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句法与古诗解读
2011-08-15天津查洪德徐姗
/[天津]查洪德 徐姗
中国古代诗词中有不少特殊句法,不了解这些句法,遇到相关的句子就读不懂。如常为人们谈到的杜甫的《秋兴八首》之八“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乃“鹦鹉啄馀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改变语序,是为错综句。效之者颇多,如苏轼《汲江煎茶》“茶雨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是“煎处已翻茶雨脚,泻时忽作松风声”,不知为错综句,就难以索解。其实,由于改变句中词语顺序而致人误解或不解者并不少见,如王维《菩提寺禁闻逆贼凝碧池上作乐》之“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万户伤心”实“伤心万户”之倒置;“万户”即“万户千门”,指宫殿;伤心者是诗人,而不是“万户”;所伤心者,是宫殿。长安宫殿为安史乱军践踏,一片荒芜,诗人因而伤心。再如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此为倒装,恢复本来语序,应是“花近高楼此登临,万方多难伤客心”,只是表达效果就差了。但“花近高楼”与“伤客心”,“万方多难”与“此登临”,都没有语意上的必然联系。知道这是倒装句,才能明白作者之意。如果一定要追问为什么“花近高楼”会“伤客心”,为什么“万方多难”要来“登临”,无法解释。
与以上所谈类似,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也使用了特殊句法。我们把这十五个字分解开来,则是①红藕香残,②玉簟秋,③轻解罗裳,④独上兰舟。古人在诗词中处理这种承接关系,往往不是①←②←③←④顺序承接,而是或①←③、②←④,或②←③、①←④,李清照这里是后一种。古人没有为这种句法命名,近人钱锺书借西方概念,名之为“叉丫句法”,应该是取其为树枝叉丫之状。周振甫对此加以解释,说:“所谓丫叉法,就是逆接分承。”(《诗词例话·修辞编·丫叉法》)“分承”即分别承接,③承①、④承②,或④承①、③承②,由于③在④前,却不承①而承②,④在③后,反承在②之前的①,不是顺接,所以称作“逆接”。在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中,“红藕香残”与“独上兰舟”相承接,写室外荷塘,“玉簟秋”与“轻解罗裳”相承接,写闺房之内。“红藕香残玉簟秋”写室外与闺房到处充满秋色秋凉;“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则说人不管在闺房还是在荷塘,都深感秋意秋思。写物,先外而后内;写人,则先内而后外。“轻解罗裳”与“独上兰舟”,在逻辑上、在意义上都不存在承接关系。如果一定要找前后相邻句子之间的意义关系的话,下边两句也难以索解:“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因为“月满西楼”时,天上“雁字”已经没法看到,其章法是“雁字”承“锦书”,“月满”承“云中”。好在“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不会像“轻解罗裳,独上兰舟”那样引起读者的疑惑。
如果觉得这种说法有一点玄,那么再举一个使用同样章法的例子。宋代诗人梅尧臣有一首《秋日家居》:
移榻爱晴晖,翛然世虑微。
悬虫低复上,斗雀堕还飞。
相趁入寒竹,自收当晚闱。
无人知静景,苔色照人衣。
中间四句,就是这种句法。“悬虫低复上,斗雀堕还飞”很容易理解,但“相趁入寒竹,自收当晚闱”是说什么呢?诗论家方回给了我们解释,他说:“‘相趁入寒竹’以应‘斗雀堕还飞’,‘自收当晚闱’以应‘悬虫低复上’。又是一体。”按他的解释,“斗雀堕还飞,相趁入寒竹”是一个意思,说鸟雀打斗着坠落在地上,然后又飞起来一起向竹林中去了;“悬虫低复上,自收当晚闱”是一个意思,是说吐丝的虫子垂下来又上去,诗人想象着虫子大约把丝收起来晚上给自己造房子吧。不懂得这些特殊句法、章法,遇到这样的句子就读不懂。
《文史知识》2009年第9期发表了刘淑丽优美而爽利的鉴赏之作《落花流水,眉头心上:流动的相思——读李清照〈一剪梅〉》,读来很是享受。不料第12期又见曾根奎刨根究底的文章《“独上兰舟”为何要“轻解罗裳”》,并且文章中引了探讨这一问题的其他一些材料,觉得有必要加以说明,就写了以上的话。
在古代诗词中,如周振甫所说的“逆接分承”的句法处处可见,如谢灵运《登池上楼》:“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王维《送梓州李使君》:“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词如姜夔《踏莎行》:“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文中也有,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这些例子都首尾“遥承远应”,前后文“逆接分承”。作者这样安排,或者是出于韵律的考虑,或者是追求叙述的跌宕,客观上形成了语言灵动跳跃不致平板乏味的效果。从句法上说,这些例子与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没有什么不同,不同的是没有像“轻解罗裳”与“独上兰舟”字面上这样的前后承接,使后世不了解其句法的读者感到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