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质拓展”课程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实践探讨

2011-08-15赖丽新

当代体育科技 2011年5期
关键词:素质拓展体育课考核

赖丽新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广州深圳 518023)

“素质拓展”课程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实践探讨

赖丽新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广州深圳 518023)

本文根据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性质、办学理念及办学特点,通过分析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对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其评价方面进行了创新,采用“引导语”式的体育教学方法来对高职体育课程进行创新性教学,结合职业院校工种不同选取相应的素质拓展训练项目促进学生发展,为将来工作打下基础。本文创造性将素质拓展项目运用于体育课堂教学中,通过对体育课的创新教学,贯彻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精神,促进高等职业院校体育发展。

高职教育 心理素质拓展 体育课程

随着时代的创新发展,在体育课程中也慢慢的开始进行尝试性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始动力,培养的学生广泛的适用于产业生产和管理第一线,培养培训的是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和高技能的实用型人才。

1 高职学生特点

1.1 招录成绩差距较大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高考成绩相对本科院校学生成绩来说差距较大,差距不是几分而是几百分。这就预示着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对来说差,没有好的学习习惯,追求的是金钱与物质方面的需求,许多的学生生于富裕家庭,没有学习动力,懒散成性,不思进取。体育课上喜欢扎堆聊天,攀比心态严重,有的学生甚至耻笑教师的俭朴。这些对我们体育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体育学习习惯是一个大的问题。

1.2 学习成长环境

职业学院的生源有来自民办学校的,普通中学及重点中学的学生。省内录招的学生家庭环境相对来说优越,而学习成绩相对来说比较差,学习能力不强,没有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学习氛围不好,因省内生占多数,整体学习环境也就差,将影响学生的发展。职业学院还有一部分外省录招的学生,学生成绩较优秀,进取心强,相对省内招的学生来说学习习惯、自律能力较强,且有很强的争优秀、争先进之心,学习刻苦努力,珍惜时间且目标明确,在这样的环境下的学生体育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也较强。如何发扬这种好的学习环境,制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如何形成一种主流也是我们作为高职院校老师需要要思考的问题之一。

2 高职体育课程创新

根据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推出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为进一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及党的教育方针,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开发尤其是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迫切需要,适应广大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就业创业的迫切需求,更好地服务和促进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活动[1]。本文将素质拓展部分内容引入到高职体育课程中来,本文将结合职业院校各系工作特点选取不同的素质拓展内容,以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同时为学生将来工作需要打下基础。

2.1 课程内容

拓展训练是现代人和现代组织采用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和训练方式。一般是指把受训人员带到大自然中,通过专门设计的具有挑战性的课程,利用多种典型场景和活动方式,让团队和个人经历一系列的考验,使参与者在解决问题、应对挑战的过程中磨练克服困难的毅力,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增强团结合作的团队意识。拓展训练又称外展训练(outward bound),原意为一艘小船离开安全的港湾,勇敢地驶向未来的探险旅程,去迎接新的挑战[2]。而职业院校学生从踏入学校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要去迎接即将到来的职业挑战,他们的学习时刻都是在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准备,这与普通高等院校不同。为锻炼学生将来在公司从事工作所需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需求,并根据职业院校职业特点,本文将引入蛟龙出海、电网、逃生墙、信任背摔等拓展训练内容,引入蛟龙出海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配合能力,电网的引入是为培训学生观察探究及战胜困难共同完成任务,信任背摔引入是为了改善信任危机,增强学生之间的友谊,培养“Team”精神。本文将所选项目创造性的运用到体育课当中来。例如:新生的第一次体育课中,为了培养学生之间的互信、互帮、团结合作精神,课程内容安排了团队建设、“蛟龙出海”、信任背摔、团队分享等内容。通过该课使得师生之间建立互信,同时学生对体育课也充满期待与兴奋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同时也达到了身心健康的目的。

一是团队建设体验。通过分队、选拔信任队长、队员特色签名、队训的设计,并展现在队旗上。该体验项目的目的是通过团队建设大家相互之间彼此认识、达到认同感,通过特色队旗的展示,例如教师运用“特色吸引眼球”的引导语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让每队学生讲出他们队的“卖点”,引导同学们从当下就认识到三年后的求职面试如何取得成功,展现自我并把自己的特长及亮点展现给主考官,从而获得理想职位。通过展示同时引入竞争机制,将队与队之间的设计进行比较,教师总结并提升每组积极观点,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永不放弃、永登高峰的精神。

