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经验的诗意抒写:读蓝蓝《在我的村庄》及其他

2011-08-15杨新友安顺学院中文系贵州安顺561000

名作欣赏 2011年33期
关键词:蓝蓝诗作村庄

⊙杨新友[安顺学院中文系, 贵州 安顺 561000]

20世纪90年代初,诗人蓝蓝带着她的乡村生活诗作姗姗而来,在当代中国诗坛悄然凸现,引起诗歌和评论界的极大关注。蓝蓝原名胡兰兰(1967- ),出生于山东烟台,后随父母迁居河南。1980年发表处女作组诗《我要歌唱》,从此开始了她的诗歌写作生涯,先后出版了诗集《含笑终生》《情歌》《内心生活》《睡梦睡梦》《诗篇》等。“蓝蓝的诗歌恬静优美,充满了抒情的迷人魅力。”①1996年度国内重要诗歌奖项刘丽安诗歌奖颁给蓝蓝时曾作如下评语:“以近乎自发的民间方式沉吟低唱或欢歌赞叹,其敏感动情、自然、爱和生活淳朴之美的篇章,让人想起诗歌来到人类中间的最初理由。”②或许是童年时代父母等人给予的无私关爱哺育了诗人对亲人和生活的感恩之心;或许是与村边那条清澈的蓝河以及乡村事物的亲密接触激发了诗人对自然和身边事物的善待之心;或许是诗人天生的母性关怀与细腻情愫滋生了诗人对弱小者和细微生命的怜爱之心。当蓝蓝充分调动个人的生命记忆和生活经验进行艺术加工时,熟悉的乡村事物和大自然记忆构成了蓝蓝诗歌艺术处理的重要素材。“那些乡村事物,它们的类属和存在的意义是那么确切、具体。它们的生长与土、阳光、雨水、气温、人类保持着那么美妙的联系。况且由于(诗人)她的灵魂对自身生命来历的刻骨铭记,乡村在她的内心中,早已化作了一片适意的精神家园。结果,幻象与表象的集合,构成了她乡村生活诗作的特殊韵味与魅力。”③

从1991年到1994年的三年时间里,蓝蓝集中创作了一系列有关乡村记忆和乡村事物题材的乡村生活诗作,包括《哀歌》《在我的村庄》《大河村遗址》《在小店》《萤火虫》《被我的爱爱着的春天》《无题》等诗篇。在这些散发着清新泥土气息的乡村生活诗作中,诗人通过对乡村记忆的重温和对乡村事物的咏叹,抒发了心中埋藏已久的那份原初乡村情绪和乡村情结,精心构建起独具魅力的乡村生活诗歌意象群和乡村生活诗歌艺术家园。其中,创作于1992年的《在我的村庄》可视为诗人一个颇具代表意义的文本。

诗歌《在我的村庄》第一节就以“风告诉头巾:/夏天就要来了”,点出诗人对于夏天即将到来的欣喜感受,并由此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诗人把整个诗歌的生成背景置于乡村这一艺术场域,让诗行在夏天即将到来的乡村场域及在场的乡村事物之间次第展开,诗歌自始至终洋溢着一股夏天即将到来的欢欣和喜悦。夏天的到来是美好的,同时又是幸福的。在这个季节,草木葱茏,自然万物竞相生长,生命呈现一派勃勃生机的繁荣景象。正因为夏季的美好和充盈,幸福选择此时降临于诗人笔下的“村庄”。夏天的到来是幸福的降临,幸福降临“在我的村庄”,夏天便成为幸福的象征。除此之外,诗人通过运用时间转换和交互衬托的艺术手法强化了乡村幸福永恒存在的意义。在“我的村庄”里,无论是日子的疾速翻阅,还是群鸟的飞来飞离,仿佛就是为迎接夏天的到来和幸福的降临而发生。在诗人蓝蓝的眼里,其实夏天从未“在我的村庄”离开,幸福永远驻扎“在我的村庄”。

