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茅盾和老舍都市文学创作观综合比较:以《子夜》和《四世同堂》为比较核心

2011-08-15宣化科技职业学院河北张家口075100

名作欣赏 2011年33期
关键词:子夜茅盾老舍

⊙崔 晓[宣化科技职业学院, 河北 张家口 075100]

茅盾和老舍都堪称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由于他们活跃的年代大致重合,处于大致相同的文化语境以及感悟着相同的时代精神,加之二者也都擅长以都市为背景切入文学创作,所有这些造就了二者所持文学创作观的某些相通之处。但他们毕竟是一代宗师,能够卓然屹立于现代文坛本身又是他们的文学观独树一帜的确凿证明。由此看来,茅盾和老舍的创作观是呈交集状态存在的,既是相通的,又是彼此独立的。

一、共同的追求:都市小说的“史诗性”

“五四”作家们大都从思想启蒙的角度,表现启蒙知识分子和主要启蒙对象农民,从而导致了“五四”后一段时期内,中国都市文学的偏枯。在创作上,真正改变这种状况的应是茅盾和老舍。综合起来看,老舍与茅盾的共同追求主要体现在:以不同的风姿丰富了20世纪都市文学的广阔天地,创造了堪称“中国现代史诗”的鸿篇巨制。这种都市小说的“史诗性”追求是二者都市小说创作观的主要共同点。

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具备史诗性整体意识的作家,他的长篇小说《子夜》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真正具有史诗品格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茅盾试图以与历史同步的创作宗旨将笔触切入社会,誓要画一幅都市社会各阶级的全景图。于是,《子夜》庞大的“蛛网式”框系和独到敏锐的社会剖析出现在文坛,使人耳目一新。它的辉煌成就当时就为文坛所瞩目,成为作家们所趋近的一个目标。巴金、蒋光慈等对此做出了较为成功的尝试,老舍也未能例外。

老舍抗战前的作品主要选取展示人物命运的宏观视角,力求在较大规模上反映社会生活和人生世相,但大都时代感模糊,够不上“史诗性”作品的气魄和篇幅。时代提供给老舍以崭新的时代意识谱写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过程的最佳机遇。老舍从抗战伊始就投身于全民抗战救亡的文化工作之中,对时代和社会有了切肤的体验。1943年,老舍夫人胡 青从沦陷区北平九死一生逃到大后方,与老舍团聚,给老舍创作带来了第一手素材。以史诗的气魄,在更为广阔的背景下来展现民族救亡图存全过程的《四世同堂》在老舍的心底生成。从《四世同堂》里我们可以看到老舍追求表现“一个民族和一个时代本身完整的世界”的自觉性,从而与茅盾的时代视角、当代意识、史诗品格相趋同。

二、创作切入点的差异:经济政治关注与文化关注

虽然都本着“史诗性”的追求进行都市小说的创作,可是,茅盾与老舍的创作毕竟又是不同的。这首先区别于二者分别以两个气质不同的大都市为创作背景进行自己的文学创作。上海自古是以中国的商业中心存在,在上海总是能感受到中国最前沿的时尚潮流。而旧北平则是另一番景象——这里的人们似乎总是“官样”,那是一种皇城子孙特有的优越感,这座城市,无论是上流社会借以消遣的琴棋书画,还是引车卖浆之流引以为生的说学逗唱,无一不积淀着厚厚的文化内涵。因此,不同的城市,不同的气质,决定了茅盾和老舍不同的创作切入点。

茅盾侧重于从政治经济的角度去思考,注目于现时代的城市工业文明,尤其注重从民族工业这一侧面来透视都市,表现以上海为中心的现代都市人生的角逐、浮沉和灵魂折磨,达到了对整个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深刻剖析的目标。他的《子夜》,就是本着“大规模地描写中国的社会现象的企图”①进行创作的,不管这个“企图”是否在《子夜》这部作品中得到很好的展现,这部作品都能够很好地显示出茅盾“对于自己所处的时代‘全方位’的正面描绘”②的自觉。茅盾创作《子夜》用的是“蛛网式”结构,采用这种结构的重要目的是“把好几个线索的头,同时提出然后来交错地发展下去”③,这好几个线索包括民族资产阶级与买办资产阶级的矛盾,与封建势力的矛盾,与帝国主义的矛盾,还囊括了封建势力的没落,工人阶级的蓬勃发展,这部作品甚至还以共产党的土地革命为时代背景,这些都体现了茅盾都市小说创作的政治、经济切入点。

