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速写教学的意义
2011-08-15李琳
李琳
速写,作为一种艺术的表达形式,能快速地把握客观物象的形体特征,概括简练地记录作画者对客观物象的印象和感受。速写训练对于培养学生迅速抓形、整体观察能力的锻炼都有很大的帮助。然而笔者在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对速写重视程度不够,甚至觉得这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归纳起来学生对速写训练认识的误区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况:一,速写作为搜集素材的手段,已经可以被许多更快捷方便的方法代替,如互联网和拍照。二,重视长期素描写生的训练,觉得只要能画好长期素描,对形体结构的分析细致入微,研究透彻,画速写不就是为了画好素描吗?速写不就是素描的草图而已么?三,认为速写只要画多了,画的熟练了就自然会画好了,熟能生巧。致使速写作品表现手法单一雷同、如出一辙。熟是有了,但生出的不是巧,而是油。
针对在学生中出现的这些情况,笔者觉得有必要在此先纠正一下同学们对速写认识的误区,再谈一下速写训练的真正目的和深远意义。
速写可以作为搜集创作素材的手段。我们通过速写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诉诸笔端,客观物象带给我们的感受与体验一并记录下来,这是照相技术替代不了的,相机只是机械的原样照搬,不会像速写一样有感情有思想,只有速写才能记录当时的主客体所产生的融合与共鸣。如果长期用照相代替速写搜集创作素材,那么创作者会因长期依赖相机而对客观物象越来越缺乏主观感受和关照,过分依赖相机也会使艺术感受日渐枯萎和迟钝,创作灵感渐渐消磨殆尽,创作出来的作品最终也会缺失生命与灵性的可塑性而黯然失色。
阿恩海姆指出:“艺术最终的目的不是模拟和再现,而是要表现和创造。”我们知道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而速写是基础中的基础。速写训练能帮助解决素描中的一些问题,如概括、归纳、感受等。有的同学能把一张长期素描磨得很完整、细腻,但画面缺乏生机和活力,这就是没有画速写、不会画速写的缘故。速写和长期素描的作画过程是不同的,长期素描要求面对着一个保持不动的物象做细致深入的刻画,由于时间较长,中间也会有间断,所以作画者有较长时间思考和分析,反复修改和探究。而速写面对的是随时要动的甚至时刻在动的物象,时间短暂,作画者没有时间去磨,只能此时此刻快速记录,甚至连用橡皮修改的时间都要省略,就此自然会在画纸上看到作画者思考的痕迹。从这可以看出,速写和长期素描虽然在观察方法上是大致相同的,但是其思考过程是不同的,速写训练的是短时间的迅速抓形和抓感受,抓艺术感受。速写练得是感觉,长期素描练得是深入的塑造力,是基本功。二者不是彼此孤立的,他们互为补充相辅相成。所以说,速写绝不是素描训练的补充,更不是可有可无的,速写训练是学生在艺术之路上必修的一门课,它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重要,要陪伴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一生。
速写并非多画就能画好的,和数量无关,和情感有关。速写就像写日记,是以情感为基础的,有真情实感才会有去写去画的冲动,情感就像血肉,没有情感的速写作品只是接近流水账式的记录,看似形体准确,描绘完整,实际上只是徒有躯壳,索然无味,而呈现给观众的也是缺乏生命与活力的外壳。像这样的速写就算画的再多又如何?也还是一个个的缺少情感的作品,没有了情感也就没有了灵魂,没有了灵魂画也就死了。所以画速写时一定要有情感,哪怕画一片叶子、画一张纸,再小的东西都要有情感,画的东西再宏大磅礴,不感人也是徒劳。
在速写训练中,会使学生的艺术素质和技能得到培养
首先,通过速写训练可以锻炼观察方法。当在室内画长期素描时,面对的对象就算再复杂也是有限的,而画风景速写时呢?面对着外面的大世界,纷繁复杂,往往会有老虎吃天无处下口的感觉,从哪儿画?画什么?怎么画?太多的东西要表现,太多的关系要理清,学生傻眼了。他们把自己的眼睛当成了相机,试图去复制所看到的东西,可是怎么可能复制得了那么多的东西?不懂得有目的的取舍,对整体观察的方法的模糊认识是导致这种情形的关键原因。所谓整体观察,并非眯起眼睛将所看到的模糊光斑的简单拼凑和组合,还需要在这模糊的大关系中找出要表现画面的趣味中心、画面重点,进而胸有成竹,下笔布局,一气呵成。在作画的过程中,时时都会跳出画面,统观全局,观大也观小。大到布局构图、画面整体层次关系,小到趣味中心、局部表现方法、效果。画速写时,由于面对的外界的事物大多是以往没有接触过的,也就更容易抛弃以往的概念化的
