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外大众体育发展的比较研究

2011-08-15刘瑾彦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大众体育发展

刘瑾彦

(东华大学 体育部,上海 201620)

近年来,国际大众体育活动正在发生新的变化,一些欧美发达国家促使“Sports For All”(体育为大众,大众体育)逐渐转向“Sports For Everybody”(体育为每一个人,人人运动)。从某种意义上说,体育为大众是目的,人人运动则是实现这个目的的途径和载体。人人运动,通俗讲就是倡导花钱去健身,省钱少看病。这是体育健身、医疗卫生、社会保险有机结合的制度基础。目前,大众体育已广泛深入到我国社会各阶层。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职工占全国职工总人数的40%,数以千万的城市居民长期参加社区体育锻炼,有60%的城市街道成立了社区体育组织,而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标准的建立,使得城市大众体育的开展进一步规范化。争创体育先进县的活动也有效推动了农村体育活动的全面开展。我国少数民族体育也得到了积极的扶持,其内容形式已挖掘整理出1000多项。大众体育在我国已经全面发展起来。

1 大众体育的起源与发展

1.1 国外大众体育的起源与发展

最先提出大众体育理念的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父顾拜旦,早在1919年1月他就提出“一切体育为大众”(AllSports for All)的口号。顾拜旦提出的口号奠定了国际大众体育的理论基础。19世纪的工业革命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次极其伟大的变革,它在短短的100多年间改变了世界历史的局面,大大加快了世界历史的进程。20世纪初,为了促进本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西方发达国家也开始重视本国大众体育的开展,并加大了对大众体育的投入力度。各国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努力增加体育活动设施,尤其是拓展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例如,1935~1941年,在处于西方经济大萧条时,美国政府却投资15亿美元用于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1]。世界各发达国家对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除旨在满足国民的体育健身需求外,同时也是各国政府拉动经济增长的一种方式。通过这种投资能解决大量的就业问题,还可以带动许多产业的发展。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大众体育的重要性,各国政府都把大众体育作为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工具。

而大众体育运动的真正形成,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从联邦德国及挪威等北欧国家兴起,继而扩展到西方大多数国家。到20世纪60年代末以后,休闲活动成为各国体育科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战后世界大众体育的发展表明,国外大众体育的发展绝不仅仅是体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量变,它意味着世界体育发展过程中一种质的变化,它使整个社会对体育的功能、价值等方面形成了全新的认识,并极大地影响了国际大众体育的发展[2]。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为了能在21世纪成为“健康国家”而有组织、有计划地制定大众体育发展规划,提出长期奋斗目标。

1.2 我国大众体育的起源与发展

从新中国成立时起,我国政府就把普及群众性体育活动,改善和提高整个民族的健康水平,增强人民体质作为体育工作的一项任务来抓。毛泽东同志曾在第一届全运会上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这对当时大众体育的开展起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但因当时生产力水平较低,国家综合实力较弱,人民的余暇时间、剩余体力、可供体育投资的财力都有限,故大众体育的开展受到限制。群众自发的体育健身活动不多,大众体育活动的开展从内容,范围到形式都是由国家统一计划、组织、安排和实施的,即完全是举国体育制[3]。当时大众体育活动的特点主要有:(1)活动时间统一。大众体育活动的开展,均由国家发布通知,号召全国人民在某一阶段或时间内统一进行;(2)内容单一。八十年代以前,大众体育活动的内容除了广播体操,就是生产操,项目很少,内容单调,没有考虑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职业、不同个性群体的体育需求;(3)参加者少。特别是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村,大众体育的开展是个盲点;(4)投入经费低。计划经济条件下,资源全归国家所有,社会组织不具有资源的拥有权。国家是体育事业的唯一投资者,而当时国家的财力有限,国家在有限的体育投资中,首先又要保证竞技体育的开展,故对大众体育的投资甚微。

改革开放后,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余暇时间增多,体育经费的来源趋于多元,加之体育场馆逐步开放,因此,大众体育的开展也表现出了与计划经济时代不同的特点。主要体现在:(1)随意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增多;(2)体育活动的地点较为分散;(3)老年体育人口占大众体育的主流;(4)城市居民居室内自备健身器械锻炼的形式更为普及。我国大众体育发展的一个标志性飞跃就是,1995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与实施。十余年时间内,其发展速度、发展规模令人惊叹。究其原因,这与整个国际环境以及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影响是分不开的。正如《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的一句话:“体育发展水平是社会进步与人类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根据调查资料统计,现今我国有3亿多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10亿人次达到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人民的体质有了较大的改善。人均寿命已上升至71岁,中华民族以健康的精神面貌展现在全世界的面前[3]。同时,我国也加大了对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自1984年以来,全国用于体育基本建设的投资以每年56. 7%的速度递增,场地的绝对数量大幅度增加。目前全国有61万个体育场馆,平均2217人拥有一个体育场,1580人拥有一个体育馆[4-6]。

