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岸文学对话与论争三十年概述

2011-08-15王文艳广东工业大学广州510006

名作欣赏 2011年5期
关键词:论争余光中文学史

⊙王文艳[广东工业大学, 广州 510006]

两岸文学对话与论争三十年概述

⊙王文艳[广东工业大学, 广州 510006]

本文通过描述两岸近三十年来文学对话与论争的概况,以期从这一角度回顾和反省内地对台湾文学的研究历程,希望对学术脉络的追溯能够深化学科的自省意识。

文学对话 文学论争

1980年代中期:文学对话的起步与发展

在台湾文学研究的第一个十年里,特别是研究的起步阶段,由于内地和台湾特殊的历史文化语境,两岸之间的文学对话和交流迟至20世纪80年中期才开始出现。1985年,应《台声》杂志邀请,陈若曦、许达然、杜国清等旅美台湾作家组团回国,参加了中国作家协会举办的文学报告会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院举办的文学座谈会,分别就台湾文学的历史和现状作了介绍,并与内地作家、文学评论家及学者交换了意见,共同交流创作经验,探讨文学课题。

由于台湾文学研究在内地刚起步,在这次文学座谈会中,台湾旅美作家对台湾文学的介绍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由于论述者的亲历体验或对一手资料的接触,使得他们的论述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为大陆研究者提供了有益的参照。譬如,杜国清对台湾日据时期的新诗介绍等。在这次文学对话中,双方都对彼岸的文学作品表示了赞赏,内地文学评论家刘再复从社会批判的角度,表示了对陈若曦创作的系列反映“文革”的作品的赞赏,“表现了一个作家的良知和深邃的忧患意识”①。而台湾作家则表示更愿意读到一些内地青年作家的作品,“不是以‘批判性’作标准,而是以文学作标准”②,这些论述微妙地折射出两岸不同社会文化思潮。这次文学对话,虽然双方对话的“交集”并不多,介绍性多于探讨,但是双方真诚的交流态度,预示着两岸对话的良好开端。

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一些学者发表文章,对台湾文艺界的一些思潮,某些台湾学者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并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构成了“潜在的对话”。譬如王晋民发表了《当前台湾文艺界的一场重要论争述评》,对1983年笔名为渔夫的作者和陈映真在《中国时报》围绕陈映真近期作品所展开的论争作了介绍,并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既指出渔夫的文章“既有正确的成分,如对陈映真的作品《万商帝君》的理念主义的批评,是颇为中肯的”,“但否定陈映真创作的理论基础,指导思想——依赖理论却是错误的”,同时指出陈映真的《万帝商君》“简单地把人物当作自己思想的传声筒”③。观点鲜明、客观,论证充分,表明了研究者独立不倚,既结合社会现实语境,又着眼于文学立场的学术眼光。

此外,林承璜对台湾学者钱江潮对陈映真小说《山路》评价的质疑④,均显示出研究者从学术立场出发,敢于表达自己观点的勇气。对一些在台湾受到争议的作家,譬如王文兴、七等生、李昂等,内地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这些对话,虽然不在同一时间和空间展开,无法直接交锋,但均显示出内地的台湾文学研究正逐渐打破各种“禁区”,摆脱意识形态影响,呈现出越来越开放、活泼的研究精神。

1988年,由台湾《中国时报》“开卷版”书评小组特别策划、制作了“一部作品两岸评”专栏,邀请了两岸著名学者对在台湾出版的部分内地和台湾作家的作品发表评论。台湾作家宋泽莱、张大春、黄凡及内地作家刘索拉、残雪、张承志等作家的作品陆续得到评论。这次活动不仅受到台湾文艺界及评论界的重视,内地的《当代作家评论》陆续转载之后,在内地也受到了较热烈的反应。正如中国时报记者莫昭平在文中说,“当初‘开卷版’策划这个专栏的目的,主要是促进两岸文学交流,透过两岸评论家的解析和评论,让两岸读者能够更清楚地了解对岸的文学。但在制作时……由于两岸评论家身处不同的环境,其观察、反省与批评的异与同,也在呈现了相当耐人寻味的文化符码。……‘两岸评’因此具有特别丰富的意义。”⑤

