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民增收的几条途径
2011-08-15孙淑惠
■孙淑惠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总体上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农民整体生活水平逐步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生活的跨越。但是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奋斗目标,关键在于农村。因此,农民增收就成了核心问题,近年来,农民增收问题遇到了许多困惑和难题,突出表现在农业结构调整步履艰难,农产品价格偏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市场需求不旺等等。给农民增收带来了直接的、较大的影响。面对这一实际,我们进行了调查分析,以下途径可以有效增加农收入。
农业科技提高农民收入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现象:同一种农产品,有的一毛、两毛卖不掉,有的却十元、八元收不到,差异就在于科技含量的不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力量是无穷的,靠科技进步增收的空间也是广阔的。因此,要加快现有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解决好农业生产、加工中的技术问题,必须加快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大力发展农业高新技术,加快农业标准化进程。入世后,农产品的质量问题,将成为提高市场竞争力,提高农民收入的关键。
首先,要舍得在人力资本投资上花功夫,下本钱,努力提高农民素质。人是生产力中决定因素,农民是生产的主体和劳动创造者。在农业生产中,不仅要善于总结自身的经验教训,更重要的是善于向本行业的专家、能人学习,向相关的书籍、报刊学习。现代农业是一个高风险的产业,时刻受到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影响,单纯靠传统的自身经验是战胜不了这种风险的,只有舍得下功夫,花本钱,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才是唯一的出路。其次,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不断提高经营能力。
在市场经济中,时间和信息就是金钱。对广大农民和经营者来说,现在不是这种产品值什么价,而应是什么时候、什么人要这种产品,能出多少价。因此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经营者必须要有强烈的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学会捕捉和分析各种信息,把握市场动态,努力提高经营能力。农业生产要参与流通,流通和生产一样重要,在市场经济中,甚至比生产还重要,生产要以流通为依托。农业作为一个基础经济行为,只有适应市场,提高其经济效益,才能得以发展,得以振兴。
私营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发展私营个体经济是增加农民收入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吹糠见米,立竿见影。就目前而言,大力发展私营个体经济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必然选择。乡镇一级政府要从本地资源出发,有计划地大力发展个体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农副产品加工户、运输户、中介服务户,壮大龙头企业,把千家万户引向市场,促进资源优势向商品优势、产业优势转化,培育市场载体。并要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结合小城镇建设,建立私营小区,引导个体工商户入区经商,鼓励社会富余人员兴办个体工商业。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大经济发展软环境的治理与建设力度,对干扰和破坏软环境的人和事要坚决予以打击。要千方百计为私营个体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要改善路、水、电等硬件设施,强化服务意识,为个体私营者提供能源、信息等,帮助和促进私营企业开发新产品、新项目,增强农村经济发展后劲。对私营小企业也可进行适度的密集和优化组合,实现精细的科学管理,以求从劳动力集约向资本集约的转移,这样,有利于充分占有、利用资源,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对市场风险的抵抗力。个体私营经济由于经济总量小,跟踪市场快,适应商情瞬息万变的市场变化,有它独有的灵活机动性,从而焕发出特有的生命活力。因此,私营企业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振兴地方经济、加速农民发家致富有着强力的推动作用。
产加销一体化提高农民收入
大力发展“公司+农户”和产加销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民更多地得到加工流通环节的利润,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目前,农村的市场体系还不健全,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之间的联系还不够通畅,流通环节多,中间流失大,并时常出现某些农产品积压和短缺并存的现象。这样一来,农业的效益就低,如果把农业生产与农产品的加工、运输、综合利用等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农业的综合效益就会大大提高。因此,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突出抓好龙头企业建设,特别要搞好和建立农产品加工企业,要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部利益分配机制,重视利用合作制、契约制等形式,使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民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
农民输出劳务增加自身收入
在目前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的情况下,让大部分农民走出家门,到相对发达的一些城市务工赚钱,不失为直接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要搞好劳务输出,必须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各乡镇政府要切实加大对这项工作的领导,成立专门班子或通过组建劳动服务公司等,为外出务工农民找岗位。二是要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使外出农民有一技之长,能够适应并做好外输的工作。三是要借助省委省政府南北挂钩、重点扶持宿迁的千载难逢机遇,有组织、有计划地同苏州、张家港等对口乡镇或部门联系,成建制地组织劳务输出。
小城镇建设可增加农民收入
发展小城镇,既是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大战略,又是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的有效载体,对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大意义。因此,乡镇要搞好小城镇建设,必须加强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形成一个各具特色的中心城镇。同时,城镇要大力发展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规范市场管理,搞好信息服务,努力形成一个繁荣的交易场所,给农民提供农副产品交易和流通的广阔发展空间,千方百计为农民增收开辟一条“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