而老舍则更侧重于从文化、伦理的角度去思考,注目于衰微皇城人情世态的描摹,尤其注重从底层市民的角度来透视都市,表现现代文明和传统文明、都市文化和乡村文化的冲突与交织。老舍其实是热爱北平的文化的,但是他又同时极其痛惜地认识到这种发展过熟的文化实际上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正是由于怀着这样复杂的心情,他近乎执拗地选取文化为切入点进入他的整个创作。老舍始终用文化来分割人的世界。他关注的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的人的命运,以及人的生活方式与精神因素的蜕变。在《四世同堂》这部中华民族的“痛史”中,作者就集中表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冲击时,每个人的反应。在表现的过程中实现了作者对国民性的树立和批判的目的。他批判祁老人“别管天下怎么乱,咱们北平人绝不能忘了礼节”,盲目坚持传统文化的处世原则,也批判盲目媚外的冠晓荷以及大赤包对文化的戏弄。

三、相通的创作手段:塑造典型人物

茅盾和老舍同为20世纪30年代杰出的小说家。作为都市人物、社会和历史的杰出描绘者,茅盾着力于展现大上海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衰。而老舍为我们铺展出一幅幅色彩斑斓、悲欢离合的市井风俗画卷。一南一北,相互映衬,表征着现代都市文学向着繁荣和纵深迈进。从另外一个角度说,他们的相通之处就是他们均以塑造典型人物为主要手段来达到自己小说的创作目的。《子夜》中塑造了吴荪甫这个民族资本家的典型形象,写出了民族资本家“实业救国”的豪情壮志。更写出了民族资本家在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面前的无奈,也写出了民族资本家面对工人运动所具有的反动性。最后,作者对以这个人物为核心做出的冷静的社会分析得出“资本主义在中国行不通”的精辟结论。老舍的《四世同堂》更是塑造了大批的典型人物:祁老人、祁天佑为代表的老派市民;钱默吟为代表的正派市民、冠招弟、祁瑞丰为代表的新派市民;冠晓荷、大赤包为代表的文化的蛀虫;以及祁瑞宣为代表的处在新旧中西文化碰撞下的长房长孙……老舍把这些任务统统放在文化的背景下进行塑造,在这里,文化成为一块“试金石”,在面对文化碰撞的背景下,每个人物得到了全面的塑造,而在塑造人物的同时,老舍也达到了批判和塑造国民性的创作目的,也因为典型人物在文本中的聚集,文中的“小羊圈”胡同也成了战争苦难下中华民族的缩影。

四、创作者取向的差异:精英意识与平民意识

茅盾笔下的主要人物是生活在都市里的资本家和知识分子,呈现的是节奏强烈、灯红酒绿的现代都市风景图;老舍笔下的主要人物是生活在皇城里的中下层普通市民,呈现的是含蓄蕴藉、节奏迟缓的市井风俗画。茅盾和老舍所创造的都市文学作品互为补充,交相辉映,成为20世纪都市文学的双璧。同时,在二者的交相辉映下,也见出茅盾和老舍作为文本创作者在文学创作中所持有的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茅盾是在有了理论、生活、文学修养的基础上才进行小说创作的。基于此,茅盾总是力求以精英的姿态客观审视共时的社会环境。他在都市小说中塑造的人物也大都是这个城市的头面人物,比如吴荪甫、赵伯韬等,以他们的生活和冲突为线索,证明自己经过精密思考后得出的社会理论分析及结论。所以说,在文本中,作者茅盾和他笔下的人物一样都作为一种精英状态存在——作者是置身事外冷静地审视,客观地表现,而人物则作为一个阶级的代表在文本中完成神圣的使命。在茅盾和《子夜》的带领下,这种精英意识甚至成为一个时代的小说作者,特别是“社会剖析小说”流派作者的主流意识。

老舍则从他视域中的北京出发,在题材的拓展中实现了京味文学作为市民文学的定位。在他文学创作中表现为,以他的认识观对市民文化、民俗文化视角的自觉追求融合着“五四”文化精神的精髓——国民性及其改造。它们的同构就超越了一般市井民俗小说而具有强大的文化魅力,从而使“京味”具有了一种广泛及深沉凝重的历史感。在老舍的小说中,作者似乎成为小说人物里的一员,一会儿陪着小说里的人物欣赏中国的传统文化,一会儿痛惜文化的由盛转衰,一会儿怒斥文化蛀虫对中国传统文化美的糟蹋,一会儿又不得不批判死守中国传统的老派市民懦弱的国民奴性。这样的例子在《四世同堂》中几乎比比皆是,无一不显现着作者个人的态度,也无一不是作者将自己置身于市民人群中得出的感受以及结论。老舍不是一位只以冷静的态度面对社会生活的作家,他写的是文化状态下的人以及人性,而并非是一种观点或者理论。这是他与茅盾在都市小说创作观上的又一个巨大差异。

① 茅盾:《子夜·后记》,《茅盾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71页。

② 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26页。

③ 茅盾:《〈子夜〉是怎样写成的》,《茅盾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6页。

猜你喜欢

子夜茅盾老舍
茅盾的较真
解人之难的老舍
茅盾不怕被骗
茅盾不怕被骗
《子夜》主要人物关系图
周恩来与老舍肝胆相照的友谊
月亮的第十六个子夜(外二首)
子夜吴歌·冬歌
子夜无眠(外四首)
老舍的求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