2 国内外大众体育发展特点的比较分析

2.1 大众体育价值取向

我国的大众体育价值取向以增强体质为主。群众体育调查显示,人们进行体育活动的价值目标与动机排序前几项依次是:增进健康和强壮体力、散心解闷和消闲娱乐、和朋友同伴交流、学生时代养成习惯、提高运动能力等。目前我国群众进行体育活动的主要价值仍然是以增强体质为主,人们在体育活动过程中,过多关注身体健康,而娱乐享受等需要则次之。人们的体育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原因主要是目前我国居民的主要需求还是身体健康,“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花钱买健康”成为指引人们从事体育的主要目的[5]。

在发达的西方国家,大众体育的价值取向第1 位是业余爱好和娱乐休闲活动,第2 位才是增强体质[7]。增进健康固然是一种进步,但健康的获得应是在娱乐与享受的过程中得以实现。随着我国居民体质与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可以合理支配余暇时间,有经济能力运用现代体育手段及运动项目进行身体锻炼,充分享受体育带来的欢乐。此外,在我国农村人口占很大比例,自2006年实施农民健身工程以来,农民对体育锻炼价值的认识更趋科学全面。因此,大力发展农村体育应该成为我国大众体育发展的关键所在。

2.2 体育人口结构

在大众体育的发展中,无论国外还是国内,都会在发展体育人口上做文章。1994 年,瑞典中央统计局曾对欧洲17个主要工业发达国家进行过调查,而同年日本总理府也曾发表过类似的调查资料。根据统计,北欧国家居民每周参加体育活动1次以上( 每次30min以上) 的达到总人口的50%以上,西欧国家次之,英国、法国为35%,德国、比利时为34%,日本为29.9%[8]。目前,这些国家正在努力做好人口性别构成和年龄构成中的薄弱部分的工作,积极开展妇女体育和中老年人体育,为继续增加体育人口创造条件。

我国的休育人口总量上看,到2000年底,达到2.5亿人。如果将7~15岁的在校初中生和现役军人作为体育人口统计在内,与1996年调查的数据相比已有所提高。但我国的体育人口结构仍然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23岁之前和55岁之后的人群占体育人口的多数,而中青年缺乏运动的状况普遍严重,出现了两头热、中间冷结构不均衡的“马鞍型”状况[9]。这恰恰与上面提到的国外体育人口结构形成了反差。

此外在发展体育人口的工作中,各个国家比较一致的意见是将大众体育的重点放在青年群体上,而不是其他年龄群体。因为青年时期是学习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关键时期。在青年时期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其影响会使人终生受益。青年是人体发育的重要时期。因此,学校体育是大众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加拿大在学校中倡导“高质量的日常体育工作”,旨在加强日常体育活动保证最多的参加人数及丰富多采的活动形式等。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规定把体育课列入大学必修课的国家。法国首都巴黎为了方便青少年的体育活动,青年与体育管理局建立了多种多样的活动场所。每年要组织250项文化娱乐活动,并通过录像和多媒体技术向广大青少年介绍体育入门知识和健身方法[10]。而我国也相继出台了很多有关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法规政策,大力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由此可见,在大力发展体育人口工作上,我国和国外的战略方针是保持一致的。

2.3 大众体育运动项目

我国的大众体育运动项目总体而言简单易行。2001年调查资料显示,从大众体育的活动项目看,我国体育人口普遍喜爱的活动项目,前10项依次是:长走与跑步、羽毛球、游泳、足篮排球、乒乓球、体操、登山、舞蹈、台球保龄球、跳绳[5]。从我国大众体育的活动地点看,我国城乡居民主要的体育活动地点仍然是公园、街头巷尾等非营利体育场所。虽然很多地方出现了如攀岩、假日旅游、垂钓、探险及健身俱乐部等,但因价格过高而只能成为少数群体的活动项目。

