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外剪纸艺术比较研究

2011-08-15郑潇

大家 2011年23期
关键词:剪影剪纸民间

郑潇

造纸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做出的伟大贡献之一。据考证造纸术是从唐代经西域(中亚、西亚)传到伊斯兰诸国,进而传至欧洲,逐渐取代了欧洲人原先使用的埃及草纸和羊皮纸。这一传播的契机据说是在唐天宝九年(公元750年)大将高仙芝讨伐石国,兵败恒罗斯城,部下不少士兵为大食国所俘,被送往康城造纸。有了纸才有剪纸艺术。至于中亚、西亚、伊斯兰诸国和欧洲,从何时起才有剪纸产生则不很清楚。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国是剪纸艺术产生最早的国家之一。在亚洲有着悠久传统的中国剪纸当是其传播的母体。

从剪纸题材看,国外除了人和动植物之外还有风光剪纸,这跟中国剪纸的题材有很大的不同。这些风光剪纸大都精巧、细腻,以铺排场面、渲染气氛为能事,以写实的手法完成对一种境界的呈现和情景的追求。以自然风光为剪纸题材,我认为是那些国家和地区把人与自然分立的传统思维的表现。这些风光剪纸创造的是“无我之境”,几乎没有个人化和群体化的东西。是剪纸人按照美的法则再现的客观存在。终极关怀是对美的追求。中国民间剪纸则不同,

其创作动机和最终目的都是深层生态学和生命意识的表现。剪纸题材无不是人生的一部分,剪纸造型则是剪纸人情感和理性的一种艺术形态。因而,从不去表现那与生存、生命和生活不相干的自然风光。剪纸创作的价值取向也因此有明显不同。中国民间剪纸是在善的基础上求真,在真的前提下求美;国外的剪纸往往是在美的前提下求真,在真的基础上求善。从创作理念上看,中国民间剪纸的人与作品是零距离;而国外剪纸则是主客相对、物我分离的。

以美国剪纸《兔子模特》为例,中心视点是一位画家正为兔子模特画像。然而周围环境更令人开心,树上有“观摩”的猫头鹰和小鸟,大树下面还有老鼠们忙活着各自的营生。地上和地下都充满动感和情趣,俨然一个妙趣横生的童话世界。法国风光剪纸《渡》和德国风光剪影《行》都是足以引发人们冥思遐想的好作品。以色列的剪纸《耶路撒冷》以简洁明快的线条,通过对一组伊斯兰风格建筑物的刻画表现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风采和内涵,以简御繁,以一当十,把剪纸的表现手段发挥到很高的境地。

例如日本剪纸《微风》把微风过后吹皱一池春水,造成层层细浪,阵阵涟漪表现的惟妙惟肖。你完全可以说他不是剪纸而是一幅妙不可言的版画。也可以说它是以剪纸的创作追求版画的效果。追求版画效果的外国剪纸还有许多,例如瑞士剪影《牧羊人》和瑞士风光剪影《满月》。我们称其为“剪影”就是因为剪纸艺术家剪的是真实的客观物象的影子。所谓“客观物象”是说它存在于物理空间,决非超越时空的心理形象。国外剪纸的写实风格,同他们在绘画上的现实主义传统是一脉相承的。国外剪纸的绘画性还有一个表现,即在构图上不贪大求全,善于像他们的绘画一样表现局部,甚至是特写。日本剪纸插图《情人》表现的是中近景,女人的上半身和男人的大半身。尤其把女人作为表现重点,突出了她双手打开 门,发现门外的“情人”那刹那间的惊喜而又慌张的情境。而且女人用的是阳剪,男人用的是阴剪,更加突出了女人的形象。

平心而论,剪纸的绘画性的确增强了艺术表现力。不同艺术样式之间的互相借鉴、互相补充,总是一件有益的事情。国外剪纸有的表现出神秘性,这种神秘性往往与巫术和宗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缅甸等南亚和东南亚国家的佛教

剪纸,在浓郁的宗教色彩中蕴含着某种难以破译的神秘性。日本的一些以神话传说为内容的剪纸,如《神怪行》之类民俗剪纸也有神秘色彩。中国巫术性质的剪纸,其形象大都是人的替身或被赋予特殊使命的物象以及在意念中属于被铲除之列的东西,基本没有突破“人”的形象。也基本没有神秘色彩。而西方神秘性剪纸大多是直接创造出一个神祗和妖怪的形象,这样,创作者在剪起来的时候就更加肆无忌惮,更加随心所欲。

我国民间剪纸艺术家在这方面显得谨慎和小心,创作的想象力也略逊一筹。最突出的例子是墨西哥东中部地区印第安人用于宗教仪式的民俗祭祀剪纸。中外剪纸即使流行于民间乡野、社会底层,它也仍然是人类的精神现象,都有各自的存在价值,不同之处在于外国剪纸侧重于形而上的审美层面,作为一种艺术样式具有长期效应;中国民间剪纸偏于形而下的应用层面,具有明显的工具性,满足于一时之需。这种微妙的差异,越是浏览更多的中外剪纸作品,感觉便越是强烈。中外剪纸也有一些共性。

趣味性:看他们的剪纸往往洋溢着乐观、开朗、活泼和外向的性格特点,《讲故事》的剪影把讲故事的场面和情景表现得十分准确、细腻、生动和形象。三个听故事的孩子,一个听的入迷,一个迫不及待,一个神情专注。把兴趣、情趣和童趣表现得淋漓尽致。周围装饰性的纹样更起到了极好的渲染、烘托和陪衬的作用。美国剪纸《赶羊车》和《嬉戏》反映的是儿童生活。把孩子的天真活泼以及儿童与大自然融洽和谐的关系都处理得十分到位。这类题材的剪纸作品在我国的民间剪纸中比较少见。我国民间剪纸的趣味性较多地表现在动物题材的作品中,借“物”传情的含蓄性和间接性也是我们国人传统性格的表现。我国民间剪纸中的娃娃形象更多的承载着成人的祈望和祝愿。

趋时性:根据时令的需要,要剪纸派上用场,这就产生了趋时性。国外一些大的节日如圣诞节、新年、情人节以及婚礼等都有很隆重的节庆活动。日本还有“七夕”和“祭火节”等。

美国剪纸《圣诞节之夜》是一幅很出色的作品。它的创意源自于舞台效果,把室内室外、空中地面、树木鸟兽、人物活动做了全方位的、生动细致、无微不至的展示。把圣诞之夜的热闹场面和欢乐气氛渲染得无以复加,令人百看不厌,叹为观止。

中国民间为节庆活动创作的剪纸主要表现吉祥和祝福,把人文关怀通过特定的物象展现出来,往往用象征、隐喻、谐音、假托的手法,表达的是创作者的美好愿望和善良的意向。以其符号性和工具性,为节庆活动增光添彩。国外同类题材的剪纸则着重实况、实景和实物的再现,具有鲜明的绘画性。这是中外剪纸的同中之异。

同为造型艺术,中国民间剪纸和外国剪纸相同和不同之处,跟中西绘画的异同如出一辙。这方面的比较研究对于中西方美术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并进而保持和发展各自的优长,对人类文化多元并存是十分有益的。

猜你喜欢

剪影剪纸民间
剪纸
泰国剪影
工作剪影
颁奖典礼剪影
高人隐藏在民间
剪纸
高人隐藏在民间
剪纸
剪影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