构建农村健身服务体系,跟上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步伐,也一定要符合科学发展规律,不可能一蹴而就。笔者认为以学校为依托的农村健身服务体系是一个合理的过渡阶段。
[1] 董新光.对全民健身体系基本含义、特征和架构的讨论[N].中国体育报,2003,5(29).
[2] 罗时铭.从生物体育到文化体育[J].体育文化导刊,2006(11):24-27.
[3] 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4] 钟赋春.影响农村乡镇体育发展的因素及对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10):11-14.
G812.4
A
1674-151X(2011)06-009-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1.06.006
投稿日期:2010-12-03
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课题(GH—09229)。
孟明亮(1963 ~),教授。研究方向:社会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