从介绍性质的对话出现到针对共同的话题有意识地开始进行探讨与交流,以及跨越时空的“潜在对话”的出现,在台湾文学研究的第一个十年里,尽管两岸交通极其不便,两岸的文学交流和论争依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促进了台湾文学研究的发展。

1990年代前期:几场重大的文学论争

进入台湾文学研究的第二个十年,两岸互动最为突出的一个现象便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涌现出几次较为引人注目的文学论争。从1992年开始,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诗评家余光中在《名作欣赏》陆续发表了系列文章,对现代名家朱自清、戴望舒、郭沫若的作品进行了重读和批评。他的批评有别于以往文学史对这些作家的高度评价,而是尖锐地指出了他们作品中存在的不足。

文章刊登后,余光中的批评引发了巨大的反响,一些文章从学理的层面上对余光中的观点进行了反驳和批评,譬如指出余光中的评价缺乏知人论世的原则,在求疵的过程中,脱离实际⑥;一部分文章则就余光中的评论表示了赞赏,指出“余光中所阐述的反感伤反滥情的美学主张,要求突破田园散文的创作模式以及认为要破除对二三十年代散文名家的迷信……体现了余光中作为一个散文艺术革新家的胆魄和勇气”⑦。也有部分文章来信对于余光中的观点采取了辱骂和嘲笑的态度,甚至在政治层面“上纲上线”。

由于两岸隔绝多年,所处在不同的文化语境,在材料的占有和处理上有所不同,因而看法上存在某种分歧,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十分自然的。但正如编者按所说“一部分读者乃至‘评论家’,对于批评名家名作何以深恶痛绝,甚至视求疵指瑕亦如洪水猛兽,说到底乃是一种病态文化心理的反映;是长久封闭的陶罐一旦破裂后所结出的一枚青涩的苦果。”⑧这起余光中“重评”事件也表明了刊物编辑在推动两岸对话交流,促进学术繁荣方面,所具有的胆识和勇气,而引发的“众声喧哗”,今天看来最重要的意义恐怕在于激发了对固有的文艺标准、诗歌原则的反思。

1991年6月由刘登翰、庄明萱等主编的《台湾文学史》(上卷)出版,受到了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和肯定,如陈辽的《开创和奠基之作——评〈台湾文学史〉(上卷)》。该文指出该著作提供了一系列前所未知、前所未见的有关台湾文学的新史料;超越了通常文学史著作就史写史的水平,达到了一定的理论深度。⑨

与此同时,台港文学刊登了台湾《中国论坛》推出的“当代大陆‘台湾学’系列‘文学篇’”专辑,摘录了数位台湾评论家对台湾文学史著作的评价,与内地批评家构成了一次“潜在”对话。与内地学者普遍对已出版的台湾文学史持肯定的态度不同,这些台湾评论家有的表现了较为客观公允的态度,既有所肯定,同时也指出有待完善之处。譬如林耀德的评价,“就史料汇集的能力、观念的更新、研究范围的扩张以及全书规格与文体的整合等层次来看,都是目前两岸最重要的一部文学史。”⑩

但有的学者如张启疆、吴潜成的评价,虽然所持的部分论点确实给人以启发,对内地学者反观文学史的写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但却表现了强烈的情绪色彩。比如“《台湾文学史》的编者是站在彼岸说话,在他们心目中,台湾文学就是中国文学的‘他方’。……基于上述的意识形态和叙述策略,这卷文学史自然而然比较偏重台湾文学的外援资料(诸如考察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和(零散的)个别作者的生平介绍;作品讨论部分大抵仍环绕着主题和幼稚的反映/再现观念打转;至于作品的美学探究,分量十分单薄,动辄祭出‘形象’、‘生动’之类按语,未免枯燥无趣。”⑪

