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是令人失望的清明
——评小说《红与黑》
2011-08-15马志红
马志红
夜色是令人失望的清明
——评小说《红与黑》
马志红
一、《红与黑》是社会各阶层较量的角斗场
《红与黑》是一部情节紧凑、结构严密的巨著。在原著中,司汤达以巨大的艺术力量刻画了各个社会阶层的人物形象:狡猾毒辣,阴谋酝酿反人民的罪恶计划的贵族(木尔侯爵);勾结反动统治势力,争权夺利,奴役人民的僧侣(福力列代理主教、马士农教士和加斯答列副院长);贵族猎取封号的恶棍和利欲熏心、卑鄙庸俗的市侩(德圭列诺、德瑞那市长等);纯洁、善良、正直、忠于友谊的青年商人(福格)。通过对这一系列人物形象鲜明而深刻的描绘,以及他们和环境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的分析,生动地反映了十九世纪初期欧洲的社会面貌。
在《红与黑》中,作者以政治为经,爱情为纬,用一纸简单的刑事案件资料展示出那个时代广阔的社会画面,把一个普通的刑事罪行提高到对十九世纪初期法国资产阶级社会制度,进行历史和哲学研究的水平。使我们看到,在生硬的历史书上无法感受的那段法国大贵族和资产阶级交替执政的关键时期的状况;从中了解到,现实主义作品的另一种艺术特色——司汤达倾心的人的“灵魂辩证法”;这与以往从《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中体会的巴尔扎克的“造成一个人的境遇”有很大不同。
全书最耀眼也是文学史上著名的人物自然是于连·索雷尔,“平民出身,较高文化,任家庭教师,与女主人发生恋情,事露,枪杀恋人,被判死刑”是他一生的骨架,“追求”幸福的“热情”和“毅力”、对阶级差异的反抗所表现出近乎英雄的气概就是动人的血肉。作者用淡化物质描写而突出心灵跟踪的手法强化的,正是于连处在青年的冲动下追求“英雄的梦想”的经历,这是对那个社会形态的反抗,也是对碌碌无为、虚度青春的反抗。
在社会现实阻碍实现抱负时只有两种选择:退避或是反抗。那些当着小职员、不求上进、整天抱怨生活乏味的青年就是退避者,他们或许平庸得舒适却被社会的前进所淘汰。能不断树立人生目标、决定实现人生理想的便是和于连有同样气概的反抗者。这个时代当然不欢迎虚伪的言行作为手段,但仍然需要对生活的热情来反抗空虚的度日。这样,于连悲剧性的结局除了昭示“个人反抗行不通”外,还有对当今社会更实际的意义。
写至此,不得不引到这部小说的一个“创举”——使于连与德·雷纳尔夫人“心灵的爱情”和于连与德·拉莫尔小姐“头脑的爱情”相映成趣。尽管这两个贵族女性的爱情方式迥然不同,一个深沉,一个狂热,她们在这两个基本点上却是一致的,那就是:对本阶级的厌恶,对封建门阀制度的叛逆。记得当于连发现自己的爱情正蜕变成虚荣的工具时说“我把自己毁了”,可之后的细节是“一种高傲之间带着恶意的表情很快的代替了最真挚、最强烈的爱情的表情”。这时的贵族小姐却是摆脱了一向慢得像乌龟爬一样的生活,用丧失尊严的方法博得爱情。书中两段悲剧爱情的进展始终伴随着新贵的若即若离和于连的自卑带来的怀疑,直至生命将要终结时,爱情才爆发出无济于事的原始的火花,令人感怀。
因此,综观整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红与黑》是社会各阶层较量的角斗场,其反映出了社会各阶层争斗的各种现象以及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从中我们更体会到了十九世纪初期在当时的社会制度和不同的社会阶层中,欧洲社会各个社会人物的不同表现和追求。有些人追求富贵,有些人追求权势,有些人追求爱情,有些人追求安逸。也只有像司汤达这样的大师才能写出这样的传世之作,使我们更加清醒地了解了当时欧洲的社会状况和社会现象,更深刻地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二、《红与黑》从小人物的命运折射出大社会