诗歌第二节亦是以“夏天就要来了”为开头,呼应上一节当中诗人对夏天即将到来的欣喜感受,再次突出“夏天就要来了”在全诗建构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接下来诗人分别撷取鹌鹑和“五月孕穗的小麦”两种不同的象征生命形式的乡村个体意象化入诗歌。通过对上述两种意象的确立和诠释,诗歌十分形象地演绎了个体生命的萌发孕育过程。“两只鹌鹑追逐着/钻入草棵”是对鹌鹑求偶行为的描写,也是一次对个体生命承传的真实写照。鹌鹑的求偶行为是新生命繁衍的先兆,鹌鹑的求偶行动预示着生命新的希望。“五月孕穗的小麦”则象征着生命的成功孕育。在当代著名诗人海子的笔下,“麦子”和“麦地”是农耕文明和农业理想的象征,是生命的源头所在。同样的,在诗人蓝蓝的笔下,“孕穗的小麦”又何尝不是人类及其他生命共同的源头所在。在此,对生命的原初呼唤无疑成为了本诗的一大亮点,引发读者的遐思和感叹:生命酝酿于鹌鹑的求偶行为,生命源出于“五月孕穗的小麦”,生命最终绽放于原初的乡村大地。而在都市的钢筋水泥丛林里和充满物欲的现代生活中,生命过程的原初再现几乎是不可能的。

或许是诗人对乡村生活的格外珍爱,抑或是诗歌情感本身表达的需要,《在我的村庄》第二节末尾,诗人摇身一变顿时与笔下的村庄融为一体,村庄化作了诗人本身,诗人化作了自己笔下的村庄。诗歌主体和客体达到完美的有机统一。此时,“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诗歌客体被赋予了诗歌主体浓厚的情感色彩,诗歌客体展示和排列组合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诗人情感的言说和表达。至此,诗人构筑了一个人与事物和谐依存的乡村艺术世界。

诗歌第三节是在第二节的基础上对诗人所构筑的乡村艺术世界的继续深挖和营构,从而发掘出“在我的村庄”存在的更多的幸福事物。通过时间的推移变换,诗人将第二节的晌午意象群推进到第三节对夜晚意象群的释读。在夏天即将到来的夜晚,烛光、蔷薇的香气、河水、月光等意象共同组成了“我的村庄”的幸福。宁静的夜晚,幸福悄悄降临于村庄的每一个角落。“在我的村庄”,谁也没有主宰或者决定谁的权力,一切事物都处于平等的地位。烛光欣喜地在等待夜歌的来访,蔷薇的香气若即若离地自由飘散,镀银的月光柔和地流泻在村庄的原野,淙潺的河水欢快地把幸福传递到远方。所有的事物按照各自固有的规律和方式发生,而事物之间又是何等地和谐依存。显然谁若打破了这种平静稳定的乡村生活秩序,“在我的村庄”幸福必将荡然无存。于是,各种乡村事物自觉地平等交流、和谐共处,幸福则永远驻扎“在我的村庄”。

由乡村事物的和谐共处推及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世俗生活中,人们为着不断膨胀的物质欲望抵牾碰撞,早已打破了原有的和谐依存,相互之间只剩下赤裸裸的利害冲突关系。诗人蓝蓝正是看出了现代社会里人们这种日趋复杂焦虑的关系处境,其在此展示乡村事物和谐的目的不能不说是对现代人的一种友善的提醒和提供一种别致的诗歌人文关怀。

蓝蓝出生于山东烟台一个名叫大沙埠的村庄,清澈的河水从村边静静地流过。蓝蓝在那里度过了美好的童年时光。之后诗人随父母迁居河南伏牛山区,开始了另外一段乡村记忆的成长生活,直到后来招工和上大学进城。早年的乡村生活经验和个人审美体验是蓝蓝日后诗歌创作的重要艺术源泉。当诗人着手创作系列乡村生活诗歌时,昔日的乡村记忆和乡村事物迅速复活。蓝蓝的乡村生活诗作大多以描绘乡村优美的田野风光,讴歌乡村生活的安宁幸福,感悟乡村记忆的温馨与甜蜜,从而表达诗人对生活的感恩礼赞和凸显诗歌的人文关怀及精神价值。