速写对于培养艺术感受力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克罗齐说:“艺术即直觉。”所谓直觉即直接而瞬间的、未经意识思维和判断而发生的一种正在领会或知道的方式。我们在作画时,就是要画感受到的,理解所画的。只有对物象具有敏锐的艺术感受力,抓住这种鲜活的富有个人特色的感受,才会使自己的画笔有的放矢,画出的画才会更接近“真实”,更接近个人的眼睛的“真实”。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忠于自己、忠于自然。速写,从表达方式上来看是直观而率真的,它直面客观物象,随心性而动。这种率真自由的表达方式,能够使人的情感在一种非理性的状态下去表达自我,尽情挥洒、怡然自得地作画,而这恰恰是培养艺术感受的有效途径。传统的长期素描可能练就了学生扎实的基本功,然而可能也磨损了他们敏锐的艺术感受力,同时渐渐会形成固定僵化的表达方式而对学生形成束缚和障碍。速写则能打破这一束缚,有意识的强化感受,在感受中提取素描语言,在个人的独特观察视角中发出对视觉形象的一种强烈的体验,带动心灵感受、带动画笔在画中呈现绘画的迹象。
速写可以作为创作者进行艺术符号探索的试验田。由于速写的表现方法可以多样而随意,从而给了作画者更大的空间去尝试,不必为了画准一条线而改了又改,也不必为了一个局部的刻画擦了又擦,而是允许将错就错,允许夸张和变形,允许打破惯例的出格行为。这些都为艺术创作的表现形式方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所谓不破不立,只有敢于在速写中多尝试不同的表达方式,才有可能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艺术语言。速写中的小小的感悟和思索可能就会在不经意间点亮你的艺术灵感,影响眼前甚至今后的艺术道路。艺术史上的大师们的速写和他们的其他艺术作品都有着必然的联系并形成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速写自18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以后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出现。在艺术史上留下了许多大师的经典速写作品。如:达芬奇的速写看似毫不费力的用笔,却赋予物象以完美和生命力;伦勃朗的速写造型严谨而又恢弘大气;德加笔下的舞女速写随性的线条、轻盈而富有韵律美感;席勒的癫狂而紧张;柯勒惠支的悲痛苦涩,形象夸张。速写成为艺术家表达个人感受的手段,并逐渐形成个人成熟的风格和造型样式。
在实际基础教学和学生的毕业创作中都会暴露出因缺乏速写训练而导致学生画面中艺术感受的缺失和薄弱,究其原因是教学中重长期素描而轻速写,对速写并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和形成系统的体系,所以有必要对速写予以足够的重视和认真对待,应尽快将速写训练提到基础训练日程上来并尽早发挥其功能和作用。而对于速写训练应当从临摹入手,采取临摹写生相结合的训练方法。像伦勃朗、德加、梵高这些伟大的艺术家早年也都临摹过前辈的优秀作品,临摹的目的是从这些优秀作品中得到借鉴并获得体会,提升自身的审美感受,逐渐使自己得到启发和灵感,丰富自己的速写语言。在写生时,应先从基本的速写工具开始,在画面上积极探寻艺术语言的可能性,做到有感而发,真诚表达自己。在每一张速写作业中积累经验,获得新的感悟,逐渐尝试不同的速写工具,进而找到适合自己气质和特点的速写工具和速写语言。学生的速写训练对其艺术素质的提高意义深远。
[1]王启民.素描教学[J].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
[2]刘曙光.速写的精神[J].美术观察,2010.2.
[3]罗承月.速写——不该失落的教学艺术语言[J].美术大观,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