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孟婆”
2011-08-15白建忠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山西临汾041004
⊙白建忠[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山西 临汾 041004]
说“孟婆”
⊙白建忠[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山西 临汾 041004]
《康熙字典》《汉语大词典》《辞源》等工具书对“孟婆”一词的解释都较为简略。实际说来,“孟婆”一词有三种含义:孟婆神、风神与船神。
孟婆 孟婆神 风神 船神
《汉语大词典》将“孟婆”一词解释为“传说中的风神”,颇为简略。其他的工具书一般也将“孟婆”解释为风神,如《康熙字典》《辞源》等。那么,“孟婆”一词究竟有几种含义?它在古代文学中被如何使用?这都是颇值得探讨的问题,有鉴于此,本文试图对上述问题作出粗浅的讨论,诚祈方家批评与指正。
一
实际说来“,孟婆”一词共有三种含义。第一种含义是指孟婆神。据近代人丁福保所编纂的《佛学大辞典》记述,孟婆神生于汉代,这也许与佛教在汉代传入中国有关。她从小研读儒家典籍,长大后诵读佛经,并诚心诚意地奉劝世人不要杀生,应吃素,直到八十一岁,犹未婚嫁。因为姓孟,故而人们称她为孟婆阿奶。当时有人能知道前世因果者,妄认前生的眷属,泄露了阴间的天机,于是天帝命令孟婆阿奶为幽冥之神,造忘台,又采用世俗药物制成似酒非酒之汤,即孟婆汤、孟婆茶,分为甘、苦、酸、辛、碱五味,使孟婆神掌之。忘台位于阴间的第十殿,冥王殿前六桥之外,很高大,周围有房舍一百零八间,向东有一条甬道,宽仅一尺四寸,孟婆神就于此地设盏,使鬼魂饮孟婆汤以忘前生。与孟婆神、孟婆汤相关联的还有一个词语是孟婆庄。清人王有光《吴下谚联》卷三《续目·孟婆汤》云:
人死去第一处是孟婆庄,诸役卒押从墙外经过赴内案完结。生前功过,注入轮回册内,转世投胎,仍从此庄行过。有老妪留进,升阶入室,皆朱栏石砌,画栋雕梁,珠帘半卷,玉案中陈。妪呼女孩,屏内步出三姝:孟姜、孟庸、孟戈,皆红裙翠袖,妙常笄,金缕衣,低唤郎君,拂席令之坐。小鬟端茶,三姝纤指捧瓯送至,手丁丁然,香气袭人,势难袖手。才接杯便目眩神移,消渴殊甚,不觉一饮而尽。到底有浑泥一匙许,抬眼看时,妪及三姝皆僵立骷髅,华屋雕墙,多变成荒郊,生前事一切不能记忆。一惊堕地,即是懵懂小孩矣。此茶即孟婆汤,一名泥浑汤,又名迷魂汤。
孟婆庄是孟婆神所住的地方,是人死后第一处所经之地,同时,人转世投胎也从此庄经过,孟婆神与三位女子孟姜、孟庸、孟戈掌管着孟婆汤,孟婆汤的主要功用就是使鬼在投胎之前把生前事统统忘掉。清人沈起凤《谐铎》卷八《孟婆庄》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为情而死、为情而生的感人的爱情故事:
兰蕊,邯郸挟瑟倡也。妹玉蕊,与里中葛生,有啮臂盟。生家贫,鸨母索聘奢,意苦不遂。兰蕊多贵客交,所得私金,悉以赠生,为妹作缠头费,生德之。后兰蕊病瘵死,生益落寞,非但不敢言聘,即欲博一宵欢,自顾空囊,亦殊羞涩。愿乖气结,遂以情死。
投至冥府,王者悯其无辜,判令投生。至一处,牵萝为棚,铺石作几,见男女数百辈,争瓢夺杓,向头就饮。生适口燥,亦往投止。忽一女子,从棚后出,视之,则兰蕊也,惊问所来,生具以对。女曰“:君以情死,妹岂独生!”言之泣数行下。生取瓢就鈩,女摇手禁勿饮,生诘其故,女俟饮者尽散,乃曰“:君不知耶,此孟婆庄也。渠为寇夫人上寿去,令妾暂司杯杓。君如稍沾馀沥,便当迷失本真,返生无路。今乘不昧前因,何不及早遁归,与吾妹仍谐旧约。”生曰:“旧约难凭,重生无益。卿将何以教我?”女曰:“当为君图之。”遂引至棚后,见累累石瓮,排列墙隅。女指曰:“此名益智汤,饮者有才。此名长命汤,饮者多寿。此名和气汤,饮者令人欢喜。”生问:“若辈所饮者何物?”女笑曰:“此皆焦心火滴泪泉煎成之混沌汤也!”末至一瓮,女逼令生饮。生问:“何名?”女曰:“此元宝汤。君所以恶生乐死者,只欠此一物耳!”生勉饮数口,格格不能下咽。女曰:“此等龌龊物,原不宜入文士之腹,然缘此为有情郎吐气,是物亦不俗矣!”生有难色。女曰:“劝君更尽一杯,恐西出阴关无故人也。”生为解颐,勉饮其半。女曰:“可矣!”遂导生出棚,指示归路。
