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鲁迅小说的整体性否定策略

2011-08-15刘高峰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南焦作454000

名作欣赏 2011年29期
关键词:毒气阿Q祥林嫂

⊙刘高峰[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 焦作 454000]

作 者:刘高峰,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初等教育学院副教授,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

鲁迅和严复、梁启超、章太炎等都是20世纪初的启蒙者。不过严复等是文化兼政治型的启蒙者,他们把自己的观点只要在报纸杂志上发表就可以了,不需要直接面对国民。而鲁迅不一样,他是艺术型的启蒙者,必须直接面对国民。所以他的感受和他们不一样,他发现了国民在被吃的同时也在努力争做吃人者,进而得出国民是没有不吃人的。这是鲁迅的独特,由此也成就了他小说的创作基调。

一、“他们”在吃人

“他们”这里指的是小说文本中除“自己”和“我”之外的社会中不同阶层的人。

《狂人日记》写的就是吃人。吃人者,不仅有代表封建势力的赵贵翁之流:“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而且还有村里的村民:“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其中最凶的一个人,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根,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并且还有小孩子:“前面一伙小孩子,也在那里议论我;眼色也同赵贵翁一样,脸色也都铁青。”甚至还有家里的人:“前几天,狼子村的佃户来告荒,对我大哥说,他们村里的一个大恶人,给大家打死了;几个人便挖出他的心肝来,用油煎炒了吃,可以壮壮胆子。我插了一句嘴,佃户和大哥便都看我几眼。今天才晓得他们的眼光,全同外面的那伙人一模一样。”

为什么会这样?狂人最终在历史书上找到了答案:“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句话至少传递给我们两个信息:一是伦理观,就是“仁义道德”的吃人;二是历史性,即“没有年代”。陈思和也认为:“仁义道德和吃人是同一范畴的两面。仁义道德表面上是维护人性,实际上它是压抑人性的,所谓‘存天理,去人欲’,就是要压制人欲来维护天理,维护一个规范,一个道德。这是礼教的核心思想。鲁迅把这样一个思想跟‘吃人’现象等同起来,很明显这是保护人、维护人的利益的人道主义思想。可是,鲁迅慢慢深入下去,到最后,他发现什么?是人自己吃人的,不仅是统治阶级吃人,被统治阶级也吃人,隔壁邻居、哥哥、最后轮到自己也吃人。就是说,他最后发现,没有一个人逃脱了吃人的命运。”①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会有那么多的人在吃人了。

鲁迅为什么要这样写?为什么把“好人”写得和“坏人”一样都在吃人?比如祥林嫂,她是谁害死的?是鲁四老爷?是柳妈?还是那些无聊的鲁镇人?看来都不是,其实都是。所以鲁迅说:“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筵宴的厨房。”②鲁迅就是这样把国民吃人的精神病态挖掘出来,让世人警觉,从而得到启蒙的目的。

二、“自己”吃“自己”

“自己”吃“自己”,就是作茧自缚。一方面他们自己在走着一条不归路,可他们却浑然不知;另一方面他们在走着一条统治者给铺设好的一条路,就是要吃掉他们,但他们是心甘情愿的。造成这两条不归路的结症就是国民的无意识。

《阿Q正传》写的就是国民的无意识。阿Q是谁?未庄人连他的姓都不确定:“而我并不知道阿Q姓什么。”并且也不知道他叫什么:“我又不知道阿Q的名字是怎么写的。”就连籍贯也是茫然的:“他虽然多住未庄,然而也常常宿在别处,不能说是未庄人,即使说是‘未庄人也’,也仍然有乖史法的。”甚至对于自己的生死也是浑浑噩噩:“阿Q要画圆圈了,那手捏着笔却只是抖。于是那人替他将纸铺在地上,阿Q伏下去,使尽了平生的力画圆圈。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但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的几乎要合缝,却又向外一耸,画成瓜子模样了。”这是国民无意识的第一条不归路。