另一个体验项目是“蛟龙出海”。每个团队人员在绑住脚的情况下,通过团队能力,共同讨论想办法在最短时间内又快又好的到达目的完成任务。期间,同学们会体验到通过讨论及思维的碰撞从而选出好的方法,通过全队齐心协力,将好的点子执行下去从而完成任务并获得胜利。失败的队要总结教训,分析原因,总结教训并学会承担责任。本课通过设计合理的、适合学生特点的游戏来感悟学生,让学生在分享自己的快乐与不快过程中,紧紧团结起来,拉近生生、师生之间的距离,与学生及时沟通并解除彼此间的“gap”,将代沟化解。

2.2 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

本文的体育课教学方法与评价的创新之处在于采用“引导语”来提高学生体育学习效果,完成体育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

课前提醒。通过每个队设置的队训目标,采用每次课前集体背诵队训,增加士气同时提醒组队的奋斗目标及报告目标达成情况,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乐观生活态度,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过有奋斗目标的充实生活。

课中促进。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用积极的正面的评价语言促进学生学习,增强学习动力,增加学生的自信。当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尤其是有一定难度的项目时,针对出现的相互抱怨、埋怨、相互推卸责任等行为,教师通过积极性语言及时的制止这些行为,并指出这些行为的不当之处,让学生明白这些消极的语言暗示是不利于学习任务的完成的,从而采用积极的、相互配合的行为方式及态度来共同完成任务,达到学习目标。

课后督促。采用学生自己监督、生生之间的相互督促、教师督导等方法教学。学生通过自律、自强、自我监督、自我激励等方法监督自己的体育学习行为,例如制定每天到操场上跑步练习,每天的自我测试检查等。也可以邀约同宿舍同学监督自己的体育学习锻炼,共同提高身体素质,达到身心的和谐发展。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加入学生的班级群里通过网络对学生的学习锻炼情况进行监督,同时对学生出现的疑难问题进行及时的解答,例如用什么方法锻炼背部肌肉?出现酸痛的原因?教师可以及时的针对性的回答学生的学习问题,提高学习积极性。

2.3 体育课考核

团队考核。考核项目是团结指数、信任度及相互之间的配合、目标的达成等方面进行考核。通过每次课安排的团队合作项目操作情况,经过比赛、打分等形式进行评价;学生之间的信任度,减少学生之间的相互抱怨,增强合作。

体育项目的考核。按照体育课常规考察及考核项目对学生的体育进行考核,采用《国家体质锻炼标准》对学生测试的项目进行考核,对学生的体育成绩进行客观评价。

3 结语

高等职业院校担负着为社会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任,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将拓展训练融于体育课,对体育教师的能力提出新的要求,要求他们不但要因地制宜地设置情景体验,而且还要引导学生将这种体验转化为自己的人生知识,以便日后运用于生活和工作[3]。本文从“以人为本”出发,通过分析学生特点,因地制宜的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及考核方面进行了创新性尝试教学。在课程内容方面将当今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内容创造性的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心理、生理等方面机能;在教学方法方面运用“引导语”式的教学方法,指引学生学习,时刻关注学生心理及身体的变化发展;在考核与评价方面将采用跟踪、监督、测试等方法进行考核与评价,通过团队的协作效率来评价学生,提高学生的互帮互助能力,通过学生自我监督、同学间相互监督及教师的网上督促行为来促进学习体育习惯的养成。

[1]http://baike.baidu.com/view/3082512.htm[EB/OL].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实施意见.

[2]徐艳.拓展训练(一)[J].中国培训.2002,10:54~55.

[3]王晨宇. 拓展训练融入到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可行性初探[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6(24):74.

G642

A

2095-2813(2011)12(b)-0035-02

猜你喜欢

素质拓展体育课考核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表里不一”如何识别——富平增强考核洞察力
考核偏向:错把经过当结果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体育课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浅析在校园开展体育拓展训练的安全问题
素质拓展与贫困生心理资本的关系研究
民族预科生素质拓展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口译素质拓展教育问题与对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