时生死已五日,因无殓具,停尸床上,惟一灶下妪守视。见尸忽跃起,频呼腹痛,探喉大吐,势如涌泉,荧荧然水银入地。命储畚锸,坎地数尺,盈千累万,其中皆不动尊也。急诣鸨母家。玉蕊得生死耗,绝粒者三日。生吐其实,皆大喜。遂以金聘之而归。因感兰蕊之德,移其柩,礼葬之。后葛氏子孙繁衍,命春秋祭扫,永著为例。
葛生与玉蕊有啮臂之盟,但由于家贫,不敢言聘,后为情而死,投至阴间,在玉蕊之姐兰蕊的帮助下,未喝孟婆汤,饮下元宝汤,得以从阴间返回到阳间,并由穷变富,娶玉蕊为妻,有情人终成眷属。清人张南庄在其所著的小说《何典》第一回中对孟婆庄和孟婆神有过一段颇为有趣的刻画:
那孟婆庄当初不过一个小小村落,甚是荒凉。自从孟婆开了茶馆,那些闲神野鬼,都来吃清茶玩耍,登时热闹起来。这些左邻右舍,见了眼热不过,也不顾开店容易守店难,大家想吃起生意饭来:也有开鬼酒店的,也有开鬼豆腐店的,也有开鬼南货店的,渐渐的只管多起来。这家起屋,那家造房,日积月累,不觉成了个大鬼市。真个是鬼烟凑集,闹热不过的。
作者描写鬼世界,犹如人间现实一般,其影射与讽刺意味不言而喻。
二
“孟婆”的第二种意思是指风神。《佩文韵府》卷二十云:
宋徽宗词“:孟婆好做些方便,吹个船儿倒转。”蒋捷词“:春雨如丝,绣出花枝红袅。怎禁他孟婆合早。”按北齐李问陆士秀曰“:江南有孟婆,何神也?”士秀曰“:《山海经》,帝之女游于江中,出入必以风雨自随,以帝女,故曰孟婆,犹郊祀志以地为泰媪。”
《山海经·中山经》说:
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是在九江之间,出入必以飘风暴雨。
帝之女是指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她们嫁给舜为妻,死后成为湘江的江神。帝之二女作为江神、山水之神,常于江渊游玩,出入之处常伴以狂风暴雨,因为她们是帝尧的女儿,故称“孟婆”,这是陆士秀的解释。从《佩文韵府》的这条记载来看,将“孟婆”作为风神来理解,最晚出现在南北朝时期,而且主要在江南地区使用。如明代杨慎《词品》卷五《孟婆》说“:江南七月间有大风,甚于舶,野人相传以为孟婆发怒。“”舶”指舶风,宋代苏轼《舶风》诗序云:
宋代及宋代以后“,孟婆”的含义以及使用的地域有了拓展。首先“,孟婆”有时可直接用来指风。杨慎《词品》卷五《孟婆》说“:俗谓风曰孟婆。”上引宋徽宗与蒋捷二人词中的“孟婆”,皆可直接译成风的含义。又如元人王奕《和叠山隆兴阻风》诗:“殷士莫嗟留楚棹,孟婆久送过河船”,明人孙承宗《落花》诗:“一夕林花怨孟婆,纷纷红紫弄纤阿”,清人百龄《帆风》诗:“孟婆方便好,片片认归舟”等等。其次,杨慎《升庵诗话》卷八《茸母孟婆》说“:孟婆,宋汴京勾栏语,谓风也。”可见,在宋代“,孟婆”一词流行于当时杂剧和各种伎艺演出的场所。汴京是北宋的都城,即今天的开封,这说明“孟婆”一词已不仅仅局限在江南地区使用了,中原地区的人也在运用。
此外,南越人(今广西、广东)又将“飓母”称之为“孟婆”。杨慎《林伐山》卷八《飓风》云:
《岭表录》云“:飓风之作,多在初秋,过白露,虽作不猛矣。”《南越志》“:飓母即孟婆,春夏间,有晕如虹是已。”则以虹为飓母尔。凡此风作,先一二日,片云漫空疾飞,海人呼为“潮风”,东广泛海者,曰“犁头云”,苏过《飓风赋》云“:断饮江而北指,赤云夹日以南翔。”此飓之渐也。
《南越志》,南朝宋沈怀远撰“,飓母”即预兆飓风将至的云晕,形似虹霓,早在南朝时期,南越人就将“飓母”称之为“孟婆”。为何称之为“飓母”?“飓母”又为何称之为“孟婆”?清人屈大均《广东新语》卷六《神语·飓风神》对此有较为详细的阐释,他说:
