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和平》中娜塔莎形象浅析
2011-08-15张冬雪
张冬雪
绥化学院 黑龙江绥化 152000
一、少女时期的娜塔莎
1.回首十九世纪的历史,当时的西欧霸主当属拿破仑,法国的铁骑踏遍西欧各国领土。而处于沙皇执政时期的俄罗斯,也不可避免的被卷入战火。当时的俄罗斯国内局势不稳定,社会动荡不安。当时的俄罗斯可以说是处于内忧外患的局势当中。
2.娜塔莎《战争与和平》最开始出现的时候只有13岁,是这部小说中所有女主角中年纪最小的一个。当时,娜塔莎完全是一个小女孩,她有着一头黑头发和一双黑眼睛,嘴巴有些大,长的不算特别漂亮。她的身材很瘦,个性活泼好动。她总爱一双手抱着洋娃娃不放。她和其他的孩子一样任性、孩子气,而且不知道天高地厚。慢慢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娜塔莎就在这战火纷飞的局势下从一个无忧无虑的孩童成长为一名意志坚定、充满斗志、知识阅历丰富、为祖国和平挺身而出的热血女青年。在托尔斯泰的笔下,少女时期的娜塔莎是美好生命和幸福的天使化身,是带点诗意又可爱的淘气鬼,她柔软又富于变化的声音,精灵多变的活泼性格,天生优雅的举止,形成了这样一个“迷人的精灵”形象。正是在这样一个花季烂漫,憧憬着美好爱情,想要恋爱的时候,安德烈不早不晚地出现在了娜塔莎的生活中,爱情仿佛从天而降。
二、初恋时期的娜塔莎
1.娜塔莎只在第一眼,就爱上了安德烈公爵。那是一个孩子的爱情,真诚,纯洁却带着几分轻率。她像崇拜一个偶像般虔诚的,诚惶诚恐的仰慕着他。不管他的生命和他的思想是否有着她永远也无法企及的高度。
然而,安德烈与娜塔莎的爱情从一开始就是不太平衡的,安德烈遇到娜塔莎的时候内心世界已经千疮百孔,对生活无望,经历过生死离别,这和娜塔莎此时的内心世界是千差万别,感情状态也是南辕北辙。娜塔莎对安德烈的爱情感觉是仰望式的,崇敬膜拜式的,甚至有一种强烈的探索欲望,这种爱情是带有一些虚荣性质的。认为安德烈是连自己父亲都尊敬的聪明人,一向对自己充满自信的她开始害怕自己不符合安德烈心目中对女性的要求,骑马,打猎,跳舞一向快乐玩耍的她开始担忧和怀疑安德烈会不会赞成和支持喜欢自己的这种乐趣和爱好。 再加上年龄的差距,这段感情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是个悲剧的结尾。娜塔莎吸引安德烈的是她身上完全不同于上流社会的不掺任何杂质的纯真,她的朝气蓬勃带给当时处于对上段婚姻感到失败和厌倦的安德烈是希望和光明,但吸引安德烈的纯真也同样在后来成为他俩关系的致命伤。
2.后来安德烈在向娜塔莎求婚后又提出的一年的等待,让娜塔莎觉得不可想象和承受,纯真和幼稚在某些时候在安德烈眼里就是一个事物的两个面,娜塔莎在经过了漫长的三个星期的等待后得到的求婚结果,幸福劲儿还没过,却又听到了即将面临是更加漫长的一年的等待,失声哭泣了,这种激烈反应,这在安德烈看来是不能理解的,却反而更让他加深了对娜塔莎幼稚软弱和不成熟的担忧。安德烈对这段感情的担忧和不信任,对娜塔莎缺少信心的他甚至提出不把婚姻公开,也不举行公开的订婚仪式,名义上是为了给娜塔莎以后更多的自由选择,其实是害怕如果娜塔莎对自己感情有了变化,不再爱他的时候,他不至于成为整个上流社会的笑话。这正是说明了安德烈内心仍然在受着上段失败婚姻的煎熬,仍然带着过往婚姻的阴影,带着对前妻的愧疚,让他在面对新一段感情时候显得纠结和自私,爱惜名誉超过了对感情的虔诚。安德烈对娜塔莎爱情的不信任,这对一直要求轰轰烈烈,完美爱情的娜塔莎来说,是个致命的打击。他们的离别就在安德烈不动声色,平静地让人代为转告中而去:娜塔莎伯爵小姐过去和未来永远都是自由的……然后头也不回地走了。这个情景和多年前安德烈义无返顾的毅然决然地坚持上战场去追求沙皇士兵荣誉的时候是多么地类似。
