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威尔第歌剧民族性特征及形成因素:以《纳布科》《奥赛罗》《阿依达》为例

2011-08-15枣庄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山东枣庄277160

名作欣赏 2011年33期
关键词:威尔第美声唱法民族性

⊙惠 芳[枣庄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山东 枣庄 277160]

威尔第是19世纪意大利歌剧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他的歌剧创作在继承意大利传统歌剧的基础上又对歌剧创作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创新,从而把意大利歌剧推向了新的历史高峰,为世界歌剧艺术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创作的歌剧作品如:《弄臣》《游吟诗人》《茶花女》《奥赛罗》《阿依达》等成为了歌剧史上的经典剧目。威尔第是意大利最杰出的音乐家之一,是一位具有强烈爱国意识的作曲家,民族音乐元素始终贯穿于他的歌剧创作中。

一、民族性元素在威尔第歌剧创作的体现

1.创作素材源自本土威尔第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十分关心祖国和人民的命运,创作了许多争取民族独立的具有战斗性的歌剧作品。1842年歌剧《纳布科》在米兰首演,这部歌剧反映了当时犹太人民在残暴统治下的悲惨生活,整部歌剧充满着作曲家深深的爱国主义情怀,音乐节奏铿锵有力。作品中的音乐旋律优美动听、感人至深,无论从旋律和节奏上都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情感体验,作曲家把他的爱国之情以及对犹太人受难的同情之心表达得淋漓尽致。《纳布科》中的合唱曲“飞吧,思想,乘着歌声的翅膀”成为广为传唱的歌曲,这段合唱,着重表现了希伯来奴隶无限伤感地回忆起他们失去的家园和对故乡及亲人的思念之情,歌词中回忆着曾经美好的生活,诉说着被奴役后悲惨的境地,“痛饮杯中的苦酒,悔恨得泪流满面,对祖国无数次地歌唱,歌唱往昔美好的时光,为什么你沉默不言……”。歌词内容与当时人民的情绪相吻合,因而受到人民的热烈欢迎,也使得威尔第一跃成为意大利最杰出的民族主义音乐作曲家。

2.旋律的民族性特征威尔第对作品的旋律性要求严格,被世人称为“旋律大师”,他在旋律创作方面有着卓越的才华,主张自然、简明的创作手法,认为旋律是人类情感最直接的表现,他的创作围绕着爱国主义精神而且始终以现实为创作基石,揭露现实社会中可怕残暴的一面,对弱者赋予深深的爱心与同情,同时热情洋溢地歌颂和塑造英雄形象。威尔第的创作灵感没有脱离意大利民间歌曲的旋律,其歌剧的旋律朴实无华、感人至深、优美动听。例如歌剧《茶花女》的旋律特点是以民间曲调为基础,朴素鲜明,富于民族精神、民间气息,如《饮酒歌》至今也是意大利民族音乐的代表之作。歌剧《阿依达》的音乐旋律体现出威尔第擅长将外来音乐与意大利本民族特有的旋律相融合。如第三幕中引子部分,由管弦乐演奏,威尔第在强调小二度的变化音程时使用同名大小调的对比与二者的并置,展现出意大利旋律的特征。《纳布科》的第三幕中,三连音的连续进行同时与符点音符的交替展现,具有很强的意大利民间音乐特点。

3.和声的民族性特征威尔第歌剧中的和声配置也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如作品中常用的四六和弦、三四和弦,例如《茶花女》中第一幕的《饮酒歌》具有明朗的大调色彩,全曲以大六度的跳进贯穿始终,与意大利北方民间歌曲常使用平行三、六度和声效果相符合。

再如《奥赛罗》黛丝德莫娜的咏叹调《杨柳之歌》,在歌剧《奥赛罗》中主角奥赛罗因听信部下的谗言,杀死了美丽忠贞的妻子黛丝德莫娜。等到明白事情的真相后悔恨交加,追随爱妻于黄泉。此唱段是黛斯德莫娜临死前对爱米莉亚唱的,是最动人心弦的唱段,以亲切、凄婉、动人的《杨柳之歌》抒发了一个被情人遗弃的女子内心深刻的忧伤和痛苦。此唱段表达了黛斯德莫娜已深感有某种不祥的预感,她对爱米莉亚悲痛地倾诉道:“如果我死了,请用自己结婚时所用过的这条被单包裹。”她一面让爱米莉亚梳发,一面唱着《杨柳之歌》,她向爱米莉亚道晚安,并给了她最后的拥抱。这段著名唱段模仿英国民谣朴素婉转的咏叹调,旋律中大量运用了黑人灵歌的旋律特征以及意大利民间歌曲素材。

二、威尔第歌剧民族性特征形成因素

1.作曲家创作环境因素威尔第处在他的祖国意大利遭受奥地利的奴役统治时期,当时意大利的人们因受到法国大革命的激荡,强烈的爱国主义和崇尚自由的思想逐渐高涨。具有强烈爱国情怀的威尔第积极参与祖国人民的爱国运动,这种强烈的意识淋漓尽致地表现在了他的歌剧作品中。意大利1848年革命失败后,各封建专制小国的革命运动遭到残酷镇压。意大利直到19世纪60年代罗马与拉齐奥地区并入意大利,首都定都罗马,才完成了统一。在这种背景下,意大利的文学和艺术代表着对国家的热爱与担忧,于是在反对外强压迫的民族运动中产生了许多优秀的作者与作品,强烈的民主主义爱国热情使得威尔第成长为意大利歌剧的领军人物。威尔第的歌剧作品有通过英雄题材的运用表现强烈的爱国热情、反对异族压迫的《纳布科》《十字军东征中的伦巴第人》《厄尔南尼》等,也有对社会不平等感到愤慨的《茶花女》等。