在诗歌美学特征方面,蓝蓝的系列乡村生活诗作在继承中国传统诗歌美学方法的基础上,诗人有意识地借鉴西方诗歌表现技巧,并将二者特质熔铸吸收融入自身诗歌创作。美籍诗人、诗学家叶维廉在作中西山水诗比较研究时曾说:“王维的诗,景物自然兴发与演出,作者不以主观的情绪或知性的逻辑介入去扰乱眼前景物内在生命的生长与变化的姿态;景物直观呈现读者目前,但华氏的诗中,景物的具体性渐因作者介入的调停和辩解而丧失其直接性。”④具体落实到《在我的村庄》诗中,是不难发现蓝蓝对王维诗歌美学方法的继承之处和对华兹华斯诗歌表现技巧的借鉴。尤其在诗歌第二节和第三节当中鹌鹑、孕穗的小麦、烛光、蔷薇的香气、河水、月光等乡村事物意象的排列与组合,明显继承了王维的上述诗歌美学方法特征。而诗歌第二节末尾诗行第一人称“我”的介入和诗歌主客体身份的相互转换则无疑受到了华氏诗歌表现技巧的影响。

除此之外,抒情性也是诗歌《在我的村庄》及其系列乡村生活诗作的重要美学特征。上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文化的急速转型,诗歌“边缘化”和“个人化”已成不争的事实。“由于诗人对诗持刻意的非审美化的态度,以及对诗的口语化的偏颇的提倡,诗流为最平常的‘说话’,甚至向着粗鄙化陷落……不美之诗,缺乏抒情性的诗铺天盖地占领和笼罩,造成了生态的失衡。”⑤但就诗人蓝蓝来说,抒情风格写作一直是她多年坚持不懈的诗歌写作路线。从早年发表处女作组诗《我要歌唱》开始,历经长时期的生活累积和诗艺的反复磨砺,蓝蓝的抒情风格诗歌写作日趋成熟。《在我的村庄》及其系列乡村生活诗作以较强的抒情性再次向世人展示和证明了蓝蓝抒情风格写作的成熟和成功,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20世纪90年代抒情诗的缺席与才情不足。

系列乡村生活诗歌写作是诗人蓝蓝上世纪90年代重要的诗歌事件,最终导致并促成了蓝蓝乡村生活诗歌重要文本的诞生。作为系列乡村生活诗作的一个颇具代表意义的文本,《在我的村庄》动用了诗人的全部乡村生活经验和乡村生命体验,灌注了诗人的全部艺术情愫和艺术感悟。蓝蓝说:“神从大地逃走时留下了诗歌,正如洪水中漂着的一只方舟。诗具有咒语般的魔力,进入诗歌的事物则免于死亡而永生。”⑥为了留住美好的乡村记忆和唤醒原初的生命体验,在纷繁紊乱的现代社会和城市喧嚣之间开拓一片适宜诗意栖居的精神域地,从而更好地践行诗歌人文关怀和精神价值,诗人匠心独运地演绎了乡村经验的诗意抒写。

① 梁晓明,南野,刘翔.中国先锋诗歌档案[C].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198.

②⑥ 蓝蓝.内心生活[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

③ 蓝蓝.飘零的书页[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267-270.

④ 叶维廉.中国诗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39.

⑤ 谢冕.诗歌理想的转换[A].王家新.中国诗歌九十年代备忘录[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243.

猜你喜欢

蓝蓝诗作村庄
毛泽东诗作《七律二首·送瘟神》(书法)
村庄,你好
兰铁成红楼诗作手稿
傻女求娘
摇光的蜂蜜
天资聪颖,幼年诗作得赞许
述说
村庄在哪里
月和船
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