于连·索雷尔的命运时时刻刻牵动着读者。综观他极其短暂却满是波折动荡的年轻生命,流淌着太多矛盾和复杂。对此,人们可以作出很多评判——一个小私有者盲目追求个人利益的悲剧;一个野心家的毁灭;一个反封建斗士的牺牲等。各有各的看法,但又都在情理之中。而我以为,说于连是个个人主义野心家固然不错,但不如说他是个追求幸福而又不幸走上歧途的人更为确切些。这种歧途不是简单地采取了某种有背社会道德的手段,而是来自他心灵更深处的矛盾本质。
就于连而言,他在努力追求幸福,追求进入上流社会。虽然他出身低微,却有幸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又有着杰出超人的智慧,以至于他日后能在所谓的上流社会中混迹。怎样才叫幸福,如何得到幸福,是人们一直追求的目标,也同样困惑着小说的主人公于连。在于连看来,幸福并没有具体的标准,只是埋在他的心里,他一个接一个的行动步骤在不断地进行着。他为第一次摆脱了父兄的虐待而备感幸福,也为德·雷纳尔夫人面前履行“某种责任”而幸福,为目中无人的玛蒂尔德在自己面前屈服而幸福,为一次次地发迹而幸福。他渴望幸福,渴望出人头地,他甚至想宁可死一千次也要飞黄腾达。为此,他挖空心思不断想出各种计谋,使出各种虚伪手段,把他超人的智慧运用得淋漓尽致。但他毕竟骨子里是个好苗子,所以在得到幸福的时候,他又感到内疚,陷入自责之中。因此他的计划总会显出漏洞,让人产生怀疑。
我们不难发现于连这种幸福的标准是以社会和他人标准为标准,追求他人和社会的承认。实质上,他并没有获得多少快乐和幸福,反而使他处在一种紧张状态,仅仅是感到“快乐得到了极点”,兴奋地跑来跑去,一种“野心家实现后的狂喜”,只是片刻激情而已,剩下的是想着紧接着应该再制订一个计划。这些所谓的幸福仅仅是表象而已,于连为了表象而牺牲了本质。当他以为德·雷纳尔夫人的一封信断送了他的幸福时,他想到了报复,最终被投进了监狱。在狱中,他从社会的束缚解脱出来,获得了自由。他卸下了往日一切伪装和面具,找到了真实的自我,也找到了本质的幸福。他放弃了逃跑和上诉,能够真诚地对待每一位朋友,坦然地面对死亡。
而于连的命运就是社会下层人民奋斗,努力改变自身命运的写照,是从小人物的命运折射出大社会,把各种社会现实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出来。他们想靠自己的能力和智慧改变自己的命运,在社会的大潮中挣扎着,奋斗着,想努力改变自己,改变人生,从而达到改变社会的最终目的。但在当时的社会制度下谈何容易,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
三、爱情火花,令人感怀
对于于连的爱情,我们同样怀着强烈的兴趣。因为于连的成功幸福继而毁灭都与他的爱情紧密联系着。他的两个恋人——德·雷纳尔夫人和玛蒂尔德伴着他短暂而奋斗的一生,所以不妨分别来看看于连与两个恋人的恋情。于连和德·雷纳尔夫人的爱情始于于连对她的诱惑。起初,他只是在履行所谓的“责任”,这是一种对贵族老爷的报复,一种虚荣的满足。但是,德·雷纳尔夫人的善良、淳朴、温柔深深地打动了于连。一段时间,他疯狂地爱上了德·雷纳尔夫人。可惜这颗爱心又很快被种种野心侵占了,直至最后才又复燃,爆发。而于连和玛蒂尔德的爱情更多的是一种征服和反征服的关系,谁征服了对方,就会让对方受到情感上的折磨。玛蒂尔德出身豪门贵族,且追求理想,不甘平庸,才思敏捷。所有这些都吸引着于连。而玛蒂尔德对于于连的爱情更多地缘于于连在她的骄傲面前不屈服,不屑一顾(自然也包括于连的英俊、才学)。这在于连接受科拉索夫亲王的建议这一段有趣的故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可以说是嫉妒和寂寞使玛蒂尔德疯狂地爱上了于连。
最终于连还是投入了德·雷纳尔夫人的怀抱而拒绝了玛蒂尔德。这多少让人为后者鸣不平,毕竟她置自己的名誉于不顾,毕竟她不顾一切地为于连的获释而奔走。但这种爱却不是自然的流露。而于连对德·雷纳尔夫人的爱却是自然的。同她在一起,于连会感到自由、平等和独立。这也是司汤达本人所体现的“头脑的爱情”和“心灵的爱情”之别吧。于连的取舍正是司汤达本人的取舍。
