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与伤害:读《在深色的面纱下》

2011-08-15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南京210097

名作欣赏 2011年23期
关键词:深色面纱情人

⊙黄 颖[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南京 210097]

在深色的面纱下

在深色的面纱下

在深色的面纱下,握紧双手……

“今天你为何如此憔悴?”

“是因为,我用苦涩的忧愁

把他给灌得酩酊大醉。”

我怎能忘记?他踉跄着出门,

痛苦地扭曲着嘴唇……

我顾不得扶靠护栏,

忙不迭地追他到门口。

我气喘吁吁地喊道:“那一切

不过是玩笑。你再走,我就死。”

他只是平静地一笑,冷冷地

对我说:“别站在风口里。”

也许,人类最深刻、最复杂、最敏锐的感情……就是爱情。在前面的省略号中,我们还可以加进许多“最”:最温柔、最诗意、最投入等等。然而,所有的语言都无法描述爱情的复杂和多变、爱情的微妙与跌宕。也许,我们还可以说,爱情是最痛苦、最残酷、最具有对抗性的……恐怕这些词汇同样能够揭示爱情的本质。爱与伤害,看似相反,却是真正的爱情中必然具有的核心要素。

“在深色的面纱下”遮蔽着的,正是爱情的痛苦。阿赫玛托娃以女性特有的敏感,近乎残酷地刻画了爱情的痛苦。鲁迅曾经把陀思妥耶夫斯基称作“残酷的天才”,因为他深入地拷问了人类灵魂的深层方面,把人类精神的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作为俄罗斯精神的又一重要代表,阿赫玛托娃的这首诗,也体现出敢于直面爱情之中的精神痛苦和复杂情境的“残酷的天才”的一面。残酷的,不是诗人的心灵,而是爱情本身。“残酷的天才”,其实是真正具有爱情或者说真正人类之爱的天才。诗,是以喃喃独语式的倾诉来叙事;以叙事的形式进行抒情。毕竟抒情是需要依托的,许多抒情诗都包含着叙事的成分。但是,这首诗的抒情,全是在叙事之中完成,这就需要一种更加特别的艺术才能,即把抒情渗透到叙事的每个成分之中。

故事并不复杂,抒情主人公——女性情人,用“苦涩的忧愁”,把“他”给“灌得酩酊大醉”,男人踉跄出门,她后悔地追出来,男人“平静地一笑”,“冷冷”地关心她:“别站在风口里。”爱情之中的折磨与悔恨、爱情之中的尊严与委屈、爱情之中的恐惧与温馨……都在这个小小的“情节”中凝练地表现了出来。诗歌用高度的技巧、追魂摄魄般的笔调,向我们提出了一系列问题:爱情,为什么会有折磨?折磨的,为何恰恰是自己深情挚爱的人?相爱的人,在爱情之中还有尊严吗?爱情之中最大的恐惧是什么?如此等等。