而在西方发达国家,户外运动是大众体育的主流。20世纪80年代初期,西欧一些国家就曾提出“回归大自然”的口号。西方的户外运动是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逐步兴起的,它强调利用森林、山地、湖泊、水库、海滩等自然资源开展体育活动,由于其独特的休闲性成为人们乐此不疲的追求。二战以后,各国政府十分重视户外运动的开展,因此户外运动热潮在西方各国一直居高不下。在这方面美国最具代表性,有关研究表明,每年有50%的美国人经常参加户外运动,16%的美国人偶尔参加户外运动。在美国联邦政府中,有70多个机构或多或少地向人们提供户外运动的机会,其中最重要的是政府森林服务处与国家公园服务处。其他国家,如英国的环境部、国民文化遗产部,日本的公园与建设省、通商业省、自然环境与环境厅等也向国民提供大量的户外运动的机会。这些政府机构所提供的户外运动和休闲体育活动极大地满足了人们不同层次的体育需求[5-7]。

因此,在大众运动项目方面,我国主要是以传统项目为主,而国外热衷于富有挑战和刺激性的户外运动为主,究其原因,除了政策引导和组织管理方面的差异之外,不可否认的应该是不同人种的性情所致。

2.4 大众体育科研

1956年,法国、瑞士、波兰等11国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赞助下,对“闲暇时间”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引起了各国对公众闲暇问题的广泛关注。此后,各国对体育活动在闲暇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的研究日益加深。前苏联对体育科研机构做出重大调整,除成立专门为高水平竞技体育服务的“中央竞技科研所”以外,原全苏体科所改为专门承担大众体育科研课题的机构。日本的体育科研更是以大众体育领域的有关课题为重点。与大众体育相关的研究成果逐年增加,目前已达70%。在日本,只有与大众体育、群众健康挂钩的课题才能立项,才可能得到科研经费[7-10]。而我国在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同时,也相继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开展与大众体育和全民健身有关的科研工作。国际奥委会对大众体育领域里的科学研究也非常重视。从1986年起,每两年举办一届世界群众体育大会。现在,每年召开的国际体育学术会议中,属于大众体育方面的学术会议有十项以上,并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1996年亚特兰大奥林匹克科学大会,突出了“体育锻炼与健康”、“锻炼与环境”等议题。专家预测,随着经济、文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文明生活方式的普及和对体育锻炼进行科学指导的需求增长,各国体育科研部门,会进一步调查科研方向,不断深化大众体育领域的科学研究。显然,大众体育领域的科研课题,将成为世界体育科研的主攻方向。应该说,在大众体育科研领域,我国是走在国际前列的,这将为我国大众体育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3 我国大众体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3.1 2008北京奥运会为我国大众体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

首先,在奥运会期间所进行的一系列的宣传报道,使许多人了解了许多运动项目及相关知识,对体育锻炼乃至世界体育事业有了全新的认识,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全民体育知识的普及和体育观念的提升。由此可见,奥运刷新了人们对体育的认识,感受到了体育的激情与魅力,也使人们开始逐渐把体育纳入自己的生活。其次,为充分体现“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的理念,奥运主办城市和协办城市新建和改建了大批节能环保、质量一流的体育场馆和体育设施。这些在奥运期间为各国健儿所提供的良好的比赛场所,在奥运会之后将为民所用,继续为民众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发挥应有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补充了群众体育的基础设施。正如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冯建中在“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新闻发布会上所总结的:“申奥成功的7年,是中国群众体育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取得重大进展的7年,是群众体育各项基础建设大发展的7年,是全民健身运动空前蓬勃开展的7年,也是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7年[11]”。

北京奥运会在中国掀起了奥运热、体育热,我国体育代表团所创佳绩,进一步激发了广大群众的体育热情,增强了全社会的体育意识,有效地促进了群众体育的蓬勃发展,促进了中国体育的全面进步。北京奥运会势必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有力地推动人的综合素质的现代化,为全民健身运动注入新的活力,使全民健身在中国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我们有理由相信,北京奥运会已经让我们在体育范畴内实现了体育观的升华;北京奥运会后,中国将在奥运体育遗产中汲取足够的力量,逐步实现从一个竞技体育大国到一个综合性体育强国的历史跨越,中国的体育事业和全民健身运动也将步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12]。

3.2 我国大众体育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到2020年,群众体育要实现“明显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体育奋斗目标。虽然无法得到国家全民健身体系建设的总体情况,但在调查研究中,一些地方的全民健身体系建设,尤其是基层全民健身体系建设情况并不理想。要在2010年“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基础上,到2020年“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就如同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一样,任务更艰巨、困难更多、难度更大[13]。

