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现象

2011-08-15黄梅荣

当代体育科技 2011年5期
关键词:沟通模式师生关系中学

黄梅荣

(林州市第一高级中学 河南安阳 456550)

中学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现象

黄梅荣

(林州市第一高级中学 河南安阳 456550)

围绕教师“教”、以传授运动技能为目的的传统中学体育课堂,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学习潜能的开发。在新体育课程标准理念下,本文强调师生互动体育课堂教学是保障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体育学习能力的必要途径,分析了现在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影响因素,并就如何在体育课堂中进行师生互动、激发学生自主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谈了几点实施策略。

中学 体育教学 师生互动

长期以来,中学体育课堂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在传习式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按照教师的统一安排做着机械单调的动作练习,学习没有自主性,学习的快乐无法得到体验,沉闷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的个性和人格难以得到正常健康的发展。《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体育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1]。实施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就是要打破传统的体育教学框架,将学生从被动学习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开放的教学活动中得到主动发展。

1 中学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师生所处的位置和起的作用不同,因此,出现一些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一般体育教师性子急,对待学生的错误不认真分析病根,而只就外在表现加以处理,有时难免主观、片面、不公正,有甚者体罚学生,这样往往会加剧师生间矛盾,而导致教学失败;也有的体育教师,在学习方法上对他们不进行积极的引导,仅授之以“鱼”,不授之以“渔”,造成学生的厌学问题;还有一些体育教师,对待师生之间的矛盾不认真检讨自己的缺点,而指责学生。这样的教师将失去威信,让学生反感,拉大师生间的距离,进而不会产生好的教学效果。能否处理好这些矛盾,将会成为影响中学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和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在传统的以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传授为中心的体育课中,以“教师-学生”的单向互动为主,在这种互动模式中,教师处于“控制”的地位,在教学中把大量的指令性的、灌输性的信息向学生发散,而学生则是信息的“接受体”,被动地接受着信息,并围绕着这些信息开展着自己的学习活动,而且大量的信息都向学生群体发散,向学生个体发散的信息极少,生生间的互动也极为缺乏。从互动的内容看,以认知互动和行为互动为主,情意互动也较为欠缺。

2 师生互动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其作用

体育教学是以实践课为主的一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一起练习、游戏、比赛,共同吃苦、受累,共同分享胜利的欢乐,在此过程中建立起的师生关系是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通过教学实践发现,体育教学中的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课内与课外之间,师生互相活动、互相讨论、互相观摩、互相交流、相互学习的教学方法,能真正体现和保证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励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2]。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师生互动的重要条件,而体育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不仅可以使师生间建立信任,而且在这种感情融洽、团结友爱的气氛中密切合作,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学校教育要实现和谐发展就必须以师生关系的和谐为前提,师生关系问题是教育教学过程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促进教学的重要基础,而在体育教学中体现的尤为重要。

在教学中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有:教师自身素质的缺乏、教与学的矛盾、片面追求升学率、外出活动的减少、升学竞争的激烈、家访空间的萎缩、社会对教师要求的提高等。

3 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对策

3.1 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 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即实现教师的角色转变。转变角色,倡导民主合作,这是实现师生互动的前提。传统教学过程的师生交往是权威型的,具体表现为教师的讲与学生的听是单向灌输,而主体性课堂教学的师生交往是双向的、是民主平等型与学导型的,教师的教学目的并不是将教材简单的传授给学生,而必须让学生自己去质疑、思考和践行[3]。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尊重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权利,建立起一个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一个双向和谐的优良教学环境,使学生心境舒畅,兴趣浓厚,主动学习,乐于学习。

3.2 建立真诚的师生情感

在师生关系中,情感因素具有重要调节作用,而教师又是教学的主体,对情感教育起着主导作用[4]。教师应善于调控学生的情绪变化,使他们保持愉快、积极上进的心境,这对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

3.3 提高自身素质 增强个人魅力

教师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因为业务水平最终决定学生的信任程度,体育教师如果业务水平有限,将无法驾驭体育教学,只有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注重知识更新,才能使教学相长,才能在学生中树立起应有的威信,所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根本条件;教师要得到学生喜爱,就要有内在的人格魅力,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这是优化师生关系的有效策略,为此,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扩展知识视野,努力成为富有个性魅力的人[5]。

3.4 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特点协调师生关系

体育课多数在室外进行,学生与教师接触多,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讲,还要练,若教师能身体力行,主动参与学生的练习、活动、游戏,无形中就缩短了教师和学生间的距离。尤其是在学生上了几堂的室内理论课后,一旦走进体育课堂,就会像出笼的鸟一样感到无比的兴奋,跃跃欲试,教师若能安排好体育课的活动量和活动密度,掌握好分寸,就能使学生的身心得到调整,师生的感情得以交流,学生各得其乐,师生关系就更为和谐、融洽。此外,在体育教学中,很多体育差的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兴趣淡薄,解决他们的认识问题,培养兴趣,激发学习的动力就显得很重要,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灵活、合理、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6]。

3.5 运用多种师生互动模式

体育教学不仅是体育知识、技能的传递过程,而且还伴随着师生间的情绪、情感交流,伴随着态度和行为方式的相互作用与影响。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信息双向沟通与人际言行的多向互动过程,依据这种理论,课堂师生互动可建立以下几种沟通模式。

(1)双向沟通模式。

是指教师与学生个体间的双向交流,可用于指导教学,特别是课的开始部分和传授新知识时期,教师此时的任务是讲解、示范和说明注意事项等,此时学生主要是听讲,自由较少。

(2)多向沟通模式。

是指教师跟学生保持来回的交往,允许在正规的基础上有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教师在教学中起引导或指导的作用,教学效果较好。体育教学过程在更多情况下是采用多向沟通模式,因为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分组练习的小组活动多、空间大、学生的流动性大和活动的自由度较大,这种教学形式给予了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更多面对面接触和交流的机会[7]。

(3)成员型沟通模式。

是指教师完全融入到学生集体中间,作为普通一员参与互动过程,包含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课堂效果最好。

(4)多级沟通模式。

此模式可用于全班分组教学,小组长是教师和学生联系的纽带,教师是组织者和指导者,并参与到各组的活动中。

4 结语

师生关系在体育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同的“师生关系”有不同的教学效果。体育教学中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互动、平等的关系,因此,在现代中学体育课教学中,只有充分利用师生互动的作用,即通过互动式教学才能够顺利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中学体育教学质量,让学生逐步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也就是说,师生互动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互动式教学也将是现代体育健康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

[1]金钦昌.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56.

[2]续志红.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4,4(18):77~78.

[3]李晋裕.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探讨[J].体育学刊,2001,3(1):87~91.

[4]肖丽.情感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贵阳金筑大学学报,2005,12(4):80~81.

[5]陈云群.现代体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J].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7(4):67~70.

[6]谢友明.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J].教学与管理,2003,4(4):53.

[7]王艳荣.中小学体育教学师生互动的基本类型和方式[J].体育学刊,2003,11(6):97~99.

G807.3

A

2095-2813(2011)12(b)-0047-02

猜你喜欢

沟通模式师生关系中学
将政策的优势落到实处——“双减”政策下师生关系的现实重构
CICARE沟通模式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书院师生关系的构建、特征及价值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表里一致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论组织中有效沟通模式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