我们首先注意的是这个女性,为什么会有“苦涩的忧愁”?无法回答,但是却非常重要。爱情,也许最重要的是对苦难的共同承当。共同享受幸福,是爱情的最终目标——童话故事往往以“从此,王子和公主过着幸福的生活”结尾。可是,套用托尔斯泰的一句话:“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们可以说:幸福制造的爱情大多难以经历风雨;不幸铸造的爱情,才是真正的爱情。童话中的王子、公主往往是经历风雨之后,才见到爱情的彩虹。诗中的这个女性怎么会有“苦涩的忧愁”,我们可以不必再问,但是,我们由此了解,爱情之中的这两个男女必须承担着忧愁和痛苦。抒情女主人公的“苦涩的忧愁”,是否是自己的“闲愁”、“无病呻吟”?是对男友的无端的情感施虐吗?我们从“苦涩”一词可以看出这位女性确实是在痛苦之中。那么,她是否自己应当把痛苦遮掩起来,给自己的情人以欢乐和幸福?把自己的痛苦,转移到自己的情人身上,构成了更大的伤害:伤害自己亲爱的人,反过来又伤害了自己,这个女人太不理智啦!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对于贾宝玉的爱的折磨,一直是许多人“意难平”的事情,甚至由此影响到人们对宝钗、黛玉优劣的判定。用自己“苦涩的忧愁”折磨自己亲爱的人,当然不“理智”,可是爱情本来就是一种最复杂的情感,不能用理智去衡量。因为,爱情就是以情感的分担与分享为重要特征的。分担苦痛,是爱情的试金石,也是爱情的深刻源泉。但是,忧愁和苦痛的分担,毕竟本身就是一种忧愁和苦痛。所以,正如黛玉总是用爱情折磨宝玉,用自己的痛苦让宝玉痛苦。诗里的这个女性,则是用“苦涩的忧愁”,把自己心爱的人“灌得酩酊大醉”——俄罗斯式的爱情表达!用“酩酊大醉”表现男人的痛苦,堪称神来之笔。“醉”,作为一种丧失心智的状态,既是痛苦的结果,又是新的痛苦的开始。像灌酒一样灌忧愁,女人忧愁的强烈,男人的默默承受,此时都深刻地表现了出来。爱情,在这里变成了一种特殊的伤害。忧愁如酒,那也要适量地让“他”喝下去,而不能这样“灌”啊!可是,爱情之中,哪有“量”的概念!

结果,当然是更加的痛苦和新的伤害。“他踉跄着出门”,“痛苦地扭曲着嘴唇”,诗中,对男性情人的痛苦,只是如此两句描写,却充分展示了他痛苦的深度和强度。这种痛苦,是双重的,一是来自情人的痛苦,为她而痛苦,一是来自情人用她的痛苦来伤害自己,也伤害所爱的人。也许,爱情的残酷性也在于此,痛苦的倾诉、痛苦的分担,往往又造成了新的、更加严重的痛苦。本来应当是甜蜜的相聚,于此,变成了痛苦的分别——男人因为无法承受的伤害而别离。女人所说的“那一切”,都包含了哪些唠叨、哪些埋怨、哪些指责、哪些伤害呢?我们只能从“他”痛苦的动作和表情来体会了。

然后,是悔恨,女人的悔恨。当意识到自己说的“那一切”,已经给情人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她迅速地后悔了。她不愿意让男人离开,她是爱他的,她因为爱他才会向他说“那一切”。所以,她追出来,同样如醉酒般不顾一切,用最极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悔恨:“你再走,我就死。”爱与死,就这样,被连在了一起。可是,这又是一种威胁,一种以死相逼的伤害。她是用死亡来表达爱情,表达爱情的极端的强度、终极的价值。但是,却仍然包含着对爱人的带有威胁性的强迫。所以,在爱情之中,如何保持尊严,自己的和对方的,就成为一个相当微妙而复杂的问题。在一系列的伤害和痛苦之后,男人的心情在情人追赶出来,表达悔恨之后,当然会有变化。或许,当他踉跄出门之后,心情已经不同,谁说得清呢?我们只是从他平静的一笑中,看出了他对痛苦的极大克制和情感的冷凝。平静,在一些情况下,可是比情感的爆发更加可怕。特别是在爱情的风暴之中,当爱和怨愤交集在一起,内心的翻江倒海,以表面的风平浪静显现出来,这不是情感的理性克制,而是情感向着另外的一个极端发展的标志。因为,爱情最害怕的就是“平静”,就是情感的冷淡、冷漠,它象征着的是爱情的死亡。所以,男人回答女人的“你再走,我就死”的“死”,是以“笑”作答的,如此,这一“笑”,就比任何其他的表情更加可怕。