粤在离方,飓者,离风之郁而不得出,火气暴发而为灾患者也。粤岁有飓,多从琼、雷而起。离之极方也,故琼、雷皆有飓风祠。其神飓母,有司以端午日祭,行通献礼,诚畏之也。飓者具也,飓一起,则东西南北之风皆具而合为一风,故曰飓也。曰母者,以飓能生四方之风而为四方之风之母,分其一方之风,可以为一大风,故曰母也。又巽为风,乾之长女主之。雷以复万物之性,有父之道,故曰公。风以复万物之命,有母之道,故曰母也。大风为母,而微风则曰少男少女也。起于泽为少女风,起于山为少男风,而皆以飓为之母。又巽为风主,巽者月与水之本,月与水皆生于风,故曰母。或曰:飓母即孟婆,春夏间有晕如半虹是也。此盖以虹为飓母也,然婆即母也。
依照屈氏的记述,关于飓母的来历,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飓是具合之意,能生四方之风故而为四方之风之母;另一种认为风能复万物之命,有母之道,少男少女之风皆以大风为母,即以飓为之母。以上两种理解角度皆有一定的合理性。此外,“婆”即“母”之意,“孟”与“飓”都含有“大”这一层意思,故而南越人也将飓母称为孟婆。
“孟婆”的来历除了与帝尧之女有关外,清人吴景旭《历代诗话》卷七十三引明人田艺衡之语云:“《留青日札》云:‘《易》,巽为风,三阴卦以孟、仲、季言之,故曰孟婆。’”三阴卦是指巽、离、兑,其中巽为长女,离为中女,兑为少女。《说文·子部》:“孟,长也。”又八卦之中,巽为风,按照孟、仲、季的次序排列,所以又称风为“孟婆”。这种解释也可备一说。
三
“孟婆”的第三种含义是指船神。唐人段公路《北户录·鸡骨卜》说:
南方逐除夜及将发船,皆杀鸡,择骨为卜,传古法也。卜占即以肉祠船神,呼为“孟公孟姥”,其来尚矣。
可见,据段氏所言,“孟公”、“孟姥”作为船的保护神的风俗,已由来已久了。明代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卷之四《船神名》说:“梁简文云:‘船神名冯耳’,又呼孟公、孟姥。’”“船神名冯耳”出自梁简文帝萧纲的《船神记》,其书已散佚。“呼孟公、孟姥”出自《五行书》,段公路《北户录·鸡骨卜》说:
《五行书》云:“下船三拜,三呼其名,除百忌,又呼为‘孟公孟姥’。”
这说明在唐代人们已经开始用“孟公”、“孟姥”称呼船神了。“公”、“姥”、“婆”都是对老年男女的称呼,故而也可称孟姥为“孟婆”,如清人庄履丰、庄鼎铉《古音骈字续编》卷二《平韵·五歌》将“孟婆”直接解释为“船神”。
[1]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2] 王有光.吴下谚联[M].北京:中华书局,1982.
[3] 沈起凤.谐铎[M].上海进步书局印行.
[4] 张南庄.何典[M].古本小说集成本.
[5] 张玉书等.佩文韵府[M].万有文库本.
[6] 马昌仪.古本山海经图说[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7]杨慎《.词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8] 苏轼.苏东坡全集[M].北京:中国书店,1986.
[9]杨慎《.升庵诗话》[M].历代诗话续编本.
[11]屈大均《.广东新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2]吴景旭《.历代诗话》[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3]段公路《.北户录》[M].学海类编本.
[14]李诩《.戒庵老人漫笔》[M].明万历刻本.
[15]庄履丰等《.古音骈字续编》[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作 者:白建忠,文学博士,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诗文研究。
编 辑:古卫红 E-mail:guweihong007@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