威尔第生长在伦巴第农村,对伦巴第民间歌舞曲有着深厚的感情。他采用民族民间音乐的原则完全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及剧情的需要,没有一丝的冗赘和嗦,音乐语言非常朴素并贴近人民的生活,正是这种朴素的风格使得威尔第表达人物感情非常深刻贴切,如歌剧《阿依达》中阿依达的浪漫曲对阿依达人物塑造朴实准确,人物性格塑造堪称完美。

2.威尔第歌剧创作民族性贯穿始终威尔第歌剧创作风格独特,他始终坚持继承意大利歌剧创作特征,坚持运用意大利歌剧时代的音乐手法与传统创作技法相结合。威尔第善于吸收其他国家歌剧的创作精华,他受法国歌剧的影响较深,而其作品中表现的个性风格则主要受梅耶贝尔的启迪。但是,他坚决反对那些单纯模仿别人的创作风格而抛弃本国传统的行为。例如,威尔第在1889年的一封信中批评了意大利青年作曲家盲目模仿德国的作曲家瓦格纳的创作,认为这是犯了音乐罪,这足以见得他对盲目模仿别人创作风格的痛恨。威尔第一方面继承了罗西尼等人的音乐传统,另一方面使自己的歌剧独具特色,一步步成长为意大利歌剧大师。

3.意大利美声唱法在歌剧中的地位突出意大利美声唱法源于歌剧,同时歌剧的发展与美声唱法同步进行。意大利音乐在欧洲音乐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从文艺复兴以来,在声乐(主要是歌剧)、器乐(主要是弦乐)方面都起了开拓者的作用,对西欧各国的音乐发展有重要影响。美声唱法源于意大利,威尔第的歌剧十分强调声乐的作用,他始终认为歌唱旋律是歌剧中最主要的戏剧表现因素,乐队伴奏可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和演唱,但不宜喧宾夺主。他的作品能够充分发挥各声部人声的特点,非常声乐化。他注重刻画人物心理,威尔第歌剧中充满戏剧性的音乐,深刻反映了他个性鲜明的艺术创作风格,他对歌剧演唱提出了新的要求:男声要求运用热情饱满、铿锵有力的声音效果表现那种坚决抵御侵略者的决心和英雄气概。威尔第创作的很多乐句短小精悍又具战斗性旋律,在演唱中为了更加淋漓尽致地表达情感需要,适当混入滑音和颤音等演唱技巧。威尔第创作出很多鼓舞人心的歌剧合唱,这些合唱对当时为祖国统一而热血奋战的意大利人民予以巨大的精神鼓舞作用。除了《纳布科》中犹太人民思念故乡的《飞吧,思想,乘着歌声的翅膀》和《十字军的伦巴第人》中的雄壮的十字军合唱,还有《阿依达》中威武而辉煌的凯旋合唱;《弄臣》中是以合唱作出狂风呼啸的效果来描写暴风;《游吟诗人》中用合唱制造出悲惨的不详预兆,或者描写吉普赛人打铁的《打铁歌》,在《命运的力量》中用合唱唱出咚咚的鼓声。威尔第歌剧中声乐的主导地位给意大利美声唱法注入了深刻的思想情感和内涵,同时具有意大利音乐代表的美声唱法的运用,也使其歌剧的意大利民族特性更加突出。

威尔第歌剧创作始终坚持意大利歌剧传统与意大利民间音乐相结合的歌剧创作原则。作品中有着浓浓的爱国主义思想,淋漓尽致地揭露了社会的黑暗面,他的歌剧创作有着很强的现实性。威尔第歌剧创作中的民族主义情怀来源于他的生活背景,正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作曲家的最好的武器就是自己的音乐语言。他的作品不仅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音乐财富,也给当时的意大利民族复兴运动推波助澜,因此威尔第是当之无愧的意大利民族精神领袖,也正是由于威尔第在继承意大利歌剧传统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创作了大量不朽的经典歌剧作品,为歌剧发展指明了道路,为意大利美声唱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从而奠定了他世界歌剧大师的伟大地位。

[1]保·朗多米尔.西方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

[2]刘璞.音乐大师与世界名著[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3]张洪岛.欧洲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4]韩斌.20世纪歌唱大师[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威尔第美声唱法民族性
中国美声唱法的发展及对民族声乐的影响
“缺失的伊甸园”:约瑟夫·奥尼尔《地之国》中的美国民族性反思
美声唱法与中国当代创作歌曲的演唱
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歌剧之王”威尔第的故事(一)
19 世纪的法国大歌剧:威尔第的《唐卡洛斯》
父女情真深似海——威尔第与《西蒙·波卡涅拉》
浅谈美声唱法的民族化
意见簿上的签名
狗年说“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