爱情之中的尊严,也许是人性尊严的重要底线。爱情,本来就是两个相互尊重、同时又超越相互尊重而达到相互爱慕的“人”之间的亲密情感。然而,亲密往往也会消解尊重,形成一种支配与占有的关系。当女主人公用“苦涩的忧愁”去“灌”男性情人时,她是有着充分理由的。但是,自己的忧愁,转化为“那一切”之后,爱情之中的另外一面,也展现出来,那就是爱情的侵害,用爱情侵害对方的心灵。这种侵害,虽然有充分的理由,可是,往往会超出限度,成为对爱人的伤害。伤害了爱人,其实还是伤害自己,甚至是更严重地伤害自己。所以,“她”说出了“我就死”的悔恨之语。尽管,这仍然是一种惯性的延续——“我”对“你”来说,非常重要,可以用死亡相威胁。但是,毕竟同时表明了“你”在“我”心目中的重要。所以,在“平静地一笑”之中,也就有了强制的和解的可能。爱情,被终极的“死”唤醒了;温柔的情愫,在“一笑”之中复活。

然而,仍然无法即时地和解。一句话,不可能解决“那一切”造成的伤害。“平静”的“一笑”,说明了这个笑容是理性克制的产物,是心灵软化后,以冷峻的形式表现的一种有着内、外强烈反差的复杂情感。所以,“他”仍然是“冷冷”的。可是,另一方面,温柔的爱情毕竟还是复活了,爱情还在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他”还是心疼着“她”,“她”的“苦涩的忧愁”毕竟让他痛苦,所以,他恢复了对她的一贯的关爱——对“她”说:“别站在风口里。”

至此,诗歌戛然而止。他们和解了吗?没有!因为诗歌开头,是“在深色的面纱下”,“握紧双手”。本来深色的面纱下应当是脸庞,可是,我们看见的却是握紧的双手。这个紧张的动作表现出了内心的激烈活动。什么样的活动呢?不知道。可是,在旁观者的眼睛之中,抒情主人公是“如此憔悴”,已经说明了一切。尽管有着最后的关切,有着无法克制的温柔,“他”还是离“她”而去了。“不过是玩笑”的“那一切”,造成的伤害不可能即刻消散。所以伤害又回归到女性的一方。悔恨也罢,痛苦也罢,憔悴也罢,都难以很快挽回爱情的原态。就这样,爱情的伤害,受伤的爱情,成为这首刻画爱情的诗歌令人刻骨铭心的动情点。

诗歌采取了倾诉的形式,从而形成了两个相互映射的叙事角度。一个是外在的角度,似乎是诗人倾诉对象的观察者,应当是抒情主人公的特定的“知心人”。可是,这个视角却是虚指的不在场的,从而让我们读者产生了指向自己的幻觉:“在深色的面纱下”的抒情主人公,是在“我”的眼睛中“握紧双手”,在我的眼睛中“如此憔悴”。所以,这位女性情人,是在对着“我”倾诉。没有出现的“她”或者“他”,就容易被我们置换成为“我”。所以,这首诗是以第二人称进行叙事的,这也正是抒情诗歌常常采取的角度。开头的叙事角度,在诗中基本上是被女性主人公所取代的。这就是第一人称的叙事了。抒情之“我”,更加具有置身事情之中的现场感和切身感。外在的视角赋予诗歌一种冷静、客观的特性,内在的视角则使情感深入和贴近,相互映射。这样的视角选择,正与本诗关于爱情与伤害的内容相吻合。

阿赫玛托娃被称作“俄罗斯诗歌的月亮”,她的爱情诗有许多杰作。在《爱情》一诗中,她把爱情比作在心头施巫术的“盘成团的小蛇”,又比作鸽子,看到爱情“时而闪光在眩目的霜里”,“时而隐现在紫罗兰的梦中”。爱情的两重性,在女诗人心中,令人战栗的是“它总坚定地悄悄引着你,一步步远离欢乐与安宁”。这种对于爱情的“伤害”的警觉和恐惧,似乎正是构成她爱情诗歌独特美感的重要源泉。如此,这首《在深色的面纱下》所蕴含的精神现象,我们就可以从更为广阔的视野来观察了。

猜你喜欢

深色面纱情人
揭开“河洛古国”的神秘面纱
口罩时尚
中秋节
揭开藏北草原的神秘面纱
撩开“漂亮”证明的面纱
在深色的面纱下她绞着双手
包袋如情人
好色升温
情人关系
晃晃悠悠的小妖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