3.娜塔莎之后又在苦苦煎熬和等待中显得焦躁不安,患得患失,也许安德烈把这一年的等待当作了他与娜塔莎之间爱情的考验,但是这种远隔千里的考验对渴望爱情朝朝暮暮的娜塔莎来说是一种折磨,此时的相思对娜塔莎来说是痛苦的,而不是甜蜜,这种痛苦让娜塔莎感到孤独寂寞和无助,使原本依赖性强的她变得非常脆弱,思想也愈加混乱,这种脆弱和混乱让看起来短暂的一年的等待变得无比漫长,仿佛看不到尽头。娜塔莎和安德烈破碎的情感由于各自的坚持已经越走越远,直到死亡逼近,爱情在他们之间又奇迹般如凤凰涅盘一样的得到重生,但是生活却没有再给他们第二次相爱的机会,一切已经太迟,只能擦肩而过,战争结束后,娜塔莎在安德烈临死的床前才是如此真实深切地了解了自己,懂得什么才是爱,该如何去爱。他们错过是因为他们都太爱做自己。
三、孤独寂寞中的娜塔莎
1.娜塔莎在漫长的等待中承受着煎熬,此时,花花公子阿纳托利的出现犹如黑暗中的一丝光明照亮了娜塔莎孤独的心,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和安德烈之间那样的爱情,炽热亲吻和浪漫热情的情书,这样轰轰烈烈的的感情和之前安德烈深沉内敛,深藏于心的爱情是如此旗帜鲜明的对比。在和阿纳托利的爱情到达了最高沸点,准备私奔的时候,安德烈即将从远方归来了,但是娜塔莎已经管不了,也不想管这些了,浪漫主义的她沉醉在这样狂热的爱情里无法自拔,无法清醒。和安德烈长久的分离已经让她觉得就算再坚持也是枉然。然而这种太过突然和狂热的爱情也最终如泡影般幻灭。
2.娜塔莎感情的纠结,反复和混乱其实是性格缺陷导致和决定的,太执着于浪漫主义的娜塔莎和太过于理想主义的安德烈相遇,相恋,移情别恋,生死离别,娜塔沙的虚荣浪漫,安德烈的犹豫迟疑,都为他们的爱情加速划上了句号,注定成为了可叹的伤感悲剧。缺少宽容和牺牲的他俩最终都于命运擦肩而过,只留下遗憾的绝唱。安德烈顿悟时,命运已经让他到了死亡的边缘,娜塔莎在托尔斯泰笔下还是幸运的,在经过长达十几年的风雨飘摇的战争后,她仍旧是一个水晶般的小人儿,淳朴诗意地如同草原的野花馥郁芬芳地绽放着属于她自己独有的生命光彩,她遇到了命运中的第三个男人彼埃尔。
四、幸运归宿里的娜塔莎
在经历了国家、社会的沧桑巨变后,娜塔莎最后和彼埃尔结为伉俪。此时的娜塔莎无疑是幸运的,因为她找到了此生中和她最为般配的生活伴侣。娜塔莎,需要依偎着有着宽广胸怀的男子来关爱和呵护她,为她遮风挡雨,陪她共诉衷肠。彼埃尔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曾经是有些落寞的俄罗斯贵族,后来时局变化,他几乎又在一夜之间成了百万富翁。但他却把对祖国的感情和人民的幸福看得高过了钱财,在战争的最后,他抛弃了个人利益,变卖了自己所有的家产捐献给了俄罗斯官方去支持保卫祖国的战争,他带头冒着生命危险参军,牺牲小我完成大我,并鼓励身边的人民也投入到保卫祖国的战争中去。时光在飞逝,战争在继续,以库图索夫为领导的俄罗斯统帅坚强地抗击着拿破伦的入侵。痛失安德烈后,娜塔莎仿佛一下子成熟了很多,从以前的浪漫狂热到现在的平静无华,成长成为了一名小妇人。她以自己所能尽的力量在保卫着这块属于自己生长的土地。
结束语
在1814年法国大革命影响着整个欧洲局势的时候,在俄罗斯政治风雨飘摇的时候,受法国人文主义思想影响的贵族们正积极的准备投入到战争中去,彼埃尔这个拥有着一腔热诚和积极向上精神的男子开始了他积极的号召……对祖国的爱,对亲人的爱,对朋友的爱,对爱人的爱,多瑙河的河水静谧地流淌,天空蔚蓝而宁静,夕阳的光辉照耀着壮阔的山河,没有奔跑,喊叫和斗争,一切都是那么宁静而详和。在战争的天空下,当我们怀着一颗远离世俗的心去体会时,除了高高在上的天空,一切都是虚无,一切都是欺骗,唯有静穆与安宁。彼埃尔和娜塔莎,他们相依相偎,对他们来说,只要彼此安好,便是晴天。
[1]谷玮洁 ; 罪恶与救赎——《战争与和平》娜塔莎的原型解读[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03期.
[2]王安忆 ;圣女娜塔莎——讲述《战争与和平》[J].《东吴学术》 2011年03期.
[3]韩玲; 真经过善的过滤就是美──托尔斯泰长篇创作中的女性美理想[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05期.
[4]王永奇;娜塔莎:被阉割的女性[J].电影评介 2008年第6期.
[5]祖晓春 ;试论娜塔莎性格的复杂性[J].《宁夏社会科学》2002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