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里人的人观思想
——读格尔茨《巴厘的人、时间和行为》
2011-08-15陈良梅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陈良梅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巴里人的人观思想
——读格尔茨《巴厘的人、时间和行为》
陈良梅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格尔茨将对人观的研究具体到巴厘文化特定的模式——命名制度、时间与历法和仪式行为当中去。通过认真领悟格尔茨对巴厘社会这三种文化模式的介绍,笔者在文中对此进行了自己的解析,解读出了巴厘人独特的人观思想。
巴厘; 文化; 人观
巴厘岛是印度尼西亚岛屿,位于小巽他群岛西端,面积约5623平方千米,人口约247万人。这里日照充足,经济发达,人口密度仅次于爪哇,居全国第二位。居民主要是巴厘人,信奉印度教,以庙宇建筑、雕刻、绘画、音乐、纺织、歌舞和风景闻名于世,为世界旅游胜地之一。
格尔茨的《巴厘的人、时间和行为》这篇论文就是对这样一个圣地的文化模式进行研究的一篇力作。
在文章的开篇格尔茨指出,人类的思想完全是社会性的,起源是社会的,功能是社会的,形式是社会的,应用是社会的,即人类思想完全是一种社会活动。要了解一个社会,必须了解这个社会的观念体系,由此才能澄清社会结构的概念。然而观念又是比经济、政治和社会关系更难把握的科学,特别是那些用来指导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的观念更难以把握。由于思想是意义的符号组成的,我们可以通过对符号——文化模式——的把握来理解思想,因为符号是思想的物质载体。
在文中作者提到了文化分析的先哲舒茨,舒茨将“同胞”这个笼统的概念分解成“先人”、“同代人”、“同伴”以及“后人”。 “同代”是一个时间群团,而非空间群团:他们生活在(或多或少)同一个历史时期内,互相之间具有经常是非常淡薄的社会关系,但是他们按照惯例互不谋面。“同伴”(包括情人、夫妻、朋友)、同胞、同代人:他们之间的关系依次减淡。“前人”与“后人”是指时间社群也不共享的个人,前人是已经生活过的人,他们可以为人所知;后人是未来居民,可以为人所知,不能互动。
格尔茨指出,舒茨就是用这种分解方式来观察巴厘人用于刻画个人的大量的文化模式,用它来揭示隐含的个人身份概念、时间秩序概念和行为方式概念之间的关系。
一、巴厘人定义人的规则
格尔茨指出,在巴厘,有6种一个人可以用在别人身上的标签,这6种称为分别是:个人名字、排行名字、亲属称谓、从子名字、地位头衔、公众称号(酋长、统治者、祭司、神等所拥有的类似职业的称呼)。
在巴厘,一个人出生105天后,将获得个人名字。虽然这个个人名字一生保有,但是很少使用,没有公众影响。在平民中,个人名字是任意取的无意义的音节,在单一社区中,重名是可以避免的;它是一个单一词,不涉及家族联系和群体成员身份。个人名字基本上是个多余,是个极为私人的东西。
巴厘人的排行名字,是根据胎儿出生时在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而自动赋予的标签。老大、老二、老三、老四在他们的语言中分别对应为:瓦雅恩、恩约曼、麦德、克图特,这样的称呼世世代代循环使用。常用于儿童、青年和没有子女的兄弟姐妹。例如可以说:“恩约曼,给我锄头。”然而对于那些有过子女的人来说,家里家外的人都不用这个名字,而代之以从子名。
亲属称谓是根据自己的辈分将亲属分类的。兄弟姐妹、堂(表)兄弟姐妹、以及配偶的兄弟姐妹都被归于一类,使用同样的称呼;双方所有的叔伯婶娘在称谓上与自己的父母同类;兄弟姐妹、堂表兄弟姐妹等的所有子女与自己的子女称呼同类。它的功能完全是一个文化地图。其上三代与下三代的称谓可以通用。也就是说,在巴厘社会中,曾祖和曾孙的称谓是一样的,都可以称为:kumpi。
巴厘人的从子名称是用来互相称呼的。例如可以这样称呼:…的爸爸(妈妈)、…的爷爷(奶奶)。从子名称的第一个作用是使夫妻之间相互等同。不过在巴厘人的社会中,这种成对的关系有着非常突出的经济、政治和精神的重要性。它实际上是社会的基石。在巴厘,使用从子名称的第二个文化结果是将个人归类进所谓的生育阶层,看一个人并不因其祖先是谁,而是看他是谁的祖先。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巴厘人那种自强自立的精神。
第五个称谓:地位头衔。与我们中国人的文化不同的是,巴厘人的地位头衔并不标志一个人的财富、权利、道德声望,而是标志他的精神气质;在巴厘,一个人的地位头衔与他的世俗地位之间的不协调可能是巨大的。它纯粹是一个名誉体系。在巴厘人的理论上,所有的头衔都来自神,都是父子传递。
第六个称谓:公众称号。它反映的是真正的自我的精华。这些公众称号的角色的获得,与地位头衔及其种姓分类的组织结构密切相连。这种联系受到“精神合格原则”影响。