司汤达的《红与黑》,写出了于连是一个有才华,有野心,有自尊,也有良心的人。许多评价把于连说成是一味向上爬的野心家。但我个人认为,他们都忽略了一点,就是于连良心的一面。或者说忽略了站在故事背后的作者进行的精神思考。
于连确实是野心家。于连的野心膨胀过程是故事最表面也是最直接的线索。在德·雷纳尔放假,于连想:“我一定要在这个女人身上得手”,“那样如果有一天我发迹了,有人指责我干过家庭教师这样下等的职业,我就可以告诉他,是爱情把我抛到这个职位上的”。但是于连也像一个哲学家,他思考人生,思考巴黎,在他的脑中挥之不去的是当像拿破仑般的英雄。但他对德·雷纳尔夫人的爱,特别是在他生命的最后,不能不让人感到其真情。作者的故事构造得极巧妙。当于连步入仕途时,他用尽心机去获取德·雷纳尔夫人的心,并想用此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提高自身的价值,可最后他才明白德·雷纳尔夫人是他的终生至爱。后来的玛蒂尔德小姐是在开始时主动追求于连的。但是又经过多次的反复,曾使于连感到神魂颠倒。当玛蒂尔德确认自己爱上于连的时候,于连在临死之前却说只有德。雷纳尔夫人才会真心待他的孩子。在于连的攀升过程少不了这些女人们的帮助,可是最后他的摔倒也是因为女人。作者在《红与黑》中塑造了于连,更塑造了于连所处的时代,在上层社会中,人人都重视荣誉,然而又过着奢侈的颓废的生活,青年们都缺乏勇气。社会的各种党派都在积极而又秘密地活动着。
在人物塑造的手段上,司汤达运用了超出同时代作家所能及的心理深度的挖掘。以深刻细腻的笔调充分展示了主人公心灵空间,广泛地运用了独白和自由联想等多种艺术手法挖掘出了于连深层意识的活动,并开创了后世“意识流小说”“心理小说”的先河。是一首“灵魂的哲学诗”。
《红与黑》被誉为“灵魂的哲学诗”,作为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红与黑》对于19世纪初期法国风起云涌的各方斗争和矛盾都展现得颇为深远,贵族、大小资产阶级、教会人士一个个粉墨登场,人民的痛苦,平民的反抗,埋藏在无奈下的爱情,渗透了利害关系的亲情,潜伏在表象下的实力的交战刻画了当时整个社会的风貌。小说发表后,当时的社会流传着“不读《红与黑》,就无法在政界混”的说法。
《红与黑》所塑造的社会,是如此的广阔,如此的深刻,如此的真实。在此我将基于这部人类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作品,来探讨心理学中人际印象的形成心理。《红与黑》即是文学,又是政治学,还是社会学与心理学。我们研读《红与黑》,其中交往的学问是广博的,复杂的,深刻的。在这里我仅以人际心理学的印象形成作为突破口,希望能解释一些现象,能够从另一门学科的角度去理解这一部作品。当然,对于人物的喜好因人而异,我在这里采取的只是一种大众的心理分析方法。我想,这只是一种尝试,其中可能会有一些牵强附会的地方。但不管怎样,无可置疑的是,《红与黑》是文学史上一部无可匹敌的作品。
总之,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使《红与黑》成为世界文学史上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不朽杰作。
[1]司汤达.郝运译.红与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
[2]杰夫.外国文学名著阅读[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马志红(1965— ),女,河北玉田人,现任张家口教育学院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