90年代前期,还发生了两岸诗评家关于“大陆的台湾诗学”的论战,被誉为是90年代前期台湾文坛的重要事件之一。1992年12月,台湾创刊了《台湾诗学》季刊。主编李瑞腾先生在创刊号制作了《大陆台湾诗学》专题,发表了白灵、向明、萧萧和游唤的四篇论文。这些论文分别评价了内地出版的《台湾百家诗选》(葛乃福编)、《台港朦胧诗赏析》(古远清编)、《台湾现代诗歌赏析》(耿建华、章亚昕编)及《台湾新诗发展史》(古继堂著)这四本书。文章发表后,引起了内地学者古远清、古继堂等编者、著者的强烈反应,引发了一场两岸诗评家之间的争论。

由于两岸长期以来的隔阂,这场论争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正常的学术交流的方向,甚至在台湾一些学者的评论文章中出现了“满含敌意、颇多讥讽”⑫的不友好的态度。但与此同时,一些台湾学者的某些评价也是值得内地学者认真反思的。一方面必须充分肯定内地学者在条件相当艰难的情况下,对台湾文学研究所做出的开拓性贡献,对普及、推广台湾文学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内地学者在当时从事台湾文学研究过程中确实存在着心态“峻急”的现象,在资料各方面情况还准备不够充分的条件下,从事一些“点”、“面”上的问题的研究,避免对史料叙述的不严谨和错漏,对一些概念运用的偏误等等,才能为“史”的研究奠定更扎实的基础。

80年代末至90年代,台湾社会出现了一股“台独”思潮,而台湾文学界也出现了一种“文学台独”的倾向。面对这种倾向,内地评论者纷纷撰文予以了批判。其中,徐学的《定位台湾文学的三种方法》从地域、政治认同、文化传统三个角度对近十年来海峡两岸对“台湾文学”的定位进行了总结和反思,从学理的角度指出了诸种定位所存在的局限性,指出“只有坚持文化定位的方法,理清台湾文学作为一种文学传统的特定内涵,才能跳出贴标签简化历史或文学的党派之争,直探台湾文学心灵”⑬。体现了冷静、理性的批判眼光。

从两岸文学对话的开始到数场持续性的激烈论争的出现,从论点缺乏“交集”到就某一论点的反复交锋,可以说两岸的文学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在不断深入。不同观点的呈现了思想激活交融的魅力,促进了学术健康蓬勃的发展,使得我们尝到了交流的甜头。但是,部分带有“火药味论争”也在一定层面提醒我们要不断检讨和反省交流的态度和方法,形成既亲切友好而又实事求是的理论探讨的风气。

1990年代末期至今:不断走向理性和宽容的文学对话

1990年代末到台湾文学研究的第三个十年,两岸文学界的互动日趋频繁。两岸文学对话出现的一个显著的特色便是以学术会议的形式,邀请两岸的学者共同参加,在理性和平和的气氛中展开交流和对话。

1998年,来自海峡两岸的三十多位学者在京举行了“吕赫若作品研讨会”,对日据时期的重要作家吕赫若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日据时期的台湾文学由于史料发掘整理的困难,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已有的研究成果研究的面较窄,多停留在几位作家的研究,譬如赖和、杨逵、吴浊流、张我军、钟肇政等。二是研究层次多停留在介绍、概括、整理的层次研究方法单一。而这次的吕赫若研讨会,台湾的重要批评家吕正惠、陈映真和曾健民等参与了会议,用丰富的史料和扎实的社会学批评方法把这位日据时期重要的作家推进了大陆学者的研究视界,而大陆的学者黎湘萍、朱双一、马相武等也从各个视角切入对这位台湾作家的研究,不同的研究的思路、成果也间接促进了对日据时期台湾文学的研究。之后的1998年10月,在北京举办了著名作家黄春明的作品研讨会和《陈映真文集》首发式暨作品座谈会。与会的两岸代表都在友好的氛围中各自从不同的视角丰富了对这两位作家的研究。