从巴厘人的这六种对人的称谓我们可以看到,巴厘社会是一个道德约束力很强的社会,无论贵族还是贫民,不管你的阶级级别多高,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巴厘人讲究一个人的是道德声望。例如他的公众称号,他们看重的是精神合格的原则,反映的是一个真正的人格品质。而不是一些名不副实的头衔。另外我们也可以看到,巴厘是一个宗族关系较为严密的社会,在巴厘人那里,有血缘关系的人被一套亲属之间的称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根据巴厘人的从子名称可以了解到,巴厘人注重的是个人自身的建树,他们往往以自己是谁谁的某某人自许,而不是说自己是某某的什么人。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对于人自身,巴厘人看重个人能力、名誉和道德修养。
二、巴厘人的时间与历法
巴厘人的历法概念是他们界定时间单元的文化手段。他们大多不习惯去计算时间的流逝,也不去强调流逝了的时间的惟一性与不可逆性.而是惯于对时间借以在人类经验中展现自身的性质特征进行标识并分类。巴厘人的历法将时间分成有界限的单元,不是为了计算和累计它们,而是描述它们的特征,以便表述它们不同的社会、思想及宗教意义。
巴厘人使用两种历法来规定他们的时间,一种是阴阳历,另一种是围绕日期名称独立的循环互动而建立历法,即轮换历法。这种立法是巴厘人最重要的计时方式。它由几个不同的日期名称的周期组成。这些周期的长度不同。最长的—个周期有十个日期名称,根据固定的顺序依次相随,顺序轮完之后第一个日期名称再次出现。每一个周期中的名称也是不同的,而且周期的运行是并存的:这就是说,任何一个特定的日子,至少在理论上同时有着十个不同的名称可以适合它,从十个周期中的每一个中得到一个。
轮换历法确定了所有的节假日、庙会,也确定了日常生活中世俗的日子。巴厘人的节日庙会特别多,他们的日常生活经常要被各种各样的节假日打断。因而形成了相当忙碌的、但并不是说是疯狂的仪式生活,虽然这种仪式生活同样不规律地在极度活跃与安静之间转换。除了这些更具宗教性质的假日与寺庙节日,轮换历法也侵入并包括日常生活中更世俗的日子。”还有一些日子,对建造房屋、开张企业、搬家、出门旅行、收获粮食、打磨斗鸡的矩铁、进行木偶表演来说,是吉利的或不吉利的。至于日常的一些活动,都有特别的讲究。因为巴厘人信仰神,因此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禁忌和讲究。
三、巴厘人的仪式行为
巴厘人的日常生活高度的仪式化。为了保持与日常生活交往者的无名化,为了减少面对面关系暗示的亲密感——也就是说,为了把同伴变为同代,这就需要把他们的关系高度公式化,需要与他们保持社会学意义上的中间距离。近到足以识别他们,但又不近到让他们抓到,巴厘人要与日常生活接触的个人保持一个中等的距离:半陌生、半朋友的关系。
巴厘人期望人与人之间建立一种融仪式、技艺和礼貌于一体的、高度礼仪化的人际关系,这是一种极端的唯美主义的人际关系。在巴厘,所有的社会行为,首先和最终都是为了取悦——取悦神灵、取悦观众、取悦他人、取悦自己,但是这种取悦只是美得取悦,不是道德的取悦。
巴厘人生活中有两个最鲜明的情感或者说情调上的特征:一是“羞耻”、“内疚”,或者说是“怯场”。它不是指人对所犯错误的意识,而是在某些情况下怕自己不能按要求地完成某项活动的低等级的忧虑,也就是说害怕自己在某项仪式中失礼。二是“缺乏高潮”,巴厘人的这一个社会行为的特征非常的奇特。它的具体意思是:社会活动不发展到、或者不允许发展到最后的终结。例如两个人发生争吵,争吵到一半时,争吵无缘无故的停止了,但是争吵以后又可能再次发生。即使是一项任务、一次艺术表演等等,它们都是以一种出现、消失、再出现的模式存在。
巴厘人在与人交往时,时刻感受到的这种怯场的情感特征,以及巴厘人的这种出现——消失——再出现的行为特征,放映出了巴厘人的外部世界的一种理解,这或许是出于某种莫名的敬畏,对生命、对宇宙、对宗教。
四、结语
在这篇论文的最后作者指出,把巴厘人的定位符号结构(名字、亲属称谓、从子名、称号等)和他们用来描述时间特征的符号结构(轮换历法等)结合在一起,并把两者和他们用来规范人际关系的符号结构结合在一起的。这些结构中的每一个对其使用者的认识所产生影响之间的互动,是他们的经验影响相互利用、互相强化的方式——文化的整合。在巴厘这样一个独特的社会中,文化的整合、变迁和文化的冲突是客观存在着的。而且巴厘人的人观、时间经验和规矩观,都有转型的可能。作者预言,巴厘人的生活必然要发生巨大的变化,在理论上,这样的变化变迁既可能来自巴厘社会内部,也可能来自外部,不过,考虑到巴厘现在作为一个发展中民族国家的一部分,它的变化极有可能来自外部。
我们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它的文化模式必将受到外来文化模式的冲击,从而不断地整合和变迁。但是我们要思考的是,巴厘如何才能将其文化模式中的瑰宝部分发扬光大。
[1]克利福德•格尔茨著.《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海力波.《道出真我:黑衣壮的人观与认同表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陈良梅(1979--),女,河南信阳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2008级研究生,研究方向:南方族群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