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弱势群体的表现、原因及对策
2011-08-15陈勇
■陈勇
主要论述了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类型及其形成因素:家庭、学校、社会和自身因素等方面的因素,并提出针对解决大学生弱势群体问题的一些可行性的办法。
一、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类型及表现
近年来,弱势群体这个概念浮出水面,并逐渐为政府所关注和接受。所谓弱势群体一般包括三方面的内涵:一是他们的现实生活是处在一种很不利的状态之中;二是他们在市场竞争中所处的弱势地位;三是在社会和政治层面,他们也往往处于弱势的地位。依据这个界定,我们认为大学生中间也存在弱势群体问题,如何做好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摆在高校德育面前现实而迫切的问题。依据“弱势群体”的界定以及自身的工作实践,大学生弱势群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据统计,目前全国大学生中贫困生的比例已近30%,特困生的比例约为10%-15%,其中绝大多数来自农村。这些学生常因为家庭处于偏远农村或兄弟姐妹多人上学或丧失父母或父母下岗无固定的经济来源等原因造成经济困难,为了搞好学习和生活,他们不得不牺牲休息甚至学习时间进行各种勤工助学活动,在这种环境下使他们的心理、精神变得异常脆弱甚至自卑,学习成绩下降,在与同学的交往中也表现出明显的不合群现象。同学之间一句不经意的玩笑话或一个动作都有可能会刺伤他们的心灵,从而导致严重的后果。
(二)人际交往不良的学生
这些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处于被动地位,生活在自我封闭或半封闭状态之中,交际范围狭窄,不善于沟通,不能接受其他同学或不能被其他同学及集体接受,性格孤僻、生活孤独,经常独来独往,人际关系不良,情感体验多为抑郁、冷漠、憎恶等感受。
(三)心理脆弱的学生
由于经济困难,或学习成绩不理想,或生理缺陷,或在成长过程中受到过某种伤害等原因,最终导致这部分学生的心理弱势,成为高校中的弱势群体。这些学生常常表现出悲观、绝望、无助、空虚等苦闷心理,烦恼和忧愁多于欢乐和愉快,情绪极易波动,自主和自制能力差,易受不良环境影响,容易形成心理冲突,产生心理压力,丧失自信心,陷入焦虑的状态中,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四)竞争能力不佳的学生
竞争力不佳型,首先要包括自身能力、素质相对较弱的一部分大学生。其次是一部分自我堕落消沉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是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自控能力差,经常体验学习的失败,并且不能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虽和其他同学一样在学校学习但不能进入正常的学习状态,实际上并不能胜任大学生的社会角色,常处于可能被淘汰的危险境地。
(五)适应能力差的学生
由于在新环境里没有父母的呵护,高中时的学习优势不再存在,旧的平衡被打破,新的平衡又没能及时建立起来,在生活、学习、交往中感到难以适应,他们的行为常常不符合新环境的要求,不能和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对社会现状缺乏清晰的认识,行为与社会要求相脱节,从而产生较大的失落感。这也是大学生弱势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高校弱势群体形成的原因
大学生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自身的原因、家庭的原因也有学校和社会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原因
家庭教育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取代的。因为子女的一些最基本的素质都是从父母那里潜移默化得来的。如果,家庭教育没有发挥到它应有的作用。这里既有家庭教育方式方法的不当,还有家庭经济困难的客观事实。父母往往只注重在物质上满足子女的需要,而对子女在生理、心理以及人际关系方面的发展情况却不大关心,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交往,成为心理弱势学生。另外,家庭贫困也在很大程度上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负面影响。部分大学生因贫困而承受较大的压力,并且不能正确地缓解压力,从而产生一些问题。比如精神压抑出现自卑心理,甚至出现自惭形秽,不愿和人交往,孤僻寡言,从而出现人际关系障碍。有些贫困生因此失去自我,丧失自尊,出现顺从、默认行为,而无意或畏于坚持己见。
(二)自身的原因
(1)生理缺陷
大学生生活在一个普遍联系的社会环境之中,他们总是在不断地调整自身及适应环境,让自己对自己感到满意,在社会交往和工作学习中充满信心。如果自己的身高、体重、身体比例或外表特征与正常身体状态发生偏离,就可能使大学生产生行为失调或障碍。此时如果老师或家长不及时地加以教育与引导,就可能导致某些学生产生悲观、伤感、自卑或挫折感等情绪。
(2)心理障碍
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中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一向被认为是最健康的人群,如果仅从躯体健康角度看,经过多次体检而合格入学的大学生确实是比较健康的;如果从心理健康角度来分析,情况就不容乐观。大量研究及统计表明,大学生中相当一部分人心理上存在着一系列不良反应及适应障碍,有的甚至比较严重。根据调查,学生心理问题主要反映在自信心不足、情感脆弱、学习适应问题、人际关系不良等方面。北京大学王登峰博士认为,在校大学生中出现心理障碍倾向者大30%~40%,其中存在较严重心理障碍的约占10%。由此可见,由于心理障碍影响了一部分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这是造成他们成为弱势群体的重要原因。
(三)学校因素
(1)学习环境、条件的变化
由于大学环境、学习方式、学习内容等与高中时大相径庭,导致一部分学生学习吃力,学习成绩下降,从而丧失高中时的学习优势。且大学中各种荣誉的评比都与学习成绩有紧密的关联,学习成绩差意味着获得各种评优、奖学金、担任职务的可能性不大,这往往使一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感觉自己“差人一等”,不愿与同学和老师接触,有时还会表现出一种“畏惧”心理,怕老师质问。长期如此,这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就可能丧失很多锻炼的机会,从而达不到大学教育的目标,变为弱势群体的一分子。
