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院英语教学中汉语+英语教学模式优势浅析
2011-08-15邱茜程树华
邱茜 程树华
就业市场化水平的增长,提高了用人单位对人才标准的要求。企业更加注重人才的差异化和国际化。面对这种形势,国内很多高校改革教学内容、模式和方法。尤其在英语专业,很多高校纷纷采用全英语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和推进。但是,全英语教学模式是否适合高职学院的英语教学?全英语教学和双语教学,哪种模式更适合高职学生?
高职院校的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较薄弱,入学分数较低,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较差。学生的英语成绩差异性比较大,存在严重的两级分化现象。面对这样的情况,如果使用全英语教学法实施英语教学,则会造成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处于麻木状态,完全达不到教学的效果。
通过多年教学实践,笔者认为,针对高职学生,在英语教学中应采用英语和汉语双语教学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精通母语与掌握英语之间的关系
精通母语与掌握外语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各种语言在结构上总有相同或十分接近的地方,这些因素可以成为外语学习中的有利条件。汉语和英语都有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和叹词;两者都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和状语;句子类型按语气分,汉英都有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等。英语教师向学生讲解英语语法知识时,先用汉语分析两种语言之间的概念、规律,再讲英语语法难点。这样做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不少从事英语教学的专家学者也有同样的经验,遇到学生对某些英语语法现象无法理解时,从汉语的角度入手,分析汉语和英语两个层面之间的关系,再联系英语来讲课,能使英语教学更顺利地进行。在英语语法中,存在着大量的语法术语。如:Derivation(派生), Compounding(合成), the Common Case(普通格), the Non-finite Forms of the Verbs(动词的非限定性)等。将这些术语加以汉语注释,有助于学生融合语法理论与专业知识。
但汉语与英语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在语法结构、词类划分的标准、词义范围、词的搭配习惯上都存在着许多差异。正是这些不同的地方显示出了汉语和英语各自的特点。只有通过比较,我们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英语法的基本规律,从而在英语学习上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掌握本族语言的理论知识,并与外语进行适当比较,学生通过对中外语言的比较,找出外语的真正特点,从而确定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这样,学生既可以迅速地掌握外语,又可以防止因受母语影响而产生简单类比的错误。双语教学是通过翻译的方法使学生对涉及到本专业的词汇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也只有通过双语教学才得以更好地实现这样的教学效果。
二、充分利用母语优势,提高外语理解能力
虽然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但其母语早已根深蒂固,利用好其母语的优势,对其外语学习有着正相关的作用。
有学者大力提倡全英语教学,对汉语采取完全排斥的态度,希望通过全英语教学来排除母语的干扰。但是,“全英”教学让学生所能接受的语言材料相当有限。如果学生对这些知识不理解,或知之不多,或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即使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交际能力有所提高,但整体英语水平提高不大。学生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无法自学、发展和应用。由此可见,采用全英语教学法来排除母语干扰的做法是不明智的。
罗德.爱利思在《第二语言习得》指出:“there is a logical problem with the idea that changing the input will aid acquisition. If removal from the input of structures and lexical items the learner does not understand what is involved in making speech comprehensible, how does the learner ever advance?… the way is to do when the incoming speech signal is adequate.”。罗德的理论告诉我们,在第二语言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让学习者听得懂所学习的语言,才便于学习者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深化。在教学中用双语进行教学,一方面,教师可借助学生熟练掌握汉语的优势进行精讲,这对起点低、基础差的高职学生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教师可用英语组织教学,开展双语活动,使学生排除心理上的语言障碍,真正提高他们学习外语的兴趣和积极性,达到自觉地学习,并在生活中不断充实提高,真正掌握外语。
三、充分利用母语优势,增强外语语感
外语语感的增强除了需要向第二语言学习者输入大量的、可理解的语言材料之外,学习者充分利用母语优势,对外语语感的增强也有积极的意义。在表达方式方面,遇上英语与母语差别较大时,教师可先用英语释义,再译成汉语,可以让学生加深理解,增强外语语感。例如,His gas is all but yellow(这种气体差不多是黄色的)。He wanted nothing but to stay at home-He only wanted to stay at home(他只想待在家里)。
在语法结构方面,遇上英语与汉语在语法结构上有较大差异时,教师适当地进行一些汉语比较,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英语思维能力。例如定语的表达,英语既有前置定语,又有后置定语,而现代汉语只有前置定语没有后置定语。这种情况用汉语予以释义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例如:The great frontier today is the exploration of human potential, man’s seemingly limitless ability to adapt to grow, to invent his own testing(现今最大的研究领域是探索人的潜力,探索人类似乎是无限的适应能力、成长能力和自行设计自己命运的能力)。从这句话的英语和汉语译文比较可以看出,英语的后置定语被汉语译为前置定语,汉语中的中心词一般在名词词组的后面。通过比较,学生可以逐渐领略到英语的语感。充分利用母语的优势,既可排除母语的干扰又可增强外语语感。
在英语教学中,虽然教育者对于使用双语教学法还是使用全英语教学法仍存在很大的分歧,笔者认为应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合理调整。无疑,在高职学院英语教学中使用英语和汉语双语教学法势在必行。若盲目地使用全英语教学,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反而会制约他们英语水平的发挥。采用双语教学既能发挥高职学生本已具备的母语优势、有效提高外语理解能力、增强外语语感,也能让学生通过母语与外语的比较,更好地掌握外语,以突出职业教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因此,双语教学模式是非常适合高职学院学生外语学习现状,是现阶段高职学院英语教学中较为灵活且实用的方法。
参考书目:
[1]Rod Ellis.第二语言习得[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3.
[2]叶永昌.科技英语阅读手册[M].石油化学工业出版社,1975.3.
[3]董亚芬.大学英语[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7.