有研究指出:“中国在成为世界竞技体育强国的同时,种种数据和迹象表明,中国普通百姓的体质却每况愈下”。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研究报告中指出中国青少年的“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指标持续下降”,青少年体质总体状况堪忧。不能说中国产生了“体质危机”。但国民体质的现实,应当有一种“危机意识”。应当意识到,人的体质增强,尤其是“明显增强”,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过程。而全民族体质的“明显增强”,更不是一部分人、一朝一夕的事情,做到这一点,更复杂、更困难,需要更长的时间。因此提出一个问题:青少年体能“持续下降”的状态,与真正实现全民族体质“明显提高”究竟有多大差距,需要多少时间,要做多少工作,要具备哪些条件?真的有把握如期实现全民族体质的“明显提高”吗?[13,14]

4 大众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大众体育的科学管理

在全球范围内,强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已得到了各国政府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认同,联合国自从1972 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上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以来,相继于1987 年在42 届联合国大会上通过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文件,1992年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通过了《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 世纪议程》等纲领性文件,均表明全球重视可持续发展问题。可持续发展对于社会的不断繁荣和进步有着深刻的意义。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可持续发展在我国的长久实施,1994 年正式批准了《中国21 世纪议程——中国21 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1995 年,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15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率[15,16]。”可持续发展,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各行各业发展战略的主导思想。体育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对于21 世纪中国体育面向未来,立于世界体育强国之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大众体育的发展,如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关系到未来21 世纪我国大众体育的发展是否能与国际大众体育发展同步。

目前世界上体育发达的国家,都很重视大众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均有类似的大众体育的政策措施。我国大众体育的发展也同样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因素的影响以及国际大环境的推动。其中,政策、法规对我国大众体育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引导和规范作用。在我国,从大众体育事业发展的初期以及其发展的全过程中可以看出,我国大众体育的发展往往是要凭借政府的主导力量,依靠行政权利,以中长期规划的方式,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大力推进体育事业的发展。这样也使得我国大众体育的发展表现出很强的计划性,各种《纲要》、《计划》的颁布与实施为人们制定出大众体育发展战略、方针以及发展的目标的同时,也预设出一幅体育的全面、健康、协调发展的宏伟蓝图。但在政府给我们提供的大好环境以及北京奥运所创造的机遇下,要实现大众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一系列的科学管理体系[16,17]。

[1]倪同云.国际大众体育发展趋势的研究[J].体育科学, 1998, 18 (3): 8-11.

[2]孟淼. 我国大众体育现状的研究[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19 (1): 124-128.

[3]孙葆丽,孙葆洁,潘建林.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历史回顾[J].体育科学, 2000, (1): 16-19.

[4]苗治文,侯 良,李伟,等. 现阶段中国群众体育的性质与特点[J].体育学刊, 2009, 16 (1):24-27.

[5]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2001年)[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5: 17; 283-645.

[6]张小平.大众体育发展的社会学思考[J].社科纵横, 2007, 22 (7): 153-154.

[7]冯淑凤,董克礼.国际大众体育发展特点[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1998, 13 (1): 50-53.

[8]田雨普. 社会体育研究[M]. 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 86.

[9]苗治文.当代中国体育人口结构的社会学分析[J].体育学刊, 2006, 13 (1): 119-121.

[10]周永明,龚斌.国内外大众体育成功发展模式的启示[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07, 23 (2):22-24.

[11]马英,丁战辉.2008北京奥运会群众体育发展机遇的探讨[J].井冈山医专学报, 2008,15 (2): 65-66.

[12]陈琦.后奥运时代我国大众体育发展展望[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8, 23 (5): 396-399.

[13]董新光.下一个10年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战略选择[J].体育学刊, 2009, 16 (6): 1-6.

[14]刘梅英,田雨普,周丽萍.体育强国视域下我国群众体育发展对策探索[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9, 43 (7): 9-13.

[15]沈芝萍,蔡金明,陈观云.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探析[J].体育文化导刊, 2002, (6): 40-41.

[16]周晓东.可持续发展与我国大众体育的发展[J].四川体育科学, 2000, (4): 47-49.

[17]吕小黎,秦小平.我国群众体育管理体制及其改革[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2008, 8 (3):132-134.

猜你喜欢

大众体育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大众ID.4
上汽大众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我们的“体育梦”
教师发展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