(2)教育方式的缺陷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主要弊端之一就是严重脱离大学生成长的实际需要,课程设置缺乏培养学生对社会事物作出全面、正确判断的能力,重知识而轻实践。因此学生缺少必要的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因此学校在强调学习的同时亦应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独立创新精神的学生,尤其能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3)社会因素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平衡,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教育资源的地区分布更加不均衡。而对于那些来自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贫困大学生,在心理、精神、学习、生活上背负着沉重的负担,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调节就会造成精神抑郁、人际交往障碍和心理承受力差等严重问题。另外,由于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各种享乐主义、利己主义、金钱至上等观念在校园里的流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部分大学生对政治活动不感兴趣,尤其对马列主义、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存在着冷漠态度;出现了“理想,就是有利就想”,“前途,就是有钱就图”的错误认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再受到推崇,取而代之的是主张“人生一世,吃喝二字”;有些甚至认为知识就是“知道一点就识”,从而完全成了功利主义的俘虏,偏离了大学的培养目标。
三、对待大学弱势群体的对策
(一)加强思想教育
要充分发挥“两课”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加强对学生学习目的的教育,使他们克服消极意识和不良心态。1、要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其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2、要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并以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为己任,发奋图强,立志成材。有了正确的世界观和科学的人生观作指导,弱势学生就能识别和抵制种种错误的人生观的影响,那就能够使自己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即使出现某种不健康的心理也有办法加以克服,从自卑、封闭、郁闷的心灵世界走出来,努力学习,成功自我,贡献社会。
(二)完善高校的心理咨询机构
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存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所以完善高校的心理咨询机构也至关重要。通过心理机构的咨询活动,给大学生以帮助启发、引导劝告和教育,以消除或缓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促使其心理、人格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现状远不能适应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即使是相对而言心理咨询工作开展得比较好的少数高校,实际工作成效仍不理想。
(三)净化校园环境,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高尚的风气、良好的秩序、幽雅的环境、多姿多彩的文化,不仅能美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开阔学生的胸怀,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为他们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但随着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悄悄地侵入校园,使一些心理素质较差、承受能力较低、认知能力不强的学生受到很大影响。因此,学校必须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净化社会环境,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文化、艺术、体育娱乐和社会活动,使学生在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思想得到提高,认知得到深化,意志得到磨炼,情感得到升华。
(四)完善学生资助体系
目前,我国高校基本上都建立了以“奖、贷、助、补、减、勤”为主要形式的多元资助体系,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首先政府资助方面。政府应加大对贫困生的资助比例,并结合各地的实际,采取各种鼓励措施,对贫困大学生进行资助。
其次助学贷款方面。高校可以与银行加强交流合作,如简化贷款手续,多为学生设立无息款项,延长借贷期限,以减轻贫困大学生的经济负担。同时,要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以避免恶性拖欠贷款事件的发生。
再次在勤工助学方面。大部分高校都为贫困大学生提供了勤工助学的岗位,但由于岗位有限,并非所有的贫困生都能获得这样的机会。这就要求分管学生工作的部门,积极主动的面向市场、面向社会,为贫困大学生开辟更多的助学领域。
当然,大学弱势群体的存在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解决的,这不仅需要社会、学校、老师、家长的努力,对学生给予必要的引导和指导,帮助他们成长起来,更需要他们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奋发向上,不断充实自己,去适应社会,做生活的强者。
[1]柳忠友,吴俊.高校弱势学生群体与思想政治工作[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1).
[2]王勤,王妮妮.贫富差距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05(2).
[3]佚名.心理困境:贫困大学生需要跨越的一道坎[N].南方周末,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