阿Q的无意识还可以置换,就是将失败与胜利、屈辱与荣耀置换。他对他头皮上的几处癞疮疤很是避讳:“‘癞’以及一切近于‘赖’的音,后来推而广之,‘光’也讳,‘亮’也讳,再后来,连‘灯’‘烛’都讳了。”后来他想通了:“这时候,又仿佛在他头上的是一种高尚的光容的癞头疮,并非平常的癞头疮了。”于是,当有人再嘲笑他的癞疮疤时,他却说:“你还不配。”当别人欺负他时:“他觉得他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除了‘自轻自贱’不算外,余下的就是‘第一个’。状元不也是‘第一个’么?‘你算是什么东西’呢!?”阿Q是在努力适应着统治者的意识,也就是说,他对统治者的意识有着一种自觉的认同。还有,阿Q向吴妈求婚,他不是从生理和心理的角度去向吴妈求婚,而是他想起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样的封建信条。这是国民无意识的第二条不归路。

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就因为人有意识。人的意识分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个体意识往往是人的个性的体现,是促使社会进步的动力,而群体意识是统治阶级的意识,是维护其统治愚弄国民的手段。中国有着这样一群无意识的群体,对于启蒙者来说是十分艰难的。鲁迅曾经说过:“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③这是鲁迅常常提起的一个问题——“无物之阵”。这个隐喻,可以说浸透着鲁迅的血和肉,是鲁迅多年来积压在心灵中的一个固结和隐忧。

三、“我”在吃人

我们知道,“我”在鲁迅小说中指的是知识分子,也就是启蒙者。启蒙者是不让“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的”。那么启蒙者为什么也在吃人呢?当然,他们的本意是不会吃人的,可他们身上残存的毒气和鬼气,一不小心也就造成了吃人的恶果。

《祝福》中就写到了“我”的吃人。“我”是个启蒙者。祥林嫂在无奈之下,向“我”求教,她把生的希望寄托在“我”的身上,她问了三个问题。其一,“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其二,“那么,也就有地狱了?”其三,“那么,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见面的?”这完全是一个启蒙话语的问题,不需要你具体做什么,只要你回答有或没有即可。如果你回答没有,祥林嫂就有可能重新面对生活。可“我”的“也许有”、“也未必”、“说不清”的这样模棱两可的话,导致祥林嫂至死灵魂也无处庇托。所以,祥林嫂的死,“我”这个启蒙者是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的。

鲁迅曾经对他们这一代启蒙者有个定位,就是“历史的中间物”。这是说,他们这代人,既不属于过去,也不属于现在,更不属于将来。不属于过去,是说他们都接受过西方文明,传统人把他们视为异类;不属于现在,是说他们都接受过传统教育,不可能具有全新的思想;不属于将来,是说他们身上有很多的鬼气和毒气。正是这种鬼气和毒气,造成了启蒙者不想看到的吃人恶果。

这种鬼气和毒气其实是对“五四”启蒙的一种质疑姿态。首先是对国民的质疑:“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④在这里鲁迅提出了两个质疑,第一,“铁屋子”能摧毁吗?第二,你把这些人喊醒了,能否给他们指出出路?他的质疑是指向启蒙主义的,但“万难破毁”与并无出路,这使他内心无意加入,至少是踌躇的。其次是对自身的质疑:“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他之所谓可有。”⑤这是鲁迅思想产生的对希望的自我质疑性的思考。鲁迅就是带着这双重的质疑,在文学启蒙的道路上艰难的跋涉着。

由上,我们知道,吃人者涵盖了鲁迅小说中所有的人。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吃人并非个体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一种全民族的行为。所以,对于启蒙就不能只是触及封建宗法制度、封建家族制度、封建礼教的枝枝蔓蔓,而应直逼其价值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核心,也就是对其做整体性的否定。只有这样,封建价值体系和话语体系核心的东西,才能凸现在你的面前,使你震惊,使你清醒。这就是鲁迅小说整体性否定的启蒙策略。

①陈思和.现代知识分子觉醒期的呐喊:《狂人日记》[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34.

②鲁迅.灯下漫谈[A].鲁迅全集(第一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16.

③④⑤鲁迅.呐喊自序[A].鲁迅全集(第一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12,512,512.

猜你喜欢

毒气阿Q祥林嫂
祥林嫂是怎么死的?
——《祝福》的文本细读与推理
美一州要用“纳粹毒气”处决死囚
阿Q和老A
毒气
论祥林嫂悲剧人生中的笑与哭
生活中究竟有多少致癌物?
柳妈的善良是把刀
阿Q森林
阿Q正传
说说阿Q的两句唱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