此外,两岸还对新发现的重要史料进行分享与交流,填补研究空白。1947年11月到1949年3月,台湾《新生报》副刊《桥》上,曾发生过一场关于台湾新文学的热烈讨论,涉及到台湾新文学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但这场论争被国民党当局残酷镇压下去了,而反映这场论争的史料也随着岁月的流逝被尘封起来。1999年,陈映真主持下的人间出版社发现、钩稽了反映这场论争的史料,编辑为《1947—1949台湾文学问题论议集》出版。2000年由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江苏省作协等召开了“台湾新文学思潮(1947—1949)”研讨会,围绕着这些新发现的史料,从各个角度进行了学术研讨。与会者代表一致认为这段史料的发现,填补了这一历史阶段台湾文学研究的空白,为将来台湾新文学史的撰写提供了更科学的补充。这一时期围绕议题发表的众多文章对这场论争的性质、内容、背景、影响、参与者及与“五四”新文学的渊源关系等问题作了深入细致的解剖与分析,共同把这个时期的台湾文学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

2004年广西南宁召开了杨逵作品研讨会,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与杨逵的亲属、学生们对杨逵作品进行了研讨。在内地以往的文学史书写及相关研究论文中,杨逵通常作为一位充满阶级意识和民族精神的现实主义作家,被定位在台湾日据时期的爱国主义文学的谱系中进行论述。在这次的研讨中,不但重新充实了杨逵作为一个文学课题所具有的意义,而且强调了杨逵作为一个思想课题的意义。

回顾三十年来的两岸文学对话与论争,两岸的文学对话从“无”到“有”到不断的深入,两岸的文学研究者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实践证明,只有加强两岸的学术交流,在理性和友好的气氛中,建构起更加开阔、自由的学术视野,才能共同把台湾文学研究不断推向新的境地。

①② 刘再复,杜国清:《文学对话录——旅美台湾作家与大陆作家、学者谈文学》,《台港文学选刊》1985年第5期,第45页。

③ 王晋民:《当前台湾文艺界的一场重要评述》,《台湾研究集刊》1985年第2期,第73页,第80页。

④ 林承璜:《〈山路〉反省的是什么?——与台湾钱江潮先生商榷》,《海峡》1986年第5期,第198页。

⑤ 莫昭平:《两岸评激荡两岸》,《当代作家评论》1989年第6期,第30页。

⑥ 宫未明:《文艺批评应坚持知人论世》,《名作欣赏》1993年第1期,第22-23页。

⑦ 古远清:《余光中对变革散文的呼唤》,《名作欣赏》1993年第1期,第18页。

⑧ 编者按:《令人哭笑不得的批评与辱骂》,《名作欣赏》1993年第1期,第24页。

⑨ 陈辽:《开创和奠基之作——评〈台湾文学史〉》,《福建论坛》1992年第2期,第25—28页。

⑩ 林耀德:《雨后,跨海残虹》,《台港文学选刊》1992年第8期,第92页。

⑪ 吴潜成:《唐山人如何写岛屿的文学史——评〈台湾文学史〉上卷的彼岸观点》,《台港文学选刊》1992年第8期,第93页。

⑫ 依闻:《两岸诗评家关于“大陆的台湾诗学”的论战综述》,《华文文学》1995年第1期,第48页。

⑬ 徐学:《定位台湾文学的三种方法》,《台湾研究》1996年第2期,第79页。

作 者:王文艳,文学博士,广东工业大学通识教育中心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 辑:赵红玉 E-mail:zhaohongyu69@126.com

猜你喜欢

论争余光中文学史
荒野与文明——20世纪美国筑坝论争的历史考察
当代诗词怎样才能写入文学史
作品选评是写好文学史的前提——谈20世纪诗词写入文学史问题
现代视域中文学史著对《红楼梦》经典化的推进(1900—1949)
不怕找茬
追思余光中:“乡愁”不老
中学新诗教材的一场论争及其意义
刘涛《音调未定的儒家——2004年以来关于孔子的论争·序》
日本中世末期五山禅僧的“儒·释”论争与其内部分化
有个性的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